Workflow
连接
icon
搜索文档
GMSL开源,SerDes生变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04 09:09
智能汽车SerDes芯片市场概况 - 全球车载SerDes芯片市场规模预计2023年达数十亿美元,未来十年将向百亿美元规模高速发展,中国智能驾驶市场有望占据40%份额[1] - 当前市场由ADI和TI双头垄断,分别凭借GMSL和FPD-Link技术占据主导地位,两者协议均为私有标准[1] - GMSL技术开源后,市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1][24] 主流SerDes技术对比 FPD-Link技术 - 由TI前身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1996年创建,是首个大规模应用的LVDS标准,采用开放标准策略[3] - 主要应用于车载导航系统、娱乐系统、倒车摄像头及ADAS系统[3] GMSL技术 - ADI旗下Maxim于2008年推出,采用非对称全双工设计,支持单线传输电源/数据/视频流[5][6] - 技术迭代:GMSL1(3.125Gb/s)→GMSL2(6Gb/s)→GMSL3(12Gb/s),支持4K视频/多摄像头聚合[8][9] - 累计交付超10亿颗芯片,总传输距离达20万亿公里(2光年)[11] - 技术优势:支持ASIL B安全等级、EMI/EMC合规、实时链路诊断、功耗降低30%[12] 新兴标准化协议 MIPI A-PHY - 2021年成为IEEE 2977标准,支持2-16Gbps速率(PAM16调制),适用于ADAS/IVI系统[14] - 数据速率覆盖1.55Gbps(G1)至14.4Gbps(G4)[15] ASA Motion Link - 由宝马/博通/恩智浦等90家企业推动,支持2-16Gbps非对称传输[17] - 下行速率达16Gbps(PAM4)时上行保持100Mbps,功耗比对称标准低40%[19] HSMT技术 - 中国自主标准,支持12Gbps@15m传输,BER达10^-12,时延<50μs[20] - 采用PAM4调制时正向速率达12.8Gbps,反向100Mbps[21] GMSL开源战略 - ADI联合吉利/高通/村田等22家企业成立OpenGMSL协会,将私有协议转为开放标准[24][25] - 技术文档超200页,涵盖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协议适配器等全栈规范[30] - 相比以太网节省60%功耗,特别适合传感器单向数据传输场景[29] - 现有生态覆盖25家OEM和50家Tier1供应商,芯片累计出货量行业第一[28] 市场竞争格局 - 当前尚无标准能在成熟度(10亿颗出货)和普及度(25家OEM采用)上匹敌GMSL[32] - MIPI/ASA/HSMT等新技术尚未完成大规模商业验证,供应链建设需3-5年[32] - 开源策略将加速GMSL在自动驾驶/ADAS/车载娱乐系统的渗透率提升[26][28]
爱立信破解运营商“管道化”困局:可编程网络与AI双轮驱动
环球网· 2025-06-03 20:02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全球电信行业面临"增量不增收"的发展瓶颈,5G网络建设持续推进但运营商陷入"管道化"困境,网络流量增长未能转化为相应收入提升,甚至出现"增量减收"现象 [1] - 传统网络服务模式同质化问题突出,标准化的连接服务难以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高价值业务与普通业务无法在网络资源分配中体现差异 [1] 差异化连接解决方案 - "差异化连接"成为行业共识,通过技术手段识别不同业务价值,为高优先级应用提供定制化网络保障,实现资源动态高效调度 [3] - 新加坡电信(Singtel)通过5G+新商业模式将用户需求分层,提供不同速率等级服务套餐,类似航空业舱位分级,实现从流量提供者到"服务价值定义者"的转型 [3] - 在音乐会等高密度场景中,新加坡电信实现网络切片动态调度,VIP用户在拥堵时段保持4倍于普通用户的带宽保障,创造"钻石级服务"溢价空间 [3] 可编程网络与5G-A技术 - 可编程网络是5G-A核心发展目标,通过SDN与NFV技术实现网络根据业务需求动态调整配置,缩短新业务上线周期并降低运维成本 [5] - 5G-A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支撑5G商业化的关键引擎,通过差异化服务创造新收入来源,如低空经济、通感一体等新增能力 [5] - 中国移动在核心网领域实现L4级自智网络,通过意图驱动网络编排系统将新业务上线周期从3个月缩短至72小时 [7] AI技术应用 - AI技术融入网络管理,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革新,未来自智网络将实现全栈自主决策,从L3有限条件自动化迈向L5全域自治 [5] - 爱立信采用"集中式与分布式AI协同"架构,毫秒级实时AI用于基站侧无线资源调度,分钟级至数周级AI用于跨网络协同与运维优化 [7] - AI与可编程网络深度融合,通过自然语言解析用户需求并转换为网络可执行参数,降低应用开发门槛,使网络成为"智能服务平台" [7] 生态构建与全球化布局 - 爱立信通过开放生态吸引第三方开发者,RAN生态系统已汇聚56个成员,包括12家运营商与44家独立软件开发商 [8] - 通过收购Vonage与成立Aduna构建覆盖140万开发者的CPaaS生态,与Google合作可触达超10万开发者,推动AI眼镜、智能机器人等设备与5G融合 [8] - 5G-A发展面临挑战,如欧洲5G SA部署策略延缓推广进程,新型终端渗透率低,企业用户对5G价值认知不足,海外市场存在监管疑虑 [8] 未来发展方向 - 爱立信提出双轨发展策略,提升5G-A基础能力(如增强AI赋能、扩展低空经济场景)并联合运营商推动端到端差异化服务落地 [9] - 5G笔记本在安全、移动性方面的优势将催生新企业级市场,未来两年内5G与XR设备、智能眼镜的融合成为重要增长点 [9] - 电信行业处于"从管道到平台"转型临界点,5G-A目标是让网络成为社会数字化智能底座,使AI、云与移动技术形成协同效应 [9]
这一次,Airbnb向民宿的「痛点」开刀了!
36氪· 2025-05-27 15:32
公司战略转型 - Airbnb宣布从民宿平台扩展至本地生活服务领域 新增"体验"和"服务"两大业务板块 [3][5] - 新增服务包括10个类别 涵盖私人厨师 摄影 按摩等 起步价低于50美元(约360元人民币) [5] - 体验项目覆盖全球650个城市 包含城市地标 美食 户外运动等5大类别 部分为平台独家项目 [12][15] 业务运营数据 - 中国出境游业务2024年第四季度预订量同比增长25% [19] - 服务项目起步价低于50美元 体验项目平均价格为66美元 [72] - 全球70%旅行者会预订体验项目 中国用户比例高达95% [76] 产品创新亮点 - 推出"旅友圈"功能 支持体验参与者建立长期联系 [70] - 优化APP功能 整合行程单和智能推荐 [73] - 下架数千个低质量体验项目 精简同质化内容 [73] 目标用户洞察 - 中国出境游客主要受美食 艺术文化 演唱会 自然风光四大兴趣驱动 [20] - 80%中国用户希望在住宿预订时一键添加服务项目 [76] - 深度旅行需求显著 用户更看重与当地人建立连接 [19][20] 市场竞争策略 - 通过高频本地生活服务带动低频民宿预订 [19] - 与米其林主厨 明星私教等专业人士合作提升服务品质 [5] - 在亚洲热门旅游目的地持续扩充房源供给 [76] 财务协同效应 - 美国市场每100美元住宿消费带动260美元周边消费 [75] - 中国游客周边消费比例可能更高 [75] - 新业务目标是为核心房源业务带来增量 [75]
AI公司曦嘉医疗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开发中国版斯坦福疗法抗抑郁 | 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5-27 08:14
公司融资与业务进展 - 曦嘉医疗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由险峰淇云投资 资金主要用于AI脑连接组学产品的市场推广和研发 [4] - 公司计划于今年年中启动新一轮融资 [3][4] - 2023年底获得国内首张医疗器械二类注册证 神外手术规划产品已进入多家三甲医院 [6] - 海外市场方面 Nura Surgical已进入120家医院神经外科 累计用于超1万例手术 [6] 核心技术优势 - 基于脑连接组学的AI个体化脑网络图谱技术 将大脑划分为379个独特脑区 研究20多个重要脑功能网络 [5] - 独创SCA(结构连接图谱)技术 利用机器学习提取神经纤维束特征 实现患者特异性脑部还原 [5] - 相比传统fMRI导航定位方案 公司软件计算个体化治疗靶点仅需1-1.5小时 [10] - 技术平台具有扩展性 可应用于抑郁症 焦虑症 睡眠障碍 精神分裂 自闭症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 [11] 临床应用场景 - 神经外科手术规划 通过自动呈现脑网络及纤维束 帮助医生评估重要等级 优化手术入路 [6] - 神经调控治疗 与北京安定医院等合作开展重度精神疾病临床试验 [12] - 已在深圳 上海建立自营神经调控诊所 提供抑郁症 焦虑症 失眠症等治疗服务 [12] - 临床治疗案例超过1000例 技术平台产生数据飞轮效应持续优化模型 [4][6] 行业背景与市场潜力 - 全球超过10亿人受神经系统疾病影响 患病率随老龄化加剧持续上升 [12] - 传统TMS治疗有效率偏低 斯坦福疗法在难治性抑郁症取得79%有效率但临床应用受限 [10] - 脑科学与AI技术融合催生创新治疗方案 公司定位脑功能连接异常这一关键病理机制 [5][12]
AI公司「曦嘉医疗」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搜狐财经· 2025-05-26 14:59
融资情况 - 曦嘉医疗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由险峰淇云投资 资金将用于AI脑连接组学产品的市场推广和研发 [1] - 公司计划于今年年中启动新一轮融资 [1] 技术优势 - 公司基于脑连接组学的AI个体化脑网络图谱技术 可绘制大脑GPS 揭示不同脑区连接形成的网络 区别于传统脑部成像技术 [1] - 通过MRI数据将患者大脑划分为379个独特脑区 连接神经纤维束归纳20多个重要脑功能网络 [1] - 独创SCA结构连接图谱 为患者生成个性化脑网络图谱 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脑功能区保护及抑郁症等疾病的精准治疗靶区定位 [1] 临床应用 - 与北京安定医院等三甲医院合作 开展重度精神疾病辅助诊断和治疗的大规模临床试验 [1] - 在深圳 上海建立自营神经调控诊所 提供抑郁症 焦虑症 失眠症 儿童自闭多动 精神分裂 卒中后康复等治疗服务 [2] 产品矩阵 - 医疗级产品和服务外 AI脑连接组学软件支持科研人员脑科学研究 [2] - 开发消费级脑健康评估报告 提前揭示用户潜在异常和风险 [2]
AI公司曦嘉医疗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开发中国版斯坦福疗法抗抑郁 | 36氪独家
36氪· 2025-05-26 08:33
融资与公司发展 - 曦嘉医疗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由险峰淇云投资 资金用于AI脑连接组学产品市场推广和研发 并计划今年年中启动新一轮融资 [1] - 公司基于脑连接组学的AI个体化脑网络图谱技术 已在国内临床治疗超过1000例患者 [1] - 2023年底公司获得首张医疗器械二类注册证 神外手术规划产品进入国内多家三甲医院 海外产品已进入120家医院 累计用于超1万例神经外科手术 [3] 核心技术 - 脑连接组学通过分析大脑神经元连接和组网方式研究大脑 与传统脑部成像技术不同 能揭示大脑不同区域如何相互连接形成脑网络 [1] - 公司将每个患者大脑划分为379个独特脑区 通过连接各分区的神经纤维束研究归纳了20多个重要脑功能网络 [2] - 独创SCA(结构连接图谱)技术 利用机器学习提取神经纤维束结构特征 实现对患者脑部特异性的还原 生成个体化脑网络结构模型 [2] - AI脑网络图谱软件计算患者个体化治疗靶点方案仅需1-1.5小时 相比同类产品耗时数天具有明显优势 [7] 产品应用 - Nura Surgical软件通过自动呈现患者脑网络及周围纤维束 帮助神经外科医生评估纤维束重要等级 制定手术切除路径 [3] - 产品除精确绘制运动、语言等传统功能网络外 还能定位负责记忆力、分析能力、情绪等高级认知功能网络 [3] - 技术在神经调控治疗方面显示潜力 可应用于抑郁症、焦虑症、自闭症、精神分裂等多种脑功能性疾病 [6][8] - 已建立自营神经调控诊所 为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症等患者提供治疗 同时支持科研和开发消费级脑健康评估报告 [9] 行业背景 - 全球超过10亿人受神经系统疾病影响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改变 患病率持续上升 [9] - 传统TMS治疗抑郁症临床有效率偏低 斯坦福疗法基于fMRI导航定位的精准TMS方案对难治型患者取得79%治疗有效率 [7] - 脑科学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融合发展 推动创新企业突破瓶颈 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9]
蓝牙亚洲大会回归中国背后:蓝牙的“中国身份”与市场新变量
经济观察报· 2025-05-25 19:11
蓝牙技术联盟的中国战略 - 蓝牙技术联盟时隔五年重返中国召开蓝牙亚洲大会,并宣布成立中国实体公司"蓝牙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1][2] - 中国拥有蓝牙技术联盟全球近七分之一的会员(约6000家),全球50%的蓝牙芯片出自中国 [2][4] - 联盟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成立"中国成员小组",旨在更好地服务中国会员并听取中国市场的反馈 [5][6] - 联盟在中国设立实体公司,并在上海、深圳设立分支机构,以全面支持中国成员公司的技术研发、产品认证和市场推广 [5] 蓝牙技术的市场地位与应用前景 - 2025年全球蓝牙设备出货量预计达到50亿台,到2029年预计增长至80亿台 [13] - 音频设备是蓝牙技术的绝对主力,2025年出货量预计达到9亿台,未来几年内将很快达到10亿台 [13] - 人机接口设备(如鼠标、键盘)2025年出货量预计达到3.86亿台 [13] - 物品查找标签市场处于早期阶段,2025年出货量预计达到8000万,但将迅速增长 [13] - 可穿戴设备市场2025年出货量预计达到3.23亿台,智能手表集成更多健康功能 [13] 蓝牙技术的商业与工业应用 - 蓝牙已成为无线资产追踪领域的领先技术,2025年蓝牙资产追踪标签出货量预计达到2.45亿 [14] - 到2026年,约45%的无线状态追踪传感器将搭载蓝牙连接 [14] - 电子货架标签(ESL)市场增长迅速,预计到2029年出货量将达到1.38亿 [14] - 智能标签市场预计到2029年出货量将达到1.4亿,部分产品甚至无需电池 [14] 蓝牙技术的创新与升级 - Auracast™技术允许单个发射器将音频发送给无数接收者,适用于公共场所音频分享和辅助听力市场 [15] - 蓝牙信道探测技术提升精准定位能力,可用于Find My功能和数字钥匙安全性提升 [16] - 高吞吐量数据传输(HDT)技术将传输速度从2Mbps提升至约8Mbps,预计2026年前后推出 [16] - 联盟正在推动蓝牙工作频段从2.4GHz向5GHz乃至6GHz扩展,以提升速度、容量和准确度 [17] 中国市场的竞争态势 - 中国本土无线连接技术如星闪联盟发展迅速,已在消费电子和尖端领域展现出应用实例 [8][9] - 星闪技术已实现1.5Mbps的无损音频传输,直接挑战蓝牙音频市场 [9] - 蓝牙技术联盟希望通过更紧密的生态捆绑和敏捷的本地决策来加固技术标准"护城河" [10]
蓝牙亚洲大会回归中国背后:蓝牙的“中国身份”与市场新变量
经济观察报· 2025-05-25 18:18
蓝牙技术联盟中国战略布局 - 蓝牙技术联盟(SIG)在中国成立实体公司"蓝牙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并计划年内成立"中国成员小组",以加强本土化服务[2][3] - 中国拥有SIG全球近1/7的会员(约6000家),全球50%蓝牙芯片和50%以上手机产品由中国公司研发[3] - SIG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将全球核心职能部门本地化,并鼓励中国团队自主决策以更好满足本地需求[4] 蓝牙技术市场地位与竞争 - 全球每年有53亿台电子设备使用蓝牙技术,预计2029年将增长至80亿台[10] - 中国本土无线连接技术"星闪"快速发展,已发布1.0标准并在消费电子和航天领域实现商业化应用[6][7][8] - SIG表示欢迎竞争,认为竞争将推动技术快速演进[6] 蓝牙技术应用场景与增长预测 - 音频设备:2025年出货量达9亿,预计很快突破10亿[10] - PC外设:2025年预计出货3.86亿[10] - 物品查找标签:2025年出货8000万,预计快速增长[10] - 可穿戴设备:2025年出货3.23亿,医疗监测应用增加[10] - 资产追踪标签:2025年出货2.45亿,预计2026年45%无线状态追踪传感器将搭载蓝牙[11] - 电子货架标签:预计2029年出货1.38亿[11] - 智能标签:预计2029年出货1.4亿,市场规模可能超10亿[11] 蓝牙技术升级与创新 - Auracast™技术实现单发射器向多接收器音频分享,瞄准公共场所音频市场[12] - 信道探测技术提升定位精度,增强Find My功能和数字钥匙安全性[12] - 高吞吐量数据传输(HDT)技术将速度从2Mbps提升至8Mbps,预计2026年推出[12] - 计划将工作频段从2.4GHz扩展至5GHz/6GHz,提升速度、容量和准确性[13] 蓝牙亚洲大会活动 - 2025年5月在深圳举办蓝牙亚洲大会,同期举办首次对亚洲开发者免费开放的UnPlugFest互操作性测试大会[5] - SIG开通微信公众号加强与中国会员的沟通[5]
中航光电取得密封胶圈、密封插头及连接模块专利,解决现有密封插头上的矩形密封胶圈在安装至模块壳体上时受摩擦阻力影响较大,不易安装且容易在局部堆积的问题
金融界· 2025-05-24 11:41
天眼查资料显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位于洛阳市,是一家以从事电气机械和 器材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211827.105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中航光电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共对外投资了12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财产线索方面有商标信息15条,专利信息 4694条,此外企业还拥有行政许可496个。 金融界2025年5月2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密封 胶圈、密封插头及连接模块"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222896874U,申请日期为2024年06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器密封领域,具体涉及密封胶圈、密封插头及连接模块。密封胶圈 用以解决现有密封插头上的矩形密封胶圈在安装至模块壳体上时受摩擦阻力影响较大,不易安装且容易 在局部堆积的技术问题。密封插头用以解决现有密封插头在安装至模块壳体上时受摩擦阻力影响较大, 不易安装且容易出现密封胶圈局部堆积的技术问题。连接模块用以解决现有连接模块不易安装且密封性 较差的技术问题。密封胶圈包括环状主体,环状主体包括下侧段以及上侧段,上侧段与下侧段的两侧端 部之间均连接有侧边段 ...
贸易战再度拉响警报:特朗普威胁自6月1日起对欧盟征收50%关税
华尔街见闻· 2025-05-23 20:41
特朗普政府对欧盟关税威胁 - 特朗普政府计划从6月1日起对欧盟征收50%关税,并批评谈判毫无进展 [1][2] - 特朗普指责欧盟成立目的是在贸易上占美国便宜,并设置贸易壁垒、增值税、非货币贸易壁垒及针对美国企业的不公平诉讼 [3][4] - 该威胁导致市场恐慌,标普500期货下跌1.1%,纳斯达克100期货跌幅达1.3% [4] 欧盟的贸易谈判提案与回应 - 欧盟近期提交新框架提案,涵盖劳工权利、环境标准、经济安全等议题,并提出在非敏感农产品和工业品领域逐步将双边关税降至零 [5] - 提案还涉及能源、人工智能和数字连接等领域的合作,但美方反应冷淡,不满欧盟未提供单方面关税削减及未将数字税纳入谈判 [6] - 欧盟已制定应急计划,拟对价值950亿欧元(约107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征收额外关税,以回应特朗普的关税威胁 [6] 美欧贸易谈判僵局 - 美国商务部长Howard Lutnick称与欧盟的贸易谈判"不可能",因德国等成员国受制于欧盟整体立场 [6] - 欧盟首席贸易官员Sabine Weyand表示希望用合作协议对抗美国单边要求,但仍考虑报复措施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