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监管

搜索文档
消费金融公司“拥抱变化”
36氪· 2025-06-27 11:46
消费金融行业概况 - 消费金融在现代经济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既是拉动内需的引擎,也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1] - 行业参与者包括商业银行、持牌机构和互联网金融公司,产品涵盖信用卡、消费贷款、场景分期等[1] - 全国共有31家持牌消金公司,包含多家银行系机构如兴业消金、建信消金等[2] 长银五八消金经营状况 - 2024年以4509万元转让10.39亿元不良资产包,折价率低于0.5折,这是7个月内第二次转让[4] - 2024年营收29.86亿元(同比下降7.64%),净利润3400万元(同比暴跌95.02%)[6] - 作为长沙银行控股56.66%的子公司,从"零售试验田"变为业绩拖累,反映母公司资产质量隐忧[6][8] 行业分化格局 - 2024年行业首尾净利润差距达1500倍,尾部蒙商消金净利润仅200万元[9] - 头部机构招联消金总资产1637.51亿元(同比下降7.18%),兴业消金总资产821.13亿元(同比下降5.53%)[10][12] - 中尾部机构如宁银消金(总资产598.15亿元,+31.92%)、南银法巴消金(总资产534.5亿元,+58.78%)实现逆势增长[10] 头部机构业绩表现 - 招联消金2024年营收173.18亿元(-11.65%),净利润30.16亿元(-16.22%)[13] - 兴业消金营收100.67亿元(-10.36%),净利润4.3亿元(-79.25%)[14] - 中银消金净利润同比降91.62%,上半年净亏损3.05亿元(同比降208.51%)[16] 监管与转型趋势 - 监管新规要求注册资本最低10亿元,目前仍有6家机构未达标[22] - 2024年行业掀起增资潮,方式包括利润转增、股东出资等[22] - 未来竞争将围绕"自营场景+智能风控+合规能力"展开,质量优先于规模[25] 新兴发展动向 - 蚂蚁消金贷款余额3100多亿元(+37%),主要依赖花呗和借呗内部导流[19] - 城商行系消金公司利用资金成本优势突破区域限制,开展全国业务[24] - 政策引导聚焦"以旧换新""绿色消费"等领域,推动消费高质量增长[24]
两大会计师事务所,注销一业务备案!
中国基金报· 2025-06-25 19:14
会计师事务所备案注销事件 - 北京亚泰和中天运两家会计师事务所于6月24日自行申请注销从事证券服务业务备案 [2] - 中天运成立于1994年 注册资本200万元人民币 为华利信国际成员所 全国百强会计师事务所之一 [4] - 中天运因审计美尚生态2017-2019年财报存在虚假记载等问题 被没收业务收入288.7万元并罚款288.7万元 [4] - 北京亚泰成立于2016年 因拒绝配合紫天科技现场检查被福建证监局罚款100万元 其执行合伙人被罚60万元 [4] - 2025年5月30日瑞华 唐山市新正 亚太(集团)三家会计师事务所已注销备案 年内累计5家机构退出 [4] 证券审计行业监管动态 - 财政部和证监会4月修订《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服务业务备案管理办法》 新增备案核验和注销专章 [6] - 新规明确7类注销备案情形 旨在形成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格局 [6] - 2023年财政部检查41家证券业务备案会计师事务所 处罚20户企业 25名负责人 8家事务所及84名注册会计师 [7] - 注销备案机构未来仍可重新申请 需按首次备案流程办理 [7]
年内信托业罚单规模已破千万,业务创新迎破局
新浪财经· 2025-06-22 20:49
信托行业监管处罚情况 - 陆家嘴信托因关联交易管理不到位、信托项目管理不审慎等五类问题被罚420万元,相关负责人被警告并处罚10万元 [1][2] - 国元信托因员工行为管理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问题被罚85万元,总裁及两名员工合计被罚18万元 [1][2] - 年内5家信托公司合计罚单金额达1111.37万元,涉及机构和个人"双罚制" [1][2][3] - 华澳信托因资产分类不准确、违规刚性兑付等多项问题被重罚400万元,相关责任人被罚85万元 [2] - 长安信托因违反征信管理规定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分别被罚25.5万元和0.37万元 [2][3] 信托行业监管趋势 - 2019年起信托行业年度罚单金额突破2000万元,2021年和2022年分别达到7501万元和6814万元 [3] - 2023-2024年罚单金额下降至3008万元和3634万元,反映历史风险"挤压式"出清后监管趋稳 [3] - 监管模式从"事后重罚"转向"事前+事中"穿透检查,立项阶段即加强窗口指导 [4] 信托业务转型进展 - 行业加速从非标投行业务转向资产服务信托等本源业务,融资类占比持续压降 [4] - 财富管理服务信托规模达1.1万亿元,其中保险金信托规模4200亿元,同比增长60% [5][6] - 平安信托计划将保险金信托门槛从100-300万元下调至100万以下,创行业新低 [6] - 上海信托落地全国首单"不动产+现金"混合财产家庭服务信托,探索财富传承新模式 [7] 行业制度完善方向 - 服务信托面临服务标准、取费模式等规范化挑战,需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 [7]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5年计划修订《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并制定《资产管理信托管理办法》 [7]
天津发布融资租赁公司监管新规,明确8条重点工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4 18:34
监管政策升级 - 天津市发布《监管工作通知》,标志着融资租赁行业进入"严监管、促转型"新阶段 [1] - 通知包含8条重点工作内容,涵盖规范整治、日常检查、非现场监管、重大事项报告等领域 [1] - 构建"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重大事项报告"全方位监管体系,每三年完成一轮全面检查 [3] 风险整治措施 - 建立"失联""空壳"和严重违规经营机构名单,实施动态跟踪 [2] - 深入摸排涉地方债务风险底数,有序压降高风险业务规模,严禁新增隐性债务 [2] - 2024年完成20%机构现场核查,2025-2026年按50%、30%推进全覆盖检查 [2] 机构属地管理强化 - 要求融资租赁公司在注册地设置经营场所并安排常驻人员,规范注册地与办公地不一致问题 [3] - 鼓励公司加大对天津地区租赁业务投放,考虑市场定位和产业属性等因素 [3] 重点领域监管 - 紧盯虚假出资、抽逃资本、大股东占款、转移资产等经营异常问题 [2] - 严禁虚构租赁物、不当营销、乱收费、出租出借业务资质、违规通道业务等乱象 [2] 服务实体经济导向 - 鼓励公司服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先进制造业和绿色产业 [4] - 规范与助贷机构合作,严禁核心业务流程外包和变相增信通道业务 [4] - 对航空航运、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等国家导向领域给予业务集中度适当安排 [4] 重大事项报告机制 - 重大负面舆情需24小时内上报,重大关联交易和诉讼需5个工作日内填报 [3] - 要求公司全面准确报送数据,存量机构全部纳入统计范围 [3]
多家券商将客户保证金利率降至0.05%;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将发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6 07:59
券商保证金利率调整 - 广发证券、民生证券等多家券商将客户人民币保证金账户结息年利率统一调整至0.05%,与银行活期存款基准利率持平 [1] - 券商保证金利率经历多轮下调:2022年9月降至0.25%,2023年6月降至0.2%,2024年8月降至0.15%,2024年11月降至0.1%,2025年5月降至0.05%的历史低位 [1] - 以1万元保证金为例,利率从0.25%降至0.05%后,年利息收入从25元减少至5元 [1] - 此轮下调反映了资金成本的持续下降,券商经纪业务竞争加剧,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或促使业务结构优化 [1]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发行 -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得证监会批文,距离上报仅一周,16家基金公司集体公告将于5月27日开启发行 [2] - 浮动费率基金收费形式:持有基金份额达到一年后赎回,若年化收益率跑输业绩比较基准3个点及以上,收取0.6%年费率;若跑赢业绩比较基准6个点及以上且收益为正,适用1.5%年费率;其他情形适用1.2%年费率 [2] - 公募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费年费率普遍为1.2%,浮动费率基金若明显跑输业绩比较基准,管理费将直接"减半" [2] - 该费率结构对基金管理人提出更高要求,需以"投资者利益优先",促进行业竞争格局优化 [2] 保荐代表人监管动态 - 中证协更新保荐代表人D类名单,15人被暂停执业,新增8名保代违规行为集中于IPO及非公开发行项目 [3] - 某些涉及项目甚至追溯至10年前,反映出投行业务关键环节仍存合规风险 [3] - 此举措有助于提升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的执业质量,保护投资者权益 [3] - 对相关投行公司而言,可能面临业务调整和声誉管理的挑战 [3] 私募基金规模变化 - 截至2025年4月末,私募基金行业管理总规模达20.22万亿元,环比增长1.25%(增加0.25万亿元),连续五个月保持正增长 [4] - 自2024年4月以来,私募基金行业管理总规模首次突破20万亿元 [4]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为10.96万亿元,占比54.2%;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规模为5.51万亿元,占比27.2%;创业投资基金规模为3.41万亿元,占比16.9% [4] - 私募基金规模的持续增长有助于增强资本市场的活力,推动相关行业板块的发展 [4][5]
又一农商行,遭罚185万元!
中国基金报· 2025-05-17 16:01
襄阳农商银行被处罚事件 - 襄阳农商银行因个人消费贷、经营贷管理不到位、未对超比例质押股权的股东派出董事进行表决权限制、违规开展资产管理产品投资等违法违规行为被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湖北监管局罚款185万元 [1][3] - 该行3名责任人员石安波、庞小虎、杨述新被给予警告 [3] - 2023年4月该行曾因违反金融统计相关规定、账户管理规定、反假货币业务管理规定等六项违法行为被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罚款153.2万元,时任运营管理部总经理余某志被罚款3.2万元 [4] 银行业监管态势 - 2024年5月以来银行业累计被罚金额已超过1000万元 [5][6] - 河北枣强农村商业银行因发放贷款不合规、贷款管理不审慎被罚款130万元 [5] - 邢台银行因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不良贷款管理不审慎被罚款285万元,时任风险管理部总经理赵丽辉被罚款5万元 [5] - 枞阳泰业村镇银行因超期报送账户撤销资料被警告并罚款2万元 [5] - 威海蓝海银行因违反信用信息提供相关管理规定被罚款20.9万元 [6] 公司背景 - 襄阳农商银行是在襄阳市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基础上改制组建的区域性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 [4] - 该行2013年5月19日正式挂牌开业,主要为"三农"、中小企业、社区居民、市域经济提供服务 [4]
年报季大考结束!监管层“长牙带刺”,多家公司因财务不达标遭风险警示
华夏时报· 2025-05-03 11:56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A股市场多家公司被实施风险警示,凸显企业经营与财务挑战,背后是监管层“严监管、强退市”信号释放,有助于市场风险出清和生态优化 [2][3][7] 分组1:2025年已被实施风险警示的公司情况 - 截至4月30日收盘,2025年已有144家A股上市公司被实施ST或*ST特别处理,其中92家为“财务型退市风险” [2][3] - 4月单月有90多家公司踏入风险警示行列,4月28 - 30日三个交易日内,60多家上市公司被实施风险警示 [3] - 立方数科2024年亏损1.25亿元,因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4月30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简称变更为“ST立方” [3][4] - 双成药业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为 - 7830.47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 7170.79万元,营业总收入为1.74亿元,扣除后营业收入为1.69亿元,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若2025年度出现特定情形,深交所将决定其股票终止上市,今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仍为负数 [4] 分组2:5月6日起将被实施风险警示的公司情况 - 有27家上市公司将于5月6日起被实施风险警示 [5] - 正平股份2024年营业收入为13.6亿元,同比下降28.5%,归母净利润为 - 4.84亿元,因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和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简称变更为“*ST正平” [5] - 沐邦高科2024年营业收入为2.77亿元,同比下滑83.24%,归母净利润为 - 11.62亿元,由盈转亏,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和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简称变更为“*ST沐邦” [6] 分组3:监管情况及专家观点 - 去年4月,国务院印发意见提出加大退市监管力度等;同月,证监会发布相关意见;沪深交易所修订并重新发布股票上市规则,细化各类型退市标准 [7] - 经济学家余丰慧认为,近期A股市场风险警示潮显示监管层对市场风险重视增加,是市场风险出清新阶段,有助于提高市场透明度和健康度,优化资本市场生态,增强投资者信心 [7] - 晶捷品牌咨询创始人陈晶晶表示,监管机构“长牙带刺”监管力度和宽进严管理念落地见效,企业信息披露义务更严格,违规成本上升,内部治理机制受全面检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