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定养老储蓄
icon
搜索文档
爱网购、爱旅游、拥抱新技术......广州银发新势力正打破刻板印象
广州日报· 2025-07-17 01:02
备老群体与老年群体消费观念理性而开放 调查结果显示,中老年人消费观念不再局限于"节省""不愿花钱"的刻板印象,而是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 点。 一是理性主导消费决策。71.1%的调查对象表示会从"实际需要"出发决定是否消费。 二是品质消费与喜好消费受到追捧。51.2%的调查对象表示"产品质量"是决定消费的主要因素,29.8% 的调查对象选择了"是否喜欢"作为决定因素;女性受访者在消费决策时更看重质量与喜好。 四是愿意尝试新事物。近九成调查对象表示愿意使用智能产品,其中,42.9%表示非常愿意,43.9%比 较愿意;不太愿意和不愿意的分别仅占8.5%和4.8%。对新事物开放的消费观念使得中老年群体成为提 振消费和扩大内需重要的潜力群体。 为了解市民对发展银发经济的看法和建议,近日,广州市统计局通过万户居民调查网,对广州市2018名 年龄在45岁及以上的市民进行电话调查和实地调研访谈。结果显示,九成调查对象会通过互联网购物, 中老年人青睐外出旅游、保健养生等消费,近八成备老群体与老年群体愿意尝试养老金融,超九成调查 对象希望技术改善老年生活。 消费领域较为多样,旅游保健为首选 三是互联网渗透率高。九成调查对象会通过互 ...
个人养老金投资收益需要纳税吗
金融时报· 2025-06-26 14:45
个人养老金税收政策 - 个人养老金领取时按领取额的3%缴纳个人所得税 不区分本金和投资收益 [1] - 缴费环节按12000元/年限额标准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据实扣除 [1] - 投资环节对计入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投资收益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2] - 领取环节单独按照3%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税款计入"工资 薪金所得"项目 [2] 个人养老金制度概况 - 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 缴费完全由个人承担 每年缴费上限12000元 [1] - 2024年12月15日全面实施 覆盖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者 [1] - 资金可自主选择购买符合规定的金融产品 封闭运行享受税收优惠 [1] - 未购买投资产品的资金按活期存款利率计息 [3] 个人养老金产品市场 - 产品类型包括理财产品 储蓄存款 商业养老保险 公募基金 国债等 [2] - 截至6月25日产品总数达1046款 其中储蓄类466款 基金类297款 保险类248款 理财类35款 [2] - 产品具备运作安全 成熟稳定 标的规范 侧重长期保值四大属性 [2] - 金融机构可提供投资咨询 根据风险偏好和年龄推荐适当产品 [3] 账户管理服务 - 可通过国家社保平台 电子社保卡 商业银行等渠道开立账户 [3] - 每年可两次变更资金账户开户银行 [3] - 鼓励金融机构探索开展默认投资服务 [3]
曾刚:做好养老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提升国民养老意识与养老储备 | 养老金融健康专题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6-11 18:51
编 者 按 当前,全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人口老龄化浪潮,这一趋势正在迅速重塑各国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可能带来经济增长潜力减弱、社会保障压力加剧等深远影 响。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 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做好养老金融等"五篇大文章"。 作为金融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养老金融健康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深化金融改革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金融消费者、证券投资者和市场参与 者权益保护的重要基础;是增加个人及家庭金融韧性的重要手段。 为提升国民养老金融教育水平,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清华金融评论》联合大都会 人寿策划系列研究及访谈,旨在为政府制定养老金融政策、金融机构优化养老金融产品与服务、中国家庭进行养老金融规划等提供参考借鉴。 本文专访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 探讨养老金融政策、产品和服务优化及国外制度镜鉴。 Q 目前70、80后及其家庭面临较大养老挑战,您觉得这一人群的养老现状和准备情况如何,需要引起重视的方面有哪 70、80后及其家 ...
这类理财产品再上新
金融时报· 2025-06-04 21:16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市场动态 - 中银理财新增2只每日开放的固定收益类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风险等级分别为二级(中低)和三级(中)[1] - 自2023年2月以来,6家理财公司共发行35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截至2024年3月投资者累计购买金额超129.91亿元[1] - 当前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以固收类为主(29只),混合类仅6只,其中23只为中低风险,12只为中风险[2] 产品收益与市场趋势 - 新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限普遍降至2%左右,上限约3%,较早期产品(下限5%、上限6%)明显下行[3] - 存续的33只产品净值均高于1,显示全部浮盈,核心设计理念强调长期保值增值[2] - 银行理财市场整体业绩比较基准呈下行趋势,非个人养老金产品独有现象[3] 产品种类与政策推动 - 截至2024年6月,个人养老金产品总数达1028款,包括储蓄类466款、基金类297款、保险类230款、理财类35款[4] - 2024年12月起国债、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被纳入产品目录,形成从低风险到高风险的产品矩阵[4] - 行业鼓励开发中低波动型基金、长期养老储蓄等差异化产品,以提升制度吸引力[5][6] 投资者需求与行业建议 - 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超7000万,但存在"开户热、缴费冷"现象,需增强产品差异性[5] - 机构建议根据年龄、风险偏好匹配产品类型,强调生命周期服务和权益类资产配置[6] - 当前无风险收益率较低,行业呼吁提高对权益类资产波动性的容忍度以提升长期收益[6]
参加个人养老金,必须购买投资产品吗?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30 08:44
个人养老金制度参与资格 - 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均可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 [2] - 退休人员及已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者不可参与 [2] - 灵活就业人员只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且至少有一次缴费记录即可参与 [2] - 可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等官方渠道获取权威信息 [2] 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选择 - 投资产品包括理财产品、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国债、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等 [5] - 产品需具备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保值四大属性 [6] - 金融机构可提供投资咨询服务并根据个人风险偏好和年龄特点推荐产品 [9] - 鼓励金融机构探索开展默认投资服务 [8][10] - 资金账户内资金可不购买投资产品,按活期存款利率计息 [11] 个人养老金领取规则 - 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方可领取 [12] - 特殊情形可申请提前领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定居、重大疾病、领取失业保险金或最低生活保障金等 [13] - 可通过社保经办机构、线上服务入口或开户银行申请领取 [14] - 领取方式可选择按月、分次或一次性领取 [15]
从“备老”到“养老”!陪伴式养老金融服务的中行探索
券商中国· 2025-05-28 07:23
养老金融战略布局 - 公司构建"备老+养老"全年龄段金融服务体系,打造一站式养老个人金融体系 [1] - 截至2025年4月末累计服务千万客户,在售271只个人养老金产品,企业年金个人账户数和托管规模分别位列市场第二、第三 [1] - 以"养老金融领先银行"为目标,通过产品创新和陪伴式服务满足多元化养老需求 [1] 备老规划服务 - 手机银行APP推出养老规划工具,支持退休年龄、生活标准测算及资金缺口分析,提供年度储蓄建议 [2] - 将养老规划嵌入金融服务,建立"陪伴式养老金融服务"模式,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 [2] - 开展金融教育项目,如广东省分行创建银行业首个"蓝马甲交易示范基地",通过视频短片等形式普及养老金融知识 [2] 养老三支柱产品体系 - 2024年末推出262只个人养老金产品,覆盖储蓄存款、理财、保险、公募基金,种类丰富度行业领先 [3] - 在五试点城市提供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对养老金基金、理财、保险实施销售费用优惠 [3] - 2024年新增34只养老理财及目标基金,管理规模合计425.40亿元 [3] - 社保卡累计有效卡量1.24亿张,企业年金账户管理443.58万户,养老金受托规模2590.91亿元,托管运营规模1.17万亿元 [4] 适老化服务优化 - 线下建成超1万家敬老服务达标网点和1100家示范网点,达标率100%,配备适老化设施及活动专区 [6] - 江苏省分行建立"6+2"助老服务体系,深圳桃源居支行完成厅堂全方位适老化改造 [6] - 线上推出手机银行"长者版本",采用大字体、简化页面设计,集成医保电子凭证等高频功能 [7] 服务案例与成效 - 梅州兴宁支行因适老化服务获客户感谢信,硬件设施和流程设计获老年客户认可 [5] - 湖北刘家湾支行与社区联动开展金融宣传及文化活动,延伸服务触角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