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链回流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制造业复兴——从数据看在岸制造的挑战
王涵论宏观· 2025-08-24 22:31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推动制造业回流的努力在投资宣告层面表现积极,但实际转化有限,制造业生产、就业及全球占比并未得到实质性改善,电子产业链局部加速但整体带动乏力,劳动力短缺和基建不足仍是主要制约因素 [1][2][3][4][6][7][8] 制造业投资状况 - 2022-2024年美国宣布的绿地投资项目规模达年均1870亿美元,较2017-2019年均954亿美元增长96%,2025年第一季度绿地外国直接投资超1830亿美元,创2003年以来季度最高纪录 [9] - 实际外商直接投资资金流入增速远低于宣告水平,2022-2024年均实际FDI为2972亿美元,较2017-2019年均2516亿美元仅增18%,2025年第一季度实际FDI为528亿美元,同比下降21% [10] - 制造业建筑支出2020年以来增长110%,但历史数据显示此类支出高增未必带动生产显著扩张,例如2014-2015年及本轮2021年以来支出增长均未有效推动产能提升 [12] 制造业生产表现 - 2019年末至2025年5月,美国工业生产量增幅仅2%,低于发达经济体均值3%和全球均值11%,显著低于中国30%及拉美6%等新兴经济体增长水平 [17] - 计算机与电子设备制造行业生产指数2019年至2025年6月增长18%,位列18个子行业之首,但该行业产出仅占整体制造业4%,对整体带动作用有限 [28] - 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持续下滑,较2000年下降约9个百分点,整体改善幅度不明显 [17] 制造业就业情况 - 企业宣告的制造业回流带动就业岗位2010-2024年总数超200万个,2021年以来年均新增约28万个,但实际制造业就业人数2024年约1276万人,较2010年仅增118万人 [22] - 2023年制造业就业人数减少约2万人,2024年减少约10万人,收缩幅度为2008年次贷危机后(除2020年疫情外)之最,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2][22] - 计算机及电子制造行业就业人数为负增长,2024年88%岗位招聘集中在中高技术领域,2025年该比例达90%,传统制造业劳动力缺口可能更大 [28] 电子产业链结构性表现 - 电子产业链投资集中度高,2020年以来数据中心、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行业实际建筑支出分别增长247%和740% [3][25] - 特朗普对《芯片与科学法案》持负面态度,2025年3月解散法案办公室三分之一员工,政策导向可能延缓补贴发放,影响企业投资布局计划 [3][28] - 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州工厂2022-2024年累计亏损超500亿新台币,因合格工人短缺及补贴到位迟滞(仅收到15亿美元,总额66亿美元),生产计划推迟,首座晶圆厂竣工从2024年延至2025年,第二座从2026年延至2028年 [13] 劳动力与基建约束 - 制造业就业人数占非农就业总人数比重从2000年13%降至2024年8%,若要恢复2000年水平存在约800万劳动力缺口,高于当前美国总失业人数723万 [31] - 美国制造业月平均用工成本2024年为4885美元,比其他国家高出10%-50%,且年均增速4%,成本结构性问题改革难度高 [32] - 美国基础设施综合等级2025年评为C级,电力消耗量大幅增加,数据中心2023年占电力需求4.4%,2026年可能达6%,电网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短期改造压力大,工厂或项目可能面临延期 [35]
通用汽车(GM.US)斥资40亿美元押注美国制造 汽车关税倒逼产业链回流
智通财经网· 2025-06-11 11:46
生产布局调整 - 通用汽车宣布向美国三家装配厂投入40亿美元,将雪佛兰Blazer和Equinox两款主力车型的生产从墨西哥转回美国本土 [1] - Blazer将完全撤出墨西哥拉莫斯阿里斯佩工厂,转由田纳西州斯普林希尔工厂生产 [1] - Equinox采取"本土增产+墨西哥保留"策略,美国产能由堪萨斯州费尔法克斯工厂承接,墨西哥工厂继续为其他市场供货 [1] - 密歇根州奥赖恩装配厂将被改造为燃油版SUV和卡车生产基地,预计2027年投产 [1] 关税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府对进口整车及零部件加征25%关税,直接推高跨国车企运营成本 [2] - 通用汽车通过供应链优化抵消30%-50%的关税成本 [2] - 关税压力实质性改变公司生产决策,加速本土化投资 [2] 产能与投资规划 - 此次本土化投资将使通用汽车美国年产能突破200万辆 [2] - 奥赖恩工厂改造后将成为通用在美国的第二座纯电动车专用工厂,形成"燃油+电动"双线并进格局 [2] - 2025年资本支出预算维持在100亿-110亿美元区间,2027年预期上调至100亿-120亿美元 [2] 战略定位与市场影响 - 投资既是对美国制造承诺的兑现,也是对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响应 [2] - Blazer和Equinox两大畅销车型回归将显著提升通用汽车在北美市场的本土化率 [2] - 墨西哥工厂的未来定位仍悬而未决 [2]
美国媒体发现除了稀土外,我国手中还有多张牌可打
搜狐财经· 2025-06-06 20:29
稀土行业 - 中国控制全球92%精炼稀土产量,并掌握超过90%的稀土提炼和加工能力,形成完整产业链闭环[1][3] - 2025年春季中国调整稀土出口审批机制,设定更严格审查程序,未直接禁止对欧美出口[3] - 稀土是导弹和芯片的关键材料,欧美高科技制造业高度依赖中国供应[3] - 稀土提炼技术因高昂成本、复杂工艺和严重污染,美西方国家尝试后选择放弃[4] - 中国收紧稀土出口审核已导致欧洲多条汽车生产线停摆[1] 制药行业 - 美国市场上80%阿莫西林原材料来自中国,药品供应链命脉被中国掌控[1][5] - 美国若被断供关键药品原材料,将面临无药可用的窘境[5] - 美国重建本土原料药产业链需至少5年时间,且面临资金、技术和劳动力成本挑战[7][8] - 美国药品从中国化工厂到药店需跨越1万公里供应链[8] 中美贸易关系 - 稀土限制是中国反制工具箱中的第一张牌,后续可能打出稀有金属、光伏组件等更多牌[4][10] - 中国在多个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美西方国家依赖度高且替代能力微乎其微[10] - 中国已成为全球供应链关键"齿轮",其变动将影响世界经济运转[10] - 特朗普政府曾试图通过加征关税和行政命令推动药品产业回流,但效果有限[7]
中美取消91%的关税,中国哪些行业将迎来爆发?
搜狐财经· 2025-05-13 18:28
中美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美方取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91%关税,并对34%的对等关税进行修改,其中24%暂停加征90天,仅保留10% [2] - 中方取消对美国商品加征的91%反制关税,并对34%反制关税中的24%暂停90天,保留10% [2] - 这一举措标志着中美贸易摩擦实质性缓和,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动力 [2] 电子行业 - 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对美出口因关税平均增加成本约23.6%,智能手机等终端产品关税曾高达125% [3] - 关税从125%降至10%后,单台手机出口美国的关税成本从150美元降至12美元,带动毛利率提升6.8个百分点 [3] - 小米集团北美市场营收因关税同比下滑21%,净利润率压缩至3.2%,计划将北美产能利用率从45%提升至70% [5] - 半导体封装测试和PCB环节成本下降,深南电路、长电科技等企业将节省的关税投入先进封装技术研发 [5] 机械制造行业 - 农业机械关税从34%降至3.06%,约翰迪尔出口美国的联合收割机单价降低约18万元,预计美国市场份额从7%提升至12% [5] - 三一重工履带式挖掘机在美国市场定价较卡特彼勒低25%,已获得美国西海岸三大港口基建项目订单 [5] - 2025年1-5月中国工程机械对美出口额同比激增237%,行业平均利润率从8.3%提升至12.5% [5] 纺织服装行业 - 棉制针织衬衫关税取消后,出口美国单件成本下降0.8美元,毛利率提升5.2个百分点 [6] - 申洲国际集团将节省的关税资金投入数字化印染车间建设,预计2025年单位能耗降低18%,产品次品率降至0.3% [6] - 安踏体育计划在美国开设50家直营门店,借助关税优势将产品价格下调15% [6]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纺织服装对美出口额环比增长41.3% [6] 半导体行业 - 宁德时代与特斯拉拟在美国内华达州共建年产10万吨碳酸锂生产线 [7] - 通富微电获得AMD 7nm先进封装订单,产能利用率提升至92% [7] - 北方华创刻蚀机产品在美国晶圆厂的试用周期缩短40%,预计2025年海外营收占比从12%提升至25% [9] - 中美半导体贸易规模预计2025年恢复至680亿美元 [9] 跨境电商行业 - Shein服装产品关税从12.5%降至1%,一件售价20美元的服装关税从2.5美元降至0.2美元 [12] - TikTokShop商家可以更低成本将商品销售到美国市场,借助直播带货和短视频营销实现增长 [13] 航运与家电行业 - 中远海控美西航线集装箱运价指数环比上涨27%,单箱收入同比增长32%,净利润达218亿元 [15] - 美的集团智能冰箱因关税节省成本售价较惠而浦同类产品低30%,市场份额从8%提升至13% [15] - 海尔智家北美市场营收同比增长57%,格力电器投资50亿元建设北美研发中心 [15] 光伏与储能行业 - 隆基绿能在得克萨斯州的1GW光伏电站项目因关税减免建设成本降低12% [16] - 2025年美国光伏装机需求将达35GW,同比增长56%,中国光伏组件出口占比有望提升至65% [16] - 阳光电源储能系统在美国售价较特斯拉Powerwall低20%,已获得加州3万户订单 [16] - 2025年中国光伏及储能企业对美出口营收预计增长230% [16]
有中企向美国转移生产线,特朗普的阴招见效了?事实出乎你的预料
搜狐财经· 2025-05-05 18:02
中国企业生产线转移美国 - 部分中国企业开始将生产线转移到美国 包括创意礼品制造商 电子元器件小型组装厂 石化企业炼制厂等[3] - 转移企业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低的领域 如石化产品和杯子印刷等[3] - 这类转移更像是中国向越南 印尼等国家淘汰落后产能 而非高端产业转移[3] 美国产业转移现状 - 美国在对华出口结构上向俄罗斯靠拢 在接受中国产业转移结构上向东南亚靠拢[5] - 美国历届政府持续推动全球产业链回流 但效果有限[5] - 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的工厂最新财报显示亏损30多亿美元[6] - 台积电被要求承诺在2028年前将2nm最先进制程芯片生产线转移到美国[6] 贸易战背景下的产业趋势 - 部分中企因特朗普关税壁垒的"极限施压"考虑向美国转移[8] - 美国制造业能力不足 转移企业可能面临经营困难并最终回流[8] - 这类转移案例可能成为贸易战中的"反面典型" 证明中国策略的正确性[8]
签了!特朗普:永久25%关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7 07:22
文章核心观点 特朗普签署对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的行政令,这标志着贸易战重大升级,可能影响多国汽车品牌、扰乱北美车企运营,导致美国汽车价格上涨、加剧通胀和经济衰退担忧,还引发美股跳水,同时专家认为特朗普政策增加美国经济衰退可能性且产业链回流想法不切实际 [1][2][7] 分组1:汽车关税政策 - 当地时间3月26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4月2日生效,且汽车关税将是永久的,在美国制造汽车无需缴纳关税 [1][2] - 特朗普称美国还将对木材和药物征收关税,此前表示未来几天宣布对汽车、木材、芯片征收额外关税 [2] - 对加拿大、墨西哥等国汽车征收关税将使跨界车生产成本增加约4000美元,美国制造的电动车成本可能上涨约1.2万美元 [3] 分组2:汽车关税影响 - 汽车关税标志着特朗普贸易战重大升级,可能影响日本、德国、韩国等主要贸易伙伴的知名汽车品牌,扰乱北美车企运营 [2] - 美国去年进口汽车和轻型卡车总值超2400亿美元,加征关税可能导致国内汽车价格上涨,加剧消费者对通胀的担忧和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 [2] 分组3:美股表现 - 受“特朗普关税”影响,以科技股为首的超级大盘股集体跳水,纳指再现超过2%的单日重挫 [4] - 美股科技巨头大跌,英伟达跌5.74%、特斯拉跌5.58%、苹果跌0.99%、微软跌1.31%、亚马逊跌2.23%、谷歌 - A跌3.22%、Meta跌2.45%、超微半导体跌4.02%、博通跌4.78% [5] - 本周一美股上涨是因为特朗普提出许多国家能拿到“对等关税”的豁免 [6] 分组4:专家观点 - 斯蒂芬·罗奇表示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增加美国经济衰退可能性,若不确定性持续,到2026年美国经济可能面临显著衰退风险 [7] - 罗奇认为特朗普四处开火的贸易战会提高全球生产等成本,可能迫使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加剧经济不确定性,冻结资本支出和工业生产活动 [7] - 罗奇指出特朗普试图通过关税迫使产业链回流美国的想法不切实际,以苹果供应链为例,全球供应链复杂且转移成本高,短期内难以回流,还会损害美国消费者利益 [8] - 罗奇指出美国股市高度集中在少数股票上,估值远超合理水平,存在明显泡沫风险,当前市场热情受人工智能推动但不可持续,未来调整空间较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