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钕铁硼

搜索文档
天和磁材:针对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公司设置了专项研发课题并配备了总工程师牵头的研发课题组
格隆汇· 2025-09-15 16:05
人形机器人业务布局 - 人形机器人是未来高性能钕铁硼重要需求增长点之一 公司正积极布局该市场机遇 [1] - 针对人形机器人研发设置专项课题 由总工程师牵头研发课题组 [1] - 已完成小批量产品交付 [1] 2025年上半年业绩波动原因 -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波动主要因外销占比高 出口管制政策实施后境外客户发货放缓 [1] - 订单交付延后导致报告期内产品销量同比下降 [1] 出口管制应对措施 - 公司迅速成立专项工作组 建立完善出口管制合规管理体系 [1] - 已依照规定程序获得国家主管部门核发的相关出口许可 [1] - 国际业务逐步恢复 [1] 国内市场拓展计划 - 为应对国际市场压力 加大国内市场的开发力度 [1] - 相关业务预计在下半年释放 [1] - 通过系列措施 公司有信心在下半年实现业务增长 [1]
天和磁材(603072.SH):针对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公司设置了专项研发课题并配备了总工程师牵头的研发课题组
格隆汇· 2025-09-15 15:57
人形机器人业务布局 - 人形机器人是未来高性能钕铁硼重要需求增长点之一 公司正积极布局该市场机遇 [1] - 公司针对人形机器人设置专项研发课题 由总工程师牵头研发课题组 [1] - 已完成人形机器人相关产品的小批量交付 [1] 2025半年度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出现波动 主要因外销占比较高受出口管制政策影响 [1] - 出口管制导致境外客户发货放缓 订单交付延后 [1] - 报告期内产品销量同比下降 [1] 出口管制应对措施 - 公司迅速成立专项工作组 建立完善出口管制合规管理体系 [1] - 已依照规定程序获得国家主管部门核发的相关出口许可 [1] - 国际业务正逐步恢复 [1] 国内市场开发 - 为应对国际市场压力 公司加大国内市场的开发力度 [1] - 相关国内业务预计将在下半年释放 [1] - 公司有信心通过上述措施在下半年实现业务增长 [1]
三部门印发文件,稀土管控再加强,行业或继续演化戴维斯双击
选股宝· 2025-08-25 07:32
稀土行业政策与监管 -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联合公布《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 - 稀土生产企业需建立稀土产品流向记录制度 每月10日前将上月度流向信息录入稀土产品追溯信息系统 [1] 稀土行业供需与价格 - 稀土行业供改大幕正式拉开 供应扰动叠加板块战略属性提升 行业估值业绩双升 [1] - 7月磁材出口量环比增长75% 同比增长6% 出口仍有较大恢复空间 叠加季节性旺季尚未到来 价格继续看涨 [1] 磁材下游需求领域 - 新能源汽车作为磁材需求量最大、增速最快领域 今年产量累计同比增速有望接近20% [2] - 风电领域受益于电力基建投资增速加快及海上风电技术路线选择 新增设备增速有望超过20% [2] - 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速自2023年下滑后 今年重新回升至35%-40%高速增长水平 [2] - 变频空调与节能电梯行业产量保持稳定 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需求未来有望快速增长 [2] - 今年磁材下游整体需求有望维持高增速 [2] 磁材行业公司 - 金力永磁为全球高性能磁材龙头企业 [2] - 宁波韵升高性能钕铁硼需求成为新增长点 [3]
稀土战争升级!中国出台总量调控新规,全球产业链骤紧
搜狐财经· 2025-08-23 19:11
中国稀土新政核心措施 - 稀土开采总量控制在24万吨REO 较2024年仅增长3% 远低于全球需求6%的增速 [3] - 冶炼分离配额收紧 南方离子型稀土产能利用率限制在70%以下 倒逼淘汰落后产能 [3] - 对镨 钕 镝 铽等战略元素实施专项配额 其中钕供应量同比零增长 [3] - 启用出口许可证电子联网系统 实现全流程追溯 灰色渠道基本被堵死 [3] 产业链升级与价值提升 - 稀土深加工产品占比从2020年35%提升至2025年58% [3] - 永磁材料出口单价同比上涨40% 原矿价格仅涨15% [3] - 每吨稀土原矿价值约3万元 加工成永磁材料价值80万元 制成精密电机后价值跃升至1200万元 [6] 全球供应链冲击 - 伦敦金属交易所稀土价格指数单日飙升12% [2] - 海外稀土产能2025年仅能满足全球需求28% [4] - 若中国稀土出口减少10% 全球新能源产业将面临1800亿美元产值损失 [4] - 高性能钕铁硼全球83%产自中国 即使其他国家开采更多矿石也难以替代 [4] 下游行业受影响情况 - 日本丰田汽车调整2026年电动车生产计划 因固态电池依赖镧系元素 [4] - 德国西门子风电部门钕铁硼永磁材料采购成本将增加20% [4] - 美国雷神公司预警导弹制导系统用稀土库存仅够维持9个月正常生产 [4] 技术优势与创新 - 绿色提取技术使废水回用率达95% [6] - 废磁体回收系统将稀土二次利用率提升至92% [6] - 海外项目面临提取技术瓶颈 美国芒廷帕斯矿冶炼分离仍需将半成品运往中国加工 [4] 军事与战略意义 - 现代战斗机需要400公斤稀土材料 宙斯盾驱逐舰相控阵雷达消耗稀土超2吨 [6] - 稀土政策可直接影响F-35战斗机年产能力 [6] - 五角大楼将稀土与芯片 人工智能并列为核心技术竞争领域 [6] 未来竞争格局 - 短期呈现三足鼎立态势 中国主导中重稀土供应 西方推进友岸外包 新兴势力受制环保压力和技术短板 [6] - 中长期竞争焦点转向技术替代与资源循环 特斯拉研发无稀土电机 日本宣称2027年实现铈替代钕技术突破 [7] - 预计2030年全球30%稀土需求可通过回收满足 欧盟立法要求建立强制性回收体系 [7]
稀土新时代:需求改善叠加供应收缩,国内氧化镨钕看涨
2025-07-25 08:52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稀土行业、磁材行业 - 公司:北方稀土、广晟有色、盛和资源、中国稀土、金力永磁、宁波韵升、中科三环、正海磁材、美国 MP 公司、美国 USCR、澳大利亚莱纳斯 [1][1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全球稀土供需偏紧价格上行**:2024 年以来全球稀土行业供需持续偏紧,2025 年 4 月中国实施出口管制后,国内外市场供需割裂,国内高性能钕铁硼需求增长推动价格上升 [1][2] - **高性能钕铁硼需求增长**:2024 年高性能钕铁硼需求占比 63%,预计 2027 年升至 68%;2020 - 2024 年中国高性能钕铁硼需求复合年均增长率约 25%,2024 - 2027 年预计保持 13%左右增长;下半年是需求旺季,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采购推动需求 [1][2][3] - **国内稀土供应收紧**:美国 MP 公司停止出口,6 月我国从美国进口降为零,占总供应量 9%的部分消失;年初缅甸供应扰动后 4 月起逐步恢复,6 月进口 5600 吨,同比增长 71%,环比增长 5%;2024 年国内开采总量指标 27 万吨,同比增长 6%,2025 年矿山供应难大幅增长 [4][5] - **氧化镨钕价格上涨**:7 月中旬以来,氧化镨钕价格进入上涨通道,亚洲金属网报价较年初上涨 27%,较上半年最高点上涨 13%;包头稀土商品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 7 月 22 日,较年初上涨 20%,较上半年最高点上涨 6% [1][6] - **未来氧化镨钕供需持续偏紧**:2025 - 2027 年全球氧化镨钕供需持续偏紧,国内供需状况在需求向好与供应收紧背景下逐步改善,推动价格上行 [1][7] - **美国国防部协议影响价格**:美国国防部与 MP 公司签订协议,设定最低承购价 88 万元每吨,打开全球稀土市场价格天花板,抬升价格中枢 [1][10] - **投资建议**:关注资源属性强、产量成长性好的上游公司,如北方稀土、广晟有色等;关注产业链相关公司,如盛和资源、中国稀土;关注下游磁材龙头企业,如金力永磁、宁波韵升等;关注海外稀土公司,如美国 MP、USCR 及澳大利亚莱纳斯 [1][11] - **行业前景乐观**:上游稀土企业成本稳定,价格中枢抬升利润提升;下游磁材企业需求增速快,中国磁材企业有技术和成本优势;高性能钕铁硼 2024 - 2027 年需求增长率超 13%,整体需求增长率超 10%,企业有望实现良好业绩,支撑更高估值 [1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 年 4 月和 5 月,中国磁材出口量分别为 2600 吨和 1200 吨,同比下降 43%和 74%,环比下降超 50%;6 月出口量回升至 3188 吨,同比下降 38%,环比增幅达 157% [3] - 对 2025 - 2027 年国内氧化钋铝供需平衡的假设:假设缅甸未来月均进口量维持在 5000 吨左右,美国矿进口量持续为零,高性能铝铁棚需求增长率为 13%,整体铝铁棚需求增长率为 10%,后续月均出口水平与 6 月份持平,即过去三年的 70%,预计供需逐步收紧推升价格中枢 [9] - 估值应从利润和量两个角度考虑,注意公司估值差异,合理评估长期价值 [13][14]
稀土:需求改善叠加供应收缩,国内氧化镨钕看涨
中金有色研究· 2025-07-24 16:16
核心观点 - 国内氧化镨钕供需有望逐步收紧,价格有望温和上涨 [1] - 下游采购旺季到来叠加出口改善,国内磁材需求整体向好 [2] - 美国进口矿收缩叠加其他供应增量有限,国内稀土供应收紧 [2] - 2025-2027年国内氧化镨钕供需平衡分别为+6304、+522、-1466吨,占需求比例分别为+7.6%、+0.6%、-1.6% [3] 需求分析 - 国内高性能钕铁硼2020-2024年需求CAGR为25%,2024-2027年需求CAGR为13% [7] - 2024年国内高性能钕铁硼需求占比已达63%,预计2027年提升至68% [7] - 6月份我国出口磁材3188吨,同/环比-38%、+157%,约为过去三年磁材月均出口量的70% [15] - 2021、2023和2024年,下半年国内氧化镨钕价格较7月初的最大涨幅范围在18%~81%之间 [8] 供应分析 - 2024年国内矿山/缅甸进口矿/美国进口矿占国内稀土矿供应比例分别为78%/10%/9% [19] - 6月我国自美国进口稀土精矿降为0 [20] - 6月我国自缅甸进口5600吨REO,同/环比+71%/+5%,已恢复至过去三年高位水平 [20] - 2024年稀土开采总量为27万吨,同比+6% [21] 价格展望 - 7月23日国内氧化镨钕收报49.6万元/吨,较年初+25%,较上半年最高点+10% [25] - 7月15日至23日,金属镨钕起拍价、报警价、成交价分别+1.4%、+1.3%、+2.4% [26][30] - 2025-2027年国内氧化镨钕供需平衡分别为+6304、+522、-1466吨,占需求比例分别为+7.6%、+0.6%、-1.6% [32]
中国下令稀土技术大佬上交护照,这是在稀土方面和美国玩阳谋
搜狐财经· 2025-06-28 22:07
稀土行业战略布局 - 中国通过技术人才管控强化稀土领域优势 要求国内稀土专家上交护照并限制出境 此举旨在防止核心技术外泄[11][13] - 稀土磁体出口量显著下滑 出口许可证审批趋严 需提供详细用途说明及最终使用方国家信息 军工领域相关申请将被撤销[13][20] - 中国占据全球稀土产量60%份额 精炼加工比例高达90% 在分离提纯技术方面具备不可复制的优势[16] 稀土技术壁垒 - 高性能钕铁硼领域工程师被视为"稀世之宝" 其掌握的工艺参数和磁体配方属于国家机密[13] - 西方国家尝试复制中国稀土分离技术失败 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缺乏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是关键瓶颈[22] - 《稀土管理条例》明确禁止向境外提供加工利用技术 形成人才流动管控与技术保密的双重壁垒[24] 全球供应链影响 - 美国军工产业严重依赖中国稀土 F-35战机、核潜艇等高端武器关键部件需中国提供高性能磁体[9][17] - 美国白宫官员承认摆脱对中国稀土依赖需"至少一代人"时间 因缺乏完整产业链从矿山到应用[15] - 美国本土稀土矿仍需运往中国加工 磁体生产厂产量有限且成本高昂 难以满足军工需求[17] 市场动态与监管 - 稀土走私现象加剧 出现伪装成"低温焊锡膏"等新型走私手段 部分团伙承诺"走私失败五倍赔偿"[19] - 25吨锑锭可制造12000枚导弹 凸显稀土资源战略价值 管控措施涉及国家安全层面[18] - 商务部仍批准符合条件的民用出口 维持全球供应链运转 但美国企业面临供应紧张局面[20]
天和磁材: 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6-25 02:40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6,607万股,发行价格为12.30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812,661,000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为730,339,590元 [1] - 募集资金已于2024年12月26日全部到位,并由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 [1]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情况 - 根据招股说明书披露,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资于年产3,000吨新能源汽车用高性能钕铁硼产业化项目,项目投资总额为94,415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81,810万元 [2] - 由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低于计划金额,公司调整募投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为73,033.96万元,不足部分将通过自有资金或其他融资方式解决 [2] 自筹资金预先投入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款项合计185,896,872.89元,其中高性能钕铁硼产业化项目投入68,053,196.78元,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生产线智能化改造项目投入80,265,739.53元,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研发中心升级改造项目投入12,061,169.89元 [3][4] - 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支付发行费用10,195,905.66元(不含税),其余72,125,504.34元自募集资金总额中扣除 [4] 审议程序及专项意见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审议通过了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议案 [5][6] - 独立董事认为该事项符合相关规定,不影响募投项目实施,也不存在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或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 [6] -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鉴证意见,认为公司编制的专项说明如实反映了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及支付发行费用的实际情况 [6] 保荐人核查意见 - 保荐人认为公司已履行必要法律程序,置换时间距募集资金到账时间不超过6个月,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交易所规则,对本次募集资金置换无异议 [7][8]
天和磁材: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鉴证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5 02:40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6,607万股,发行价格为12.30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730,339,590.00元,已于2024年12月26日全部到位 [4] - 募集资金经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审验并出具《验资报告》(XYZH/2024BJAA8B0276) [4] - 公司设立专项账户管理募集资金,并与保荐人、银行签订三方监管协议 [5]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 募集资金计划投资三个项目: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生产线智能化改造项目、研发中心升级改造项目、年产3,000吨新能源汽车用高性能钕铁硼产业化项目,原计划总投资94,415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81,810万元 [5] - 因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低于计划,公司调整募投项目募集资金投入金额至73,033.96万元,不足部分将通过自有资金或其他融资方式解决 [5] 自筹资金预先投入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合计253,950,069.67元,其中高性能钕铁硼产业化项目投入68,053,196.78元,生产线智能化改造项目投入185,896,872.89元 [5][6] - 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支付发行费用10,195,905.66元(不含税),包括保荐及承销费1,000,000.00元、审计及验资费7,481,132.08元、律师费1,367,924.53元等 [6] 募集资金置换计划 - 公司计划以募集资金全额置换预先投入的自筹资金253,950,069.67元,其中募投项目置换253,950,069.67元,发行费用置换10,195,905.66元 [6] - 置换需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并履行鉴证报告、独立董事及保荐人意见等程序后方可实施 [6] 鉴证意见 - 会计师事务所认为公司编制的专项说明符合监管规定,真实反映了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支付发行费用的实际情况 [3]
5月6日A股收评:沪指重上3300点!科技三剑客狂飙,这波行情能走多远?
搜狐财经· 2025-05-06 18:55
老铁们,这里是帮主郑重每天的收评时间。今儿这行情,沪指一鼓作气冲回3300点,创业板指涨近2%,两市近5000只股票翻红,跟过年放鞭炮似的噼里啪 啦。不过别急着举杯,帮主这就带您扒开热闹,看看这波行情的"里子"到底有多厚实。 1. 量能是关键:今天成交1.34万亿,比节前放量1600多亿,但北向资金才净流入几十亿,说明主力还在试探。就像烧水,现在刚到80度,得看后面有没有持 续加热。 科技三剑客:政策东风+产业爆发,这次真不一样? 要说今儿最抢眼的,还得是可控核聚变、稀土永磁、脑机接口这"科技三剑客"。可控核聚变板块直接炸锅,中州特材、久盛电气20cm涨停。这可不是瞎炒 概念——合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提前两个月启动总装,相当于给行业装上了"政策涡轮增压"。您知道这意味着啥吗?中国聚变能发电首次进 入工程验证阶段,这就好比当年光伏产业刚起步时,谁能想到今天隆基能成巨头? 稀土板块也不含糊,华阳新材、盛和资源这些票涨停。背后逻辑其实就两件事:一是缅甸地震卡住了中重稀土进口,二是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量产在即,每台 机器人得用2-4公斤高性能钕铁硼。更狠的是,稀土价格最近涨得跟坐火箭似的,欧洲镝价两周翻两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