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搜索文档
山东科技奖成果激活产业创新一池春水
齐鲁晚报· 2025-06-28 05:57
科技成果获奖情况 - "百万吨二氧化碳捕集、管输、驱油与封存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等3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1] - "极端环境微生物的生命特征与生态适应"等2项成果获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 - "切换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与智能控制"等49项成果获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 - "密码算法自动化测评与设计关键技术及应用"等21项成果获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1] - "虚实融合的家庭智能空间构建技术"等11项成果获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1] - "面向工业智能的高可靠高质量高安全数据价值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等39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1] - "面向港口的船海协同智慧调度系统研发及应用"等148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 - 山东大学张百涛等10人获省科学技术青年奖 [1] - 5名外国专家获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1] 科技成果特点 - 学科前沿交叉和应用导向性凸显:51项自然奖成果中21项呈现明显学科交叉性 [2] -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提升:如中电科思仪研发国内首台高性能宽带信号分析仪应用于探月工程、载人航天等 [2] - 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特等奖和一等奖中27项属于标志性产业链成果占比43%涵盖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集成电路等18个战略领域 [2] - 科技人才梯队培育效果显著:项目完成人平均年龄42.8岁较2023年降低1.2岁较2022年降低3.5岁 [2]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持续提升,全省科技大会在济南召开
齐鲁晚报· 2025-06-27 23:50
科技奖项与成果 - 山东大学刘建亚、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张福仁获得省科学技术最高奖 [1] - "百万吨二氧化碳捕集、管输、驱油与封存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等3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1] - 授予"极端环境微生物的生命特征与生态适应"等2项成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切换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与智能控制"等49项成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3] - 授予"密码算法自动化测评与设计关键技术及应用"等21项成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虚实融合的家庭智能空间构建技术"等11项成果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3] - 授予"面向工业智能的高可靠高质量高安全数据价值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等39项成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面向港口的船海协同智慧调度系统研发及应用"等148项成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3] 科技成果特点 - 学科前沿交叉和应用导向性进一步凸显,51项自然奖成果中21项呈现明显学科交叉性 [3] -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持续提升,如胜利油田建成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示范工程,中电科思仪研发出国内首台高性能宽带信号分析仪 [4] - 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特等奖和一等奖中27项属于标志性产业链成果,占比43%,涵盖18个战略领域 [4] - 企业牵头和参与完成的获奖项目比例达85%,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凸显 [4] 科技人才与创新生态 - 青年人才主力军地位凸显,完成人平均年龄42.8岁,较2023年降低1.2岁,45岁以下第一完成人123人,占比45.1% [4] - 住鲁两院院士和海外学术机构院士达168名,国家级和省级领军人才超8700人 [5] - 6名外国专家获2024年中国政府友谊奖,居全国第一 [5] 研发投入与成果转化 - 2023年全省全社会研发投入达2386亿元,增长9.4%,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 [5] - 2024年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3.32%,较上年增长1.97个百分点 [5] - 山东科技大市场累计与100多所高校院所、497个科研平台合作,挂牌科技成果3300多项,成交金额突破12亿元 [5]
中国汽研:60载坚守初心,挺起汽车强国建设科技脊梁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3 16:27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60年前,历经三次重大技术引进:贝利埃技术引进铸就"红岩神炮"、斯太尔项目引进缔造重卡精品、五十铃技术合作深化技术创新 [5] - 从服务重型车拓展至全汽车领域,从共性技术服务转向关键技术服务和数据支撑,现成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构建者与标准引领者 [1] - 完成科研院所深化改革示范,构建覆盖"安全、绿色、体验"三大技术领域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 [5] 技术实力与基础设施 - 拥有9个国家级平台、25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包括亚洲最大汽车风洞、全球最大整车天线OTA实验室、中国首个国家氢能动力质量检测中心 [5] - 建成全球首个覆盖300万公里中国场景的智能测评体系,牵头承担305项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项目 [5] - 累计获科技奖励285项(国家级5项、省部级87项、行业级193项),申请专利1059件 [7] 行业服务与影响力 - 推出IVISTA中国智能汽车指数、C-AHI中国汽车健康指数、C-IASI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等测评体系,成为行业价值共识 [8] - 开发底盘测功机、航空轮胎高加速试验台等首台套装备,实现天然气汽车电控系统等关键部件国产替代 [7] - 通过"标准引领+平台赋能"解决行业痛点,构建产业生态,推广新技术与新规范 [8] 未来战略布局 - "两大引领行动":推动智能安全国际标准制定,构建交通全生命周期生态;建立汽车行业垂直大模型平台及智驾场景数据共享库 [14] - "三大卓越计划":轩辕•驭电计划布局固态电池/V2G/氢能测评;鲲鹏•智行计划实现AI化智能决策;丝路•通达计划推动技术标准全球化互认 [15] - 聚焦飞行汽车、AI大模型、车用操作系统等前沿领域,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监测平台与电池智能预警算法研发 [10] 行业趋势与定位 - 全球汽车产业面临电动化、数智化转型,中国汽车产业进入由大到强关键期 [12] - 公司定位为"国家战略科技支柱",目标构建覆盖研发-测试-认证的全球化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15] - 计划在"十四五"收官阶段强化安全/智能/绿色/体验四大技术根基,拓展X前沿技术方向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