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创投风投行业白皮书》发布
证券日报网· 2025-09-26 17:14
本报讯(记者昌校宇)9月26日,《2025年中国创投风投行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在"2025.青岛创 投风投大会"上正式发布。 白皮书显示,中国创投风投行业正站在历史性转折点,从消费互联网和商业模式创新主导的传统格局, 向以"硬科技"为核心的新范式转变。 中国在AIGC领域的融资活动火热,2024年达到161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额为653.08亿元人民币。同时, 中国创投市场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触底企稳,新募集基金规模达到1.07万亿元,环比增长20%。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风投交易数量持续收缩至历史低位,然而单笔交易平均规模攀升至350万美元历史 新高。 面对行业转型的关键节点,政府正在构建更加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耐心资本体系的系统性构建成为政 策重点。政府引导基金通过长周期存续设计、容错机制、分阶段投资策略来壮大耐心资本。退出渠道的 多元化创新同样值得关注。 投资方向上,白皮书显示资本高度聚焦于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硬科技"领域。电子信息行业以1569起投 资和1444.48亿元投资规模领跑市场,先进制造和医疗健康紧随其后。在具体赛道分析中,白皮书重点 关注三大热点领域,即智能及高端制造、人工智能与 ...
神州泰岳跌2.01%,成交额9.3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7038.2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13:4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8日盘中下跌2.01%至14.64元/股 成交额达9.38亿元 换手率3.42% 总市值287.99亿元[1] - 主力资金净流出7038.28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4361.84万元(买入7539.16万元占比8.03% 卖出1.19亿元占比12.65%)[1] - 年初至今股价上涨27.42%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4.20%/3.10%/32.13%[1] 主营业务构成 - 游戏业务占比75.53% AI/ICT运营管理占比19.89% 物联网/通讯占比2.04% 创新服务占比1.99%[1] - 公司业务涵盖运营商业务、物联网与通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手机游戏及创新业务[1] - 所属申万行业为传媒-游戏Ⅱ-游戏Ⅲ 概念板块包括职业教育、核电、信息安全、智慧农业、数字经济[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9.88万户 较上期减少1.16% 人均流通股18,689股 较上期增加1.18%[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一大流通股东持股5635.93万股 较上期减少5958.12万股[3] - 易方达创业板ETF持股4689.03万股(第三大) 华夏中证动漫游戏ETF持股4680.85万股(第四大 增加881.58万股)[3] -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2916.22万股(第五大 增加381.70万股) 华安创业板50ETF持股1770.10万股(第九大 减少109.87万股)[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6.85亿元 同比减少12.05%[2] - 同期归母净利润5.09亿元 同比减少19.26%[2]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97亿元[3] - 近三年累计派现3.72亿元[3]
【报名倒计时】投中榜·2025投资人榜单、有限合伙人榜单和国有资本榜单,申报通道即将关闭
投中网· 2025-08-27 11:21
评选活动概述 - 投中信息正式启动2025年度三大榜单评选活动 包括投资人榜单 有限合伙人榜单和国有资本榜单 [2] - 评选依托投中嘉川CVSource数据系统 结合数百家机构问卷调研与专业评审 [2] - 评选采用多维度评估 致力于在资本新周期中寻找行业标杆力量 [2] 投资人榜单评选标准 - 围绕投资表现 退出能力 在管项目质量及行业影响力四大维度展开评选 [2] - 持续深耕细分赛道 聚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 先进制造与碳中和等前沿领域 [2] - 全面衡量投资人在不确定性环境中的战略定力与专业能力 [2] 有限合伙人榜单评选标准 - 从管理规模 投资活跃度 GP合作深度及行业声誉等维度评选 [3] - 重点关注政府引导基金 保险资金及市场化母基金的差异化表现 [3] - 资产配置策略与标的遴选标准直接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3] 国有资本榜单评选标准 - 重点考察机构募资能力 投资效率 科技创新项目布局及市场化程度 [4] - 旨在评选出最具示范效应的国资投资机构 [4] - 见证国有资本如何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4] 评选流程与时间安排 - 采用问卷调研 数据筛选 数据核实 数据调研 终审评选等环节 [6] - 以投资机构问卷调研数据为基础 配合CVSource及现场调研工作 [6] - 调研问卷回收期为2025年8月1日至8月29日 [8] - 数据核实调研期为2025年8月30日至9月30日 [8] - 最终评选期为2025年10月9日至10月17日 [8] 参与方式 - 申报对象包括投资人 有限合伙人和国资机构 [9] - 官方申报通道为https://diaoyan.chinaventure.com.cn/login [9] - 提名垂询邮箱为diaoyan@chinaventure.com.cn [9] - 截止时间为2025年8月29日24:00 [10]
山东科技奖成果激活产业创新一池春水
齐鲁晚报· 2025-06-28 05:57
科技成果获奖情况 - "百万吨二氧化碳捕集、管输、驱油与封存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等3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1] - "极端环境微生物的生命特征与生态适应"等2项成果获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 - "切换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与智能控制"等49项成果获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 - "密码算法自动化测评与设计关键技术及应用"等21项成果获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1] - "虚实融合的家庭智能空间构建技术"等11项成果获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1] - "面向工业智能的高可靠高质量高安全数据价值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等39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1] - "面向港口的船海协同智慧调度系统研发及应用"等148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 - 山东大学张百涛等10人获省科学技术青年奖 [1] - 5名外国专家获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1] 科技成果特点 - 学科前沿交叉和应用导向性凸显:51项自然奖成果中21项呈现明显学科交叉性 [2] -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提升:如中电科思仪研发国内首台高性能宽带信号分析仪应用于探月工程、载人航天等 [2] - 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特等奖和一等奖中27项属于标志性产业链成果占比43%涵盖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集成电路等18个战略领域 [2] - 科技人才梯队培育效果显著:项目完成人平均年龄42.8岁较2023年降低1.2岁较2022年降低3.5岁 [2]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持续提升,全省科技大会在济南召开
齐鲁晚报· 2025-06-27 23:50
科技奖项与成果 - 山东大学刘建亚、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张福仁获得省科学技术最高奖 [1] - "百万吨二氧化碳捕集、管输、驱油与封存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等3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1] - 授予"极端环境微生物的生命特征与生态适应"等2项成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切换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与智能控制"等49项成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3] - 授予"密码算法自动化测评与设计关键技术及应用"等21项成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虚实融合的家庭智能空间构建技术"等11项成果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3] - 授予"面向工业智能的高可靠高质量高安全数据价值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等39项成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面向港口的船海协同智慧调度系统研发及应用"等148项成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3] 科技成果特点 - 学科前沿交叉和应用导向性进一步凸显,51项自然奖成果中21项呈现明显学科交叉性 [3] -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持续提升,如胜利油田建成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示范工程,中电科思仪研发出国内首台高性能宽带信号分析仪 [4] - 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特等奖和一等奖中27项属于标志性产业链成果,占比43%,涵盖18个战略领域 [4] - 企业牵头和参与完成的获奖项目比例达85%,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凸显 [4] 科技人才与创新生态 - 青年人才主力军地位凸显,完成人平均年龄42.8岁,较2023年降低1.2岁,45岁以下第一完成人123人,占比45.1% [4] - 住鲁两院院士和海外学术机构院士达168名,国家级和省级领军人才超8700人 [5] - 6名外国专家获2024年中国政府友谊奖,居全国第一 [5] 研发投入与成果转化 - 2023年全省全社会研发投入达2386亿元,增长9.4%,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 [5] - 2024年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3.32%,较上年增长1.97个百分点 [5] - 山东科技大市场累计与100多所高校院所、497个科研平台合作,挂牌科技成果3300多项,成交金额突破12亿元 [5]
中国汽研:60载坚守初心,挺起汽车强国建设科技脊梁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3 16:27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60年前,历经三次重大技术引进:贝利埃技术引进铸就"红岩神炮"、斯太尔项目引进缔造重卡精品、五十铃技术合作深化技术创新 [5] - 从服务重型车拓展至全汽车领域,从共性技术服务转向关键技术服务和数据支撑,现成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构建者与标准引领者 [1] - 完成科研院所深化改革示范,构建覆盖"安全、绿色、体验"三大技术领域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 [5] 技术实力与基础设施 - 拥有9个国家级平台、25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包括亚洲最大汽车风洞、全球最大整车天线OTA实验室、中国首个国家氢能动力质量检测中心 [5] - 建成全球首个覆盖300万公里中国场景的智能测评体系,牵头承担305项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项目 [5] - 累计获科技奖励285项(国家级5项、省部级87项、行业级193项),申请专利1059件 [7] 行业服务与影响力 - 推出IVISTA中国智能汽车指数、C-AHI中国汽车健康指数、C-IASI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等测评体系,成为行业价值共识 [8] - 开发底盘测功机、航空轮胎高加速试验台等首台套装备,实现天然气汽车电控系统等关键部件国产替代 [7] - 通过"标准引领+平台赋能"解决行业痛点,构建产业生态,推广新技术与新规范 [8] 未来战略布局 - "两大引领行动":推动智能安全国际标准制定,构建交通全生命周期生态;建立汽车行业垂直大模型平台及智驾场景数据共享库 [14] - "三大卓越计划":轩辕•驭电计划布局固态电池/V2G/氢能测评;鲲鹏•智行计划实现AI化智能决策;丝路•通达计划推动技术标准全球化互认 [15] - 聚焦飞行汽车、AI大模型、车用操作系统等前沿领域,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监测平台与电池智能预警算法研发 [10] 行业趋势与定位 - 全球汽车产业面临电动化、数智化转型,中国汽车产业进入由大到强关键期 [12] - 公司定位为"国家战略科技支柱",目标构建覆盖研发-测试-认证的全球化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15] - 计划在"十四五"收官阶段强化安全/智能/绿色/体验四大技术根基,拓展X前沿技术方向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