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
搜索文档
Keysight Technologies Inc. (NYSE: KEYS) Overview: A Look at Its Market Position and Investor Interest
Financial Modeling Prep· 2025-10-28 00:10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是德科技是科学和技术仪器领域的重要企业,专注于电子测量领域的创新解决方案,为电信和航空航天等行业提供必要工具 [1] - 公司拥有约291.3亿美元的市场估值,体现了其在市场中的重要地位 [4] - 公司作为行业内的关键参与者,持续创新,吸引着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兴趣 [4]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截至当前,公司股价为169.47美元,当日小幅上涨0.65%(1.09美元),日内交易区间在169.39美元至171.16美元之间 [3] - 过去52周内,股价波动范围较大,最高达186.20美元,最低至121.43美元,显示出波动性和增长潜力 [3][5] - 当日交易量为666,546股,显示出活跃的投资者兴趣 [4] 机构投资者动向 - 机构投资者兴趣增加,Stephens Inc AR在第二季度增持9.4%,现持有3,253股,价值53.3万美元 [2] - Accent Capital Management LLC新建仓位,价值2.8万美元 [2] - Manchester Capital Management LLC在第一季度将其持股增加了85% [2] - 机构增持反映了对公司增长前景的信心 [2][5] 分析师观点与价格目标 - 杰富瑞公司设定的目标价为180美元,相较于当前169.47美元的股价,存在约6.21%的潜在上涨空间 [1][5]
6家企业同日挂牌新三板!北交所上市“后备军”扩容
证券时报网· 2025-10-22 23:40
(原标题:6家企业同日挂牌新三板!北交所上市"后备军"扩容) 10月22日,新三板迎来中欣晶圆、海明润、森泰英格、德同兴、中星联华、潍坊精华等6家企业集体挂 牌,涵盖高端制造、新材料、半导体等多个关键领域。 其中,中欣晶圆的主营业务为半导体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4英寸至12英寸的抛光片及外 延片。其抛光片是生产存储芯片、模拟芯片、射频前端芯片等半导体产品的关键基础材料;外延片则主 要用于制作逻辑芯片和分立器件。公司拥有完整的半导体硅片制备工艺和多尺寸的硅片生产线,可实现 从晶体生长、切片、研磨、抛光到外延的全链条生产。 中欣晶圆的客户既包括了台积电、GlobalFoundries、英飞凌、安森美、富士电机、东芝等半导体巨头, 也涵盖了士兰微、沪硅产业、汉磊科技、合肥长鑫、长江存储、华虹半导体、华润微等龙头厂商。 中星联华专注于电子测量领域高端研发类仪器供应,致力于高速率、大带宽、宽频带测试测量技术的突 破与创新。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卫星通信、雷达、复杂电磁环境等传统场景,同时积极拓展5G移动通 信、量子技术及高速互连等新兴领域。依托高性能的软硬件一体化测试解决方案,中星联华持续为行业 客户提供稳定可靠的 ...
霍莱沃: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7:5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02亿元,同比下降17.68%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81万元,同比下降94.51% [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28.36万元,同比下降221.30%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64.14万元,同比改善 [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2.48%,同比增加5.52个百分点 [3] 主营业务概况 - 公司长期聚焦电磁仿真及测量技术的自主研发及应用,构建了电磁场仿真分析验证、电磁测量系统、相控阵产品三大业务板块 [4] - 主要服务于特种、卫星、通信、汽车等高端制造业的产品研发、生产及应用 [4] - 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曾参与嫦娥探月、北斗卫星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 [5] 行业发展趋势 - 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重要性凸显,2024年我国工业软件产品收入2940亿元,同比增长7.4%,但仅占全球份额的7.6% [7] - AI+CAE将成为物理AI落地的关键载体,为机器人、自动驾驶等核心场景提供技术支撑 [9] - 电子测量领域正逐步向系统级测量升级,对软件及复杂系统的开发集成能力要求提高 [11] - 特种领域相控阵雷达、隐身装备保持高景气度,卫星领域2024年全球共进行航天发射237次,中国完成37次 [13] 主要产品与技术优势 - 电磁测量系统包括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雷达散射截面测量系统、射频测量系统等产品 [14] - 电磁场仿真分析验证业务包括电磁CAE仿真软件和半实物仿真系统 [19] - 相控阵产品业务聚焦小型一体化集成、低成本新体制等新型相控阵技术研发 [21] - 拥有三维全波电磁仿真、一体化低成本稀布阵、散射测量等多项自主核心技术 [31] 研发与技术创新 - 报告期内启动AI+CAE研发项目,开发具备增量学习能力的生成式智能电磁逆设计内核 [24] - 持续迭代CAE产品,提升三维电磁仿真软件RDSim的求解精度和效率,新增雷电等仿真场景 [25] - 测量系统核心硬件自研及生产平台已步入稳定量产阶段,实现扫描架、转台等核心硬件的自主研制 [25] - 累计获得国内专利46项,软件著作权122项,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2项 [34] 市场拓展与客户资源 - 商业航天等下游领域景气度提升,卫星测量系统业务呈现积极发展态势 [23] - 主要客户包括中电科、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船集团等下属单位以及中兴通讯、大唐移动等企业 [30] - 将紧缩场测量技术拓展至低轨卫星测量领域,攻克卫星批量化生产中的高精度测量与快速验证问题 [26]
普源精电21.47万股限制性股票将于8月28日解禁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8-21 23:00
股权激励计划执行情况 - 公司宣布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类限制性股票第一个解除限售期条件成就 解除限售股票数量为214,692股 涉及64名激励对象 [2] - 董事会和监事会于2025年8月8日审议通过相关议案 确认公司层面业绩考核要求和个人层面绩效考核要求均已满足 [2] - 解除限售后公司股本结构发生变化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214,692股 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同等数量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9年4月27日 注册资本1.94亿元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王宁 注册地址位于苏州高新区 [2] - 主营业务为通用电子测量仪器的开发、生产和销售 当前董事长为王悦 董事会秘书为程建川 员工总数697人 [2]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王悦 通过14家参股公司开展业务 包括西安普源精电科技有限公司、普源培训(苏州)有限公司等海外及国内实体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持续增长 分别达到6.31亿元、6.71亿元和7.76亿元 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0.30%、6.34%和15.70% [3] - 归母净利润呈现波动 2022年9248.84万元 2023年增长至1.08亿元 2024年回落至9230.31万元 同比变化幅度分别为2472.87%、16.72%和-14.50% [3] - 资产负债率逐年上升 2022年8.08% 2023年11.53% 2024年达到17.78% [3]
布局前沿赛道 研发创新显效 北交所公司首批半年报可圈可点
上海证券报· 2025-08-18 01:59
北交所公司2025年半年报业绩表现 - 截至8月17日,北交所25家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报,其中18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2] - 锦波生物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92亿元,为已披露公司中盈利能力最强 [1][2] - 民士达、建邦科技、邦德股份、星昊医药归母净利润均超4000万元 [2] - 宏裕包材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7.37%,成为"预增王" [1][4] - 卓兆点胶、颖泰生物、海能技术实现同比扭亏为盈 [2][3] 技术研发与创新驱动 - 民士达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产品YT510W增速超40%,产品进入航空发动机、运载火箭等高端项目 [3] - 并行科技超算云服务收入达4.42亿元,占比96.51%,与阿里云合作共建国产算力中心 [3] - 海能技术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超15%,年均复合增长率20.85%,布局鸿蒙系统仪器操控及大模型智能运营 [3] - 同惠电子拥有授权专利83项,逐步打破海外企业在高端电子测量仪器市场的垄断 [3][4] 前沿赛道布局与智能化升级 - 宏裕包材智能工厂二期项目试运行,引入智能化设备推动生产流程自动化 [4] - 铁大科技战略投资狗熊机器人有限公司,切入自动驾驶赛道 [4] - 雷神科技"电竞+信创"双轮驱动,信创业务入围中粮集团、中石油等采购项目 [4] 海外市场拓展与全球化战略 - 同心传动海外收入增长70.96%,毛利率提升2.27个百分点,凭借液压锻造技术融入全球供应链 [5] - 颖泰生物北京GLP实验室(中国首家OECD认证农药实验室)推动国际合规经营,竞争模式转向高质量 [5] 机构投资者认可与分红回馈 - 民士达前十大股东中机构投资者占比超20%,景顺长城基金增持245.14万股成为第二大股东 [5] - 锦波生物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总派发金额1.15亿元 [1][6] - 明阳科技预计派发现金红利约3000万元 [1][6]
“隐形巨头”丹纳赫:一家经营企业的企业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7-27 11:29
丹纳赫集团概况 - 全球公认的"并购之王"与"精益标杆",40年完成400次并购,创造1800倍回报 [1] - 2024年市值一度突破2000亿美元,2022年《财富》美国500强排名第118位 [4][6] - 从房地产信托起家,业务组合每10年重大调整,现专注医疗健康领域 [6][7][26] - 旗下知名品牌包括徕卡显微系统、彩通(Pantone),疫情期间为辉瑞等疫苗厂商提供核心设备 [6] 卓越的财务表现 - 1984-2019年总股东回报近100000%,同期标普500回报仅4000%,年均复合回报率22% [9] - 过去5年股东回报144%,是标普500的2倍 [9] - 连续7个5年周期跑赢标普500,为美国上市公司唯一案例 [10] - 1990-2022年营收从10亿增至315亿美元,年均增长12%,毛利率提升30%,营业利润率提升20% [28] 并购战略与成效 - 累计完成近400次并购,投入900亿美元,创造总价值2500亿美元(含分拆企业) [12] - 2019年以214亿美元并购GE生物医药业务,创集团最大并购纪录 [4] - 并购后通过DBS系统实现:营业利润率年均提升50-75个基点,连续30年自由现金流超净利润 [15] - 典型案例:赛沛被并购5年后毛利率提升10%+,营业利润率从0升至30%+ [15] 核心竞争能力 DBS业务管理系统 - 源自丰田生产系统,实现"常识为纲,贯彻有方",7万员工统一执行 [16][17] - 被并购企业平均可挖掘3-5个百分点毛利率增长,同步降低管理费用率 [29] - 管理输出效果超越麦肯锡等咨询公司,直接参与被投企业价值创造 [15][17] CEO培养体系 - 为外部企业输送大量高管,包括通用电气首位外部CEO拉里·卡尔普 [5][19] - ghSMART研究显示:丹纳赫系CEO执掌企业时股价表现优于同行67% [19] - 中国案例:万泰生物、富创精密等A股公司聘用丹纳赫前高管担任总经理 [20] 业务演进路径 - 1984-1990年:杠杆并购控股公司阶段 [27] - 1991-2003年:精益运营工业公司阶段 [27] - 2004-2015年:全球化多元化集团阶段 [27] - 2016年至今:专注医疗健康的科技公司,相关业务占比近100% [26][27] 商业模式本质 - 长青并购基金+管理咨询机构复合体,总部仅保留核心管理及赋能团队 [24][31] - 估值倍数持续提升:企业价值倍数从90年代11.5倍升至2021年后22.4倍 [29] - 通过业务组合升级(工业→利基市场→医疗健康)实现毛利率阶梯式增长 [29]
山东科技奖成果激活产业创新一池春水
齐鲁晚报· 2025-06-28 05:57
科技成果获奖情况 - "百万吨二氧化碳捕集、管输、驱油与封存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等3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1] - "极端环境微生物的生命特征与生态适应"等2项成果获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 - "切换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与智能控制"等49项成果获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 - "密码算法自动化测评与设计关键技术及应用"等21项成果获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1] - "虚实融合的家庭智能空间构建技术"等11项成果获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1] - "面向工业智能的高可靠高质量高安全数据价值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等39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1] - "面向港口的船海协同智慧调度系统研发及应用"等148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 - 山东大学张百涛等10人获省科学技术青年奖 [1] - 5名外国专家获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1] 科技成果特点 - 学科前沿交叉和应用导向性凸显:51项自然奖成果中21项呈现明显学科交叉性 [2] -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提升:如中电科思仪研发国内首台高性能宽带信号分析仪应用于探月工程、载人航天等 [2] - 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特等奖和一等奖中27项属于标志性产业链成果占比43%涵盖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集成电路等18个战略领域 [2] - 科技人才梯队培育效果显著:项目完成人平均年龄42.8岁较2023年降低1.2岁较2022年降低3.5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