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才流动
icon
搜索文档
破障通渠促流动 一体服务惠民生——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一线观察之四
新华社· 2025-07-10 00:01
新华社北京7月9日电题:破障通渠促流动一体服务惠民生——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一线观察之四 人,是市场中最活跃、最核心的要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部署健 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明确要求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促进劳动力、人才跨地区顺畅 流动。 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医疗服务……记者近期在多地调研了解到,围绕这些与群众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 领域,相关改革举措正在加快落地,不断破除制度藩篱和隐性壁垒,促进劳动力、人才在更大范围内畅 通流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 优服务,促进更大范围人岗适配 35天时间,招聘1.02万人。 今年春节后,成都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用工需求旺盛。在人社部门协调下,企业仅用35天时间就解决了 1.02万用人缺口。新员工中,37%来自成都市,63%来自四川其他市州和省外。 一场"跨区域、批量式"的精准招工,成为统一大市场下就业服务提质扩容的缩影。 "企业大规模生产,需要打破区域局限配置劳动力。"四川省就业服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不断 强化服务产业导向,促进劳动力跨区域顺畅流动,助力人岗更高效匹配。 以川渝两地为例,目前,两地建成就业大数据中心和 ...
【邀请函】解锁机遇:马来西亚人才流动——跨境个税指引
搜狐财经· 2025-07-09 11:14
▶ 中国投资者在马来西亚的情况 ▶ 移民政策 - 最新移民政策动态 ▶ 跨境个税 ▶ 马来西亚市场现状与发展潜力 ▶ 关键移民政策法规对外籍人才的影响 ▶ 马来西亚雇佣外籍人才的核心税务考量 ▶ 确保合规与优化人才流动战略的最佳实践 - 观察到的挑战 - 马来西亚移民政策概述 马来西亚主要工作准证类型 业务性质与行业特点 马来西亚市场持续增长,为寻求拓展东南亚业务的企业带来丰富机遇。凭借其战略地理位置、多元化经济及支持 性政府政策,马来西亚正日益成为外国投资与人才的理想目的地之一。马来西亚政府已推出措施便利外籍人士就 业,同时平衡外籍与本土人才比例。 但进入新市场难免面临挑战,尤其在厘清外籍员工跨境个税的复杂问题上。企业需有效应对监管框架与人才战略 以取得成功。马来西亚的移民与人才流动政策旨在帮助企业高效获取所需技能与资源,同时提升区域灵活性与竞 争力。 我们诚邀您参与即将举行的网络研讨会,我们的团队将就以下内容进行分享: 通过此次研讨会,您将可以了解马来西亚如何成为解锁您企业区域潜力的关键支点,以及应对当地人才流动复杂 性的必备知识与工具。 阮女士 邮箱:freya.ruan@cn.ey.com 报名成功后 ...
OpenAI从特斯拉、xAI和Meta挖走4名知名工程师
快讯· 2025-07-09 09:17
OpenAI从特斯拉、xAI和Meta挖走4名知名工程师 《科创板日报》9日讯,OpenAI联合创始人格雷格·布罗克曼(Greg Brockman)通过Slack发布消息称, 特斯拉原软件工程副总裁戴维·劳(David Lau)、xAI和X公司原基础设施工程负责人乌代·鲁达拉朱 (Uday Ruddarraju)、xAI原基础设施工程师迈克·达顿(Mike Dalton)以及Meta原人工智能研究员安吉 拉·范(Angela Fan)共同加入OpenAI。 ...
某新势力世界模型负责人休假。。。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7-04 18:27
自动驾驶行业人才流动现象 - 某新势力智驾核心团队不稳定,端到端负责人已离职,世界模型负责人带病休假,仅量产部门负责人仍在岗 [5] - 智驾一号位对新模型量产持乐观态度,认为将取得断代式领先,但端到端和世界模型技术核心人物动荡可能影响研发 [5] - 行业普遍存在人才高频流动现象,阶段性表现突出的公司往往面临更严重的人才流失 [6] 新势力技术路线与人才策略 - 公司倾向于根据技术迭代更换团队,例如从无图城区转向端到端时更换一批人员,再转向VLA时又更换一批 [9] - 人才被视作短期资源,项目完成后价值周期缩短,导致员工缺乏安全感并加速跳槽 [10] - 部分技术大牛选择离职创业,因资本追捧且希望掌握自身发展主导权 [10] 行业案例与影响 - 另一家新势力曾聚集大量顶尖人才,但近年核心人员持续流失,包括智驾一号位,现有领导者多依赖资历晋升,技术表现下滑 [7] - 公司管理层未积极解决人才动荡问题,可能认为技术路线变更需匹配人员调整 [8] 自动驾驶技术社区与资源 - 存在近4000人规模的行业交流社区,覆盖300+企业与科研机构,提供30+技术栈学习路线 [14] - 社区内容涵盖感知、定位、规划控制等领域技术方案,并整合行业动态与招聘信息 [14] - 提供端到端自动驾驶、大模型、VLA等专业课程,涉及多个前沿技术方向 [15]
富国基金于洋二度“清仓式”卸任!从业绩神话到争议离场
南方都市报· 2025-07-04 11:18
基金经理变更事件 - 富国基金明星基金经理于洋因"个人原因"卸任其管理的两只产品富国新动力灵活配置混合与富国阿尔法两年持有期混合 卸任后已无在管产品 [1] - 此次卸任早有预兆 3月7日富国新动力增聘林庆共同管理 6月7日富国阿尔法两年持有增聘张弘共同管理 行业惯例视为离职前兆 [2] - 于洋职业生涯两度转折 2020年6月首次卸任转投私募 2021年底回归富国基金 2025年再次清仓式卸任 [3][4] 基金经理业绩表现 - 于洋首次管理富国新动力期间(2017-2020)任期回报138.63% 年化回报39.48% 同类排名第一 富国精准医疗混合A任职回报达151.22% [3] - 回归后业绩显著下滑 管理富国新动力三年累计亏损11.29% 富国阿尔法两年持有收益率仅1.26% [5] - 管理规模从2022年二季度76.60亿元缩水至2025年一季度40.74亿元 富国新动力近一年收益率10.46% 同类2327只中排名第920位 [5] 资金流动情况 - 富国新动力连续4个季度净赎回 2024年四季度份额缩减4.53亿份 2025年一季度再减3.38亿份 半年累计缩水近8亿份 [5] 行业人才流动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经理离任182人 同比增长15% 反映行业竞争加剧与业绩压力 [7] - 证监会推动行业"去明星化" 要求构建团队化投研体系 部分基金公司已转向平台型投研策略 [7] 行业生态变化 - 晨星分析师指出 上市公司数量增加与新兴行业涌现对投研体系覆盖深度提出更高要求 需提升体系化运作能力 [8] - 基金公司需优化人才管理机制 平衡"明星化"与"去明星化" 构建健康行业生态 [8]
2025全球人才峰会在北京举办
人民日报· 2025-07-02 05:38
全球人才峰会概况 - 2025全球人才峰会在北京通州举办,主题为"智汇全球,才赋未来",聚焦全球人才流动现状、治理完善及有序流动等议题 [1] - 参会方包括多国驻华大使、国际组织、高校、跨国公司、人才专业协会及科技与人才服务企业代表 [1] - 开幕式由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苗绿主持,北京市委常委李成林和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主席丹尼斯·西蒙致辞 [1] 全球人才流动趋势 - 《全球人才流动趋势报告2025》显示,尽管国际形势复杂,全球人才流动趋势未减弱,且为流入国带来显著发展动能 [2] - 中国在人才规模与人才环境指标上优势显著,其他指标具备较大发展潜力 [2] - 国际移民和留学生数量持续增长,数字经济人才流动日益重要 [2] 专家观点与建议 - 丹尼斯·西蒙提出需重塑全球人才架构,建立更开放包容的培养、流动和发展体系 [1] - 经合组织驻华高级顾问海博建议各国采取灵活政策吸引高技能人才,并加强国际合作应对人才流动挑战 [1] - 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总干事王辉耀呼吁各国深化人才流动认知,推动高水平开放交流,构建数字化治理体系 [2] 峰会活动设置 - 峰会设置多场主题论坛,议题包括全球人才流动与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AI时代人才需求与培养体系革新等 [2] - 活动由中国北京市人才工作局、通州区委区政府支持,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和全球化智库联合主办 [3]
重大变化!主板ST个股涨跌幅限制由5%扩大至10%;董方拟任招银理财总裁 | 券商基金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30 09:04
主板ST个股涨跌幅限制调整 - 沪深交易所拟将主板ST个股涨跌幅限制由5%扩大至10%,涉及主板129家ST公司,占A股ST板块总数174只的74% [1] - 调整目的是统一主板与其他板块(科创板、创业板ST个股涨跌幅为20%)的交易规则,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 [1] - 券商分析师认为此举可减少交易阻力推动改革,机构观点认为长期有利于抑制投机行为和提升板块公平性 [1] 权益基金发行市场动态 - 2025年上半年新成立基金661只,总规模5261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624只和2023年同期的609只持续增长 [2] - 权益基金发行回暖与A股市场震荡回升相关,业内预计下半年权益基金将继续成为基金公司布局重点 [2] - 发行升温对券商、创投板块活跃度产生提振效应,反映市场风险偏好改善和资金面积极变化 [2] 公募基金经理人才流动 - 上半年公募基金经理人数达4041名创历史新高,较年初增长19%,较2020年初增长近一倍 [3] - 行业人才新旧交替加速:99家机构182名基金经理离任(含百亿级明星经理),107家机构新聘275人 [3] - 人员结构变化可能短期影响投研能力估值预期,长期或推动行业竞争格局优化和投资风格多元化 [3] 招银理财高管变动 - 董方拟任招银理财总裁,其曾任招商基金副总经理,接替调任招商基金总经理的钟文岳,形成招商系高管互换 [4] - 招银理财截至2024年末管理规模2.47万亿元,在31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中排名第一,服务客户超3500万 [4] - 人事变动体现招商系内部资源整合,或对银行理财子行业竞争格局产生影响 [4]
又有卖方顶级大咖离职!荀玉根不再担任国泰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本月发布《宁做乌龟,不做兔子》公开文章
新浪证券· 2025-06-25 13:10
人事变动 - 荀玉根将不再担任国泰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等职务 [1] - 荀玉根离职后的去向暂不明朗 国泰海通证券未发布公开声明回应 [2] - 原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黄燕铭已于今年5月加盟东方证券 担任研究所所长 [2] 合并影响 - 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完成"世纪合并"后 核心业务条线持续经历整合阵痛 [2] - 荀玉根4月履新国泰海通首席经济学家 仅两个月后闪电离任 [2] - 合并后荀玉根职位不升反降 从海通证券研究所所长调整为首席经济学家 [3] -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所长由富通基金董事长路颖出任 [3] 人才流失 - 国泰海通证券虽拥有286名分析师团队 规模仅次于中金公司 但核心人才持续出走 [3] - 海通证券银行团队首席林加力及团队成员徐凝碧 董栋梁相继加盟国海证券 [3] - 海通证券煤炭团队首席李淼及团队成员王涛 朱彤转投东方财富证券 [4] - 海通证券化工团队联席首席孙维容及分析师张恒晅 郭好格加入西部证券 [5] 行业趋势 - 券商合并带来规模优势 如投行 资管等领域市场份额显著提升 但也导致文化冲突 薪酬差异和职位重叠等问题 [3] - 核心人才离职常带动团队成员集体流动 形成"定向输血"现象 为中小券商带来研究实力跃升 [5] - 荀玉根下一站选择可能成为行业风向标 若加盟中小券商或加剧人才争夺 若转向买方则反映卖方研究式微 [5] 个人背景 - 荀玉根2011年加入海通证券 从策略分析师晋升至研究所所长 成为业内"全满贯"得主 [2] - 2023年底接任海通证券研究所所长并兼任首席经济学家 上任不到一年因合并调整职位 [3] - 在告别文章中表达"宁做乌龟 慢慢变富"的职业理念 [5]
外面打拼钱赚够了?顶级基金易方达、大厂腾讯上岸公务员
新浪基金· 2025-06-19 19:28
金融人才流动背后是基金行业的深刻变化。"公募基金在金融领域虽不算大行业,但这几年人员扩容明 显,"北京公募基金经理指出,"不少基金公司员工人数已超过1000人"。 尽管出现考公现象,从发展前景和经济回报看,基金业相比其他行业仍具竞争力。一位有20多年经验公 募高管强调:"无论现在还是未来,基金业会持续吸引各领域人才加入"。 "外面打拼钱赚够了,是时候回家乡享受安逸生活。"湖南国资委名单下的一条高赞留言,道出部分从业 者心态。而"简历比不过,考也考不过"的调侃,则折射出行业对跨界人才的复杂情绪。 基金业"考公热"!易方达景顺摩根等从业人员现身其中 2025年,金融人才流动呈现新特征——从业者加入考公队伍。上海税务局2025年度第一批拟录用公务员 名单中,摩根基金一位任职11年的老员工入选普陀区税务局职位。更早的2025年2月,北京证监局和深 圳证监局公布的公务员面试名单中,泓德基金、易方达基金和景顺长城基金的从业人员现身其中。 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2025年度拟录用公务员名单显示,宏利基金一位研究员成功考入综合业务处一级 主任科员岗位。据基金业协会信息,该员工2022年9月才登记为宏利基金研究员10。 金融精英 ...
日本启用“大学基金”收益延揽人才
科技日报· 2025-06-13 07:34
日本政府吸引海外科研人才计划 - 日本政府决定动用规模高达10万亿日元的"大学基金"运营收益 为国内大学和研究机构引进海外人才提供紧急财政扶持 [1] - 资金用途覆盖薪资补贴 研究启动费 生活保障到日本语言支持等多个维度 力求为顶尖研究者在日本提供"与美国同等水平的待遇" [1] 美国科研经费削减背景 - 美国近期在多个领域大幅削减科研预算 尤其是对联邦资助机构的裁员和削支 引发学术界普遍担忧 [1] - 不少中青年研究者 青年博士后乃至知名教授开始探索在其他国家继续科研生涯的可能性 [1] 日本高校具体措施 - 大阪大学医学系设立6亿日元专项基金 接受至多100名持有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 [2] - 立命馆大学筹措逾5亿日元预算 计划接收最多100名来自美国高校的留学生以及最多16名青年研究人员 [2] - 东京外国语大学将为所有被日本大学接收的海外研究人员提供免费日语在线课程 [2] 日本科研环境优势 - 尽管年薪仍比美国低 但日本被认为物价相对便宜且研究环境更为友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