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养老

搜索文档
“保险+养老”不断深化 上市险企布局特色养老生态
金融时报· 2025-09-10 14:16
行业战略转型 - "保险+养老"从战略布局转向价值兑现 头部险企通过整合养老、健康、科技、综合金融等资源开拓新增长极 [1] - 养老生态深度布局推动保险从单纯风险转移工具向"产品+服务+生态"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2] - 各险企发挥保险资金长期稳健优势 稳步推进养老服务供给并加快重点战略区域布局 [3] 太保寿险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太保家园参观接待量近11万人次 入住资格函件数同比增长55% [1] - 太保家园拉动应交总保费同比增长44% 对推动保险主业高净值客户增长产生积极作用 [1] - 中国太保将健康保险和养老金融合并考量 紧盯医疗险、护理险、养老保障二支柱三支柱等增长机遇 [4] 平安综合金融模式 - 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成为中国平安长期增长核心驱动力 形成完整业务闭环 [2] - 平安已有六成客户享有医疗养老服务 客均合同数和资产规模远超普通客户 [1][2] - 在平安2.47亿客户中 三成新客户来自医疗养老转化 服务带动销售模式被验证 [2] 养老服务网络建设 - 中国人寿在15个城市布局19个机构养老项目 推出四款"随心居"旅居产品 [3] - 新华保险在全国28个城市布局40个优质康养社区 海外医联体服务网络扩展至40家国际医院 [3] - 中国太保在机构养老方面侧重"轻重结合、以轻为主" 在城市中心康养社区注重做优品质管好成本 [4] 客户经营战略升级 - 医疗养老成为客户黏性护城河 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价值指标显著更高 [2] - 中国太保聚焦"防—诊—疗—住—养"全生命周期康养需求 将服务融入产品创新 [4] - 大康养服务生态助力公司从保单经营向客户经营升级 [4]
“保险+养老”生态进阶:头部险企率先构筑抗周期增长极
搜狐财经· 2025-09-06 09:31
购买《保险新时代2024》 在人口老龄化加速与保险业转型共振的当下,"保险+养老"正从战略布局转向价值兑现。头部险企通过 整合养老、健康、科技、综合金融等资源,重塑价值链核心环节,开辟出差异化竞争新赛道。 寿险公司近期披露的中报揭示,行业龙头通过构建"金融+医疗+康养"一体化生态,不仅实现了从单一 保险产品销售向全周期养老服务供应商的转型,更在价值链条重构、增长曲线拓展与抗周期能力提升等 方面展现出显著成效。有数据显示,"养老生态"赋能的人身保险产品件均保费达传统产品的3倍-5倍, 享有养老生态服务权益的客户客均资产规模(AUM)约为普通客户的4倍,"保险+养老"协同效应正在 成为险企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 01 养老生态重构险企价值链 养老生态的深度布局正在重塑险企传统价值链条,推动其从单纯的风险转移工具向"产品+服务+生 态"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这种重构体现在客户价值、资金结构、品牌壁垒等多个维度,形成了 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从客户价值提升来看,养老生态和康养服务成为高价值客户的"黏合剂"。数据显示,客户配置养老相关 保险产品单客价值翻倍增长,养老社区资格更成为高客销售的核心抓手。中国平安2025年中 ...
东吴人寿30亿元发债获股东无偿担保,慷慨背后暗藏增长隐忧
搜狐财经· 2025-08-20 20:06
资本补充与股东支持 - 东吴人寿拟公开发行不超过30亿元资本补充债券 期限10年 [2] - 第一大股东苏州国际发展集团提供全额本息不可撤销连带责任担保 免收担保费 [2][3] - 苏州国发注册资本220亿元 为苏州市财政局全资控股的综合性金融投资平台 [3] 担保动机与战略考量 - 股东无偿担保可有效降低融资成本 提升债券信用等级 增强偿付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 - 体现股东与公司利益高度一致性 通过信用背书为公司创造价值 [2] - 反映国企股东战略托底意图 隐含对区域金融生态和社会稳定的战略考量 [3] - 担保可能伴随隐性期望 包括对未来业绩表现 战略发展方向或风险管控能力的要求 [4] 偿付能力与经营状况 -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45.28%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73.6% 连续两个季度下滑 [5] - 2024年总资产483亿元 同比增长超28% 但净利润仅千万级别 [5] - 面临"偿二代二期"规则对资本认定标准趋严的压力 [5] - 存在利差损风险 资产端收益波动 准备金评估调整等多重挑战 [5] 区域竞争与战略布局 - 作为国内首家地级市寿险法人机构 品牌影响力与全国性头部机构差距明显 [7] - 苏州毗邻上海 面临高能级市场虹吸效应 长三角地区竞争激烈 [7] - 通过参与苏州大病保险 长期护理保险及"苏惠保"等普惠项目构筑本地化服务壁垒 [7] - 推进"保险+健康""保险+养老"服务生态 加快数字化转型 [7] - 资源优先集中于长三角地区 对外省市场采取"精而优"策略 [8] - 实施机构分级分类管理 进行差异化资源支持 [8] 发展战略与行业挑战 - 发债补血不能从根本上扭转盈利模式薄弱 资本内生能力不足等深层挑战 [6] - 需构建可持续商业模式应对监管趋严 市场竞争加剧 利差损风险等挑战 [6] - 公司将深化偿付能力及资产负债管理机制 加强投资能力建设 优化业务结构 [6] - 制定了高质量发展三年规划 着力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发展体系 [9]
经营效益向好,大家保险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券商中国· 2025-04-24 18:26
行业背景 - 2024年保险业迎来第三份"国十条","大保险观"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两器三网"作用受重视,金融"五篇大文章"对保险业提出新要求 [1] 公司战略与整体表现 - 公司坚持"保险+养老"双轨战略,成立五年内实现保费连续三年超千亿(2024年原保费收入1377亿元),续期保费首次超越新单保费 [3][4] - 寿险负债成本显著压降,负债资金成本率优于行业;财险综合成本率从160 4%降至103 0%,接近行业平均水平 [4] - 存量风险稳步化解、负债经营基础逐步建立、投资管理体系趋于完善 [5] 寿险业务 - 银保渠道表现突出:2024年银保新单期交258亿元,市场排名连续四年行业第二 [7] - 独代模式成效显著:2024年月人均产能9万元(同比+42%),举绩人员月均收入1 9万元(同比+37%),个险新单期交保费16 65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85%) [7] - 养老生态协同效应明显:养老新单规模保费五年复合增长71%,贡献率从6 8%跃升至41 3%,累计积累养老权益客户23万人 [8] 财险业务 - 首次实现盈利:2024年净利润2539万元,原保费收入94 2亿元(同比+10%),非车险占比突破30% [9] - 车险精细化管理和非车险双轮驱动:法律险达行业先进水平,诉责险布局早且专业化 [9] 养老业务 - 首创"城心养老"轻资产模式:城市核心区租赁物业,14城布局16家社区,2024年北京朝阳社区入住率97%、友谊社区93 8%,整体入住率超80% [11] - 多元化养老模式探索:包括旅居疗养、居家安养等,社区住户规模突破千户 [12] - 财务可持续原则:通过"小样本、轻资产"布局实现社区财务自平衡,形成"输血-造血"良性循环 [11]
深度融入大湾区建设,中国太保寿险广东分公司新址启航
广州日报· 2025-03-31 20:56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太保寿险广东分公司乔迁新址,将持续加码大湾区建设、布局医康养生态,联合集团资源探索“保险+”创新模式 [2][3][4] 公司活动 - 3月31日中国太保寿险广东分公司乔迁庆典在广州市珠江新城太平洋金融大厦举行,旗下产险、健康险、华南审计部负责人等出席 [2] 大湾区建设与医康养生态布局 - 新办公场所位于广州市天河区核心商务区,集多种功能于一体,将强化公司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服务辐射能力 [3] - 公司将以新址为起点,贯彻“大健康、大区域、大数据”三大战略,融入大湾区建设,落实相关行动方案,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险服务 [3] - 太保家园广州国际颐养社区暨广州源申康医院项目去年12月动工,2027年试运营,总建筑面积9.3万平方米,规划提供高品质养老床位700余张、专业化康复床位400余张,建成后提供一揽子服务 [3] 业务数据与创新模式探索 - 2024年总保费收入突破99.35亿元,同比增长10.5%,累计服务承保客户4048万人 [4] - 公司将深化“以客户为中心”理念,用“太e赔”实现“一键理赔”,探索医院直付服务缩短理赔周期 [4] - 未来联合集团资源,从“以队伍为中心”向“客户—产服—队伍”驱动理念转变,以“芯”基本法推动三大核心变革 [4] - 探索“保险+健康”“保险+养老”等创新模式,依托家族办公室项目为高净值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