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偿二代二期工程
icon
搜索文档
险企开启资本竞赛!年内“补血”已超530亿,释放啥信号?
南方都市报· 2025-05-19 19:55
2025年以来,险企"补血"进程加速。数据显示,截至5月18日,2025年共有平安人寿、新华保险等多家 险企发行了永续债或资本补充债,合计发债规模496亿元。另有4家险企增资方案获批,实际增资规模合 计为36.73亿元。 与此同时,记者观察发现,今年以来,华贵人寿、国联人寿、国富人寿、中华联合人寿等险企先后发布 增资计划,合计增资超100亿元。也就是说,险企年内合计实现"补血"规模已超530亿元,同时还有100 多亿元增资正在路上。 险企为何纷纷开启资本竞赛?有业内声音指出,增资、发债有助于险企提高偿付能力充足率,"偿二代 二期"工程实施后,对核心资本的认定更严格,叠加利率下行导致的资本消耗加速,险企面临更大的偿 付能力缺口。监管将偿付能力规则过渡期延长至2025年底,进一步推动险企加快资本补充节奏。 然而,随着保险业进入转型深水期,险企仅依靠外源性资本补充,难以从根本上破解资本困局。在业内 人士看来,只有摆脱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实现精细化运营,才能实现从"输 血"到"造血"的转变。 延续过去两年密集发债趋势 2025年以来,险企在过去两年密集发债的基础上,发债金额再创新高。记者观察发现,这 ...
头部险企打响新“军备竞赛”
和讯· 2025-03-11 17:19
永续债成为险企资本补充重要工具 - 2025年开年保险公司永续债发行规模达237亿元,创历史同期峰值 [1] - 2023年永续债发行规模357.7亿元,2024年359亿元,2025年增速显著提升 [3] - 新华保险计划发行不超过100亿元永续债,显示行业持续扩容趋势 [3] 监管政策与市场环境双重驱动 - 金融监管总局明确引导保险资金投向早期、小型、长期及硬科技企业 [2] - 偿二代二期过渡期延长至2025年底,倒逼险企加速资本结构调整 [6] - 2025年永续债利率降至2.20%-2.48%区间,较2023年3%以上水平显著下降 [7] 永续债的发行主体与结构特征 - 当前发行主体集中于AAA评级头部险企,中小险企因条件限制参与度低 [4][5] - 监管规定永续债余额不得超过核心资本30%,赎回需满足偿付能力指标 [4] - 永续债兼具债股双重属性,利息可递延,成为现金流紧张时的优选工具 [3] 资本补充与权益投资联动效应 - 偿付能力充足率每提升50个百分点,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可增加2%-3% [9] - 永续债融资使险企权益类资产配置上限可达总资产45%,增强投资灵活性 [8][10] - 永续债长期性与险资长周期需求天然契合,有效规避期限错配风险 [10] 险资入市与金融创新协同发展 - 监管支持险资参与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试点,发债企业或优先获试点资格 [10] - 永续债发行既服务实体经济,又推动险资加码硬科技赛道 [10] - 产品创新丰富金融市场供给,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元化选择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