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主化

搜索文档
2025年中期宏观策略展望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涉及中美两国经济、金融、消费、投资、房地产、制造业、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公用事业、医疗健康等行业,未提及具体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关税战演变及影响 - **演变**:特朗普上台后关税政策引发全球震荡,4月2日对等关税政策远超预期,后暂缓中国以外对等关税实施,与中国达成90天修正协议,但关税不确定性仍困扰市场[1] - **对美国影响** - **经济**:长期维持关税或导致美国经济衰退和再通胀,拉高美国加权平均利率,影响通胀率和GDP。目前软数据已体现影响,硬数据尚未反映,劳动力市场、消费和投资后续可能受影响[3][4][12] - **市场信心**:关税政策引发美国资本市场暴跌,打击市场信心[8] - **对中国影响**:此前高关税税率阻绝双方贸易往来,影响上限约1.5 - 2个百分点,暂时休战减少关税对出口和GDP冲击。线性模型估算20%关税拉低1.2%的GDP,10%对等关税影响约0.9%的GDP[9] 经济预测 - **美国** - **基准假设**:90天暂缓期结束后可能继续暂缓个性化对等关税执行,中美暂时关税休战可能延长,特定行业如药品和半导体有特别加征关税可能性(60%)。预计今年经济增速1.3%,核心PCE通胀率从2.7%升至3%,可能有两次25个基点降息[5] - **其他情景**:20%可能性宣布立即落实个性化关税,经济陷入高通胀和衰退,增速0%,通胀率3.8%,加大降息力度;20%可能性谈判顺利,部分国家关税下调,甚至取消20%芬太尼关税,通胀和经济增长影响缩小,至多降息一次[6] - **中国** - **基准假设**:关税维持现状,维持4.5%全年经济增速预测。预计内需在政策支持下改善,净出口拖累作用逐渐体现。二季度增速同比或小幅下滑至4.8%,下半年关税影响逐渐体现[30] - **其他情景**:关税升级,经济增速下滑到4%,采取更大力度降息和更多财政资金支持;关税降级,取消20%芬太尼关税,经济增速可达4.7%,可能仅降息10个基点[10] 市场表现及趋势 - **美国** - **通胀**:4月通胀数据显示剔除关税影响后通胀基本面温和向下,关税对通胀影响可能7 - 8月开始体现,预计二季度核心PCE先下滑后升高[11] - **劳动力市场**:到4月就业数据未体现多少关税影响,周度失业金领取人数4月下旬中枢上升,关税影响可能5月数据开始体现,运输和仓储业受影响更明显,劳动力市场可能恶化触发美联储降息[12] - **消费和投资**:目前较强,4月数据下滑主要是季节性波动,预计五六月份开始体现加征关税负面影响[13] - **资本市场**:标普500指数基本回到冲击前水平,债市投资者信心未完全恢复,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向4.5%靠近。下调美国经济衰退概率至25%,预计经济增速[13][16] - **汇率**:下半年美元指数可能小幅贬值至98[17] - **中国** - **经济表现**:前四个月经济表现大部分好于预期,一季度GDP受美国关税担忧影响,4月数据受中美关税爆发影响。房地产表现改善动能4月走弱,通胀低迷,消费复苏动能可持续性存疑[18][19] - **政策走向**:财政政策短期加快落实已制定政策,中期资金取决于中美贸易战进展和政策成效,可能拿出0.5 - 1万亿元额外财政资金支持,用于促销费和稳投资;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中期可能降准降息[20][22][24] - **市场表现**:港股流动性持续改善,行业分布变化,AI受益龙头和新消费公司市值占比提升,估值有望进一步提升。预计关税影响下半年在盈利上体现,A股公司盈利下调趋势难扭转,港股上市公司盈利预期下调压力较小[40][43] - **汇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5月休战后升值,但不认为会显著升值[31] 投资策略 - **中国市场**:行业配置看好可选和医疗板块,市场风格预计大盘成长风格占优,投资主题可采用杠铃策略,筛选出相关概念股供参考[40][47][48] - **美国市场**:行业配置看好公用事业和科技板块,市场风格大盘成长风格占优,投资主题杠铃策略有效,梳理出美股人工智能产业链公司供参考[54][5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国在AI相关专利申请上已超过美国,中美在AI发展中形成差异化路径,中国依靠优化算法、国产芯片适配场景提升效率[37] - 全球贸易战背景下,科技自主化和全球产业链重构是趋势,中国相关行业聚焦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领域;AI技术进步带来资本市场投资机会;人民币国际化是趋势[38][39] - 港股市场中,南向资金成交额占比有望从上半年前5个月的22%提升到下半年的25%[46] - 美股市场中,公用事业行业有较强防御性,AI是投资主线,大型科技股为主的大盘成长风格占优[54]
华为鸿蒙PC发布:迈向科技主权的一大步
Canalys· 2025-06-12 12:15
华为鸿蒙PC发布背景与战略意义 - 2025年3月华为不再获得Windows授权许可,标志着其软硬件全面自主化的关键转折[1] - 2024年美国出口管制切断英特尔、AMD、高通等芯片供应,加速华为自研操作系统与芯片在移动设备及PC领域的布局[1] - 2025年5月发布首批鸿蒙OS 5 PC,实现全栈自研目标里程碑,搭载自研Kirin X90芯片(含AI NPU模块)及OLED屏、"星盾"安全架构等核心技术[1][5] 鸿蒙PC产品亮点 - **创新设计**:MateBook Fold采用18英寸可折叠OLED屏(折叠后13英寸),售价23,999元;MateBook Pro为常规OLED笔记本,起售价7,999元[5] - **AI与多设备协同**:深度集成AI助手"小艺",支持会议速记、翻译等功能;分布式架构实现手机、平板、PC无缝互联与资源共享[3][5] - **性能优化**:软硬件一体化提升电池效率、散热性能及系统安全性[2] 应用生态现状与挑战 - 首批鸿蒙PC支持1,000款应用(含150款原生PC应用),目标2025年底突破2,000款,但Adobe、Microsoft Office等关键软件尚未适配[4] - 投入数十亿元激励开发者,提供AI辅助编码工具及DevEco Studio等开发框架,加速应用移植与原生开发[4] 市场策略与用户定位 - 2024年中国市场PC出货量约420万台(笔记本占380万台),需通过双系统支持、折扣等方案减少用户流失[7] - 重点拓展政企市场,结合华为云、服务器等基础设施打包推广国产化解决方案[7] - 需明确差异化定位(如商务、创意或学生群体),打造"杀手级"应用验证AI与多设备协同优势[6] 长期发展关键要素 - **AI生态建设**:需对标微软Copilot、苹果"Apple Intelligence",强化生成式AI在开发工具、搜索等领域的融合[9] - **分布式架构深化**:推进"1+8+N"战略,提升多设备数据流动无缝性及AI体验一致性,构建类苹果的高粘性生态[10] - **开发者生态培育**:长期投入软件合作与开发者效率提升,实现国际与国内生态双向拓展[8][9]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鸿蒙PC是华为技术独立战略的关键一步,需持续证明其生产效率与兼容性能力[11] - 成功取决于精准产品规划、市场推广及AI创新投入,有望成为全球PC操作系统市场新势力[11]
沉默两天后,中方对美交底,美国76岁老将出面,特朗普派人传话
搜狐财经· 2025-06-06 21:40
中美经贸关系动态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针对中国技术转让等领域301调查的豁免期限从2025年5月31日延至8月31日 [1] - 中方反对美国301关税 认为其违反世贸规则且成本转嫁至美国企业和消费者 [1] - 中方敦促美方取消所有对华限制措施 推动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3] 中美关系历史与现状 - 中美关系正常化已50年 从尼克松访华到《上海公报》奠定基础 [3] - 当前美国将中国定位为"全球竞争对手" 在经贸 科技 台湾问题等领域采取敌对措施 [4] - 美国对华政策受国内政治和霸权焦虑驱动 但自身面临制造业占比下降 稀土依赖等问题 [6] 科技领域博弈 - 美国实施AI芯片出口管制 停止对华芯片设计软件销售等"卡脖子"措施 [4] - 中国推进科技自主化 在EDA软件和航空发动机等领域取得国产替代进展 [4] 未来关系发展建议 - 美国应遵守《上海公报》原则 停止在台湾问题等敏感议题上的挑衅 [10] - 双方需加强平等对话 在经贸 气候等领域挖掘合作空间 [10] - 美国应摒弃冷战思维 将中国发展视为机遇而非威胁 [10] - 扩大民间交流以改善两国关系社会基础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