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转型

搜索文档
80个药品注册证书注销背后:中国医药摆脱“批文经济”的阵痛
观察者网· 2025-10-21 16:30
10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第102号公告,决定注销氯雷他定片等80个药品注册证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对疗效不确切、不良反应大或者因其他原因危害人体健康的药品,应当注销药品注 册证书。而这仅仅是冰山一角——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内国家药监局已注销626个药品注册证书,其中89%为企业主动撤销。 在集采常态化、监管趋严、行业整合加速的多重压力下,中国医药行业正进入"大浪淘沙"的关键时期。曾经依靠"批文经济"躺赚的 时代已经终结,低质量仿制药的生存空间被急剧压缩。 这场淘汰赛不仅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更将重塑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从扬子江药业占据氯雷他定市场近60%份额的"赢家通吃", 到196家医药企业2024年宣布裁员的行业寒冬,一个更加集中、更加规范、更加残酷的新医药时代正在到来。 氯雷他定片的启示:百家争鸣背后的产能过剩困局 此次被注销的药品中,费森尤斯卡比华瑞制药有限公司(费卡华瑞)的氯雷他定片作为"领衔"品种,格外引人关注。这个看似不起眼 的抗过敏药物,恰恰是中国仿制药产能过剩问题的典型缩影。 氯雷他定作为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症状,市场需求相对稳定 ...
实控人被罚150万元并四年禁入:金城医药的治理失效与业绩困局
搜狐财经· 2025-10-20 17:09
近期,金城医药(300233)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赵叶青因操纵证券市场,被证监会拟处以150万元罚款及4年市场禁入措施。 这一处罚暴露了公司核心成员的合规意识缺失,更折射出公司长期存在的治理隐患。而从违规视角切入,进一步剖析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表现发现,这 家"医药中间体行业首家上市公司",似乎正陷入信任与发展的双重危机。 两次罚单的"戏剧性"反转 回溯去年8月,金城医药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实控人、董事长赵叶青收到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其涉嫌操纵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证监会决定 对其立案调查,此为该事件的开端。而在此公告发布前的一个月内,赵叶青之父、同为实际控制人的赵鸿富却减持了299.95万股,套现约4316万元。这一巧 合时间点不得不让市场怀疑减持的动机。 而更值得细品的是,今年9月底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与3月份的差异巨大。 2025年3月,证监会首次对赵叶青下发《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拟没收其违法所得771.96万元,并处以2315.87万元罚款,合计罚没3087.83万元,同时采取 4年市场禁入措施。然而,经过赵叶青的陈述、申辩与听证,今年9月的第二次《告知书》将处罚金额大幅缩减,改为仅罚款15 ...
“少壮派”程杰掌舵,华润医药这艘巨舰将驶向何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17:03
(原标题:"少壮派"程杰掌舵,华润医药这艘巨舰将驶向何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季媛媛、韩利明 传统业务增长渐显乏力,并购遗留问题逐渐浮现,华润医药这家医药巨头正尝试以换帅与自我革新之 举,穿越行业转型周期。 近日,港股上市企业华润医药(03320.HK)发布了一则人事公告,宣布新总裁人选。作为一家年营收 超过2500亿元的医药巨头,46岁的程杰正式出任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踏入集团核心决策层。这一任 命,不仅意味着这位"少壮派"高管再度晋升,更将他推向了应对行业变革与企业盈利挑战的前沿。 2003年自沈阳药科大学毕业后,程杰便投身华润三九,从999感冒灵产品经理做起。伴随着"暖暖的,很 贴心"这句广告语传遍四方,他也逐步晋升,直至担任华润三九专业品牌事业部总经理。2022年初,程 杰"空降"东阿阿胶出任总裁,挑起转型的重担。 如今,从东阿阿胶迈向华润医药集团的核心岗位,程杰的晋升既体现了华润系内部人才培养体系的成 果,也彰显出集团对其战略决策能力与业务运营经验的认可。 纵观华润系的"医药帝国",已全面覆盖医药各细分领域,旗下掌控着华润三九、江中药业、东阿阿胶、 昆药集团、华润双鹤、华润医疗等多家上市药企。 ...
3000亿白马坠落!HPV库存压顶 60亿“救命钱”难解智飞生物危局
新浪证券· 2025-07-23 15:52
业绩表现 - 2023年公司营收529亿元 净利润81亿元 2024年营收腰斩至261亿元 净利润暴跌75%至20亿元 [2] - 2025年一季度出现上市15年来首次单季亏损 亏损额达3.05亿元 [2] - 股价从2021年146元高点跌至20元区间 市值蒸发近3000亿元 [2] HPV疫苗危机 - 2024年代理默沙东四价HPV疫苗批签发量暴跌95.5% 代理业务收入骤降52.5% [3] - 存货从2023年末90亿元激增至2024年末222亿元 2025年一季度仍高达219亿元 多为保质期36个月的HPV疫苗 [3] - 以当前季度23.7亿元营收计算 清空库存需超9个季度 国产九价HPV疫苗以不到进口四成价格冲击市场 [3]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由正转负至-44亿元 同比剧降149.6% [3] 业务转型困境 - 代理GSK带状疱疹疫苗遭遇长春高新子公司百克生物性价比竞争 [4] - 自主疫苗业务2023年收入暴跌69%至10亿元 2024年微增后占比仍不足5% [4] - 控股宸安生物进军GLP-1减肥药赛道 但尚无商业化产品且持续亏损 国内同类管线已超50条 [4] 财务压力 - 2025年一季度现金仅剩30.7亿元 短期债务高达147亿元 [5] - 公司紧急通过60亿元公司债发行预案 全额偿债后资金缺口仍超50亿元 [5] - 一季度财务费用同比暴增10倍至6627万元 [5] 行业启示 - 公司困境折射出单一爆品依赖模式的致命脆弱性 [6] - 222亿HPV疫苗库存与147亿短债形成死亡螺旋 转型GLP-1等新赛道面临强敌环伺 [6]
众生药业危与机:去年净利断崖式下滑,老字号药企如何转型突围?|上市莞企年报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9 10:1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4.67亿元,同比下滑5.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9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1] - 2024年全年亏损2.9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盈利2.63亿元大幅下滑213.63% [1] - 2024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高达5.47亿元,占利润总额的162.76% [1] - 2022—2024年的收入分别为26.76亿、26.11亿、24.67亿,延续下滑趋势 [2] 业务结构 - 中成药实现营业收入13.18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53.93%,同比下降5.25% [2] - 化学药实现营业收入8.99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36.81% [2] - 原料药及中间体实现销售收入3049.33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25%,同比下降26.98% [2][3] - 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实现销售1.9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8.01% [2] 核心产品表现 - 复方血栓通系列制剂在集采中选后执行价格平均下降52%,销量增长约18%,收入减少约1.2亿元 [3] - 独家品种脑栓通胶囊通过拓展卒中二级预防市场实现12%的收入增长 [3] - 众生丸、清热祛湿颗粒在两广市场居于领导地位,逐步实现全国布局 [3] - 化学仿制药领域瑞巴派特片、普拉洛芬滴眼液等6个品种获批 [3] 毛利率变化 - 2024年整体毛利率为58.06%,较2023年下降2.9个百分点,较2020年的65.8%持续下滑 [5] - 中成药毛利率70.05%(下降0.71个百分点),化学药毛利率48.55%(下降4.1个百分点),原料药毛利率25.26%(下降9.72个百分点) [5]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总额2.6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达10.68% [8] - 近五年研发费用率持续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20-2024年分别为8.3%、9.1%、10.2%、12.5%和10.7% [8] - 暂停ZSP1602等4个临床前项目,一次性计提减值损失2.07亿元 [8] - 研发人员427人,硕士以上学历占比从21.2%提升至22.7% [9] 创新药进展 - 抗新冠药物来瑞特韦片获批上市,流感药物昂拉地韦片的新药上市申请获得受理 [4] - RAY1225是一款创新结构多肽药物,预计2033年降糖适应症贡献13.69亿元销售额,减重适应症贡献7.00亿元销售额 [9] 商誉及资产减值 - 对先强药业和逸舒制药的商誉减值2.02亿元,累计商誉账面价值降至3.18亿元 [5] - 先强药业2024年净利润为-758万元,逸舒制药净利润同比下降32% [7] - 两家子公司2020-2024年平均ROE仅为4.8%,远低于收购时的预期回报 [7] 生产与供应链 - 投资3亿元建设的智能化中药提取车间投产,生产成本预计可降低15-20% [9] - 优化供应链集中采购,调整产品结构向高毛利专科药倾斜 [5] 行业背景 - 医药行业在政策驱动中迎来深度转型,创新升级、自主可控成为行业增长的新动能 [1] - 中国抗流感病毒药物市场规模有望继续保持15%以上的年增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