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贸易

搜索文档
美国对全球加税,中国反其道而行,对53国送出大礼包,实施零关税
搜狐财经· 2025-07-18 11:21
中国对非洲零关税政策 - 中国宣布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政策,进一步扩大开放市场 [1] - 2024年12月1日已对43个最不发达国家实施零关税,其中33个在非洲,实施后三个月内进口额达214.2亿美元,增长15.2% [1] - 政策覆盖范围扩大至非洲企业,允许其零门槛进入中国14亿人口市场 [3] 贸易数据与行业影响 - 2025年前5个月中国自非洲进口咖啡、可可豆同比分别增长145.7%和88.6%,占全球同类产品进口量的18.4%和65.4% [3] - 2024年中非贸易额突破2.1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对非洲贸易达1.18万亿元,增长14.4% [5] - 湖北企业进口尼日尔芝麻单次减税12.2万元,推动国内大豆产业升级 [3] 具体案例与市场反应 - 卢旺达辣椒农因关税取消,每公斤售价从30元降至25元,竞争力提升,上千农民增收 [3] - 埃塞俄比亚咖啡豆直接进入中国咖啡馆,贸易转化为民生福祉 [3] - 中国产业链通过零关税稳定获取矿产、农产品等刚需资源 [3] 中美策略对比 - 美国平均关税仅1.5%,但对发展中国家平均关税达6%,单边免税难以承受 [5] - 美国《非洲战略》缺乏实质性项目,制造业空心化使其无法复制中国模式 [3] - 中国通过零关税构建"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动更具包容性的增长 [5] 全球化与规则重塑 - 中国零关税政策直指全球化利益分配不公问题,让非洲真正融入全球供应链 [5] - 新兴市场贡献中国进出口主要增量,2025年上半年对190国进出口增长 [5] - 贸易本质是人心,中国通过共赢策略重塑规则,美国策略则推高本国消费者30%成本 [7]
地产业务不景气,卧龙新能再转型!剥离矿业转向新能源
华夏时报· 2025-06-28 10:04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拟以2.21亿元向关联方转让上海矿业90%股权,彻底剥离铜精矿贸易业务,2022年初以6800万元收购该资产仅过去3年多 [2] - 公司前身为卧龙地产,2022年收购上海矿业形成"房地产+矿业"双主业,2025年更名为卧龙新能并全面转向新能源领域 [3][7] - 公司3年内连续跨界转型(地产→矿业→新能源),被专家指出战略规划不连贯、缺乏长期稳定业务布局 [3] 交易细节与财务影响 - 上海矿业100%股权评估值2.27亿元,90%股权协商价2.21亿元,因分红调减至1.91亿元 [3] - 2024年公司营收36.11亿元中矿产贸易贡献24.77亿元(占比68.6%),出售将导致收入规模下降 [4] - 上海矿业2022-2024年毛利率从2.89%提升至4.66%,净利润从1919万元增至5518万元,但公司预测未来5年净利润将降至2000万元水平 [5] 财务状况与盈利表现 - 公司净利润连续6年负增长,从2019年5.1亿元降至2024年4100万元,2025年Q1盈利3600万元(同比-22.22%) [5] - 收购上海矿业后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24.08%,此前最高接近48亿元 [5] - 公司预计2025年资金缺口达12.78亿元,现有可支配资金及现金流入共44.46亿元,而支出需求达57.24亿元 [7] 新能源业务布局 - 2025年3月以7.5亿元收购龙能电力、卧龙储能、卧龙氢能、舜丰电力股权,覆盖风光储氢四大板块 [7] - 公司向国家开发银行申请14.2亿元中长期贷款,用于建设新能源加储能示范项目,借款期限不超过14年 [8] - 公司预计纳入新能源资产后2024年净利润将增至8000多万元,但行业存在建设周期长、竞争激烈等挑战 [8] 监管问询与同业竞争 - 上交所要求说明出售上海矿业的原因及合理性,质疑交易定价公允性及未来业务规划 [5] - 公司解释上海矿业因加工成本上升(每年+5元/吨)将导致毛利率从4.66%逐步降至1.96% [6] - 公司与控股股东存在同业竞争问题,2023-2024年接连被浙江证监局和上交所出具警示函 [6]
卧龙新能腾挪资产谋转型 关联交易被问询
中国经营报· 2025-06-14 04:29
交易问询 - 卧龙新能收到上交所问询函,要求补充披露卧龙矿业业务模式、最新经营数据及合同订单情况,并说明未来毛利率和净利润预测低于目前水平的原因及合理性 [2] - 公司计划以现金方式向关联方浙江卧龙舜禹投资出售卧龙矿业90%股权,交易评估值为22690万元,增值率22.49%,90%股权交易金额为22050万元 [2][3] - 2022~2024年卧龙矿业毛利率分别为2.89%、1.55%、4.66%,净利润分别为1919.48万元、2285.12万元、5518.52万元 [3] - 公司回应称预测期毛利率基于2023年水平,预测毛利率1.96%~2.12%,净利率0.74%~0.79%,与历史数据差异较小 [4] 业务转型 - 卧龙新能前身为卧龙地产,2022年收购卧龙矿业100%股权形成"房地产+矿业"双主业,2024年矿产贸易收入24.77亿元,占总营收68.6%,但同比减少28.62% [2][3] - 公司已收购龙能电力、卧龙储能、卧龙氢能、舜丰电力等新能源企业,完成风能、光伏、储能和氢能四大板块布局,并将公司名称变更为"卧龙新能源集团" [5] - 2024年1~11月卧龙储能亏损366.89万元,卧龙氢能亏损580.71万元,舜丰电力亏损66.03万元,仅龙能电力盈利 [5] - 2025年Q1新能源业务营收1.19亿元,净利润185.27万元,远低于矿产贸易业务850.77万元的净利润 [5][8] 业绩表现 - 2019~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连续6年负增长,从5.11亿元下滑至4086.29万元,2024年营收36.11亿元同比下降24.08%,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5.15% [7] - 房地产业务持续萎缩,2022~2024年房产销售营收分别为16.27亿元、12.57亿元和10.64亿元 [7] - 参股企业君海网络业绩下滑导致连续3年计提减值超2.5亿元,2023~2024年分别计提存货跌价损失1.25亿元与1.75亿元 [7] - 2025年Q1营收11.05亿元同比增97.53%,但净利润下降22.22%至0.36亿元,矿产贸易贡献8.35亿元收入 [8] 行业背景 - 新能源产业在"双碳"目标下市场潜力巨大,但光伏、储能等行业当前处于去产能周期,企业盈利空间被压缩 [6] -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新能源板块估值虽处低位,但产能出清尚未完成,卧龙新能作为跨界企业面临业务整合和协同效应挑战 [6]
卧龙新能:拟出售上海矿业90%股权
快讯· 2025-05-22 22:48
交易概述 - 卧龙新能计划向间接控股股东卧龙控股的全资子公司卧龙舜禹出售上海矿业90%股权 交易价格为2 21亿元[1] - 交易完成后 卧龙新能将不再持有上海矿业股权[1] 业务影响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房地产开发与销售 矿产贸易 以及风光储氢等新能源业务[1] - 本次交易旨在解决与卧龙控股控股子公司浙江矿业的同业竞争问题[1] - 公司将聚焦资源深入战略和业务转型 推动风能 光伏 储能和氢能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展[1] 财务影响 - 交易不涉及发行股份 不会导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变化[1] - 交易完成后 上市公司总资产 总负债以及资产负债率均有所下降[1] - 上市公司2024年度扣非后基本每股收益为0 14元/股 备考扣非后基本每股收益为0 06元/股 盈利能力有所降低[1]
频繁跨界难掩颓势 卧龙地产更名“新能”背后的资本腾挪术
贝壳财经· 2025-05-14 13:27
公司业务转型 - 公司证券简称自2025年5月15日起由"卧龙地产"变更为"卧龙新能",彻底抹去"地产"二字,转向新能源领域 [1] - 公司此前已尝试过游戏和矿产领域的跨界转型,但均未能打开新局面 [1] - 2022年公司拓展矿产贸易业务,收购卧龙矿业100%股权,从房地产转型为矿产贸易企业 [4] - 2024年公司再次转型,收购龙能电力43.21%股权、卧龙储能80%股权、卧龙氢能51%股权和舜丰电力70%股权,进军新能源领域 [8] - 公司名称从"卧龙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卧龙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符合新能源发展战略 [9] 业务表现 - 2022年矿产贸易收入30.95亿元,同比增长247.91%,但房地产业务收入16.27亿元,同比减少34.71% [5] - 2023年矿产贸易收入34.71亿元,同比增加12.13%,房产销售收入12.57亿元,同比减少22.74% [6] - 2024年矿产贸易业务收入同比减少28.62%,房地产开发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5.35% [6]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36.1亿元,同比下降24.08%,净利润4086.29万元,同比下降75.15% [9] - 收购的四家新能源公司中,三家处于亏损状态:卧龙储能亏损1434.23万元,卧龙氢能亏损364.63万元,舜丰电力亏损36.88万元 [8] 公司背景与历史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浙江上虞富豪陈建成家族 [1] - 陈建成是电机领域大佬,将卧龙电驱做到全球电机业第二 [2] - 2007年借壳上市的卧龙地产自2016年起开启多元化转型 [2] - 2015年陈建成女儿陈嫣妮接棒董事长,主导收购君海网络,尝试"地产+游戏"双主业 [2] - 2017-2019年君海网络完成对赌协议,但此后业绩变脸被剔除出合并报表 [2] - 2021年陈嫣妮辞去董事长职务 [3] 转型动机与策略 - 公司称转型是为分散房地产单一主业风险,提升抗风险能力 [4] - 新能源转型是为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注入发展新动能 [8] - 收购新能源资产可能隐藏资本运作目的,此前陈建成曾尝试拆分龙能电力上市未果 [9] - 公司同步出售卧龙矿业90%股权,全力发展新能源业务 [8] - 房地产业务区域性明显,集中在清远、绍兴、武汉三地,规模较小 [9]
卧龙地产押注地产+新能源
北京商报· 2025-05-11 23:10
卧龙地产业务转型 - 公司拟出售上海矿业90%股权给间接控股股东卧龙控股 彻底剥离矿产贸易业务 交易采用现金支付 不影响股权结构和实际控制人 [1][3] - 2024年公司总营收36.11亿元 其中矿产贸易业务24.77亿元占比68.6% 房产销售业务10.64亿元 2022年矿产贸易业务营收曾达35.99亿元 同比提升304.46% [1][3][4] - 矿产贸易业务主要为铜精矿贸易 受铜价和宏观经济周期影响显著 2024年该业务营收较2022年52.38亿元下滑至24.77亿元 [4][5] 新能源业务布局 - 2025年3月公司完成收购4家新能源企业 包括龙能电力44.9%股权 卧龙储能80%股权 卧龙氢能51%股权 舜丰电力70%股权 并纳入合并报表 [6] - 2024年1-11月龙能电力营收3.34亿元 净利润1.05亿元 其他三家企业均亏损 卧龙储能 卧龙氢能 舜丰电力分别亏损336.89万元 580.71万元和66.03万元 [6] - 公司证券简称将于2025年5月15日由"卧龙地产"变更为"卧龙新能" 体现战略转型方向 [6] 行业专家观点 - 转型是应对房地产行业周期的主动选择 新能源赛道具备长期成长性 但需关注资源整合与亏损业务扭亏的管理挑战 [7] - 新能源作为核心赛道具备战略价值 未来可通过分拆上市等资本运作实现扩张 多元化业务架构有助于企业发展 [7] - 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同比增长超30% 动力电池出货量增速达25% 行业分化加剧 龙头企业如宁德时代归母净利润507亿元(增15%) 比亚迪402.54亿元(增34%) [7][8] 房企跨界转型背景 - 公司2017年曾收购君海网络51%股权进入游戏行业 2020年因净亏损1.73亿元退出 2022年又通过收购上海矿业进入矿业 [9] - 行业案例显示格力地产转型免税业务 华远地产等转向城市运营服务 供热 综合能源服务等领域 [10] - 房地产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2025年1-4月TOP10房企新增货值占比达69% 较2024年末增加7个百分点 中小房企面临多重压力 [10] - 专家认为单一房地产开发已非中小房企主航道 需探寻与自身优势契合的新领域拓展 [11]
舍弃旧能源、拥抱新能源,“地产+新能源”能否拯救卧龙地产?
北京商报· 2025-05-11 14:46
卧龙地产业务转型 - 公司拟出售上海矿业90%股权给间接控股股东卧龙控股 彻底剥离矿产贸易业务 交易采用现金支付 不影响股权结构和实际控制人 [1][3] - 2024年公司总营收36.11亿元 其中矿产贸易业务营收24.77亿元 占比68.6% 房产销售业务营收10.64亿元 [1][3] - 2022年矿产贸易业务营收35.99亿元 同比提升304.46% 2024年下滑至24.77亿元 主要因铜精矿贸易受宏观经济及铜价波动影响 [4][6] 新能源业务布局 - 2025年3月完成收购4家新能源企业 包括龙能电力44.9%股权 卧龙储能80%股权 卧龙氢能51%股权 舜丰电力70%股权 并纳入合并报表 [10] - 2024年1-11月龙能电力营收3.34亿元 净利润1.05亿元 其他三家企业均亏损 卧龙储能亏336.89万元 卧龙氢能亏580.71万元 舜丰电力亏66.03万元 [12] - 公司证券简称将于2025年5月15日由"卧龙地产"变更为"卧龙新能" 体现战略重心转向新能源 [10] 行业背景与战略动因 - 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2024年同比增长超30% 动力电池出货量增速达25% 行业高景气度下龙头企业如宁德时代归母净利润507亿元 同比增长15% [13] - 房地产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2025年1-4月销售TOP10房企新增货值占百强69% 中小房企面临拿地资金压力与开发压力 [16] - 公司曾于2017年跨界游戏业务 2020年因亏损1.73亿元退出 2022年转向矿业 此次转型新能源是应对行业周期的主动选择 [12][14] 房企跨界转型趋势 - 格力地产2024年置出房地产业务 置入珠海免税集团51%股权 转向免税业务 [14] - 华远地产 津投城开 美的置业等房企转向城市运营服务 综合能源服务及新能源发电等轻资产领域 [15] - 行业专家认为房企需拓展与自身优势资源契合的新领域 单一房地产开发已非中小房企主航道选择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