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算计划

搜索文档
谁在为成都“代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9 00:22
商业航天与太空AI - 国星宇航宣布"星算"计划全球总部落地成都 包含研发中心 制造中心和运营中心 目标在太空AI领域保持成都的领先地位 [1] - 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已成功发射 显示公司在太空技术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1] 氢能与先进能源 - 丰田中国氢燃料电池智能制造基地项目落户成都 看重成都绿电资源和成渝"氢走廊"需求 有望推动成都成为"绿氢之都" [1] - 16个重大产业化项目签约金额超825亿元 涵盖先进能源等未来产业领域 [1] 数字文创与AI产业 - 新美集团投资150亿元建设全球微短剧总部基地及行业大模型 看重成都影视院校资源和完整产业链 [5] - 成都重点发力AI与数字文创赛道 列为招商大会专场对接领域 [5] - 科大讯飞引导全球开发者团队向成都聚集 联合投促部门吸引创业企业共建生态 [7] 生物医药创新 - 百利天恒指出成都ADC药物领域全球领先 具备特色人才和营商环境优势 [6] - 子路科技利用AI进行药物筛选 认为成都兼具成本优势和交叉产业协同潜力 [6] 智能网联汽车 - 百度阿波罗项目落地"一总部 三中心 一联盟" 将赋能传统产业升级并推动上下游集约发展 [7] 资本与产业链布局 - 成都发布百亿级"链主基金行动计划" 基金群规模超1700亿元 重点支持产业链生态构建 [12] - 成都高投早期投资海光信息获数百亿元收益 显示资本培育产业的长期策略成效 [12] 招商成效数据 - 1至5月成都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同比增长182% [14] - 1至4月到位外资6.56亿美元 同比增长58.89% [14]
发起“投资成都”倡议,全球企业畅谈在蓉发展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6-18 12:19
全球招商大会概况 - 2025"投资成都"全球招商大会于6月18日开幕 旨在向全球投资者推介成都发展投资机遇 [1] - 大会主题为"选择成都就是选择中国战略机遇 就是选择良好产业生态 投资成都就是赢在当下 成就未来" [1] 参会企业与机构 - GE医疗 林德 西门子等世界500强企业通过视频连线发出"投资成都"倡议 [3] - 国内外院士 专家智库 商协会代表共同参与倡议活动 [3] - 全球航空航天 清洁能源 先进制造等领域龙头企业负责人进行主题发言 [3] 企业投资动态 - 国星宇航宣布"星算"计划全球总部落地成都 将推动太空计算的"成都探索" [3] - 丰田中国将在成都投资氢能项目 涉及大型卡车氢能化推广及氢能产业链构筑 [3] - 空客公司表示选择成都基于航空产业生态完备 区位优势明显 人才资源丰富等因素 [4] 产业发展优势 - 成都位于成渝氢走廊核心节点 拥有丰富绿电资源 正在建设"绿氢之都" [3] - 成都作为全球双机场国际航空枢纽 巨大的人流物流带来大量机遇 [4] - 航空产业在成都具有巨大潜力和良好前景 [4] 招商引资成果 - 2023年1-5月成都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497个 同比增长182% [4] - 2023年1-4月到位外资6.56亿美元 同比增长58.89% 居中西部城市第一 [4] 产业生态展示 - 大会设置"投资成都"线下场景 包括政企服务对接台 "招商AI金融超市"等 [4] - 展示成都"立园满园"新成效 展现广阔投资空间和一流产业生态 [4]
算力和AI上天!三体计算星座“天数天算”,太空算力有啥用
南方都市报· 2025-05-16 09:39
发射事件与项目背景 - 5月14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箭12星,标志着我国首个整轨互联的太空计算星座"三体计算星座"进入组网阶段,这也是全球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4][6] - 本次发射同时是国星宇航"星算"计划与之江实验室"三体计算星座"两大计划的首发星座[4] - "三体计算星座"由之江实验室协同全球合作伙伴打造,规划千星规模,总算力达1000POPS(每秒百亿亿次运算)[4] - "星算"计划由国星宇航牵头,拟构建2800颗算力卫星组网的天基算力网络[6] 技术突破与架构 - 计算卫星被定义为继通信/导航/遥感后的第四种卫星,将成为前三种卫星的基础设施[7] - 卫星采用国星宇航自研智能网联平台,每颗均搭载星载智算系统和星间通信系统,实现整轨互联与太空在轨计算[11][15] - 之江实验室研发的星载智能计算机使单星算力从T级跃升至P级,提升10-100倍,最高单星算力达744TOPS[13] - 星间激光通信速率达100Gbps,12颗卫星互联后具备5POPS计算能力和30TB存储容量[13] - 卫星搭载80亿参数天基模型,可处理L0-L4级卫星数据并执行异轨激光接入等试验[16] 应用场景与价值 - 解决传统"天感地算"模式的数据回传瓶颈(如太阳观测卫星每日仅传回500G数据中的20G)[8][10] - 数据处理时效从天/小时级提升至分/秒级,实现"天数天算"和"地数天算"[10] - 能源成本优势:采用100%太阳能供电,运营成本随年限递减[10] - 支持全球林火秒级监测、低空飞行器实时定位、应急防灾等低延时场景[17] - 赋能卫星数据从二维到三维的实时处理,支撑数字孪生、低空导航、机器人训练等应用[18] - 为深空探测提供实时计算支持,如本次搭载的X射线偏振探测器可对伽马暴进行在轨分类[18] 行业意义 - 开创"算力上天+AI上星"的新范式,推动空天产业变革[11][18] - 构建天地一体化网络,拓展太空应用边界,未来将向公众开放卫星服务[18] - 全球趋势:欧美也在推进天基数据中心计划,中国率先实现整轨组网[8][4]
算力上天!“三体计算星座”成功发射
观察者网· 2025-05-14 15:18
发射任务与星座建设 -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太空计算卫星星座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首个整轨互联的太空计算星座正式进入组网阶段 [1] - 本次发射为一箭12星,是之江实验室"三体计算星座"和国星宇航"星算"计划的首次发射 [5][7] 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 - 传统"天感地算"模式受限于地面站资源和带宽,仅有不到10%的有效卫星数据能传回地面 [7] - "三体计算星座"将实现千星规模太空计算基础设施,总算力达1000POPS(每秒百亿亿次运算) [7] - 星座搭载80亿参数天基模型,可对L0-L4级卫星数据进行在轨处理,执行异轨卫星激光接入等试验任务 [7] 战略意义与发展方向 - 该星座旨在解决传统卫星数据处理效率瓶颈,推动人工智能在太空的应用与发展 [7] - 项目目标是通过计算卫星互联互通,将算力送入太空,实现"把人工智能送上天"的愿景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