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实控人变更
icon
搜索文档
300588,总经理解除留置,公司正筹划实控人变更
证券时报· 2025-10-19 21:59
公司核心人员动态 - 公司董事、总经理岳亚梅被阿拉山口市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采取的留置措施已解除,目前已能正常履职 [1] - 岳亚梅于2022年7月曾因公司2021年业绩预告信息披露不准确问题,被新疆证监局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证券市场诚信档案 [3][4] - 在岳亚梅被留置期间,公司董事长何岳代行总经理职责,公司称其组织架构完善、董事会运作正常、控制权未发生变化 [3]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56.94万元,同比增长13.03%,实现毛利3000.16万元,同比增长16.01%,毛利率为40.23%,同比上升1.03个百分点 [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3034.42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927.29万元 [6] - 上半年公司原有核心板块新签毛利额同比增长80%,其中新疆区域新签订单毛利额增长100%以上,疆外区域新签订单毛利提升50%以上 [6] 公司控制权变更进展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何开文、岳亚梅与上海盛讯等签署股份转让协议,计划转让公司合计25.06%的股份,交易总价合计7.21亿元 [6][7] - 后续部分交易安排变更,原计划转让给上海金中易的1159.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6.06%)的交易已终止 [8] - 何开文向上海盛讯转让363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9%)的事宜仍在推进中,若完成,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上海盛讯,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盛凝 [7][8] - 交易完成后,何开文持股比例将从22.51%降至3.51%,岳亚梅持股比例保持10.18%不变,上海盛讯将持有19%股份成为控股股东 [9]
德力股份7亿元定增易主:锁价发行是否合规待考 实控人未来有巨额减持预期
新浪证券· 2025-10-17 17:03
定增方案核心条款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新疆兵新建发行不超过1.18亿股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2亿元,发行价格锁定为6.12元/股 [1] - 发行定价基准日为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决议公告日,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 [3] - 若按发行上限计算,发行完成后新疆兵新建持股比例为23.08%,将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1][3] 实际控制权变更安排 - 实际控制权变更并非仅通过定增实现,而是依赖于一系列交易组合:定增完成后,现实际控制人施卫东将放弃其持有的全部股份对应的表决权,期限为36个月,并可自动延期 [4] - 为巩固控制权,施卫东计划在股票登记完成之日起18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等方式减持股份,使其合计持股比例低于新疆兵新建,确保后者取得第一大股东地位 [5] - 根据安排,施卫东需将其持股比例从定增完成后的24.36%减持至低于新疆兵新建持股比例(23.08%)15%的水平,即降至约8% [5] 锁价发行的合规性争议 - 公司以“发行完成后控股股东和实控人将发生变更”为由提前锁定发行价,但新疆兵新建仅通过定增难以直接取得控股权,其23.08%的持股比例在理论上仍为第二大股东 [3][6] - 根据相关规定,能在董事会决议公告日锁定发行价的情形包括“通过认购本次发行的股票取得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的投资者”,而此次控股权变更需依赖表决权放弃及后续减持,并非单纯定增行为,因此其锁价发行的合规性有待监管部门认可 [6][9] - 截至10月15日,公司股价为8.32元,比定增发行价6.12元高出36%,理论上存在套利空间 [2] 同业案例比较 - 市场存在通过“协议转让+表决权委托(或放弃)+定增”组合完成实控权变更的先例,如博汇股份案例中,新实控人原鑫曦望合伙在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为33.85%,明确成为第一大股东 [7][9] - 吉峰科技案例中,新实控方安徽澜石先通过协议转让和表决权委托成为第一大股东,再通过定增巩固控制权,其锁价发行合规性明确 [9] - 相比之下,公司定增后新投资方持股比例(23.08%)并未必然使其成为第一大股东,需依赖原实控人主动减持,因此其锁价模式与同业案例存在差异 [9]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为日用玻璃制品和光伏玻璃,是玻璃器皿制造第一股,自2011年上市以来,14年累计亏损3.5亿元 [10][12] - 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1.24亿元、13.29亿元、18.58亿元和7.71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6% [12] - 同期归母净利润连续亏损,分别为-1.1亿元、-0.86亿元、-1.73亿元和-0.45亿元 [12] - 上市14年来,公司仅进行过2次分红,累计分红金额仅0.2亿元,股东回报较差 [12]
农民家庭出生、收废铁起家,“自行车大佬”王庆太,7.6亿元杀入医药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6 13:16
实控人变更 - 多瑞医药控股股东西藏嘉康及一致行动人舟山清畅向王庆太、崔子浩、曹晓兵转让29.60%股份,转让价格为32.064元/股,总价款为7.59亿元 [5] - 本次要约收购完成后,收购人及其一致行动人最多合计持有公司53.90%股份,王庆太、崔子浩、曹晓兵将取得公司控制权,三人签署《一致行动协议》,以王庆太意见为准行使表决权 [5] - 新实控人王庆太为自行车行业知名企业家,其一致行动人崔子浩、曹晓兵背景集中在建筑行业,三人均无医药行业背景 [1][11] 公司经营状况 - 多瑞医药2024年营业收入为2.41亿元,同比下降28.02%,归母净利润为-6266.67万元,出现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 [12] - 公司核心产品醋酸钠林格注射液2024年销售收入不足1.2亿元,同比几近腰斩,该产品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接近50% [12] - 公司营收自2021年上市巅峰5.30亿元连年下滑,至2024年营收已不足当年的50%,归母净利润从2021年的约6851万元持续下滑至2024年亏损 [12] 市场反应与股价表现 - 实控人变更消息导致公司股价大幅波动,10月14日复牌后股价大幅高开,开盘上涨超12%,当日收于42.06元/股,涨幅4.94% [2] - 10月15日公司股价报收45.92元/股,上涨9.18%,10月16日盘中快速上涨,5分钟内涨幅超过2%,一度上涨19.71% [2] 新实控人背景 - 王庆太白手起家,通过收废铁起步,后进入自行车零配件加工行业,先后成立河北天天自行车有限公司和河北天王自行车科技有限公司 [6][7] - 王庆太旗下企业已成为河北省重要的国外品牌童车代工生产基地,可年产航天航空材料镁合金自行车300万辆,累计投资7.48亿元,年纳税3000余万元 [9] - 王庆太通过河北童曦自行车有限公司持有新三板企业蓝天精化50.22%股份,蓝天精化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248.05万元,归母净利润亏损68.04万元 [11] 公司战略举措 - 为化解产品结构单一风险,多瑞医药于去年10月以2.71亿元受让上海建瓴70%股权,试图进入多肽原料药赛道 [13] - 上海建瓴主要资产为四川前沿100%股权,但上海建瓴营收规模较小且仍处于亏损状态,尚无法给公司带来业绩贡献 [13]
10月16日午间全市场34股涨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6 12:10
市场整体表现 - 10月16日午盘全市场共有34只股票涨停 [1] - 连板股总数为11只 [1] - 16只股票封板未遂,整体封板率为68% [1] 焦点个股表现 - 华建集团作为上海微电子概念股走出20天10板行情 [1] - 存储芯片板块中合肥城建实现9天5板,三孚股份实现2连板 [1] - 棕榈油涨价概念股远大控股实现3连板 [1] - 实控人变更的亚太药业实现3连板 [1] - 农药股新农股份实现3连板 [1]
东兴系人事调整 涉及多家子公司
新浪财经· 2025-09-24 20:1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49亿元 同比增长12.46%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9亿元 同比增长42.12% [1] - 子公司实现全面盈利 [1][6] 实控人变更 - 控股股东中国东方71.55%股权由财政部无偿划转至中央汇金 [2] - 2025年6月5日证监会核准汇金公司成为实际控制人 [2] - 中国东方持股比例保持45.14%仍为控股股东 [2] 子公司运营状况 - 东兴基金管理总规模389.12亿元 维持上年同期水平 [4] - 公募基金行业排名第92位(全行业210家) [4] - 固收领域基本盘维持 权益业务规模短板与业绩分化突出 [4] - 期货、香港等子公司全面盈利 [6] 人事架构调整 - 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张蓓拟任东兴基金党委书记、副董事长 [1] - 华北区域党委书记曲冬松拟任东兴基金党委副书记 [1] - 郄永忠任研究所所长 李振任山东分公司副总主持工作 [1] - 2025年9月重启首席经济学家公开招聘 要求5年以上知名机构经验 [5] 研究所重组 - 2025年4月撤销原行业研究一部、二部 重构细分研究体系 [5] - 面临分仓佣金下滑与人才流失双重压力 [5] - 金股组合表现亮眼维持市场关注度 [5] - 强化宏观-中观-微观研究链条协同性 [5] 风险事件影响 - 因泽达易盛科创板IPO保荐未勤勉尽责被卷入欺诈发行纠纷 [4] - 东兴基金盈利大幅下滑主因权益业务短板及成本上升 [4] 战略方向调整 - 管理层变动聚焦降低核心人才依赖风险 [5] - 实控人变更带来资源获取与业务创新新机遇 [5] - 研究所以架构重塑与补位核心岗位为调整方向 [5]
遭1名董事反对!盟科药业10亿定增易主存疑
北京商报· 2025-09-23 21:37
定向增发与控股股东变更 - 海鲸药业拟以不超过10.33亿元认购盟科药业发行的1.64亿股普通股,发行完成后持股比例达20%,成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张现涛 [1][4][5] - 本次定增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公司日常研发与经营投入,将极大增加公司现金流 [1][5] - 发行后董事会成员由7名增至9名,海鲸药业有权提名5名董事候选人(含1名董事长)并推荐总经理及财务负责人 [5] 市场反应与股价表现 - 公告披露后首个交易日(9月23日)公司股价涨停,收盘报9.71元/股,涨幅20.02%,成交金额10.1亿元,换手率20.43%,总市值达63.66亿元 [4] - 投融资专家认为股价涨停反映投资者对新控股股东的看好态度 [5] 公司财务状况与经营特点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货币资金余额2.69亿元,上半年研发费用达1.16亿元 [8]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0.48亿元、0.91亿元、1.3亿元,同期归属净利润持续亏损,分别为-2.2亿元、-4.21亿元、-4.41亿元 [8] - 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从2022年18.91%升至2025年上半年末59.45%,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长期为负 [8] - 公司无自主生产能力,全部产品委托华海药业代工,生产工艺研发及CDMO业务主要通过委外方式实施 [6] 战略协同与发展规划 - 海鲸药业成立于1991年,业务涵盖化学制剂、原料药、药学研究与CDMO服务,其产业经验可提升公司生产研发水平并降低生产成本 [5][7] - 公司设定2026-2028年产品销售收入目标分别为2.6亿元、3.88亿元和6亿元 [9] - 本次融资旨在加速核心产品注射剂型上市、拓展适应症、提升商业化能力,争取在抗耐药菌领域取得领先地位 [9] 董事会分歧与反对意见 - 董事赵雅超对议案投反对票,理由包括:未充分比较其他潜在投资者可能影响交易公平性;海鲸药业在抗感染领域缺乏直接经验且主营非专利药,协同性不足;募集资金使用计划不够明确具体 [10] - 公司回应称已与多家潜在合作方洽谈,综合评估资金实力、战略方案等因素后认为海鲸药业最符合股东利益 [10] - 专家指出选择抗感染领域投资者可能更具业务协同优势,但需综合权衡海鲸药业在销售渠道与生产能力方面的独特价值 [11]
600193,“80后”董事长被拘留,原实控人涉嫌集资诈骗被立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06:25
公司治理变动 - 董事长刘鹏被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区分局拘留 公司称调查事项与上市公司无关 [1] - 董事兼总经理杨喆代行董事长及公司法定代表人职责 杨喆于2024年10月加入公司 不足一年即代行职责 [2] - 杨喆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服役 2020年起担任北京通联君诚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缺乏上市公司高管从业经历 [2] 实控人变更与股权结构 - 前实控人余增云涉嫌集资诈骗案被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区分局立案调查 案件仍在影响公司 [4] - 华侨实业持有的6700万股被司法拍卖 成交金额合计2.34亿元 分为5份拍卖(1500万股3937.2万元、1400万股3674.72万元、1400万股3674.72万元、1300万股3412.24万元、1100万股2887.28万元) [5] - 王相荣通过福建平潭元初投资有限公司和温岭利新机械有限公司间接控制9.88%股份 加上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6700万股(占总股本15.76%)成为新实控人 [5] 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仅37.40万元 同比减少99% 归母净利润亏损1371.12万元 亏损额同比扩大约1倍 [6] - 营收大幅下降主要因建筑工程业务未产生新收入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务受资金压力和人员配置影响收入有限 [6]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建筑工程业务、移动信息服务业务和算力服务业务 主要产品为建筑装饰业务、移动信息服务业务和算力服务业务 [3] 市场表现 - 截至9月18日收盘股价4.28元/股 下跌2.28% 市值18.21亿元 年内累计上涨约26% [6] - 股票代码600193.SH 最新市值18.21亿元 [1][6] 历史背景 - 公司于1999年5月27日上市 曾用名上海创兴资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3] - 刘鹏曾任职于余增云旗下企业 包括华侨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总裁(2015-2021)和华侨商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2021-2023) [3] - 2023年3月华侨实业通过协议转让获得1.02亿股股份成为控股股东 余增云成为实控人 刘鹏随后于2023年5月任华侨实业总裁及公司董事长 [3]
复牌大跌近17%!这家公司怎么了?
IPO日报· 2025-08-27 08:33
控制权变更交易 - 公司控股股东章卫国转让1100万股股份(占总股本5.02%)并委托2996.69万股股份(占总股本13.69%)表决权予骁光智能 [4] - 交易完成后骁光智能表决权比例达18.71% 其实际控制人杨奕骁成为公司新实际控制人 [5] - 公司拟向骁光智能定向增发3200万-4000万股(发行价8.08元/股) 募集资金不超过3.232亿元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5] 股价波动与资金支持 - 公告前5个交易日(8月15-21日)股价累计上涨42% 其中单日涨幅最高达10.4% [1] - 复牌当日股价大跌16.73%至10.7元 [1] - 骁光智能提供不少于5000万元无担保借款支持公司流动资金及生产经营 [5] 财务状况与经营表现 - 2025年6月末资产负债率达77.39% 货币资金仅1.07亿元 [8] - 2024年营业收入5.18亿元(同比下降37.2%) 归母净利润亏损1.4亿元(同比下降776.3%) [9]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8亿元(同比增长48.77%) 归母净利润亏损0.39亿元(同比减亏18.97%) [9] 战略发展预期 - 新实际控制人具备资本实力与市场资源 拟推动公司在石化、海工、船舶、新能源等领域业务拓展 [7]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获注资至少2.59亿元(含股权转让及定增) 有助于缓解债务压力及提升流动性 [10]
7.2 亿控制权转让协议签后四天,熙菱信息高管岳亚梅突遭立案留置
经济观察网· 2025-08-21 12:58
核心事件 - 公司总经理岳亚梅被阿拉山口市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 [1] - 公司董事长何岳代行总经理全部职责 公司强调组织架构完善且控制权未发生变化 [1] - 岳亚梅直接持股比例为10.18% 是公司重要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之一 [1] 历史合规问题 - 岳亚梅2022年因信息披露违规被新疆证监局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证券市场诚信档案 [2] - 公司2021年业绩预告预计亏损3800-4800万元 但实际经审计净利润为亏损8545.86万元 存在重大差异 [2] 控制权变更进展 - 实际控制人何开文与岳亚梅(夫妻关系)7月18日筹划控制权变更 公司股票自7月21日起停牌 [3] - 停牌前最后交易日(7月18日)股票涨停 成交额6.66亿元 换手率21.43% 龙虎榜显示机构与游资合计买入1.37亿元 [3] - 何开文与岳亚梅与上海盛讯、上海金中易签署股份转让协议 合计转让4797.9万股(占总股本25.06%) 转让价格15.02元/股 总交易额约7.2亿元 [3][4] - 何开文转让3638万股(19%)予上海盛讯 转让672.4万股(3.51%)予上海金中易 岳亚梅转让487.5万股(2.55%)予上海金中易 [3][4] - 权益变动完成后何开文不再持股 岳亚梅持股比例降至7.64% 两人合计持股降至7.64% [5] 公司业务背景 - 公司是新疆民营大数据智能应用服务企业 为新疆首批A股上市信息化软件高新技术企业 [5] - 业务聚焦公共安全、网络与数据安全、数字经济三大领域 与华为、腾讯等重量级客户合作 [5] 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347.91万元 同比增长50.99% 归母净利润亏损1501.83万元 亏损同比扩大 [6] - 截至8月21日上午收盘股价19.44元 总市值37.22亿元 [6]
熙菱信息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暨董事、总经理岳亚梅被采取留置措施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21:31
公司治理变动 - 公司总经理岳亚梅被阿拉山口市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 [1] - 公司董事长何岳代行总经理全部职责 组织架构及内部控制机制完善 董事会运作正常 控制权未发生变化 [1] - 公司日常经营情况正常 该事项不会对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1] 股权结构与控制权变更 - 岳亚梅直接持股比例为10.18% [2] - 控股股东拟变更为上海盛讯 实际控制人拟变更为盛凝 [4] - 何开文转让3638万股(占总股本19%)给上海盛讯 转让价格15.02元/股 交易总价约7.2亿元 [4] 财务表现与信息披露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347.91万元 同比增长50.99% [4]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501.83万元 亏损同比扩大 [4] - 2022年因业绩预告与审计数据存在重大差异被新疆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岳亚梅被记入证券市场诚信档案 [3] 公司背景与业务定位 - 新疆规模较大且具备区域品牌知名度的大数据智能应用服务企业 [3] - 新疆首批A股上市的信息化软件高新技术企业 [3] - 长期深耕新疆市场 为政企客户提供数智化转型全链条技术支持 [3] 高管背景与历史记录 - 岳亚梅1962年出生 自1999年加入公司 2011年起任董事兼总经理 [2] - 担任4家企业法定代表人及5家企业高管 直接控股2家企业并间接持股56家 [2] - 2022年7月因信息披露违规问题被新疆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