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客户依赖
icon
搜索文档
强一股份IPO迷局:82% 、客户依赖关联方输血、产能空转,15 亿募资是圈钱还是豪赌?
搜狐财经· 2025-11-11 16:10
公司上市进程与市场地位 - 强一股份将于11月12日接受科创板上市委审议,拟募资15亿元加码产能[2] - 公司成立仅十年,是“全球第六大探针卡厂商”,2023年首次跻身全球前十,为境内唯一进入该榜单的企业[2] - 公司主攻MEMS探针卡,产品占比已超90%,产品瞄准GPU、HBM等高端领域,并获得华为哈勃、正心谷等资本加持[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从2.54亿元飙升至6.41亿元,归母净利润从1562万元暴涨至2.33亿元[2]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飙升至68.99%,远超境外龙头FormFactor(37.44%)和Technoprobe(46.22%)[2] - 公司拥有171项专利和24项核心技术[2] 客户集中度风险 - 对单一客户B公司的销售占比从2022年的50.29%飙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82.83%[3][4] - B公司已被明确认定为关联方,意味着占比超八成的交易为关联交易[4] - B公司坦言“采购份额已相对较高,进一步提升空间有限”,存在客户经营波动引发业绩崩塌的风险[4] 关联交易与利润疑点 - 实控人旗下持续亏损的关联方南通圆周率常年稳居公司前三大供应商[3][5] - 2022-2023年,公司将功能板、芯片测试板业务以294.85万元的账面价值低价转让给南通圆周率,后追溯评估显示资产价值高达2140万元,差额近7倍[5] - 若南通圆周率的亏损(2022-2023年累计亏损超1.5亿)体现在公司报表,则公司2022年、2023年净利润将从盈利变为亏损,不具备上市资格[5] 产能扩张与利用效率 - 公司计划新增2D MEMS探针卡、2.5D MEMS探针卡各1500万支,薄膜探针卡5000张,产能规模较现有水平大幅提升[8] - 然而,2D MEMS探针卡产能利用率从2022年的100.89%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85.34%,垂直探针卡从101.13%跌至85.34%,呈连续下滑趋势[8] - 募投项目将新增10.4亿元固定资产,每年折旧摊销达8327.31万元,以2024年净利润计算将直接吞噬35%的利润[8] 供应链与业务结构风险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从49%升至64%,核心原材料高度依赖境外厂商,存在断供风险[9] - 探针卡销售占比常年超95%,业务结构单一,若技术路线发生变革将面临重大风险[9] - 全球前十大厂商仍以境外企业为主,合计占据80%以上市场份额,公司真实的市场化竞争力尚未经过检验[9]
亚电科技冲刺科创板!超五成收入靠单一大客户,大股东们已提前套现
华夏时报· 2025-11-07 20:16
IPO审核进展与政府补助 - 公司IPO申请于2025年6月27日获上交所受理,不到一个月审核状态即变更为“已问询”[1] - 公司曾收到6000万元附考核条件的政府补助,若在2029年12月31日前完成上市且累计入库税收达3.5亿元则无需退还,否则需在2030年3月31日前退还补助及利息[1] 财务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12,073.38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58,041.15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9.26%[2] - 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26,692.62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17.05%,增速明显放缓[2] - 归母净利润从2022年的-9399.02万元改善至2024年的8512.05万元,2025年上半年为1150.22万元[6] 客户集中度与业务结构 - 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持续高企,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74.80%、76.59%、76.25%和92.26%[2] - 光伏湿法设备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4.15%攀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51.85%[3] - 2025年上半年向隆基绿能销售金额为13,672.87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51.91%,存在单一客户收入占比超50%的情形[3] 现金流与应收账款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持续背离,2024年净利润增长但现金流下降至7350.86万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正但现金流为-7134.16万元[7] - 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从2022年末的3844.96万元飙升至2025年6月末的20,190.99万元,增幅达425%[7] 存货与同业比较 - 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从2022年末的1237.46万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末的1095.68万元[8] - 存货跌价准备占存货账面余额的比例总体高于盛美上海、至纯科技、北方华创等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8] 募投项目与资金用途 - 公司计划募集资金95,000.00万元,其中71,755.43万元用于高端半导体设备产业化及先进制程研发项目[9] - 部分募投项目尚未取得土地使用权,存在不确定性[9] 股权变动与公司治理 - IPO前实际控制人钱诚通过多次股权转让合计变现1.1亿元,转让后仍控制45.82%表决权[10][11] - 原副董事长黄宝生也在IPO前转让了公司股权[10][11]
比亚迪供应商闯IPO:曾发生事故致员工死亡,与日本公司关联交易疑窦丛生
新浪财经· 2025-09-04 17:11
IPO与公司治理 - 公司北交所IPO成功过会 拟发行1010.34万股 占发行后总股本17.86% [1] - 实控人李鹏堂通过直接持股25.42%和间接持股56.48% 合计控制94.13%表决权 [3][4] - 2024年6月车间发生机械伤害事故 造成1名工人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203.69万元 公司被处以50万元罚款 [7]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47亿元、2.60亿元和2.65亿元 同比增长47.59%、5%和1.91% [9]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88.58万元、4869.17万元和4348.61万元 2024年出现10.69%下滑 [10] - 2022年实施现金分红929.30万元 实控人兄弟获得大部分分红 [6] 客户集中度 - 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分别为84.20%、55.27%和75.44% 客户集中度较高 [11] - 比亚迪为第一大客户 报告期内销售占比达31.51% 2008年起建立合作 [13] - 原控股股东岛田化成2022年成为第三大客户 销售额2091.28万元 占比8.45% [13][14] 研发与政府补助 - 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74%、4.06%和3.95% 低于同行均值5.52%、6.16%和5.62% [17] - 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752.75万元、1574.65万元和1428.97万元 占利润总额16.41%-28.86% [15][17] - 拥有87项专利 其中发明专利16项 [19] 业务与市场 - 主营工业精密清洗装备 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新能源电池等核心零部件清洗 [1][3] - 产品服役期限8-10年 市场份额中位值约7% [14][20] - 拟募集资金1.54亿元 用于生产基地二期和机器视觉研发中心建设 [20]
通宝光电:业绩高度依赖上汽通用五菱,高毛利率逆势反超同行,低研发投入背后逻辑待解|IPO观察
钛媒体APP· 2025-08-22 19:56
业绩概况与客户集中度 - 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3.90亿元、5.29亿元、5.8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37亿元、0.62亿元、0.83亿元 [4] - 公司客户集中度极高,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94.65%、98.42%、96.57% [4] - 公司对单一客户上汽通用五菱存在严重依赖,报告期内对其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68.83%、63.99%、83.35%,2024年占比超过80% [2][5] 核心客户与供应商关系 - 华域视觉身兼公司第二大客户、第一大供应商及直接竞争对手的多重角色 [2][7] - 报告期内,公司向华域视觉的销售收入分别为0.21亿元、0.91亿元、0.26亿元,占比分别为5.36%、17.28%、4.48% [7][8] - 2022年及2023年,公司向华域视觉的采购金额分别为0.25亿元、0.33亿元,占采购总额比例分别为7.73%、10.25% [8][9] 业务结构与盈利能力 - 公司业务高度集中于汽车照明系统,报告期内该业务收入占比均超过94% [11][12] - 公司毛利率逆行业趋势持续攀升,报告期内分别为21.46%、22.43%、24.07%,并于2023年起反超同行均值(同行均值同期为23.22%、21.15%、19.28%) [3][12] 研发投入与盈利模式 - 公司研发费用率持续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报告期内分别为3.43%、3.80%、4.06%,而同行均值分别为7.31%、6.59%、4.95% [3][13] - 公司呈现出“低研发费用率+高毛利率”的特征,与行业“研发驱动盈利”的普遍规律相悖 [3][13]
新股解读|香江电器:外销占比超八成,如何应对‘黑天鹅’冲击?
智通财经网· 2025-06-13 15:17
上市进展 - 公司于6月10日通过港交所聆讯,拟在香港主板上市,独家保荐人为国金证券 [1] 业务概况 - 公司是生活家居用品制造商,主要以ODM/OEM模式营运,客户包括沃尔玛、Telebrands、SEB Asia Ltd等全球知名品牌 [2] - 2016年开展OBM业务,自有品牌包括威麦丝、Accuteck、艾格丽,主要在亚马逊、京东、天猫、拼多多等电商平台销售 [2] - 在中国设有7个制造基地,总建筑面积约367,000平方米,并在印度尼西亚设立生产基地,预计2025年第二季投产 [2] - 计划在泰国建设占地面积43,436.8平方米的生产基地,预计2025年下半年投产 [2] - 产品销往六大洲超过70个国家及地区,大部分销售额来自北美洲 [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10.97亿元、11.88亿元及15.02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26.36% [3] - 同期毛利分别为2.24亿元、2.86亿元、3.29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14.86% [3] - 同期净利分别约为0.80亿元、1.21亿元、1.40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15.61% [3] - 电器类家居用品是主要收入来源,2022-2024年占比分别为82%、78.5%、79.2% [3] - 2024年电热类家电和电动类家电占电器类收入比重分别为50.5%、21% [3] - 非电器类家居用品中花园水管占比最高,2022-2024年分别为16.5%、18.7%、19% [3] 区域收入 - 北美洲是最大市场,2022-2024年销售收入分别为7.81亿元、9.94亿元和12.56亿元,占总收益71.2%、83.6%和83.7% [4] - 欧洲地区销售收入分别为2.28亿元、1.12亿元和1.4亿元,占总收益20.8%、9.4%和9.3% [4] - 以美国为付运目的地的产品销售额占总收益68.8%、80.6%及76.5% [5] 客户结构 - 五大客户销售收益占总收益62.4%、72.4%及77.9%,最大客户销售占比21.3%、28.5%及24.1% [6] - 贸易应收款项分别为1.35亿元、1.51亿元和2.41亿元,周转天数分别为63天、49天和50天 [6]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的减值拨备总额分别为250万元、200万元和110万元 [6] 现金流与扩张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分别为2.24亿元、2.43亿元和7128.8万元 [7] - 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3.82亿元、5.48亿元和4.74亿元 [7] - 计划在泰国设立2.5万平方米生产基地,配置电动类产品及花园水管新自动化装配线,预计今年下半年投产 [7] - 印尼厂房预计今年二季度投产,主要用于制造空气炸锅等电热类家电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