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优限劣

搜索文档
【独家】券业迎来“大考”!2025年券商分类评级启动
中证网· 2025-09-11 14:49
需要注意的是,8月22日,中国证监会修订发布《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此次修订是券商分类评级 制度自2009年实施以来的第四次调整,与上一次修订相隔五年。 据券商人士介绍,自评工作底稿内容主要分为加分项和扣分项两部分。其中,加分项指标共17项,涵盖 券商上一年度各主营业务收入在行业中的排名、上一年度自营投资中权益类资产的占比、代理销售权益 类基金保有规模增量等多个维度。券商上一年度文化建设实践评估结果以及回购、分红情况等亦在加分 项之列。 扣分项则重点关注券商的资本充足水平、公司治理与合规管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性、信息技术管 理情况、客户权益保护、信息披露质量以及受到监管部门或自律组织的处罚情况等。 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9月11日从多家券商获悉,监管部门近期已启动2025年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工 作。经与多家券商沟通,记者了解到,目前这些机构的自评工作底稿报送工作均已完成。 据悉,共有107家券商纳入此次评价。根据2025年8月最新修订的《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及配套文件 《证券公司风险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与标准》,评价的自评工作底稿进行了相应调整。 新规取消了"营业收入"的加分项,提升ROE加分力度,并将 ...
扶优限劣强化证券公司分类监管
搜狐财经· 2025-09-01 06:49
监管框架调整 - 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替代原有《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 体现从单纯监管转向评价与监管结合的思路转变 [1] - 分类评价制度作为行业基础性制度 发挥引导行业发展的"指挥棒"作用 历经2009年发布后3次修改已形成成熟体系 [1] 评价体系优化 - 评价框架调整为"风险管理能力 持续合规状况 业务发展和功能发挥状况"三大维度 [2] - 新增由证券业协会组织的"功能发挥情况"专项评价 并纳入分类评价结果应用 [2] - 修订聚焦功能性发挥引导 服务实体经济与国家战略领域表现突出的优质头部券商将优先受益 [2] 业务指标调整 - 取消总收入排名加分 避免规模类指标重复计分 整合优化业务发展指标 [3] - 扩大主要业务加分覆盖面:经纪 投行 资管业务收入加分从前20名扩大到前30名 按名次加0.25-2分不等 [3] - 增设自营投资权益类资产 资管产品投资权益类资产 代销权益类基金产品 基金投顾发展等专项指标 [3] 差异化发展导向 - 支持中小机构差异化发展和特色化经营 引导其立足自身禀赋探索差异化道路 [3] - 通过扩大加分覆盖面和专项指标设置 使中小机构在细分业务领域能够"跳一跳 够得着" [3] 惩戒机制强化 - 完善评价结果下调手段 对存在重大违法违规公司可直接下调评价结果 [4] - 提高"资格罚"纪律处分扣分分值 强化自律措施惩戒力度 同时优化行政处罚扣分分值梯度 [4] - 通过多种监管手段组合运用 从严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强化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 [4] 行业影响 - 扶优限劣监管框架持续优化 将加速推动行业格局分化 [5] - 引导证券公司从规模扩张转向经营质效提升 [5] - 综合实力优势的头部公司和具有特色竞争力的中小公司有望在高质量发展环境中持续受益 [5]
月内62家私募基金管理人“主动离场”
证券日报· 2025-08-29 23:58
私募基金行业注销动态 - 8月内93家私募基金管理人注销登记 其中主动注销类型占比67% [1][2] - 新余十万起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因"12个月无在管注销"类型被注销 涉及12只已清算产品 [1] - 2023年私募基金管理人注销数量达2537家创历史新高 2019-2024年年均注销超1000家 [1] 私募监管政策影响 - 《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等法规明确实缴资本与高管经验要求 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3] - 监管趋严使私募合规运营成本上升 部分专业能力有限机构选择主动退出市场 [2] - 行业"扶优限劣"态势持续升级 促进行业风险控制体系完善与专业能力提升 [1][3] 行业规模与发展趋势 - 私募基金规模从2023年末19.91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7月末20.68万亿元 [2] - 规范发展有助于吸引长期资金流入 为资本市场带来多元化投资策略 [3] - 行业洗牌加速优胜劣汰 提升私募行业整体形象与市场公信力 [2][3]
券商分类评价规则发生重要调整 突出“高质量发展”与“功能发挥”
金融时报· 2025-08-29 10:29
时隔5年,证券公司分类评价体系再次修订。近日,中国证监会修订并正式实施《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 定》(以下简称《规定》)。 相关调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再将总营业收入排名作为加分依据,减少规模类指标的重复计 分,同时提高净资产收益率(ROE)的加分权重。二是将经纪、投行、资管等主要业务收入加分由前20名 扩大到前30名,按名次加0.25分到2分不等。此举旨在引导中小机构立足自身禀赋探索差异化发展道 路,在相关细分业务领域的加分项中能够"跳一跳、够得着"。 华泰证券分析师沈娟认为,分类评价是证券行业的监管"指挥棒",将从风险控制指标标准、监管资源分 配、业务牌照申请、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频率等方面影响券商经营发展。本次修订延续"扶优限劣"的 监管思路,行业马太效应或延续。 正向激励与负向约束相结合 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制度是行业监管的基础性制度。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制度于2009年发布实施,并于2010 年、2017年和2020年分别进行了3次修改。 本次为第4次修改。据了解,现行分类评价制度框架总体成熟,此次修改立足局部完善、适度优化,不 对既有评价体系进行重大调整,本次修改保持总体稳定。 由于距离前次修改已有5年 ...
行业监管持续加强 沪浙启动私募基金自查
证券时报· 2025-08-08 15:19
证券时报记者从业内获悉,近日,上海、浙江等地相继启动私募基金管理人自查工作。自查内容涉 及私募经营各个环节,上海监管部门还对量化私募的投资运作提出了多项明确要求。 有私募人士表示,近年来,私募行业的监管持续加强,推动行业合规水平整体提升。未来,私募行 业的头部效应将进一步显现。从内控角度看,头部私募的合规要求或逐步向公募靠拢。 私募自查相继启动 4月底,上海证监局向私募机构下发《关于规范上海辖区私募基金管理人经营运作的通知》,组织 上海辖区私募基金管理人开展规范经营运作的相关工作,包括组织集中学习、参与合规培训、开展自评 自纠等,相关工作要求在6月中旬前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自评自纠除了涵盖私募管理人基本情况,还涉及基金投资运作的诸多问题。在 自查要求中,证券类基金中的主观策略类和量化策略类有所区分。其中,对于证券类基金(量化策略 类),监管要求私募管理人自查的内容包括:中性产品贝塔敞口是否全部覆盖;对冲后投资组合是否存 在风格暴露;模型风险压力测试是否执行到位;回测模型是否充分考虑尾部风险;策略是否公平对待不 同产品、不同投资者及自营盘;程序化交易是否设置合理风控约束;下单算法是否充分纳入考量流动性 因 ...
ROE重要性提升!券商分类评价规则修订,最新解读!
证券时报· 2025-06-23 16:47
核心观点 - 证监会修订《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旨在优化分类评价制度,突出功能导向,推动中小券商差异化发展与特色化经营,符合新"国九条"和金融"五篇大文章"要求 [1] - 修订内容聚焦三大方向:强化功能发挥引导、推动行业差异化发展、完善评价结果下调与扣分体系 [1][5][9] 功能发挥引导 - 将"功能发挥状况(含服务实体经济及国家战略情况)"纳入评价框架,授权证券业协会开展专项评价并直接应用于分类结果 [2] - 评价体系从传统"风险管理+合规状况+业务发展"三支柱升级为"风险管理能力+持续合规状况+业务发展和功能发挥状况"新体系 [3] - 考核标准聚焦券商开展金融"五篇大文章"成效,体现监管部门对行业功能性价值的重视 [4] 差异化发展导向 - 取消营业总收入加分指标,减少规模类重复加分,提升净资产收益率(ROE)加分力度,引导从规模扩张转向经营质效提升 [5] - ROE和经纪、投行、资管等业务收入加分范围从前20名扩至前30名,按名次加0.25-2分不等,鼓励中小券商依托禀赋探索特色路径 [6][7] - 新增自营权益投资、基金投顾发展、权益类基金销售保有量等专项指标,推动券商优化投资结构并加快财富管理布局 [8] 监管惩戒优化 - 评级下调范围扩大至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对挪用客户资产、财务造假等恶性违规可直接下调至D类 [10] - 提高市场禁入等"资格罚"扣分力度,纪律处分扣分翻倍,同时设立"先行赔付或承诺可减扣分"自救激励机制 [10] - 补充明确对重大违法违规公司可直接下调评价结果,强化行政处罚与自律管理措施的协同运用 [10]
年内475家私募基金管理人“离场”
快讯· 2025-05-21 00:12
私募基金行业"扶优限劣"态势不减。近日,多家私募基金管理人注销登记。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以下简称"中基协")官网数据统计,截至5月20日,年内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已达475家。受访业内 人士普遍认为,私募基金行业优胜劣汰加速,有利于优化行业生态,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切实维护投 资者合法权益。随着私募基金行业"扶优限劣"持续,将促进资源向优质大型私募机构集中,进一步提升 行业集中度。(证券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