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推出

搜索文档
劲仔食品(003000):经营调整,期待成效
光大证券· 2025-09-02 14:2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24亿元同比减少0.50% 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减少21.86% 扣非归母净利润0.87亿元同比减少28.94% [1] - 第二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5.28亿元同比减少10.37% 归母净利润0.44亿元同比减少36.27% 扣非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减少47.49% [1] - 线上渠道收入1.85亿元同比减少6.82% 线下渠道收入9.39亿元同比增长0.85% 电商渠道受流量下滑及主动调整影响收缩 [2] - 核心产品鱼制品收入7.57亿元同比增长7.61% 表现稳健 鹌鹑蛋受价格竞争影响收入下降 [2] - 毛利率承压 25H1毛利率29.45% 25Q2毛利率28.93%同比下降1.83个百分点 主要因规模效应减弱及鱼制品原材料成本上升 [3] - 销售费用率提升 25H1销售费用率13.81% 25Q2销售费用率14.32%同比上升2.23个百分点 因加强品牌建设投入增加 [3] - 归母净利率下降 25H1归母净利率9.96% 25Q2归母净利率8.41%同比下降3.42个百分点 [3] - 下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 归母净利润分别下调至2.54/3.02/3.59亿元(下调幅度26%/27%/27%) [4] - 对应2025-2027年EPS分别为0.56/0.67/0.80元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2/19/16倍 [4] 经营表现 - 分产品表现:豆制品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3.61% 禽类制品收入1.96亿元同比减少24.00% 蔬菜制品收入3.40亿元同比减少10.69% 其他产品收入2.25亿元同比增长14.30% [2] - 渠道表现:量贩等新渠道增势良好 现代渠道受流量下滑影响增速放缓 [2] - 成本结构:鱼制品原材料成本同比提升 鳀鱼干25Q3进入新采购季需关注成本表现 [3] - 费用控制:25H1管理费用率4.32% 25Q2管理费用率4.64%同比上升1.23个百分点 因引入新管理人员 [3] 发展策略 - 产品端计划推出系列新品 配合渠道定制化需求实现差异化 [2] - 通过渠道拓展获取新增量 提高产能利用率增强规模效应 [3] - 公司产品策略明晰 多渠道拓展积极 [4]
润本股份(603193):新品推出+新增山姆渠道,上半年收入快速增长
万联证券· 2025-08-19 17:5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84/1.00/1.19元/股,对应PE为38/31/27倍 [4][9]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8.95亿元(同比+20.31%),归母净利润1.88亿元(同比+4.16%),拟每10股派现2元 [1][2] - 毛利率同比-0.63pcts至58.01%,净利率同比-3.25pcts至20.95%,销售费用率同比+1.52pcts至30.25% [3]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33亿元(同比-5.30%),主因山姆渠道应收货款增加 [2] - 2025E-2027E营收预测1614/1942/2343百万元,CAGR 21.1%;净利润预测338/403/481百万元,CAGR 17.1% [4][10] 业务亮点 - 产品创新:2025H1推出40余款新品,包括儿童防晒、童锁款定时加热器、青少年祛痘系列 [3] - 渠道拓展:新增山姆超市合作,非平台经销渠道快速增长;线上天猫/京东/抖音/拼多多保持高市占率 [2][3] - 分产品表现:驱蚊/婴童护理/精油系列收入3.75/4.05/0.92亿元,同比+13.43%/+38.73%/-14.60% [3]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31.89元对应2025E PEG 3.03,PB 5.47倍,ROE 14.34% [4][12] - 2025E EV/EBITDA 31.38倍,预计2027年降至21.84倍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252/323/399百万元 [12]
两日蒸发90亿,资本市场给飞鹤上了一课
36氪· 2025-07-10 12:27
业绩预告与市场反应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收入91亿元—93亿元,同比下降约8%-10%,2024年同期为101亿元 [1] - 综合净利润预计10亿元—12亿元,同比下降37%-47%,下滑幅度大于收入 [1] - 业绩下滑原因包括:生育补贴导致收入下滑、降低渠道库存、政府补助减少、全脂奶粉减值计提 [1] - 公告次日股价暴跌17.02%,两日市值缩水101.5亿港元(折合92.8亿元人民币) [1] 行业竞争与补贴策略 - 生育率下降是行业长期挑战,但2024年公司收入利润分别增长6%和5.3%,美素佳儿中国市场双位数增长,雀巢中国高个位数增长 [1] - 公司推出12亿元生育补贴,准孕妈妈可领取1罐孕妇奶粉+5罐星飞卓睿兑换券(有效期18个月),相当于提前锁定客户 [2] - 补贴策略本质是价格战,但同行跟进导致效果打折:伊利推出16亿元补贴(每户1600元),君乐宝投入16亿元 [3][4] - 补贴活动引发二手市场转售,扰乱正常价格体系 [3] 财务预期与增长挑战 - 摩根大通预计2025年公司销售额同比增0.5%,经调整净利润降14.6%;汇丰预计全年收入与2024年持平(原预期增9%) [4] - 公司目标2025年收入低个位数增长,但上半年收入92亿元(中值)意味着下半年需实现约120亿元(同比增13%) [5] - 渠道库存压力显著:2024年底存货21.54亿元,存货周转天数从2021年80天增至2024年113.7天 [6] - 管理层预计Q3完成库存调整,但浦银国际认为清理库存(5-8月)和补贴影响将持续拖累下半年收入 [9][10] 产品结构与市场趋势 - 公司计划下半年推出超高端新品,迎合行业趋势:2025年1-4月超高端+市场同比增13.3%,而高端市场同比降14.6% [12] - 尼尔森预计母婴品类将迎2-3年反弹周期,但新生儿数量下降仍是强现实 [16] - 公司尝试拓展成人/老人奶粉及出海业务,但高端战略在其他人群市场效果有限 [18][19] 股东回报措施 - 公司宣布最低10亿元股权回购计划和不低于20亿元的股息分派 [14] - 市场对回购和分红反应平淡,股价仍受业绩利空主导 [15] 长期市值表现 - 公司市值从2021年超2200亿港元峰值缩水至不足420亿港元(截至2025年7月9日),跌幅超80%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