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普及
搜索文档
我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50万辆
海南日报· 2025-11-12 09:24
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晓梦)近日,记者从《海南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5 年度报告》白皮书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1月至10月,全省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0.4万多辆,同 比增长13.76%。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方面,"十四五"以来,我省推动一批新项目建设投产,其中,海南远程新能 源商用车项目于2024年建成投产,海南高端医疗专用车等项目相继落地,正处于竣工验收、申请产品资 质等阶段,产业逐步发展壮大。 据介绍,我省新能源汽车市场已进入"大众化"普及阶段。截至10月底,全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首次 突破50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22.64%,排全国省级地区第二位。 ...
海南新能源汽车快速普及:10月新车渗透率达67.14%
中国新闻网· 2025-11-10 20:59
新能源汽车市场普及情况 - 10月份海南省新能源汽车在新车销售中渗透率高达67.14%,相当于每新上牌3辆汽车中有2辆是新能源汽车 [1] - 2024年1月至10月,海南省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超10.4万辆,同比增长13.76%,推广速度排全国省级地区第一 [1] - 截至2024年10月底,海南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50万辆,占全省汽车保有量的22.64%,保有量占比排全国省级地区第二位 [1] 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 - 截至2024年9月,海南省已实现全省45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全覆盖 [2] - 全省累计建设充电桩21.85万个(枪),集中式充电站4815座,换电站95座 [2] - 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的总体比例为2.12:1,该比例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2] 产业政策与项目布局 - 海南省利用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等政策强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 [2] - "十四五"时期海南省推动一批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落地,包括新能源商务车、旅居车、高端医疗专用车等项目已投产或即将投产 [2]
油价跌了,三桶油却各有各的难处
搜狐财经· 2025-11-10 06:42
国际油价背景 - 前三季度北海布伦特原油均价为每桶70.93美元,同比下跌14.3% [3] - 美国西德克萨斯原油均价同比下跌14.1% [3] 三桶油盈利概况 - 中国石油盈利1262.94亿元,同比下滑4.9% [4] - 中国石化盈利299.84亿元,跌幅最为显著 [4] - 中国海油盈利1019.71亿元,同比下降12.6% [4] 净利润率差异 - 中国海油净利润率高达32.63% [6] - 中国石油净利润率为5.82% [6] - 中国石化净利润率仅为1.42% [6] 业务结构与抗风险能力 - 中国海油专注于上游勘探开采,油气销售占总营收八成以上,前三季度油气净产量同比增长6.7%至5.78亿桶油当量 [8] - 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为全产业链布局,业务涵盖勘探开发、炼油化工及终端销售 [8] - 中国石化化工板块前三季度亏损74.29亿元,亏损额超去年同期 [8] - 中国石油化工业务利润同比几乎腰斩 [8] 成品油销售与能源转型影响 - 中国石油汽油销量同比下降3.1% [9] - 中国石化境内成品油销量同比下降3.6% [9] - 新能源汽车普及正改变能源消费结构,蚕食传统加油站市场份额 [9] 现金流表现 - 中国石油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3%至3431亿元,是三家公司中唯一正增长的企业 [9] - 中国石化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13% [9] - 中国海油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6% [9] 未来展望与风险应对 - 国际油价波动受欧佩克增产、地缘冲突及美国关税政策等因素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10] - 中国海油通过期货和衍生品交易进行套期保值,以锁定收益并降低价格波动风险 [10] - 在能源转型背景下,传统石油公司需积极寻求新增长点 [11]
对话比亚迪刘学亮:中国车企出海没有从零开始的机会
凤凰网· 2025-10-30 15:03
公司海外发展历程与战略 - 公司在日本市场已深耕20年,东京分支机构与欧洲鹿特丹、美国芝加哥同为最早设立的三个海外据点[2] - 公司从“负数”开始海外征程,早期面临知识产权诉讼并在2005年同时打赢索尼和三洋的专利官司,创造中国企业海外诉讼里程碑[1] - 公司海外发展是30年耕耘的结果,并非偶然[7] 日本市场策略与表现 - 公司于2022年7月正式在日本推出乘用车,被日本媒体形容为“黑船来袭”[2] - 公司在日本三年累计销售7123台车,目标是在2025年建设100家经销商网络,预计2024年达成约80家[2][3] - 公司为适应日本市场做出产品调整,包括将车型高度降低20厘米以适应立体停车库限制,以及全系加装防止儿童遗漏车内警报系统[3] - 公司电动大巴在日本创造十年零故障纪录,从2014年投放京都的5台开始数量持续增加[3] 东南亚市场突破与影响 - 公司在泰国创造“泰国现象”,出现彻夜排队买车盛况,网友将其与十年前排队买iPhone相提并论[5] - 公司进入打破了日本品牌在泰国60多年经营、市占率一度高达90%的格局,目前日本品牌占有率已降至70%左右[5] - 公司计划在半年内完成泰国77个府的全面渠道布局,并在当地建设百分之百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且以泰国员工为主[5] 全球市场布局与品牌建设 - 公司同时在全球最富和最穷国家取得领先,在新加坡从2024年1月起每月销量第一,在尼泊尔一年前已成为当地汽车品牌销量第一[6][8] - 品牌建设被视为持久战,公司认同中国品牌需要共同成就海外市场的观点[6][7] - 公司追求销量第一旨在推动该国新能源汽车普及成为世界焦点,并履行改善环境的社会责任[6][9] 产品与技术路线 - 公司坚持磷酸铁锂技术路线,强调安全是最大豪华,过去十几年中国电动大巴未发生恶性事件得益于该电池技术[7] - 公司在日本推出从零开始设计的首款纯电K-Car,采用侧滑门设计,而其他电动车企业均在原有平台上修改[7][8]
突破1.2亿度!国庆中秋假期高速新能源汽车充电量创新高,日均较平日增长2.59倍【附充电桩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10-10 14:06
2025年国庆假期高速公路充电情况 - 2025年国庆中秋8天长假期间,全国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车充电次数达516.90万次,充电量突破1.23亿千瓦时 [2] - 日均充电量较平日增长2.59倍,较去年国庆假期增长45.73%,创历史新高 [2] - 充电量激增但未出现大规模负面舆情,反映供需匹配度提升和用户体验改善 [9] 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 - 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从2022年的27.6%跃升至2023年的31.6%,2024年1-11月攀升至40.3% [2] - 每售出10辆汽车中,就有4辆是新能源车 [2] -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中国交通系统的主干力量,普及已不可逆 [9] 充电基础设施现状与增长 - 2024年1-10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达328.8万台,同比增长19.8% [5] - 充电基础设施累计保有量突破1188.4万台,同比上升49.4% [5] - 充电基础设施增速远超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 [5] 充电桩行业未来展望 - 工信部计划2030年实现车桩比1:1,据此测算2030年电动汽车充电桩保有量将达到8000万台 [6] - 充电桩的布局密度、功率水平与智能化程度决定产业普及速度 [9] - 未来充电网络将向智能化、超充技术普及、车网互动(V2G)等方向发展 [9]
挚达科技:全球智能充电第一股IPO受热捧 超2000倍认购彰显稀缺价值
智通财经· 2025-10-06 08:46
IPO发行概况 - 全球发售597.89万股H股 招股价区间为66.92-83.63港元 按中间价75.27港元计算募资总额约4.5亿港元 [1] - 公开发售部分占10%即59.79万股 国际配售部分占90%约4.05亿港元 认购需求呈井喷态势初步估算超额认购倍数超2000倍 [1] - 发行后公司总市值预计达40.01亿至50.00亿港元 H股实现全流通 未引入基石投资者但设有绿鞋机制由申万宏源担任保荐人和稳价人 [1][2] 公司业务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中国家用电动汽车充电领域的领军企业 业务覆盖智能充电桩研发销售及运营服务 与国家双碳战略和新能源汽车普及政策高度契合 [2] - 公司不仅仅是硬件设备制造商 更是一个连接电动汽车用户电网运营商和新能源生态的智能化平台 采用独特的轻资产模式和平台化布局 [3] - 截至2025年家庭充电需求预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30% 公司凭借技术积累和渠道优势已与多家车企及供应链企业建立合作 [2] 投资亮点与市场前景 - 公司是港股市场中难得的家用电动汽车充电纯正标的 具备明显的稀缺性往往能够获得估值溢价 [3] - 若上市后股价实现可观涨幅市值有望突破92亿港元的港股通准入门槛 将为公司引入重要的南向资金流入 [3] - 充电基础设施正从配套产业升级为核心赛道 公司有望成为连接新能源汽车与智慧能源生态的关键节点 [4]
10月1日、2日,全国高速公路新能源车流量同比分别增长26.2%,30.1%
财经网· 2025-10-03 14:45
新能源汽车出行数据 - 假期期间高速公路新能源车流量显著增长,10月1日达1328.7万辆,同比增长26.2% [1] - 10月2日全国高速公路新能源车流量为1236.7万辆,同比增长30.1% [1] 充电服务保障措施 - 交通运输部门采取多项举措保障充电供给,包括引导车辆至对向服务区充电、利用高速公路出入口周边充电设施 [1] - 通过科学优化单车充电时长、增设移动式应急充电设备来应对高峰需求 [1] - 投入人员加强秩序引导,制作"充电提示卡"并提供温馨服务以维护充电秩序 [1]
假期前两天,全国高速公路新能源车流量同比分别增长26.2%、30.1%
证券时报网· 2025-10-03 12:25
新能源汽车行业 - 假期高速公路新能源车流量巨大,10月1日达1328.7万辆,10月2日达1236.7万辆 [1] - 新能源车流量同比显著增长,10月1日增长26.2%,10月2日增长30.1% [1] - 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需求因新能源车普及而大幅上涨 [1]
社评 || 稳增长方案为汽车行业稳信心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2 16:16
政策总体目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15条工作举措及保障措施,涵盖扩大国内消费、提升供给质量、优化发展环境、深化开放合作4个关键维度 [1] - 方案设定2025年目标为实现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 [1] - 2026年目标为行业运行保持稳中向好,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1] 扩大国内消费 - 通过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促进核心部件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生产以降低成本 [2] - 持续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和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结合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和绿色出行需求增长,进一步激活农村市场 [2] 提升供给质量 - 推进汽车领域重大科技项目,旨在突破汽车芯片、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减少对进口芯片的依赖 [3] - 更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驾驶体验如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和智能语音交互系统,以激发购买欲望 [3] - 以标准升级引领产品质量持续提升,增强安全性能和节能水平,推动汽车品牌向上发展 [3] 优化发展环境 - 完善充换电设施网络布局,使城市及农村居民使用新能源汽车更便捷,推动市场渗透率提高 [3] - 优化行业管理政策,促进企业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支持龙头企业做强做大以带动产业协同发展 [3] - 规范产业竞争秩序,创造公平市场环境,避免无序竞争,利于企业专注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 [3] 深化开放合作 - 通过提升出口金融服务水平,为汽车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建立海外销售和售后网络提供资金支持 [4] - 完善物流运输体系以降低出口物流成本并提高效率,深化中外合作以促进技术交流与管理能力提升 [4]
【周度分析】车市扫描(2025年8月1日-8月10日)
乘联分会· 2025-08-13 16:37
车市零售表现 - 8月1-10日全国乘用车零售45.2万辆,同比去年下降4%,环比上月增长6% [1][3] - 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319.8万辆,同比增长10% [1][3] - 8月第一周日均零售4.5万辆,同比降4%,环比增6% [3] - 7月下旬第三批补贴资金下发,部分地区以旧换新重启,补贴方式多元化有望改善8月增速 [3] 厂商批发销量 - 8月1-10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40.3万辆,同比增16%,环比降3% [1][5] - 今年以来累计批发1,592.7万辆,同比增13% [1][5] - 8月第一周日均批发4.0万辆,同比增16%,环比降3% [5] - 汽车行业出口形势较好,内需外需共同推动趋势明显 [5] 新能源市场 - 8月1-10日新能源零售26.2万辆,同比增6%,环比增6%,渗透率57.9% [1] - 今年以来新能源累计零售671.7万辆,同比增28% [1] - 新能源厂商批发22.9万辆,同比增15%,环比降2%,渗透率56.8% [1] - 新能源累计批发786.2万辆,同比增35% [1] 二手车交易 - 2025年6月二手车交易量165.75万辆,环比增3%,同比增9%,交易金额1,068亿元 [5] - 1-6月二手车累计交易量957万辆,同比增2%,交易额6,232亿元,降0.3% [5] - 二手车流通改善,但交易比例仍低于发达国家,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6] 乘用车价格走势 - 7月乘用车均价16.9万元,较同期降0.8万元,1-7月均价17.1万元 [7] - 燃油车均价从2024年18.3万元降至2025年1-7月18.1万元,7月17.8万元 [7] - 新能源车均价从2023年18.4万元降至2025年16.1万元,7月16.2万元 [7] - 豪华车1-7月均价36.2万元,合资品牌17.5万元,新势力24万元,自主品牌12.2万元 [8] 区域市场分析 - 2025年1-6月全国乘用车零售同比增11%,呈现"北强南弱"特征 [9] - 北方车市份额较2019年增5.7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保持7%份额 [9] - 华东、华南车市同比下滑较大,华北东北A00级车表现优秀 [9] - 插混车型在北方省份提升较快,纯电动在南方接受度提升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