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技术迭代

搜索文档
走进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景顺长城科技军团孟棋解析“万亿级”市场投资机遇
中国基金报· 2025-08-14 21:33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蹒跚学步"进化至"连跑带跳打斗"阶段,运动控制、环境适应能力显著提升 [9][13] - 三大应用场景明确:工业搬运分拣、商业服务(零售/表演)、ToC陪护教育,商业化落地加速 [10][11] - 硬件成本下降+小脑算法达国际一线水平+云端协同大脑创新,技术迭代推动产业成熟度提升 [13][14] 技术突破亮点 - **运动性能**:宇树科技格斗机器人软硬件协同优化,松延动力跑步机器人实现无视觉爬坡/下楼梯 [3] - **自主能力**:加速进化足球机器人从遥控升级至自主识别射门,银河通用零售机器人可抓取异形商品并商用 [3] - **协作创新**:越疆机械臂协同擦盘、ABB多臂摇酒杯,自变量机器人精准垃圾分类+缝纫荷包 [3] - **云端控制**:国内厂商20台机器人群体云端协同分拣,节省终端成本并实现流水线作业 [14] 产业发展阶段 - 当前类比"3-5岁儿童",技术路线未完全定型但进步显著,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 [16] - 硬件领域已现分化,专注型企业建立壁垒;增量机会集中于传感器、复杂零部件及AI大脑 [18][19] - 中国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快速模仿能力及供应链协同,在全球竞争中占据同一起跑线 [25] 投资策略方向 - 存量领域聚焦执行器等成熟硬件优胜劣汰,规避概念炒作标的 [19] - 增量布局感知系统(五官)与智能决策(大脑)技术,跟踪订单量产进度 [18][19] - 科技产业整体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机器人/AI/智能驾驶/半导体国产替代构成核心赛道 [24] 行业数据指标 - 展会规模创纪录:200+企业参展,1500+展品,超100款新品首发 [2] - 技术里程碑:小脑算法1年内达国际一线水平,机器人智商相当于3-5岁儿童 [13][14]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产业见闻
2025-08-11 22:06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人形机器人产业链[1][3] - 公司:优必选、八三科技、上海维泰、奥比中光、宇立、蓝点、UB险、语数、银河通用、智升科技[2][3][12][13][14][15][16][17] 核心观点与论据 技术迭代与轻量化 - 技术迭代是产业链主要看点,轻量化是重要方向,PEEK材料、镁合金替代传统钢材,降低机器人体重并提高蓄能效率[1][4] - 电机结构优化(缩小体积、提高集成性)和磁体材料升级(高性能永磁体、高密度绕线技术)是两大革新,轴向电机因扁平小巧成为发展方向[5] - 丝杠价格明显下降,灵巧手微型滚珠丝杠报价降至500元/根,未来或降至两三百元/根,微型行星滚柱丝杠开始送样[6] 减速器与材料应用 - 新型摆线减速器应用于大负载部位,寿命为谐波减速器2-3倍,行星减速器进入送样阶段[7] - PEEK材料减速器重量降低50%,但价格高10%-15%,验证通过后成本有望下降[8] 灵巧手与市场需求 - 国内市场以6个主动自由度的少自由度灵巧手为主(如宇树小型机器人),海外以高自由度为主[10] - 灵巧手未来发展关注算法能力、核心零部件(电机、减速器、触觉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能力[11] 传感器技术 - 触觉传感器是成长性最佳赛道,八三科技占电容触觉传感器70%-80%份额,上海维泰视触觉方案性能显著但价格高(5000元/个)[12] - 六维力传感器可能被电机水平及算法代偿,但主流企业仍沿用该路线[13] - 3D视觉传感器受国内厂商青睐,奥比中光方案接受度高,批量采购价可降至1000-2000元[14] 特种机器人展示 - UB险展示群体智能技术和多任务工业协同方案,语数首售四足机器人Air(自重37kg,满载续航12.5公里)[15] - 银河通用展示工业应用场景(零件分拣、锅把翻箱等),智升科技机器狗占据特种机器人较大市场份额[15][16][17] 其他重要内容 - 世界机器人大会规模:200+公司参与,1500+展品,展馆面积5万平方米[2] - 零销售领域海外售价下降明显,因华人占比多且溢价能力有限[10] - 减速器需平衡寿命(1-2年)、性能和成本,不同灵巧手方案短期内将并行发展[9]
360度旋转跳、精准分拣 机器人聪明大脑加速迭代
央视新闻· 2025-08-09 08:18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 展示了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有多款首发新品亮相 [1] 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 - 北京人形机器人中心研发的全球首个通用多模态感知能力人形机器人 可对真实物理世界实时建模 实现自主避障和控制 无需遥控器或信标引导 [2] - 该机器人通过头部雷达和六个摄像头识别环境 具备超强算力及时处理信息 并采用体素3D建模技术感知周围物品 [2] - 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难度高 需协调几十个关节精准跟随路径 [2] 人形机器人性能提升 - 身高1.7米 体重65公斤的人形机器人可完成360度跳跃 运动扭矩达400牛·米 腿部关节模组电机提供爆发力 [3] - 机器人通过算法训练实现平稳落地 接近体操运动员水平 [3] - 分拣机器人具备智能大脑和灵巧手 可自主观察、翻转包裹并扫码 集成身体姿态、触觉、视觉、听觉等多模态信息 [3] - 公司自研操作层面大模型 专门针对机器人打造多模态信息处理系统 [3]
数十亿元投资只为一张入场券?工厂实探机器人“神经”制造如何突围
第一财经· 2025-06-30 16:52
行业投资门槛 - 机器人上游零部件厂商需要数十亿元投资作为入场券 [1] - TE苏州工厂展示高度自动化生产线和十余米机械生产线 [1] - 连接器制造面临长周期开模与成本控制的矛盾 [2] 连接器技术特性 - 连接器占机器人BOM成本1%-2%但技术地位关键 [4] - 1.3米人形机器人需使用100-200个连接器 [4] - 连接器传输速度和可靠性直接影响机器人性能 [4] - 工业场景连接器故障可能导致百万级别损失 [10] 生产工艺 - 宽度不到1厘米的连接器需经过注塑/冲压/电镀/组装多环节 [5] - 13米组装流水线生产拇指盖大小的连接器 [9] - 端子根据不同应用镀镍/金/锡以延长使用寿命 [9] - 硬模开发需三个月而软模仅需三周 [13] 人形机器人需求 - 人形机器人对连接器要求小型化和稳定性优先 [10] - 下肢需安装超过30个执行器/驱动器/传感器 [10] - 行业处于早期阶段导致客户需求差异明显 [14] - TE针对不同客户需求准备三个版本方案 [14] 成本控制策略 - 先推适配度高的标品再根据需求定制化 [11] - 批量生产可降低平均成本但投入较大 [11] - 定制化生产需重新开模但其他环节可用现有产能 [13] 行业竞争格局 - 五洲新春拟募资10亿元投入机器人零部件研发 [16] - 北特科技拟募资3亿元建设泰国丝杠生产基地 [16] - 三花智控宣布投资不低于50亿元研发机器人项目 [16] 行业发展阶段 - 人形机器人技术路径尚未收敛导致需求不确定 [13] - 行业需要聚焦小型化/稳定性与量产成本平衡 [17] - TE每年生产超过2350亿件产品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