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电机

搜索文档
格力、美的合作伙伴,今日申购!
证券时报· 2025-09-22 08:19
本周(9月22日—9月26日),A股市场暂有1只新股申购,为北交所的奥美森,公司发行价为8.25 元/股,单一账户申购上限为95万股,该股将于本周一开启申购。 招股书显示,奥美森是专业的智能装备制造生产商,主要从事智能生产设备及生产线的研发、设计、生产、销 售,公司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电器、环保、风电和锂电新能源及其他行业等领域,是实现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和 高效化的关键装备。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换热器生产智能设备、管路加工智能设备和其他定制智能设备(环保设 备、锂电池热压整形设备和风电叶片根部数控铣削机等)。 公司自2003年成立以来,深耕热交换和管路加工技术,专注研发保持技术优势,通过多年非标自动化生产线 的经验累积,形成了领先的技术优势和良好的市场口碑,与国内外主要电器生产企业如格力电器、美的集团、 奥克斯、海信家电、TCL家电、四川长虹、大金空调、松下电器、江森自控、特灵、开利、富士通将军、三菱 重工海尔等保持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同时,公司产品已销售至伊朗、印度、土耳其、俄罗斯、泰国、印度尼西 亚、越南等24个"一带一路"国家,客户分布全球40多个国家或地区。 2022年度—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 ...
北交所新股“热辣滚烫”首日平均收益率接近350%
证券时报· 2025-09-20 02:03
北交所新股市场表现 - 世昌股份9月19日登陆北交所首日收盘大涨271.6% [1][2] - 2025年北交所上市新股达14只 首日平均收益率349.98% [1][3] - 三协电机9月上市首日涨幅785.62% 为年内最高涨幅新股 [2][3] - 广信科技6月26日上市首日涨500% 鼎佳精密和天工股份涨幅超400% [3] 新股申购市场热度 - 锦华新材申购户数达52.49万户 冻结资金8511.87亿元创历史新高 [1][4] - 宏远股份、巴兰仕、志高机械冻结资金均超7000亿元 [4] - 三协电机和世昌股份冻结资金均超6000亿元 [4] - 能之光中签率0.0179%创历史新低 三协电机中签率0.0224% [4] 战略配售参与情况 - 锦华新材引入15家战投 合计认购653.33万股占发行规模20% 募资1.19亿元 [5][6] - 三协电机引入16家战投 拟认购360万股 募资3178.8万元 [6] - 机构通过提高报价竞争力和资金实力参与战略配售 [5] 上市公司业务特征 - 世昌股份主营汽车塑料燃油箱总成 2024年营收5.15亿元净利润6994.93万元 [2] - 三协电机主营控制类电机 产品包括步进电机/伺服电机/无刷电机 已实现协作机器人领域量产 [3] - 锦华新材主营酮肟产业链产品 包括硅烷交联剂/羟胺盐等 [4] 上市后备企业储备 - 9月18日新受理九目化学/百诺医药/申兰华3家IPO申请 [7] - 九目化学主营OLED前端材料 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7] - 新三板创新层企业超1700家 其中超800家符合北交所财务标准 [7] - 百利食品完成北交所IPO辅导 芬尼股份完成辅导备案 [7] 审核效率与市场展望 - 2025年前8月21家公司过会 过会到上市周期2-4个月 [8] - 8月5家新上市公司平均审核周期399天低于全年水平 [8] -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注册效率提升预计推动下半年新股发行提速 [8]
全球瞩目,湖北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大会九月启幕!剑指国家级产业高地,重塑机器人创新格局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16 08:00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发展 - 2025年被视为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爆发关键元年 人工智能 多模态感知与智能控制等技术深度融合推动多任务执行 自适应环境与协同作业能力提升[2] - 中国凭借硬件制造 算法迭代与市场应用积累成为全球供应链核心主导力量 国产减速器 伺服电机 灵巧手等关键零部件突破技术壁垒[2] - 产业化 规模化生态迅速成型 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加速形成[2] 湖北武汉产业竞争力 - 武汉作为华中科技与产业创新高地依托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机构在机器视觉 运动控制 仿生结构与具身智能等领域积累深厚[2] - 光谷汇聚大量高新技术企业覆盖具身智能 云计算与高端制造等关键环节 构建产学研用紧密联动创新生态[2] - 省市政策引导企业拓展人形机器人落地应用 加速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线与市场[2] 2025产业生态大会概况 - 大会于2025年9月26日至27日在武汉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办 由长江证券 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产业联盟主办 聚焦前沿技术 产业应用与生态建设[4][5] - 采用专家论坛加产品展览模式 推动整机企业 零部件供应商 科研机构与终端用户深度合作[5] - 主题为人形汇聚 生态共赢 助力湖北打造全国影响力产业高地[5] 大会亮点举措 - 聚源:汇聚百余家产业链头部企业 500余位院士专家与企业领袖 成立国家级专家委员会 开展技术突破与商业化对话 头部企业集中发布整机与零部件新品[6] - 聚势:推动重点项目签约落地形成千亿级资本闭环 开展企业分级投融资路演 结合场景开放计划以揭榜挂帅机制推进制造 医疗 应急等领域供需对接[6] - 聚能:首创楚才回家高端人才生态圈 联合高校共建具身智能课程 发布产业白皮书与颠覆性技术报告 主导制定行业团体标准[6] 大会板块设置 - 主论坛聚焦技术开源 资本闭环 政策赋能与人才输送 打造政产学研用金全要素对接平台 开展行业专家圆桌对话[7] - 产品展汇聚六十余家人形机器人细分赛道头部企业 设置人形机器人 具身智能 核心零部件及开发者生态四大主题展区[7] - 展览展示国内外企业 科研机构与高校最新产品 技术与解决方案 提供前沿科技互动体验[7] 参会企业与机构 - 工业机器人企业包括埃斯顿自动化 埃夫特机器人 非夕科技等14家[12]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企业包括亿嘉和 晶品特装 七腾机器人等8家[13] - 医疗机器人企业包括元化智能 天智航 思哲睿智能医疗等12家[14] - 人形机器人企业包括优必选科技 宇树 云深处等25家[15] - 具身智能企业包括跨维智能 银河通用 千寻智能等23家[17] - 核心零部件企业包括绿的谐波 因时机器人 坤维科技等26家[18]
本周北证50创新高后震荡回落,建议关注科技成长个股
东吴证券· 2025-09-14 15:36
核心观点 - 北证50指数在创出新高后震荡回落,全周累计下跌1.07%,市场活跃度有所回落,资金关注科技题材相关个股,建议关注产业景气度高、估值相对低位的成长型个股,重点布局人工智能、机器人、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方向[3][6][18] 北交所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12日收盘,北证50指数报1600.88点,较上周下跌1.07%,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1.38%,创业板指数上涨2.10%,科创50指数涨幅达5.48%,显示市场资金更倾向流向成长性板块[6][18] - 北证A股成分股数量为275只,平均市值33.60亿元,本周日均成交额319.40亿元,环比减少11.21%,区间日均换手率6.76%,较上周下降0.94个百分点,成交规模与换手率同步收缩[6][18] - 北交所持续扩容,2025年1月至8月新三板共挂牌公司27家/33家/21家/33家/33家/13家/16家/13家,平均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23/6549/6988/5437/8404/4206/4400/6928万元,新三板挂牌公司平均业绩水平稳中有升[18] 行业重要新闻 - 北交所存量上市公司代码切换工作总体准备就绪,自2025年10月9日起将为存量股票启用新证券代码,加强北交所上市公司的辨识度,便于投资者关注、了解和投资北交所[6][12] - 中国人民银行规范人民币跨境同业融资业务,明确将境内银行与境外机构间存在实质债权债务关系的各类人民币资金融入融出业务纳入监管框架,要求业务期限不超过一年,并引入逆周期调节机制,根据银行资本水平或存款规模设定净融出余额上限[6][14] - 自然资源部公布"十四五"期间资源保障能力显著提升,2024年海洋经济总量达10.5万亿元,占GDP比重7.8%,海洋原油增量贡献国内七成以上,海水淡化规模全球领先,海运量占全球三分之一[6][15][16] - 欧洲央行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存款便利利率2.00%、主要转按揭利率2.15%及边际贷款便利利率2.40%不变,基于当前通胀水平与中期目标基本一致且经济指标呈现改善迹象[13] - 俄罗斯央行将关键利率下调100基点至17%,降息幅度低于市场预期的200基点,需维持紧缩货币条件以确保2026年通胀回归4%目标[17] 新股上市 - 三协电机(920100.BJ)成立于2002年,专注于研发、制造并销售控制类电机,主要产品包括步进电机、伺服电机和无刷电机及与其配套产品,以其体积小、功率密度大、绿色节能的显著特点,在精密控制电机领域树立了良好口碑及自主品牌,产品已广泛用于安防、纺织、光伏、半导体、3C电子、汽车制造、机器人、医疗设备和智能物流等领域[4][23] 投资建议 - 截至2025年9月12日收盘,北证A股/创业板/上证主板/深证主板/科创板PE分别为55/44/13/23/73倍(口径为PE 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主板估值处于低位,而科创板及北证A股估值较高,建议优先布局估值安全边际较高、业绩确定性强的个股,同时精选具备技术壁垒和产业政策支持的科创成长标的[7][24]
上市首日大涨785%!北交所这一概念火了,多只翻倍股诞生!
搜狐财经· 2025-09-13 15:15
北交所机器人概念板块规模与构成 - 北交所机器人概念板块共有25家公司 总市值达到979.43亿元(接近千亿)[2][3][4] - 去年25家公司实现营收136.79亿元 归母净利润12.62亿元[4] - 产品覆盖伺服电机、空心杯电机、小型聚合物锂电池、回转轴承、六维力传感器等领域[4] 公司细分领域特征 - 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集中在核心零部件、传感器、控制器及系统集成领域[4] - 鼎智科技布局滚珠丝杆和空心杯电机 丰光精密谐波减速器2025年目标产能10万套[5] - 万达轴承为叉车轴承单项冠军 苏轴股份滚针轴承配套工业机器人关节[5] 市场表现与估值特征 - 年内多家公司股价翻倍 三协电机上市首日收涨7.85倍[7] - 整体估值相对较低 但内部分化明显(如巨能股份市盈率300倍)[9] - 估值差异源于市场开户人数不足1000万、投资门槛限制及投资者决策谨慎[9] 产业链定位与发展阶段 - 多数公司聚焦核心零部件研发 与沪深公司发展阶段存在差异[11] - 较少进入特斯拉等大厂人形机器人供应链 整体处于概念验证阶段[11] - 业务拓展通过市场发掘、转型升级(如汽车零部件公司转型)及并购实现[11] 机构关注与投资逻辑 - 运动模块机械零部件/结构件企业及传感器/控制器/电子连接企业受关注[13] - 部分公司获机构调研 但私募机构对业绩预期持谨慎态度[12] - 板块成长性和专精属性突出 估值潜力随产业发展和市场认知加深被发掘[11][13]
上市首日大涨785%!这一板块火了,多只翻倍股诞生!
证券时报网· 2025-09-13 08:23
北交所机器人概念公司多为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小巨人",集中在核心零部件、传感器、控制器、系统集成及应用场景等领域,在细分领域具有 一定的技术壁垒。 比如鼎智科技,公司运动控制解决方案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公司还布局滚珠丝杆、空心杯电机等产品;丰光精密自主研发了谐波减速器 产品,2025年目标产能为10万套;万达轴承是叉车轴承单项冠军,积极拓展海康、三一、库卡等工业机器人客户;苏轴股份滚针轴承产品可配套 RV减速机,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关节;威贸电子与图灵机器人战略合作,推进连接器、PEEK材料在机器人中的验证;创远信科与凯盛机器人战略 合作,向其提供电信号测试及软硬件测试解决方案,等等。 新三板市场也有一批机器人概念公司,如川机器人、华成工控、明鑫智能、科力特等。其中,川机器人是一家全栈自研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从 核心零部件技术,拓展至人形机器人、复合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整机产品研发与生产,实现了从"零件自研"到"整机落地"。科力特是一家高性 能硬质合金生产企业,曾获得工信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产品包括精密成型耐磨轴套、核主泵用抗辐射机械密封环材料等。 总市值接近千亿 证券时报记者统计发现,北交所机 ...
北交所机器人板块扩容 细分领域潜力待释放
证券时报· 2025-09-13 01:39
北交所机器人概念板块规模与构成 - 北交所机器人概念板块共有25家公司 总市值达到979.43亿元[1] - 25家公司去年实现营收136.79亿元 归母净利润12.62亿元[1] - 长虹能源 开特股份 富恒新材 苏轴股份 骏创科技 奥迪威等公司营收超过6亿元 仅长虹能源 苏轴股份 开特股份 万通液压的归母净利润超过1亿元[1] 细分领域技术布局 - 公司产品涵盖伺服电机 空心杯电机 小型聚合物锂电池 回转轴承 六维力传感器等领域[1] - 鼎智科技布局滚珠丝杆和空心杯电机 丰光精密谐波减速器2025年目标产能10万套[2] - 万达轴承拓展工业机器人客户包括海康 三一 库卡 苏轴股份滚针轴承配套RV减速机[2] - 威贸电子推进连接器和PEEK材料在机器人中的验证 创远信科提供电信号测试及软硬件测试解决方案[2] 市场表现与估值特征 - 万达轴承 万通液压 开特股份 华密新材 骏创科技 明阳科技 乐创技术年内股价翻倍[3] - 三协电机上市首日股价收涨7.85倍 成为北交所今年上市首日表现最亮眼的新股[3] - 巨能股份最新市盈率TTM达到300倍 鼎智科技 丰光精密等核心零部件企业享受估值溢价[3] - 北交所机器人概念公司市场知名度有限 整体估值水平相对较低[3] 估值水平分析 - 北交所市场开户人数不到1000万人 投资者门槛限制资金进入 现有投资者多为成熟投资者[3] - 沪深A股公司体量较大 在机器人领域深耕多年 占据重要零部件或系统市场先机[4] - 北证50成份指数创历史新高 机器人概念受资金追捧 当前估值水平并不低[4] 投资价值与发展路径 - 机器人板块估值潜力与投资价值正在被发掘[6] - 北交所机器人概念股标签通过市场发掘 转型升级和并购三条路径形成[6] - 北交所 新三板机器人概念公司多数聚焦核心零部件 所处发展阶段与沪深上市公司有差异[6] - 较少进入特斯拉等大厂的人形机器人供应链体系 整体仍处于概念验证阶段[6] 机构关注与投资方向 - 部分北交所企业获得机构调研 股价表现活跃[7] - 可关注与运动模块相关的机械零部件以及结构件相关企业 传感器 控制器 电子连接等相关领域的公司[7]
外资正疯狂“淘金”,中国机器人的“黄金三角”
虎嗅· 2025-09-12 15:46
行业投资趋势 - 中国机器人核心部件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正吸引全球资本疯狂押注 [1] - 外资为赌中国核心部件国产替代而豪掷投资 [1] - 资本押注目标为抢占全球供应链安全高地和未来数据算法话语权 [1]
日企里的AI尖子生,松下中国「求变」
36氪· 2025-09-12 14:51
AI战略布局 - 公司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在华外资企业生存至关重要 若不应用AI技术将难以生存[1] - 公司实施"双轨并行"AI计划 一方面提供AI服务器核心零部件 另一方面将AI技术融入终端产品和内部运营[1] - 在AI基础设施供应链领域具有全面布局 覆铜板是AI服务器关键材料 元器件应用于服务器电源模块 贴片机设备是AI服务器生产线标配[1] - 电子材料业务在中国设有三家工厂 为知名客户供应产品[1] - 研发团队规模快速扩张 中国研发人员每年以20%-30%速度增长 2024年已接近400人 未来三年持续增加[3] - 布局AI终端应用小模型研发 在大连搭建生成AI服务器 专注于开发适用于家电和住宅设备的小模型[3] - 实现全员AI初步落地 接入DeepSeek和阿里巴巴通义千问等大模型 员工使用AI辅助制作PPT和低代码开发[3] - 通过内部AI应用竞赛推广技术 培养全公司AI应用文化[3] 本土化经营模式 - 推行"中国成本 中国速度 中国模式"三大口号 成为5万名在华员工工作准则[4] - 中国东北亚地区64家企业中超过一半一把手由中方人员担任 且以年轻人为主[4] - 软件开发人员从6年前的1000人增加到2000人 其中1200人专注产品软件开发 800人从事IT工具开发[4] - 本土化人才不仅负责中国市场研发 还开始参与全球项目[4] - 工业自动化研发团队开始挑战供给欧洲产品在中国研发[4] - 实现现地决策机制 中国团队可自主决定而不需向日本总部请示[4] - 业务负责人拥有与日本同等级别权限 能独立完成新产品设计开发制造销售全流程[4] - 将伺服电机普及型号研发中心从日本大阪转移到中国苏州 利用本地供应链推出有竞争力产品[5] - 供应链本土化是关键支撑 拥有6000多家供应商 占全球供应商总数三分之一左右[6] - 在上海设立全球采购公司 350名员工专门为中国供应商提供贸易服务和商机对接[6] - 中国零部件通过该平台供应给全球兄弟企业[6] - 人事制度进行重大改革 培养年轻领导 推进人才开发本土化[8] - 建立财务人事税务三大共享中心 实现集中管理加分散经营的平衡[8] 业绩表现与组织变革 - 中国市场成为重要训练场 经过激烈竞争后研发能力设计能力软件能力得到极大提升[9] - 2024财年中国东北亚地区销售额同比增长3%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0%[9] - 中国东北亚地区为松下全球业务利润贡献率达30%[9]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3%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6%[9] - 集团启动经营改革 2026年4月重组为三家独立事业公司[9] - 生活电器公司和中国东北亚公司主要业务由松下娱乐·互动株式会社承接[9] - 成立新风空调冷链集团和电气工程株式会社[10] - 不直接参与价格竞争 注重提供独有价值[10] - 加大研发投入 通过China for Global模式将中国市场成功经验复制到全球[10] - 持续推进供应链再造 贴近中国供应链打造中国成本[10] - 探索将组织架构优化推广至全球 考虑将几个产品全球运营中心从日本转到中国[10] - 未来发展方向是从"在中国 为中国"向"在中国 为全球"升级[11]
江特电机:公司电机产品包括伺服电机、新能源电机等
证券日报· 2025-09-11 19:17
公司产品线 - 电机产品包括伺服电机、新能源电机、起重冶金电机、风电配套电机、建机电机、特种装备电机等 [2] - 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机器人、工业自动化、飞行器、风电、新能源车、建筑塔机、起重冶金机械、电梯扶梯等行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