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组合

搜索文档
手搓「永久组合」,这届年轻人的投资赢学
雪球· 2025-07-14 17:19
永久投资组合的兴起 - 永久组合是一种多元资产等权重配置策略,起源于1970年代的美国,由哈利·布朗提出,核心思想是持仓分散、减少干预 [3][5] - 该策略在中国年轻投资者中流行,表现为"手搓版永久组合",特点是每年只调仓1次、无需盯盘,适合上班族极简理财 [3][4] - 组合配置思路具有开源特性,允许个人根据偏好调整资产比例和基金选择,形成个性化方案 [5][8] 三分法工具的应用 - 雪球推出"三分法"基金组合功能,通过资产分散、市场分散、时间分散三个层面实现配置理念落地 [7] - 操作流程分两步:根据收益率和最大回撤确定资产比例(可调整),在股票/债券/商品分类下选择基金(可添加其他基金) [8] - 工具结合引导式操作与自主权,近两年配置黄金和债券权重的组合回测业绩表现优异 [8][9] 历史背景与当前环境 - 1970年代黄金价格从35美元涨至512美元(+1363%),石油危机引发滞胀,促使全天候/永久组合等多资产策略诞生 [12][13] - 当前宏观环境与70年代相似:发达经济体增长放缓、高利率、黄金上涨,推动多资产配置理念复兴 [15] - 中国指数基金/ETF普及为"多资产配置+指数化投资"提供便利条件 [15] 投资者行为变迁 - 年轻投资者倾向构建"安全屋"式组合,追求抗收割能力,与哈利·布朗自由意志主义的政策主张(权力分散、减少干预)理念契合 [17][18] - 资管行业主动管理叙事遇冷,信息差消除使投资者更青睐确定性的多元资产配置方案 [5][15]
普通人能吃上的最大红利是什么?
雪球· 2025-06-13 16:32
核心观点 - 普通人最大的红利并非外部风口,而是自身建立的"复利系统",该系统强调长期积累和确定性,而非短期波动[3][6][19] - "混沌系统"表现为反复横跳、缺乏积累,在投资中体现为追逐热点但浅尝辄止,如去年纳指、今年黄金和港股创新药等[8] - "复利系统"注重方向性经验积累,技术派依赖指标、价值派坚持左侧投资,作者采用"永久组合"进行大类资产配置[10][11][13] 系统分类 混沌系统 - 特点为决策反复、依赖外部情绪,职场中表现为频繁切换行业,投资中表现为追逐纳指、黄金等热点但无持续积累[7][8] - 典型案例为粉丝因外部干扰错过2024年4月纳指抄底机会[9] 复利系统 - 技术派通过持续优化指标提高胜率,价值派坚持低估板块逆向投资,作者采用股票(A股红利基金、海外纳指/标普500)、债券(国内纯债/美债)、商品(黄金)、现金(货币基金)的"永久组合"[11][13][14][15][16] - 截至2025年6月10日,该组合收益6.33%,跑赢中证偏股基金指数(4.04%)和沪深300(-1.7%)[16] 市场表现 - 美股标普500达6038点,距前高6147仅差1.8%,纳指持续小步上涨[18] - A股上证指数回升至3400点,关税风暴影响消退后整体势头向好[17][19]
为什么“永久组合”不用考虑止损操作?
雪球· 2025-04-29 16:39
止损与仓位管理 - 止损本质是仓位管理的补救措施而非独立投资行为 合理分散配置可避免强制止损[6] - ALL IN或加杠杆策略会强化止损依赖性 均衡配置股债金货币等低相关性资产可降低止损需求[7] - 细分资产占比控制在较低区间(如单只基金占5%)时 50%亏损仅影响总仓位2.5%[6] 三类标的止损策略 - 压舱石型标的(纳斯达克/标普500/红利基金)几乎无需止损 历史显示短期20%-30%回调常见但长期胜率高[10][11][13] - 波段操作型标的(A股/港股/新兴市场ETF)适用高卖低买策略 阴跌时控制仓位补仓 暴力拉升时减仓[22][24][25] - 长周期型标的(如房地产)需把握产业周期拐点 初期重仓末期果断出清 避免高频交易[30][33][34] 市场操作案例 - 纳斯达克指数从4月7日1.5W低点反弹至1.7W点 涨幅10% 但市场参与度指标从20升至67显示情绪过热不宜追涨[17][19][21] - 东南亚科技ETF持仓收益率-22%时未止损 通过定投控制仓位实现微笑曲线[29] - 房地产周期操作案例显示2016-2021年置换策略成功 但末期加仓大平层导致亏损[31][32] 止损行为误区 - 反复止损易导致追涨杀跌 如2020年基民止损A股转美股后又高位追回A股造成二次亏损[37][39][40] - 止损仅当彻底离开某类标的或市场时有效 否则会降低资金效率[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