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标普500指数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育儿补贴制度来啦,如何给孩子做一个“成长帐户”?|投资小知识
银行螺丝钉· 2025-08-02 21:43
账户设计 - 账户资金将投入标普500指数基金,年满18岁后可提取用于高等教育、首次住房、创业或生育子女等重大支出,未使用则转入个人退休金账户[4] - 政府初始注入1000美元,类似教育储蓄模式,但指数基金长期收益大概率远超储蓄[4] 投资策略 - 采用指数基金为核心投资工具,利用18年时间跨度熨平市场波动[4][9] - 强制18年定投计划,限制资金随意取出,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提高长期投资纪律性[6] 政策背景 - 2025年1月1日起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对3岁以下婴幼儿每年发放3600元补贴[6][7] - 建议将育儿补贴、红包等资金纳入成长账户定投,账户可暂存于家长名下[8] 长期优势 - 18年定投周期能充分利用时间复利效应,克服投资者短期行为偏差[6][9] - 账户设计参考养老金运作机制,通过封闭期保障资金长期增值[6]
[7月28日]指数估值数据(大盘继续上涨,成长股接力;育儿补贴制度来啦;月薪宝发薪日;黄金星级更新)
银行螺丝钉· 2025-07-28 21:56
市场表现 - 大盘指数微涨 维持在4.7星级水平 [2][3] - 成长风格表现强势 医药行业上涨 港股医药领涨 A股医药跟涨 [6][7] - 港股整体上涨 红利等价值风格表现突出 科技股微幅波动 [8][9] - 价值风格分化明显 红利指数和自由现金流指数下跌 [4][5] 特朗普账户政策 - 2025-2028年新生儿将自动获得政府注资1000美元的账户 允许每年追加不超过5000美元定投 [16][17][20] - 账户资金将投资于标普500指数基金 18岁后可提取用于教育/购房等重大支出 否则转入退休账户 [21][22][23] - 政策核心是通过指数基金实现长期复利增长 18年封闭期强制储蓄 [25][36] - 国内类似案例包括中央汇金过去两年买入超万亿沪深300等指数基金 [32] 国内育儿补贴政策 - 2025年起对3岁以下婴幼儿发放每年3600元补贴 [42] - 建议利用补贴资金为孩子建立长期投资账户 配置指数基金或投顾产品 [44][45] - 18年定投周期可平滑市场波动 充分享受复利效应 [45] 月薪宝组合调整 - 起投门槛降至200元 新增定投功能 采用40:60股债均衡策略 [50][51] - 适合4-5星级市场环境投资 提供养老/教育等定期现金流需求 [52] 指数估值数据 - 中证价值指数盈利收益率10.87% 市盈率10.08倍 股息率4.71% [63] - 沪深300市盈率13.94倍 上证50市盈率13.49倍 创业板指市盈率33.53倍 [64] - 标普500市盈率24.97倍 纳斯达克100市盈率29.89倍 [64] - 绿色品种为低估定投标的 红色为高估品种 [66] 黄金投资工具 - 每周更新黄金牛熊信号板 辅助判断黄金估值水平 [56][57] - 提供债券指数估值表 满足多元化配置需求 [68]
存钱收益太低,房子又不能买,还能投哪里
36氪· 2025-07-26 13:06
历史背景与现状对比 - 1980年代美国通过暴力加息至20%压制通胀,导致美元汇率飙升打击制造业出口 [2] - 同期日本凭借低利率和货币贬值优势,制造业产品(如汽车)抢占美国市场,丰田、本田压制福特、克莱斯勒 [3] - 1985年《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升值,削弱日本出口竞争力 [4][6] - 当前中国面临类似挑战:产能过剩、房地产缩水、消费疲软,外贸顺差受美元贬值威胁 [7] 资产配置趋势 - 日本泡沫经济时期资金从制造业转向房地产和股市,东京地价一度可买下整个美国 [10] - 中国当前房地产见顶,资金流向全球资产如标普500(三年涨10倍)、纳斯达克、日经指数 [11][14] - 日本"渡边太太"现象:家庭主妇通过低息日元贷款兑换美元购买美股美债套利 [12] - 中国中年女性群体类似主导家庭财富配置,转向海外资产(标普500、黄金、港股)以应对国内收益率下降 [14] 香港的战略地位 - 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连接内地与全球资本,是人民币国际化关键枢纽 [18] - 恒生科技指数表现强劲,宁德时代等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吸引全球资金 [19] - 短期建议配置港股科技、金融板块,长期关注香港保险产品,但回避非自住房产 [19] 行业与公司动态 - 英伟达三年内股价上涨10倍,反映全球资金对科技资产的追捧 [11][17] - 美国车企(福特、克莱斯勒)在1980年代被日本车企(丰田、本田)压制 [3] - 日本财阀曾大举收购美国地标资产如洛克菲勒大厦 [5] 经济政策影响 - 日本应对经济下滑时降息至0利率,资金空转未流入实体制造业 [8][9] - 中国当前经营贷利率2.5%、房贷利率3.0%,但企业仍因库存压力不敢扩产 [11] - 银行个人贷款门槛降低,资金可能流向全球高收益资产 [15][16]
盘点几只高收益、低回撤的宽基指数基金
搜狐财经· 2025-07-14 14:39
沪深300指数 - 沪深300指数由沪深市场中规模大、流动性好的300只最具代表性证券组成,涵盖各行业,反映A股整体趋势 [1] - 该指数在资产配置中起到稳定作用,长期投资中提供分散性和稳定性,避免单一股票风险 [1] - 沪深300指数代表中国经济增长红利,适合作为投资组合的基础配置 [1] 央视财经50指数 - 央视财经50指数由央视财经频道联合高校及专业机构编制,筛选治理完善、财务稳健、具备成长能力及社会责任感的上市公司 [2] - 指数走势比沪深300更陡峭,中枢提升幅度更好,收益更高,代表A股市场"精华" [2] - 投资该指数可分享优质企业的额外收益,兼具市场增长与公司治理优势 [2] 红利低波指数 - 红利低波指数选取各行业分红较高的股票,集中于成熟行业,商业模式稳定且盈利可观 [3] - 行业分布以银行和资源型企业为主,与银行指数相关性较高 [3] - 指数历史上曾出现较高回撤,需注意市场风险偏好变化对稳定性的影响 [3] 纳斯达克100指数 - 纳斯达克100指数涵盖英伟达、苹果、谷歌等全球顶尖科技企业,近五年收益110%,近七年收益超200% [4] - 指数集中反映科技行业创新与盈利能力,但行业分散度不足,曾受互联网泡沫冲击 [4] - 当前美股估值较高,投资需理性评估市场风险 [4] 标普500指数 - 标普500指数覆盖美国500家大型上市公司,行业分布广泛,全面反映美国经济状况 [5] - 近五年收益超90%,近十年收益230%,波动性低于纳斯达克100,稳定性突出 [5] - 适合养老基金、教育基金等长期投资目标,需耐心获取复利收益 [5] 指数基金配置策略 - 高收益低回撤的宽基指数基金(如沪深300、央视50、红利低波、纳斯达克100、标普500)可作为投资组合核心 [6] - 投资者需根据目标、风险承受能力及期限合理配置不同指数基金 [6]
“韭菜”如何防止被割?不妨听听“镰刀”怎么说
36氪· 2025-06-23 10:33
价值投资理念 - 价值投资的核心原则包括安全边际、护城河和能力圈,理念高度相似且常引用巴菲特和芒格语录 [1] - 传统价值投资类书籍容易引发审美疲劳,因案例和表述差异有限 [1] 乔丹·贝尔福特与《投资之狼》 - 作者乔丹·贝尔福特为《华尔街之狼》原型,曾因欺诈入狱,转型后以"华尔街之狼"IP出版多部书籍 [1] - 书中主张放弃短期暴富幻想,提倡长期投资和防割韭菜策略,视角独特且具警示性 [2] 投资者行为分析 - 案例显示投资者费尔南多两个月亏损97%,本金从10万美元缩水至3000美元,主因追涨杀跌和高买低卖 [3] - 频繁交易导致高额佣金,此类投资者为华尔街经纪人的理想客户 [4] 华尔街运作机制 - 华尔街历史可追溯至1711年奴隶拍卖,1792年《梧桐树协议》赋予24名成员交易特权,形成封闭利益团体 [4] - 内幕交易、虚假新闻等行为在华尔街长期存在,仅严重违规者受惩处 [5] - 华尔街与投资者利益不一致,鼓励频繁交易以收取佣金 [5] 华尔街收费机器复合体 - 包括CNBC、彭博社、《华尔街日报》、嘉信理财等机构构成利益共同体,通过频繁交易维持收益 [5][6] - 普通投资者频繁交易实质是为该体系提供维护成本 [6] 基金经理行业现状 - 少数明星基金经理获超额收益后封闭基金,仅服务超高净值客户 [8] - 多数基金经理表现逊于市场,但收费高昂,类比"用摇滚巨星价格雇佣扔飞镖的猴子" [8] 指数基金优势 - 低成本标普500指数基金可覆盖美国经济成长,避免错失新兴企业价值 [8] - 巴菲特赌局显示标普500十年收益率125.9%,远超对冲基金组合的36%,差距达89.9% [9] 投资者认知偏差 - 多数投资者高估自身能力,幻想成为"镰刀"而非"韭菜",需警惕华尔街营销策略 [9]
普通人能吃上的最大红利是什么?
雪球· 2025-06-13 16:32
核心观点 - 普通人最大的红利并非外部风口,而是自身建立的"复利系统",该系统强调长期积累和确定性,而非短期波动[3][6][19] - "混沌系统"表现为反复横跳、缺乏积累,在投资中体现为追逐热点但浅尝辄止,如去年纳指、今年黄金和港股创新药等[8] - "复利系统"注重方向性经验积累,技术派依赖指标、价值派坚持左侧投资,作者采用"永久组合"进行大类资产配置[10][11][13] 系统分类 混沌系统 - 特点为决策反复、依赖外部情绪,职场中表现为频繁切换行业,投资中表现为追逐纳指、黄金等热点但无持续积累[7][8] - 典型案例为粉丝因外部干扰错过2024年4月纳指抄底机会[9] 复利系统 - 技术派通过持续优化指标提高胜率,价值派坚持低估板块逆向投资,作者采用股票(A股红利基金、海外纳指/标普500)、债券(国内纯债/美债)、商品(黄金)、现金(货币基金)的"永久组合"[11][13][14][15][16] - 截至2025年6月10日,该组合收益6.33%,跑赢中证偏股基金指数(4.04%)和沪深300(-1.7%)[16] 市场表现 - 美股标普500达6038点,距前高6147仅差1.8%,纳指持续小步上涨[18] - A股上证指数回升至3400点,关税风暴影响消退后整体势头向好[17][19]
美债利率狂飙5%!美联储狂买348亿,这场庞氏游戏还能撑多久?
搜狐财经· 2025-05-27 08:03
美国债务危机现状 - 美国国债总额接近37万亿美元,达到GDP的124%,并以每三个月增加1万亿美元的速度持续增长 [1] - 美国政府依靠"借新还旧"维持财政运作,面临前所未有的财政可持续性危机 [1] 国际评级机构与市场反应 - 穆迪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展望为负面,指出国会长期未能有效管控债务 [3] - 预计到2035年,美国国债利息支出将占联邦预算的30% [3] - 2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5%,反映投资者大规模抛售情绪 [3] - 5月9日美国财政部拍卖1500亿美元国债,仅成交780亿美元,缺口达720亿美元 [3] - 美联储当周购买348亿美元30年期国债以维持市场流动性 [3] 利率与金融市场影响 - 30年期房贷利率突破7%,企业融资成本显著上升 [4] - 标普500指数公司盈利增长预期可能从年初的12%骤降至零 [4] 美元霸权与全球去美元化 - 全球加速去美元化,各国央行对美债配置比例逐步下降 [6] - 日本等主要持有国转向增持本币资产,削弱美债需求基础 [6] - 美联储政策陷入两难,需保持高利率抑制通胀又需购买债券维持流动性 [6] 投资策略建议 - 建议配置黄金ETF或实物黄金,过去50年通胀超5%时黄金年均实际回报率达10% [7] - 短期理财工具(如货币基金、短期债券基金)年均收益率保持在2%到3%可对冲通胀损失 [7] - 构建全球化、分散化投资组合,采用"核心卫星"策略 [7] - 股债组合(60%股票,40%债券)年化波动率比单一股票资产低40% [7] - 坚持长期投资,过去20年每月定投1000美元在标普500指数基金年化回报率可达8.5% [8] - 避免杠杆交易,确保投资资金为长期闲置资金(至少5年以上不用) [10] - 短期资金(1-2年)配置货币基金、银行T0理财产品,中期资金(3-5年)选择纯债基金或分红型保险,长期资金(5年以上)布局股票型基金和指数增强产品 [10] 长期经济影响 - 美国债务问题本质是经济发展模式和制度缺陷积累的结果,长期将导致美元信用流失 [11] - 财政纪律缺失将重新塑造全球经济秩序 [11]
一文看懂如何构建稳健的永久投资组合
搜狐财经· 2025-05-21 20:53
永久投资组合概述 - 永久投资组合由哈利·布朗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旨在通过多元化投资在不同经济条件下获得稳定回报 [2] - 资产配置为25%股票、25%长期债券、25%现金(短期国库券)和25%黄金 [2] 设计原理 - 覆盖四种经济情景:繁荣期(股票表现最佳)、通货膨胀期(黄金升值)、衰退期(长期债券上涨)、通货紧缩期(现金提供安全性) [4][5] - 强调财富保护而非最大化回报,平衡资产以应对不可预测的经济走势 [5] 实施步骤 - 将投资资本按25%比例分配至四种资产类别 [7] - 选择初始投资工具:股票(如沪深300、纳斯达克100指数基金)、债券(10年或30年国债ETF)、现金(货币基金)、黄金(实物或ETF) [7] - 定期(季度/半年/年度)再平衡以维持25%占比,通过卖出表现好的资产并买入表现差的资产 [7][8] 历史表现 - 1964年起回测显示年化回报8.5%,波动性低于60/40组合(8.8%) [9] - 纳斯达克100版本近十年累计收益135%,年化8.89%,最大回撤8.57%,夏普比率1.39 [9] - 沪深300版本近十年累计收益78%,年化5.98%,最大回撤9.95%,夏普比率0.94 [12] 使用注意事项 - 适合低风险偏好、注重财富保值的投资者,无需频繁调整 [14] - 局限性包括:利率上升时长期债券表现不佳、长期繁荣期股票可能拖累组合、实物黄金存储成本高 [14][15] - 投资者需克服心理偏差,避免因单一资产表现优异而偏离策略 [15]
打工人的悲歌:为什么普通美国人在财富上落伍了?
虎嗅APP· 2025-05-15 07:42
核心观点 - 普通劳动者与资本持有者之间的财富积累差距显著扩大,1971年购买1股标普500指数需25小时劳动,2024年需195小时,差距达7.8倍 [1][2][3] - 经济结构与财富分配机制变迁导致"汗水"难以追赶"资产"增值,工资增长远落后于资本回报 [4][8][13] - 复利效应使资本积累优势更明显,1971年1万美元投资标普500至2024年可增值至50万(不计股息)或170万(含股息再投资),而工资储蓄仅增值至5.5万美元 [15][16][17] 经济环境与政策影响 - 宽松货币与低利率政策推高资产价格,资金涌入股市、房市而非提高工资,导致名义财富增长但实际购买力下降 [5][6][7] - 量化宽松(QE)下美国资产价格飙升,但扣除通胀后工资停滞,1970年代以来实质薪资几乎未增长 [8] 资本回报与劳动收入对比 - 标普500指数1971-2024年从10点涨至5000点(增长50倍),同期美国平均周薪从120美元增至1200美元(仅10倍) [11][12] - 资本回报率(r)长期高于经济增长率(g)及工资增长率,形成财富积累加速度 [10][13] 科技与行业分化 - 科技推动财富创造但加剧两极分化,科技板块年均回报远高于传统服务业,AI浪潮进一步扩大鸿沟 [19][21][22] - 高科技、金融等行业资本回报率显著高于传统行业,全球化压制普通工人工资上涨空间 [24][25] 财富积累效率变化 - 劳动收入转化为被动收入的效率下降:1971年需25倍年薪实现收入替代,2024年需33倍 [27] - 按每年储蓄20%工资计算,1971年需16年积累1年工资的被动收入,2024年需25年 [28][29] 应对策略 - 普通人需采用"工资收入+资本收入"双轮驱动模式,尽早学习投资以利用复利效应 [30][31] - 加入资本积累是应对财富分化的必要途径,尽管难度高于单纯劳动 [32]
打工人的悲歌:为什么普通美国人在财富上落伍了?
虎嗅· 2025-05-14 17:16
核心观点 - 1971年购买1股标普500指数基金需25小时劳动所得,2024年需195小时,差距达7.8倍[1][2][4] - 资本回报率增速远超劳动工资增长,导致普通劳动者与资本持有者财富差距扩大[3][5][16] - 复利效应使资本积累优势显著,1万美元投资标普500指数53年后可增值至170万美元,而工资储蓄仅增至5.5万美元[18][19][20] 经济结构与财富分配机制 - 宽松货币政策和低利率推高资产价格,资金涌入股市、房市而非提高工资[6][7][8] - 过去20年美国量化宽松导致资产价格飙升,扣除通胀后工资几乎未增长[10][11] - 资本回报率(r)长期高于经济增长率(g)和工资增长率[13][14][15] 资本与劳动回报对比 - 1971-2024年标普500指数增长50倍(10点至5000点),同期美国平均周薪仅增长10倍(120美元至1200美元)[14][15][16] - 科技板块年均回报远高于传统服务业,加剧行业间财富分化[25][28] - 全球化削弱劳动者议价能力,资本收益更多流向资本所有者[29][30][31] 财富积累效率变化 - 1971年需25倍年薪的标普500市值实现收入替代,2024年需33倍[33] - 每年储蓄工资20%,1971年需16年积累1年工资的被动收入,2024年需25年[34][35] - 劳动收入转化为被动收入的效率显著下降[32][33][34] 应对策略 - 普通人需通过"工资收入+资本收入"双轮驱动积累财富[36][37] - 早期投资可借助复利效应,即使初始金额较小[37][38] - 加入资本积累是应对财富分化的必要途径,尽管难度较高[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