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EBS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计算机行业研究:激光雷达系列深度之五:AEBS新规催化标配预期,割草机+无人城配快速放量
国金证券· 2025-06-11 19: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重申激光雷达不仅是“智驾之眼”,更是未来有望覆盖所有广义机器人场景的“下一代通用传感器”,智能割草机市场百万颗级别的大单及 robovan 市场从 1 到 10 的快速上量趋势已印证该逻辑 [5] - 车规市场 AEBS 新规有望推动激光雷达标配,下沉化 + 高端化或牵引量价齐升;智能割草机市场 3D 感知趋势明确,成本优势 + 技术路线储备构筑竞争壁垒;无人城配车市场“载货版 L4”率先放量,有望再塑一个 ADAS 激光雷达市场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车规市场:AEBS 新规有望推动激光标配,下沉化 + 高端化或牵引量价齐升 - ≤L2 辅助驾驶:2025 年 2 月起草、4 月征求意见的新国标将 AEBS 由“推荐性国标”升级为“强制性国标”,覆盖范围、激活速度和误检 & 漏检等方面全面升级;全球欧、美、日均已强制要求安装 AEBS 系统;新国标下激光雷达在探测距离、精度、误响应控制上优势明显,标配车载激光雷达或提上日程 [11][12][13] - L3 有条件的自动驾驶:L3 系统需更周密安全冗余设计,海外已有成熟实践;国内车企 L3 落地布局提速,今年上半年密集公布进展,架构车型均标配 4 - 5 颗激光雷达;国内车厂提出智驾险解决方案应对责任转移问题 [24][28][29] - L4 自动驾驶:中美已在多地开展 Robotaxi 商业化运营,主流车型均采用融合激光雷达的感知方案,单车搭载 7 - 10 颗激光雷达;2025 年或为 Robotaxi 量产元年,中美主流厂商进展提速 [31][33] - 规模扩容:2022 - 2025 年搭载激光雷达车型销量激增、价格下沉;未来激光雷达发展将呈现下沉化、扩散化、高端化三大趋势 [34][39] 割草机市场:3D 感知趋势明确,成本优势 + 技术路线储备构筑竞争壁垒 - 价值:割草机从手推式转向智能化,激光雷达搭载率达 28%;传统“RTK/UWB + 视觉”感知方案存在局限性,激光雷达 3D 建模 + 主动避障可实现全天候精准作业,或为割草机器人感知“最优解” [38][41][45] - 空间:2024 年我国割草机出口总金额 24.7 亿美元,出口呈上升趋势;全球割草机销量超 1000 万台,中国出货量约 165 万台,渗透率至少超 17%;若割草机远期达智能化 80% + 激光雷达 80%渗透率,激光雷达 TAM 可跃升至 64 亿元 [56][62] - 格局:头部激光雷达厂商密集签约智能割草机客户,订单量级突破百万颗;割草机激光雷达竞争壁垒在于“成本优势”与“多元技术路线储备”,头部厂商因车规市场规模效应和组件复用具备成本优势,且多元技术路线储备使其适配速度更快 [66][67][76] 无人城配车:“载货版 L4”率先放量,有望再塑一个 ADAS 激光雷达市场 - 价值:无人物流车单月成本降至 2000 元量级,单票成本降低 67%,且可 24 小时工作分时段服务不同客户,释放经济价值;主流厂商车型几乎标配多颗激光雷达,激光雷达赋能无人物流车应对复杂路况,未来伴随政策限速放宽有望成为标配 [79][80][84] - 空间:国内快递业务量增长快、快递员人数增长慢,主流厂商累计订单超 24000 台,预期未来大规模放量;若 1 万元单车价值量 + 400 万年化出货量,无人物流车激光雷达远期市场规模可达 400 亿元,有望再造一个 ADAS 激光雷达市场 [85][10][38] - 格局:头部激光雷达厂商密集绑定无人物流车客户,推进多场景合作落地;“换人”前提下成本仍是重要考量,车规级严苛要求或成未来进入壁垒 [24][39]
AEBS装配市场空间巨大,前视一体机方案将成增量市场主流
全景网· 2025-05-26 17:09
工信部规范智能驾驶宣传 - 工信部对车企智驾宣传进行明确界定 要求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并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 [1] - AEBS将成为国家强制标准 所有乘用车和轻型载货汽车都将标配AEBS系统 [1] - 前视一体机方案将成为增量市场主流 利好一体机芯片及整机供应商 [1] AEBS市场现状与前景 - AEBS是汽车主动安全技术核心组成部分 与LDWS、ACC共同构成ADAS基础功能 [2] - 2025年1-2月中国乘用车AEBS整体装配率为56.5% 新能源乘用车装配率达62.9% [2] - 不同价格区间车型装配率差异巨大 32万元以上车型超93% 8万元以下仅2.6% [2] - 新规落地后AEBS市场规模或从2024年380亿元激增至2026年1200亿元 [3] - 市场增长源于N1类载货汽车新增350万辆/年空间和8万元以下车型装配率从2.6%提升至100% [3] 前视一体机技术发展 - 8MP前视一体机方案成本已降至500元左右 摄像头模组+域控制器方案成本仍高达数千至万元以上 [4] - 前视一体机方案预计成为法规给乘用车AEBS带来的主要增量 [4] - 均胜电子2025年开始提供支持所有2级智能辅助驾驶场景的前视一体机 [4] - 均胜电子已获取某海外主机厂客户L2和L2++智能辅助驾驶解决方案业务订单 [4] 行业合作与产品进展 - 均胜电子与东风汽车、黑芝麻智能联合开发的舱驾一体化方案进入量产阶段 [5] - 均胜电子将为某知名自主品牌车企多款车型提供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解决方案 [5] - 辅助驾驶行业法规日益完善 将推动高阶辅助驾驶向L3级智能驾驶进化 [5]
AEBS新规解读:从“推荐”到“强制”,中国汽车安全标准迎来历史性跨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8 22:54
汽车安全新规与AEBS市场 政策升级与市场影响 - 中国将实施《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强制性国标,覆盖M1类乘用车和N1类轻型载货汽车,适用范围扩大30% [1][3] - 新规实施后,AEBS装配率将从不足60%提升至100%,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380亿元激增至2026年的1200亿元 [1][7] - 政策分阶段推进:2026年底前完成营运车辆改造,2027年1月1日起新申请车型需达标,2028年1月1日全面实施 [3] 技术标准升级 - 新标准新增对行人、自行车、摩托车等弱势交通参与者的识别能力考核,并引入仿真测试(占比不低于30%) [5] - 激活速度区间调整:M1类车辆为10-80 km/h,N1类为10-60 km/h,误触发限制更严格 [5] 市场现状与增长潜力 - 当前AEBS装配率呈"哑铃型"分布:32万元以上车型超93%,8万元以下仅2.6%,政策落地将填补经济型车辆需求缺口 [6] - N1类轻型货车新增350万辆/年市场空间,叠加入门级车型装配率提升,驱动市场规模增长 [7] 产业链投资机会 感知层 - 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为核心组件,2024年乘用车毫米波雷达装配率达52%,市场规模预计突破60亿元 [9] 决策层 - 地平线征程系列芯片市占率28%,为国内决策层领军企业,通过算法优化提升复杂场景识别能力 [9] 执行层 - 线控制动系统2024年渗透率50.8%,市场规模约250亿元,国产厂商份额持续扩大,预计2025年渗透率增至65% [10] 其他行业动态(非AEBS相关) - 航运、机器人、光伏题材近期受市场关注,相关企业如国航远洋(电煤运输)、利君股份(工业机器人)、京运通(光伏设备)表现活跃 [11][12][13]
强制安装!余承东、何小鹏曾互怼争论,这个汽车新规来了!市场进入电风扇行情,巴菲特,持仓曝光→
雪球· 2025-05-16 16:09
阿里股价下跌 5月15日,阿里巴巴公布了2025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第四季度,阿里营收为2364.54亿元,同比增长7%。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 净利润为298.47亿元,同比增长22%。 市场延续了电风扇行情,题材加速轮动,机器人产业链掀涨停潮;高位股抱团加剧,成飞集成走出8连板;汽车产业链集体大涨,豪恩汽电、万安 科技等多股涨停。 业绩不及预期吗? 另外每季度的13F报告,都是投资者观察顶级资金动向的窗口最近,巴菲特又有了新动作。 01 今日A股缩量调整,市场逾3000股飘红,全天成交1.09万亿元,较上一日缩量629亿。截至收盘,沪指跌0.40%,深证成指跌0.07%,创业板指跌 0.19%。 A股昨天涨幅榜领涨的银行、消费、外贸、港口今天领跌。 2025财年全年,阿里营收为9963.47亿元,同比增长6%。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1581.2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淘宝、天猫、闲鱼、1688等在内的淘天集团Q4营收1013.69亿元,同比增长9%。全年营收为4498.27亿元,同比增长3%。 | | | 截至3月31 日止三個月 | | | | --- | --- | - ...
锐明技术:前装业务取得突破,25Q1利润高速增长-20250429
太平洋· 2025-04-29 13: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锐明技术前装业务取得突破,2025年一季度利润高速增长,海外收入快速增长且剥离低毛利业务聚焦主业,费用率持续优化,盈利能力提升,前装业务有望成新增长点 [1][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票数据 - 总股本1.77亿股,流通股本1.2亿股;总市值86.92亿元,流通市值58.8亿元;12个月内最高价61.27元,最低价28.89元 [3] 业绩情况 - 2025年营业总收入27.77亿元,同比增长63.45%;归母净利润2.90亿元,同比增长184.50%;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15亿元,同比增长2.53%;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89.60% [4] 业务收入 - 2025年主营业务收入19.74亿元,同比增长32.73%,其中国内6.93亿元,同比增长14.80%,海外12.81亿元,同比增长44.99%;非主营业务收入8.03亿元,同比增长279.00%,已出让低毛利电子产品加工业务子公司控股权 [5] 费用与盈利 - 2024年研发费用2.84亿元,同比增长15.14%,主营业务研发费用率从2023年的16.57%降至14.37%;2024年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为7.39%、8.78%,分别同比下降3.11、2.11pct;2025Q1毛利率47.71%,同比+5.49pct,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0.36/0.09/1.41pct [5] 前装业务 - 2024年前装业务收入9695万元,同比增长119.80%,与整车制造企业合作推动技术预装,在国内外市场加速渗透,欧标安全管理系统量产,AEBS系统拓展车型,电子后视镜融合欧标系统即将发布 [6]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6.34/33.94/42.4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3/5.90/7.97亿元 [6] 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2,777|2,634|3,394|4,242| |营业收入增长率(%)|63.45%|-5.16%|28.84%|24.98%| |归母净利(百万元)|290|413|590|797| |净利润增长率(%)|184.50%|42.29%|42.86%|35.14%| |摊薄每股收益(元)|1.66|2.33|3.32|4.49| |市盈率(PE)|28.69|21.06|14.74|1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