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交付量
icon
搜索文档
野村:比亚迪今年的交付量可能在500万至520万辆之间
快讯· 2025-08-04 13:01
比亚迪交付量预测 - 野村分析师预测比亚迪2023年交付量可能在500万至520万辆之间 [1] - 公司可能通过发布新车型或升级现有车型来创造自下而上的机会 [1]
除MEGA外, 理想25年6月交付成绩无疑是不佳的
理想TOP2· 2025-07-01 23:06
交付数据与环比变化 - 25年6月各车型交付推算数据:L6(16389辆)、L7(8250辆)、L8(4360辆)、L9(4968辆)、L789合计(17578辆)、MEGA(2312辆) [1] - 环比变化:L6(-12.74%)、L7(-17.63%)、L8(-17.92%)、L9(-13.65%)、L789合计(-16.62%)、MEGA(+132.6%) [1] - L系列全系环比下降超12%,MEGA成为唯一正增长车型 [1] - 24年L789改款后经历6个月才超过改款前水平,仅24年12月再次突破 [4] - 25年6月L系列环比下降14.8%,与24年4月改款后14.3%的降幅相近 [5] 交付指引与历史表现 - 25Q2交付指引从12.3万辆下调至10.8万辆,6月指引从48205辆降至35000辆 [6] - 历史上19次交付指引中,仅4次符合初始指引,2次符合修正后指引,2次低于下限 [6] - 本次是首次在没有新车型发布情况下对短期销量产生严重误判 [7] - 此前3次未达指引中,两次接近下限(22Q3差476辆、24Q4差1304辆),一次因MEGA发布误判(24Q1) [7] 销售体系问题分析 - 5月底实施更严格返佣政策,短期压制销量但长期有利 [8] - 销售体系存在多头管理问题:战区总→销售经理→店长→销售形成高频逼单链条(部分店铺每小时被催单) [10] - 店长需同时应对销售经理/战区总/GTM/市场部/BP等7-8个部门的干预 [10] - 销售变革后职能混乱,销售沦为政策传递者而非价值传递者 [11] - 核心矛盾在于未赋予店长自主决策权,未形成"以店长为中心"的管理共识 [9][12] 市场环境因素 - 部分L6潜在用户转向观望竞品YU7 [8] - 取消高息高返政策影响短期销量 [8] - 产品价值传递体系失效,销售动作变形 [11] - 人事变动可能带来价值观重塑,但产品竞争力是否下降仍需观察 [13] 数据推算方法 - 6月交付数据通过日均上险量推算,假设6.1/6.30数据与6.2-8/6.23-29日均一致,再乘以交付/上险系数 [3] - 悲观预测模型:参照24年L789改款后复苏曲线,推算25年下半年L系列月交付分别为33185/36095/39452/34792/42437/38392辆 [6]
瑞银:Q2汽车交付恐令市场失望 重申特斯拉“卖出”评级
快讯· 2025-06-26 16:41
瑞银对特斯拉的评级与交付预测 - 瑞银重申对特斯拉的"卖出"评级,目标价为215美元 [1] - 预计特斯拉2025年第二季度交付量约为36 6万辆,同比下降18%,环比增长9% [1] - 特斯拉Q2交付量预计比市场预期低10% [1]
热搜!雷军疑似回应余承东
新华网财经· 2025-06-01 13:31
小米SU7交付量及量产计划 - 2025年5月小米SU7交付量超28000台 [2] - 公司正全力为小米SU7大规模量产做准备 预计7月份量产 [2] 雷军与余承东的言论交锋 - 雷军引用莫言名言"诋毁 本身就是一种仰望" 被网友解读为对余承东言论的隔空回应 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2][3] - 余承东在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称"从其他行业来的公司只做一款车就卖爆了" 外界解读为暗指小米 并提到该企业有强大品牌能力和流量能力 [5] - 余承东表示自家产品在质量 体验 性能等方面均优于对方 但销量却不及对方零头 [5] 行业竞争态势 - 新进入者凭借品牌能力和流量能力快速打开市场 对传统车企形成挑战 [5] - 产品力与市场表现存在差异 反映出品牌营销在汽车行业竞争中的重要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