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8
icon
搜索文档
推测理想25Q2营收会在307亿以上
理想TOP2· 2025-08-24 21:46
得到扣增值税营收249.9198亿, 车辆营收/总营收按0.96算,则对应总营收307.21亿。 MEGA 56月如果也按51.38算,会对总营收造成一亿左右的影响。 如果毛利19.0-20.0%,则对应毛利润58.33-61.4亿 推测理想25Q2营收会在307亿以上,不过即使更多也不会多多少。 如果毛利19.0-20.0%,则对应毛利润58.33-61.4亿,营业费用应该会在50.47-57.92亿之间,则营业利润在0.4-10.93 亿之间。 以下为细化算法: TOP2之前推算理想25Q1营收255.43-261.48,最后实际营收259.8亿。详见:《 理想25Q1营业利润自由现金流不会好 看 》 其中255.43亿的算法是拿易车24年7月数据算出L6789的均价( 对应L6均价24.9034,L7均价33.4122,L8均价32.9187,L9 均价42.6961 ),然后25年1-3月,将L6 均价减1万,L78均价减1.2万,L9MEGA均价减1.6万(2月28日开始的官方降 价,之前有顺义补贴) 25年4-6月,L6789按25年1-3月算,MEGA 4月按51.38,56月按54.38算。 ...
MEGA可能比所有L系列90后占比更高, 无孩率更高
理想TOP2· 2025-08-23 22:42
根据这张图片显示,拒QuestAuto数据,25年6月,MEGA比理想所有L系列90后占比更高,家庭有孩占比更低。 李想在i8发布会上说MEGA,有30%用户是单身,不清楚这里单身的定义是什么。 25年7月8日,TOP2指出《 1个常见误解: 理想的车1个人开有点亏或为自己不应该首选理想 》,MEGA是理想所有车里一个人用最爽的车型,比其他车都 更爽。 1人用理想反而比多人用理想更爽,本质是2点: 1.有更多东西可以常备,多人使用无法常备。 2.平均空间资源更多。 常备放一张纯平单人床(一直不收那种): MEGA可以选择右侧一二排/二三排, 左侧二三排。 L67是右侧一二排+二排放倒叠加后备箱形成床 L89只能选择右侧一二排(L89二三排无法形成一张床,且三排向前放倒不够成年人睡) 即MEGA可以实现那怕经常3人也能常备纯平单人床,4人就不行了。 L89 只要经常2人就不能纯平单人床了,L67虽然经常2人可以二排与后备箱为单人床,但是这种模式下是倒着的,无法正向看屏幕,体验有所缺 失。 如果经常都只有1人,L6789 MEGA 都可以常备放一张纯平单人床,且视角正式屏幕。 杯架放置选择: L89 MEGA 副 ...
基于14个主流20万以上品牌看理想市占率变化
理想TOP2· 2025-07-28 17:23
理想汽车市占率变化趋势 - 23年1-10月市占率整体从6.97%上升至13.14%,其中6月和8月环比略有下降,10月为23年市占率高点[1] - 23年11-12月市占率下降至11.33%/11.59%,12月销量破5万但市占率非高点[1] - 24年1-5月市占率在8.34%-9.77%徘徊,3月为最低点[1] - 24年6-12月L6交付破2万后,市占率回升至11.17%-14.36%,7月达14.36%为24年高点[1] - 25年1月市占率9.60%,2-5月在10.64%-11.81%徘徊,6月突降至9.35%[1][2] 赛力斯市占率表现 - 赛力斯市占率高点为24年2月(春节月),另有6次超10%[3] - 24年6月/7月/11月/12月和25年5月/6月市占率分别为10.66%/11.13%/10.26%/10.11%/10.59%/11.51%[3] - 24年2月后市占率未突破前高,但40万以上车型市占率明显提升[3] - 25年6月赛力斯市占率11.51%,较24年7月仅上升0.38个百分点[3][4] 品牌间市占率对比 - 24年7月至25年6月,理想市占率下降5.01个百分点,奔驰/蔚来/宝马/极氪也分别下降2.46/1.92/1.32/0.48个百分点[4] - 同期赛力斯/奥迪/沃尔沃/魏牌/阿维塔/特斯拉/小米市占率分别上升0.38/0.41/0.79/1.84/2.55/2.83/2.87个百分点[4] - 理想与赛力斯市占率之和在24年7月达25.49%的高点[5] - 随着i8/i6/新M7交付,理想与赛力斯市占率之和有望突破24年7月高点[5]
理想汽车
数说新能源· 2025-07-18 10:14
如何看待i8的预期差 - i8预定订单超2W 店均40+ 超市场首日难以破万的预期 [1] - i8实际上市价格预计33W左右 较预期的34-35W更激进 拉近和L8价差 大定转化率可更乐观 [2] - 30-40W价格带优质供给稀缺 兼具补能体验&空间&智能化的供给只有i8 [3] 如何看对增程的冲击 - 纯电上市后聚焦1/2线核心城市 增程向下沉市场扩圈 避免直接冲突 [4] - 3线以下渠道覆盖率不足50% 销量占比约33%(15W左右) 渠道翻倍假设下销量增长60-70% 量增确定性10W [5] 往期推荐 - 主机厂电芯采购兼顾性能和成本 [10] - 比亚迪出海发力东南亚 [10] - CATL储能市场增长高于动力 [10]
1个常见误解: 理想的车1个人开有点亏或为自己不应该首选理想
理想TOP2· 2025-07-08 23:33
消费者认知偏差分析 - 理想品牌宣传与产品定义长期聚焦3人以上家庭场景 导致消费者形成"不应为单人需求首选理想"的认知偏差 [2] - 品牌未主动纠正"为家庭需牺牲个人偏好"的文化刻板印象 强化了奶爸车标签 [2] - 23年L789车型操控性能不足 加剧了"牺牲驾驶乐趣换舒适"的认知 [3] 单人使用场景优势 **空间资源配置** - 全系车型单人使用时均可常备纯平单人床 且保持正向屏幕视角 [5] - MEGA可实现3人乘坐时仍保留单人床 L67/L89分别在2人/1人场景下才能实现 [5] - 副仪表台杯架利用率提升:L89/MEGA的4个杯架可常备悬浮桌板/即热水壶等设备 多人使用时杯架更多被水瓶占用 [6] **功能体验优化** - MEGA Home系统提供专属办公解决方案 二排空间为全系最大 [7] - 单人场景下悬浮桌板可常驻副驾区域 提升电脑办公/用餐便利性 [6][7] - 车载冰箱补给周期延长 运动器材装载空间更自由 [8] 产品迭代趋势 - 24款L789已改善操控性能 25款L9达到行业较高水平 [3] - 公司持续挖掘家庭市场潜力 20万以上价格段79%购车者为家庭用户 [3] - 当前产品定义中家庭最小单位为2人 未将单人场景纳入核心目标 [3] 市场需求洞察 - 存在显著比例用户希望淡化奶爸标签 寻求更年轻化品牌形象 [4] - 仅约20%车主真正重视操控性能 舒适性需求实际覆盖更广人群 [8] - 单人使用场景下 理想车型在空间利用率及功能扩展性方面超越竞品 [5][6][7][8]
理想汽车-W(02015):5月销量符合预期,新款Mega及L系列开启大规模交付
国投证券· 2025-06-03 21: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 - A,维持评级,6 个月目标价 135.84 港元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理想汽车 5 月交付量 4.1 万台,同比+16.7%,环比+20.4%,新款 Mega 及 L 系列交付带动环比提升 [1] - 预计 25Q2 交付 12.3 - 12.8 万辆,收入 325 - 338 亿元,智驾+AI 发力,纯电系列有望开启产品大周期 [2]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3、160、177 亿元,对应当前市值 PE 分别为 22.6、14.6、13.2 倍,给予 25 年 26xPE,对应 6 个月目标价 126.96 元,折合港币 135.84 元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销量情况 - 5 月交付量同比增长因去年同期 L6 爬坡,环比提升因 4 月新老款交替基数低,新款 Mega 及 L 系列 5 月大规模交付 [1] - Mega 焕新版销量持续突破,Mega Home 订单超预期,5 月下旬交付,产能爬坡,预计 7 月交付 2500 - 3000 台,较 24 年稳定月交付量增长 150 - 200% [1] - L 系列智能焕新版产品力提升,已大规模交付,随着终端需求回暖,预计月交付量逐步回到 5 万以上 [2] 销售渠道和服务网络 - 截至 5 月底,理想汽车全国有零售中心 506 家,售后维修中心及授权钣喷中心 502 家 [2] 展望 - 25Q2 预计交付 12.3 - 12.8 万辆,收入 325 - 338 亿元 [2] - 智驾进入第一梯队,下一代智能驾驶架构采用 VLA 大模型,7 月随纯电 i8 上市,重塑智驾产品 [2] - 纯电系列布局扎实,MEGA 改款订单充沛,超充站超 2414 座,i8 预计 7 月上市,有望开启纯电产品大周期 [3] 财务数据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主营收入(亿元)|1238.5|1444.6|1673.3|2349.3|2819.1| |净利润(亿元)|117.0|80.3|103.3|160.3|177.4| |每股收益(元)|5.52|3.79|4.82|7.49|8.29| |市盈率(倍)|19.8|28.8|22.6|14.6|13.2| |市净率(倍)|3.8|3.3|2.9|2.4|2.0| |净利润率|9.5%|5.6%|6.2%|6.8%|6.3%| |净资产收益率|19.5%|11.3%|12.8%|16.5%|15.5%|[10]
理想25年5月交付40856, 则6月交付指引为48205-53205
理想TOP2· 2025-06-01 20:47
理想汽车交付指引与预期 - 公司25Q2交付指引为123000-128000辆 其中4月交付33939辆 5月交付40856辆 推算6月交付指引为48205-53205辆 [1] - 24年6月交付量为47774辆 因此6月交付指引同比增长0 9%-11 37% [1] - 公司对MEGA车型给出稳态月销2500-3000辆的预期 [1] - 若MEGA 8000大定为真 则保底月销2000+辆 对应6-12月月均新增订单1000辆 月销2500辆对应月均订单1500辆 月销3000辆对应月均订单2000辆 [1] 产品线销量关联性分析 - MEGA销量表现将影响i8车型 i8月销6-8K+将带动未来一年纯电车型销售 i8月销5K左右则对i6助力较小 [1] - 市场普遍认为YU7销量将超过i6 但有观点认为i6有机会超越YU7 [1] - 对i6的销量预期为1 8-3 0万辆 同时认为YU7有几率低于3 0万辆 [1] 6座与5座车型市场特征 - 部分消费者明确偏好6座车型 主要驱动因素为带娃需求 少数因二排独立座椅舒适性 [2] - 部分带娃消费者后续认为5座足够 因5座车二排空间优于6座车 [2] - 零跑品牌中6座车比5座更贵且增程比例更高 [2] - L7长期销量明显高于L8 [2] 产品定位与销售策略 - 6座车消费者更多为带娃驱动 且更倾向选择增程车型 [2] - i8因价位更高且为纯电6座 销售难度大于i6 [2] - i8销售表现良好可预示i6潜力 i8表现一般时i6仍有机会 [2]
理想亟待新一波冲刺
华尔街见闻· 2025-05-30 16:53
一季度财报表现 - 一季度总营收259亿元 同比微增1 1% 其中车辆营收247亿元 超出市场预期的241亿元 [2] - 单季度净利润6 47亿元 同比增长9 4% 是新势力中唯一连续十个季度盈利的车企 [2] - 车型结构改善 高毛利的Mega/L9/L8占比回升 对冲了老款车型降价影响 [2] 二季度销量指引与市场挑战 - 二季度收入指引隐含单车均价下滑1 3万元 销量指引12 3-12 8万辆 意味着5、6月销量仅4 5-4 7万辆 [2] - L系列换新版订单量明显低于预期 原预计完整交付月销量可达5万台 [2] - 一季度增程车型销量仅增长3 5% 远低于纯电45%和插混63%的行业增速 [2] - 竞品腾势N9、领克900、深蓝S09等瓜分份额 问界M系列改款加剧竞争 [3] 纯电战略进展 - MEGA焕新后订单增长超150% 远超内部50%预期 目标月交付2500-3000辆 [4] - i8、i6纯电SUV将分别于7月和9月发布 主打VLA智驾大模型、低能耗等特性 [5] - 预计20万以上纯电市场容量213万辆 PHEV市场169万辆 纯电将打开更大空间 [5] 渠道与海外扩张 - 三四线城市渠道成效显著 如四川自贡/达州门店在20万以上乘用车市占率达28% [6] - 百城繁星计划目标2026年四五线城市贡献超10万台销量 [6] - 未来聚焦亚洲和欧洲市场 目标海外销量占比达30% [7] 长期营收目标 - 计划通过增程SUV、纯电SUV及MEGA实现年营收3000亿元 需支撑110万台年销量 [8] - 达到3000亿规模后 将推出更合适的MPV及轿车产品 [8]
4月乘用车批发创当月历史新高,2025中国智能汽车技术展举行
西南证券· 2025-05-12 21: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月乘用车零售175.5万辆,同比增长14.5%,环比下降9.4%;今年以来累计零售687.2万辆,同比增长7.9%;4月乘用车批发219.0万辆,同比增长10.7%,环比下降9.2%,今年以来累计批发846.8万辆,同比增长11.1% [8][60][61] - 4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90.5万辆,同比增长33.9%,环比下降8.7%,今年以来累计零售332.4万辆,同比增长35.7%;4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113.3万辆,同比增长40.2%,环比增长0.3%,今年以来累计批发398.1万辆,同比增长42.1% [8][60][62] - 4月重卡批发销量约9万辆,环比下降19%,同比增长9.4%;今年以来累计销量约35.5万辆,同比持平;4月燃气重卡销量降至2万辆以下,国内渗透率从3月的30%降至27%以下;预计4月新能源重卡销量约1.25 - 1.3万辆,同比增长超1.7倍,行业渗透率在20%左右 [10][64][65] - 5月车市在国家和省市促消费政策推动下,车展线下活动活跃,预计增长相对平稳;5月7日广东鼓励广州、深圳放宽车辆购买限制;5月8日“2025中国智能汽车技术展”开幕,推动产业链技术共享和成果转化 [8][60] - 建议关注新能源汽车整车及产业链相关企业、智能驾驶等核心领域有技术积累和创新的企业、积极布局智能汽车领域的传统车企,持续关注重卡报废更新和天然气重卡补贴带来的机会 [8][6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上周行情回顾 - SW汽车板块报收7011.35点,上涨2%;沪深300指数报收3846.16点,上涨2%;乘用车板块上涨1.8%,商用载客车板块持平,商用载货车板块下跌0.3%,汽车零部件板块上涨2.4%,汽车服务板块上涨0.9%;SW汽车板块周涨跌幅位于行业第14位 [17] - 截止5月9日收盘,汽车行业PE(TTM)为24倍,较前一周上涨1.8% [23] - 上周涨幅前五依次是成飞集成、万向钱潮、明新旭腾、襄阳轴承、苏奥传感;跌幅前五依次是金鸿顺、隆盛科技、上海物贸、凌云股份、美力科技 [25] - 上周钢材综合价格下跌0.4%,铜价上涨0.2%,铝价下跌2%,天然橡胶期货价格下跌0.4%,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4.3%,浮法玻璃价格下跌0.5%;截止4月30日,国内液化天然气市场价为4460.4元/吨,同比上涨6.7%,环比下跌0.5%,汽柴比为0.64 [30] 市场热点 行业新闻 - 5月7日广东鼓励广州、深圳放宽车辆购买限制,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 [49] - 5月7日宁德时代天行B - 客车系列等电池包通过GB 38031 - 2025检测,成为国内首批满足该标准的商用动力电池 [49] 公司新闻 - 部分车企4月销量有不同表现,如广汽集团4月销量11.6万辆,同比下降12.7%,环比下降32.9%;上汽集团4月销量37.7万辆,同比增长4.6%,环比增长0.4%等 [50][53] - 5月7日吉利宣布计划收购极氪全部股份;北京现代首款纯电SUV ELEXIO亮相;同心传动转让许昌同行工贸49%股权;威迈斯发布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52][53] - 5月8日DeepWay深向推出星辰二代与星途新能源重卡车型;宁波华翔与象山工投、上海智元新创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52][58] - 5月9日极氪能源与广汽能源充电网络双向互联互通上线;蓝黛科技拟收购重庆台冠科技18%股权;嵘泰股份发布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 [52][58] 新车快讯 - 5月6 - 9日有多款新车信息,如上汽大众途观L PRO、一汽轿车红旗H9等,涉及燃油、插电混动、纯电、增程式等动力类型,价格区间不同 [54] 2025年3月欧美各国汽车销量 - 美国3月销量163.03万辆,同比增长8.7%,环比增长30.1%;加拿大3月销量18.95万辆,同比增长12.3%,环比增长50.8%等 [59] 核心观点及投资建议 乘用车 - 4月零售和批发数据及同比、环比情况,建议关注具备创新能力和市场拓展优势的车企,如比亚迪、吉利汽车等 [61] 新能源汽车 - 4月零售和批发数据及同比、环比情况,建议关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及受益于政策补贴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如比亚迪、吉利汽车等 [62] 智能汽车 - 5月8日“2025中国智能汽车技术展”开幕,建议关注智能驾驶等核心领域有技术积累和创新的企业及积极布局的传统车企,如比亚迪、德赛西威等 [63] 重卡 - 4月批发销量、燃气重卡和新能源重卡情况,考虑天然气重卡补贴,预计后续销量有望增长,建议关注重卡报废更新和补贴带来的机会,推荐潍柴动力、中国重汽等 [64][65] 重点覆盖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 报告给出多家公司的市值、股价、归母净利润、增速、EPS、PE及评级等信息,并对各公司推荐逻辑进行阐述,如爱柯迪产能扩张,新能源车业务推进;广汽集团旗下品牌在混动化与电动智能化领域发力等 [66][67][68]
LI AUTO(LI) - 2024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3-14 23:34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第四季度总营收达443亿人民币(61亿美元),同比增长6.1%,环比增长3.3%;全年总营收达1445亿人民币 [11][27] - 截至2024年底,现金达1128亿人民币 [12] - 2024年研发投入超11亿人民币 [13] - 2025年第一季度预计交付8.8 - 9.3万辆汽车,同比增长9.5% - 15.7%;预计总营收234 - 247亿人民币(32 - 34亿美元),同比下降8.7% - 3.5% [3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汽车销售:2024年第四季度汽车销售收入426亿人民币(58亿美元),同比增长5.6%,环比增长3.2%;全年交付超50万辆,L6、L7、L8和L9累计交付均超20万辆 [9][10][27] - 研发:2024年研发投入超11亿人民币,2024年第四季度研发费用24亿人民币(3.299亿美元),同比下降31%,环比下降6.9% [13][29] - 销售与服务网络:2024年销售中心比例从24%提升至42%,全国展示位从超2600个增至超3700个;截至2025年2月28日,有500家零售店 [20][21] - 超级充电网络:2024年建成1420个超级充电站,截至目前有超1900个充电站、超10000个充电桩 [1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2024年渗透率连续多月超50%,全年达45.9%,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 [9] - 20万人民币以上新能源汽车市场:公司全年市场份额达15.3% [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持续投入研发和创新,2024年研发投入超11亿人民币,推动自动驾驶系统突破和增长 [13] - 计划2025年推出两款纯电动SUV,Li i8于7月推出,Li i6于下半年推出 [39] - 2025年继续加强线下布局,合理拓展销售网络,优先考虑运营效率 [21] - 推进海外扩张,2025年1月在德国慕尼黑开设海外研发中心,在哈萨克斯坦、迪拜和乌兹别克斯坦建立直营服务中心 [22][23] - 2026年完成增程和纯电产品矩阵全覆盖,加大自动驾驶等人工智能技术投资,扩大超级充电网络覆盖范围,加速海外销售和服务网络增长 [67][6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公司凭借产品组合、组织效率和人工智能突破,巩固市场地位 [8][9] - 2026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继续提高,市场竞争将从争夺增长转向争夺市场份额,品牌重要性凸显,先进自动驾驶和相关技术将成竞争焦点 [66][67] - 公司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交付量同比增长9.5% - 15.7%,总营收同比下降8.7% - 3.5% [35]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自动驾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1月推出AD Max V13,2月为AD Max用户推出基于1000万视频片段训练的模型 [14][15] - 公司超级充电网络覆盖范围广、充电速度快、利用率高,冬季Li MEGA可12分钟充电500公里,春节假期充电设施利用率达99.9% [17][18]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请介绍新BEV车型的最新发布时间和亮点,以及AI战略的最新发展 - 公司计划今年推出两款纯电动SUV,Li i8于7月推出,Li i6于下半年推出;人工智能方面,公司认为现阶段重要的是提升能力,需构建结合3D视觉、大语言模型和端到端的基础模型 [38][39][41] 问题2: 在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如何看待公司今年的销量增长,以及何时市场份额能回到或超过之前的峰值 - 公司今年的销售增长战略包括产品升级、拓展销售网络、加强营销和海外扩张;对今年的销售增长有信心 [45][46][51] 问题3: 未来几年公司AI相关投资规模如何,除了Mind GPT和自动驾驶,是否有新的应用 - 未来几年AI相关投资将大幅增长,主要由运营现金流支持;公司在AGI时代的定位是成为硬件或设备制造商,需具备多种能力,还看到三种类型的机器人应用场景 [52][54][60] 问题4: 请展望2026年汽车和电动车行业的发展、竞争强度,以及自动驾驶软件的盈利模式 - 2026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继续提高,市场竞争将转向争夺份额,品牌重要性凸显,先进自动驾驶和相关技术将成竞争焦点;公司将完善产品组合,加大投资,扩大超级充电网络,加速海外市场发展;L4时代自动驾驶软件有盈利可能 [64][66][71] 问题5: 请提供第一季度车辆毛利率的预期,以及管理层在汽车业务和AI研发上的分配情况 - 预计第一季度车辆毛利率约为19%;董事长仍担任公司CEO,负责汽车业务各部门,公司在新框架下分配了新职责 [74][75][77] 问题6: 如何看待MEGA的市场表现和未来计划,以及公司的国际化长期规划 - Li MEGA在豪华纯电MPV市场连续多月销量排名第二,今年有望保持前三,预计年销量1 - 1.5万辆;公司将加速5C超级充电站建设,提升用户充电体验;2025年是海外市场正式拓展元年,公司将利用国内市场能力,在海外市场取得进展 [80][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