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东风汽车宣布成立新公司,卓驭科技称Tier1需具备兜底能力|第一财经汽车日评
第一财经· 2025-07-09 23:52
东风汽车成立奕派科技 - 东风汽车集团成立奕派汽车科技公司 旨在整合商企 研发 生产 供应链 销售及服务等全价值链资源 加速自主乘用车发展 [5] - 奕派品牌将与纳米品牌 风神品牌形成联动 但暂未涉及资产重组 [1][5] - 公司5月与华为达成深化合作 协同东风岚图 东风猛士 东风日产等品牌打造智能化产品矩阵 未来可能扩展至商用车领域 [5] 卓驭科技CEO谈Tier1能力 - 10万元以下车型消费者更关注基础性能和性价比 高价车型对辅助驾驶需求更强烈 [6] - Tier1供应商需具备技术兜底能力 对智能驾驶子系统全环节负责 需技术积累与供应链管理综合实力 [6] - 辅助驾驶平权面临技术挑战 预计一年内中算力方案可应对高难度场景 推动功能普及 [6] 比亚迪产品动态 - 全球首款超混旅行车海豹06DM-i上市 起售价10万元 搭载第五代DM技术 综合续航2000km 亏电油耗3 15L/100km 标配DiPilot 100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7] - 中国市场旅行车年销量约10 7万辆 比亚迪以10万元价格切入 打破30万元以上合资/进口车型垄断格局 [8] - 与上海乐高乐园达成全球首个中国汽车品牌合作 聚焦绿色出行与沉浸式驾驶体验 推动新能源文化普及 [10] 合资与自主品牌战略 - 东风日产新款奇骏上市 售价16 08-16 68万元 升级CMF平台底盘与Nissan Connect超智联2 0+系统 强化燃油车智能化 [9] - 领克推出首款中大型插混轿车10 EM-P 标配四驱与激光雷达 瞄准20万元级市场 挑战传统豪华品牌"56E"份额 [11] - 奇瑞将风云序列升级为独立品牌 计划3年推16款新车 同时调整架构 将星途品牌国内业务纳入奇瑞品牌事业群 [12]
中国汽车的“爷爷”长啥样?70年变迁,竟然只在一瞬间!
电动车公社· 2025-07-02 23:59
中国汽车发展史与文化 - 北京汽车博物馆展示了中国汽车工业从手工制造到全球产销第一大国的发展历程[1] - 博物馆藏品呈现了技术井喷阶段及中国汽车技术对全球品牌的反哺影响[1] - 通过历史车型探讨中国汽车文化根源及新能源发展方向[1] 新能源汽车技术内容 - 近期上市的小鹏G7车型技术特点被重点分析[3] - 电池新国标修订内容通过视频形式进行专业解读[3] - 世界模型概念及AI与智能驾驶底层逻辑被系统讲解[3] 汽车行业内容传播形式 - 采用第一视角沉浸式体验形式呈现汽车博物馆内容[1][2] - 视频号作为主要载体发布文字难以直观表达的技术解析内容[2][3] - 视频内容涵盖新车评测、技术标准解读、前沿概念科普等多元主题[3]
征服纽北,登陆GT:小米汽车扛起反内卷大旗
新浪财经· 2025-06-14 10:42
核心观点 - 小米SU7 Ultra量产版以7分04秒957刷新纽北量产电动车圈速纪录,成为"纽北全球最速量产电动车",展现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实力[1][4]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而非价格战实现差异化竞争,两次纽北刷圈(原型车6分46秒874、量产车7分04秒957)验证技术硬实力[3][7] - 全球顶级赛车游戏《GT7》首次收录中国车型小米SU7 Ultra,标志中国汽车文化软实力破圈[9][11][12] 技术突破 - 纽北赛道被称为"汽车性能试金石",此前被保时捷、奔驰等欧美车企垄断,小米实现弯道超车[7] - 性能车领域需攻克动力、底盘调教、空气动力学等核心技术,公司通过原型车与量产车双重验证打磨产品性能[7] - 公司在电驱、电池、大压铸、智能驾驶等关键领域拥有多项自研技术,新车型YU7在智能座舱和三电系统再突破[14] 行业影响 - 中国新能源汽车2024年产销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连续10年全球第一,但需补足技术品牌短板[13] - 行业价格战背景下,公司坚持"不拼价格拼技术"策略,价格保持稳定[8][14] - 公司被视作中国汽车强国引领者,通过技术硬实力(纽北纪录)和文化软实力(游戏IP合作)双路径走向全球[14] 文化破圈 - 《GT7》开发商主动邀请小米SU7 Ultra入驻,系该系列28年来首次纳入中国车型[11][12] - 游戏制作人山内一典专程试驾并考察工厂,认可"中国汽车工业十年快速发展"的技术成果[12] - 车型入选标准包括历史代表性、设计和高性能,反映国际对中国汽车工业的认可[12]
延伸汽车消费链条,着力培育汽车消费新增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1 01:36
汽车后市场发展潜力 - 汽车后市场正在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 随着汽车保有量增加和消费者对个性化、性能提升的需求增长 [1] - 截至2024年末中国汽车保有量达3.53亿辆 新车销售增速放缓 [1] - 2025年中国汽车改装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000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15%以上 [3] 政策支持与行业规范 - 商务部等8部门2024年1月发文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 提出建立健全汽车改装行业管理机制 [1] - 中汽协发布《汽车改装技术操作指引》 首次明确16项合法改装项目 计划5月提交审批 [2]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3月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提出拓展汽车改装等后市场消费 [1] 消费趋势与市场特征 - 广东、江苏等六地车主人均改装消费超千元 贴膜、改色、音响升级占市场85% [3] - 汽车驾驶人年轻化趋势明显 汽车成为生活方式与个性表达载体 [2] - 越野露营等新兴生活方式带动改装需求 如加装卫生间、休息区等设施 [3] 汽车文化发展 - F1中国大奖赛吸引22万人次观赛 明星网红参与提升热度 [4] - 汽车运动与文化发展相互赋能 反映从汽车大国向强国迈进 [4] - 汽车改装成为移动社交名片 反映个人品味与审美 [3] 产业链延伸 - 汽车后市场包括维修、保养、配件销售及改装、运动等延伸服务 [2] - 发达国家后市场消费规模已超过汽车销售本身 [2] - 露营与"汽车+旅游""汽车+文化"跨界融合 创造新消费需求 [3]
汽车消费新增量具象化了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27 10:34
汽车消费市场转型 - 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保有量达3.53亿辆,重点转向挖掘存量消费潜力而非新车销售 [2] - 商务部推动汽车流通消费改革,支持改装、房车露营、经典车等后市场发展 [2] - 汽车消费从单一产销转向"文化引领、服务支撑、场景驱动"多元生态 [2] 地方消费创新实践 - 扬州房车露营嘉年华汇聚20家房车品牌和配件企业,融合文旅吸引游客体验 [3] - 厦门汽摩超级联赛吸引300名两岸车手参与,获中汽摩联C类赛事认证 [3] - 天津"汽车百年史"展览展示从蒸汽汽车到智能汽车的工业发展历程 [4] - 金盏速度节首创"动静结合"模式,改造森林公园为赛道实现资源活化 [4][8] 政策驱动方向 - 国家政策聚焦四大方向:升级商品消费、扩大服务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创新消费场景 [6] - 皮卡和房车市场潜力待释放,需突破限行政策和改装标准限制 [6] - 二手车市场需建立透明交易机制和第三方检测体系解决信息不对称 [6] 新型消费培育 - 汽车赛事如金盏速度节和厦门联赛带动门票及周边餐饮住宿消费 [7] - 汽车文化体验项目如博物馆和经典车展增强消费者文化认同 [7] - "汽车+文旅"模式如扬州房车露营实现场景创新 [7] 消费场景升级 - 金盏速度节设计赛道出租车、儿童卡丁车等全年龄段体验项目 [9][10] - 引入露营区并计划跨界联动文旅娱乐领域 [9] - 沉浸式体验项目直接促成消费者购车决策 [11] 服务消费深化 - 需建立皮卡/房车改装一站式服务和新能源车电池检测等配套 [12] - 赛车运动需配套驾驶培训、装备租赁等专业服务 [13] - 体验场景需优化停车引导、会员服务等精细化运营 [13]
袁保忠:“俄罗斯人认为中国的产品不好”,这说法误解了一个现实
观察者网· 2025-05-21 07:54
中国车企在俄罗斯市场的发展现状 - 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品牌在俄汽车销量占比超50%,填补了2022年西方品牌撤离后的市场空缺 [1] - 长城哈弗在图拉州设厂,奇瑞与当地企业合作组装,通过本地化生产降低关税成本并提升价格竞争力 [1] - 吉利汽车2024年上半年在俄市场份额达9.6%,排名第四 [5] - 中国车企从整车出海扩展到零部件和服务出海,形成完整生态链 [3][5] 俄罗斯市场的特点与机遇 - 俄罗斯消费者偏好大空间、强动力和高越障能力的车型,存在庞大的汽车改装市场 [6] - 房车和皮卡需求旺盛,中国商用车和农机车销售表现良好 [7] - 俄罗斯基建较差,对汽车底盘、悬挂和刹车系统要求更高 [6] - 俄罗斯缺乏完善的汽车年检制度,导致对中国零部件的误解,但实际中国零部件质量全球领先 [10][12] 中国汽车工业的优势 -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电池技术(宁德时代)和智能驾控(华为)方面全球领先 [2] - 中国是唯一能实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100%自主配套的国家 [5] - 中国汽车文化逐渐影响俄罗斯市场,未来可能形成独特的中国汽车文化 [8] 未来发展方向 - 从贸易出海转向产业出海,最终实现服务出海,建立统一标准 [12] - 俄罗斯汽车服务市场不健全,缺乏维修点和物流配送体系,中国可填补这一空白 [13][14] - 俄罗斯可作为辐射周边国家(如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市场窗口 [5]
从改装“神车”到高管集体“开课”,上海车展B站如何聚集青年人气
中国青年报· 2025-04-30 17:45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志远)在2025上海车展,由青年人改装的各类"次世代神 车"在B站展台上展出。高密度的年轻群体与多元的兴趣圈层,让B站聚集起一批爱车、玩车、改车的 UP主,也自然生长出了痛车、赛车、越野、改装等一系列汽车文化圈层。 记者注意到,在B站展台上,汽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群热爱技术年轻人的创意实验场。现场,改 装透明车、《碧蓝航线》IP痛车版小鹏汇天飞行汽车、高性能巨无霸四驱车等吸引大量观众驻足围观。 以B站汽车UP主@保镖的车库为例,他在解读问界M9智驾功能的视频中,从"城区与高速领航的难度差 异"切入,逐层拆解"传感器硬件对感知能力的影响""华为智驾对细分场景的覆盖"等核心议题,用一条 视频讲透一项技术。 事实上,当汽车工业的硬核科技基因与"Z世代"的文化创造力在B站相遇,这场车展中的"展中展"已超 越了单纯的交通工具展示。从二次元痛车到高管技术讲堂,从改装实验场到科技知识库,B站正在构建 一个以兴趣为纽带的新型汽车生态圈。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据了解,痛车文化是年轻人将动漫、游戏角色元素融入车身设计上的一种改装文化。痛车文化的流行, 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年轻群体在汽 ...
比亚迪李云飞:中国汽车品牌发展已经进入了“下半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9 15:20
文章核心观点 比亚迪凭借中国市场、供应链和技术优势,在2025年一季度取得创纪录销量,推动电动车技术迭代,通过出海和深耕汽车文化在行业“下半场”发力 [1] 行业发展情况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完成生产制造与基础设施能力铺设,渗透率超50%,里程焦虑缓解,产品竞争力凸显,开始拓展更广阔市场 [1] 比亚迪销售情况 - 2025年一季度,比亚迪以100.08万辆全球汽车销量蝉联中国自主品牌单季销冠 [1] - 2024年,比亚迪乘用车海外市场销售超41万辆,同比增长72% [2] - 2025年一季度,比亚迪乘用车和皮卡海外市场销量超20万辆,同比增长110% [2] 比亚迪技术突破 - 今年以来,比亚迪相继发布“兆瓦闪充”“天神之眼”等重磅技术,促进中国电动车创新技术迭代 [1] 比亚迪海外布局 - 截至2025年4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进入全球110多个国家及地区 [2] - 比亚迪泰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工厂已竣工投产,巴西和匈牙利生产基地未来将投产运行 [2] - 比亚迪订购的8艘汽车运输滚装船已有4艘投入运营,助力出海 [2] - 比亚迪出海得益于海外本地化布局、人才遴选、与本地经销商合作及全球行业知名度提升 [2] 比亚迪汽车文化建设 - 上海车展期间,比亚迪举办汽车设计大赛,尝试在国内做深汽车文化,加强品牌认知 [2] - 比亚迪建设各类汽车赛道,规划全场景系列赛道,加强国内赛车体验设施密度,并将汽车工业与文旅结合 [2] - 比亚迪联合5所顶尖美院面向全球举办创新设计赛事,打通人才培养通道,助力中国汽车设计水平提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