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慢牛行情
搜索文档
港股慢牛行情有望持续演绎,连续分红14个月的红利港股ETF(159331)涨超0.8%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4 11:30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4年9月以来,红利港股ETF(159331)已连续分红14个月,值得关注。 相关机构表示,资金面上,南向资金年内已累计净流入1.2万亿港元,创下互联互通以来新高。HIBOR 处于高位后趋稳,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提高全球流动性,对港股风险偏好形成边际提振。短期行情虽受 到12月降息节奏分歧的影响出现回落,但资金面持续改善的趋势不变,港股慢牛行情有望持续演绎。 从配置上看,现阶段科技成长+红利低波或为一个较优的选择。科技方面AI应用与互联网软件端在港股 集中度更高,业绩与资本开支驱动叙事强化,四季度科技主线有望延续;若2026年市场重心转向业绩验 证且风格趋于均衡,则红利板块或将承接资金流动完成接力。 红利港股ETF(159331)跟踪的是港股通高股息指数(930914),该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筛选出连续分 红、流动性良好且股息率突出的30只证券作为成分股,重点覆盖金融、能源及工业等传统高分红行业, 集中体现港股市场高股息、低估值板块的整体表现特征。 注:分红情况具体详见基金分红公告,基金分红规则以基金法律文件为准,鉴于本基金的特点,本基金 分红不一定来自基金盈利,基金分红并不代表总投资的正回报 ...
港股10月卖空交易活跃 阿里巴巴等3只股数据波动较大
新浪财经· 2025-10-17 11:48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本月内累计跌幅为4.99% [2] - 恒生科技指数本月内累计跌幅为9.53% [2] - 港股总卖空成交金额在10月13日达到780亿港元,创2025年4月10日以来新高 [5] - 总卖空成交量在10月2日至10月13日期间明显上升,随后在10月13日至10月16日期间略有下降 [4] 重点公司卖空交易情况 - 腾讯控股卖空股数从月初277.64万股一度攀升至594.50万股,16日回落至197.03万股 [7] - 腾讯控股卖空金额从月初18.84亿港元峰值达37.79亿港元,16日降至12.28亿港元 [7] - 阿里巴巴卖空股数从月初1532.29万股一度冲高至3919.38万股,16日回落至1265.60万股 [8] - 阿里巴巴卖空金额从月初28.12亿港元峰值达62.89亿港元,16日降至20.42亿港元 [8] - 中芯国际卖空股数从月初553.20万股一度激增至2917.90万股,16日为1244.55万股 [9] - 中芯国际卖空金额从月初4.80亿港元峰值达22.19亿港元,当前升至9.28亿港元 [9] 机构市场展望 - 市场短期将呈现先抑后扬走势,中长期有望开启慢牛行情 [12] - 四季度在震荡蓄势后,上行空间将进一步打开 [12] - 中长期来看,基本面改善、盈利预期上修和估值修复将支撑慢牛行情 [14]
港股小幅回调:恒科指收跌0.9%,中芯国际再创历史新高
搜狐财经· 2025-10-03 20:57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10月3日收盘报27140.92点,下跌0.54%,但本周累计上涨3.88% [1] - 恒生科技指数收盘报6622.85点,下跌0.9%,本周累计上涨6.9% [1] -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收盘报9658.34点,下跌0.68%,本周累计上涨3.82% [1] - 港股市场成交额为1347.81亿港元,较前一交易日的2224.68亿港元有所减少 [1] 行业板块表现 - Wind香港一级行业指数中仅2个指数上涨,9个指数下跌 [3] - 公用事业和工业指数表现最佳,涨幅分别为0.50%和0.37% [3][7] - 通讯服务、日常消费和房地产指数表现最差,跌幅分别为0.90%、0.74%和0.67% [3][7] - 可选消费、金融和信息技术指数成交金额居前,分别为298.1亿元、114.66亿元和238.3亿元 [7] 个股及细分板块表现 - 市场共有861只股票上涨,1089只股票下跌,72只股票涨幅超10%,21只股票跌幅超10% [3] - 电力设备和核电板块表现强劲,中核国际上涨超20%,上海电气上涨超14%并创逾10年收盘新高,中国核能科技上涨超13% [4] - 半导体板块午后走强,中芯国际涨逾1%,股价站上90港元/股并创91.35港元/股历史新高,华虹半导体涨逾2%并创88.75港元/股历史新高 [4] - 汽车与零配件板块下跌超2%,新晨动力跌超9%,比亚迪股份跌超3% [4] - 黄金股走势转弱,潼关黄金、灵宝黄金等均有下跌 [3] 亚太市场表现 - 亚太其他主要股指延续上涨,日经225指数收盘上涨1.85%,本周累计上涨0.91% [6] - 澳洲标普200指数上涨0.57%,本周累计上涨2.27% [6] - 新西兰标普50指数上涨0.46%,本周累计上涨3.07% [6] - 韩国股市因节假日休市,本周累计上涨4.82% [6] 机构观点与市场展望 - 多家券商看好港股10月"慢牛"行情,认为上涨行情仍未结束 [8][9] - 近期高频经济数据坚挺,政策利好释放,海内外投资者看好中国资产,市场信心显著回升 [8] - 南下资金持续加速流入,年初至今累计净流入规模达1.08万亿元人民币,成为港股重要增量资金来源 [8] - 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港股市场流动性环境有望改善,外资流出可能放缓或转为流入 [8][9] 行业配置建议 - 建议采用"高弹性"+"高股息"的哑铃型策略,结合政策催化进行调整 [10] - 科技成长板块在美联储降息环境下估值修复逻辑强化,南向资金配置需求强劲,重点关注AI硬件厂商和云计算服务商 [10] - 生物医药板块在全球降息环境下估值有望修复,关注具备全球化布局和创新管线的优质标的 [10] - 高股息率的银行、保险、公用事业等板块相对价值突出,可作为组合稳定器提供分红收益 [10]
中国再保险(1508.HK)盈利优化,乘港股慢牛释放长期价值
格隆汇· 2025-09-11 16:18
港股市场行情 - 2025年港股呈现慢牛行情 恒生指数年内累计上涨超30% 月线五连阳 [1] - 新消费 创新药 硬科技板块成为市场焦点 带动市场人气攀升 [1] - 大金融板块占恒生指数30%-40%权重 是行情重要推动力量 部分低估值金融股迎价值修复契机 [1] 公司股价表现 - 中国再保年内股价累计上涨超过91% 受益于港股行情及基本面改善 [1] 盈利能力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保费收入1038.35亿元 同比增长3.4% [4] -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62.44亿元 同比增长9% [4] - 净资产1167.81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3.7% [4] 财产再保险业务 - 境内财产再保险综合成本率95.83% 承保持续盈利 剔除农险因素后与去年同期持平 [5] - 境外财产再保险总保费收入175.43亿元 同比增长7.4% 保险服务收入128.24亿元 同比增17.2% [5] - 桥社业务总保费收入145.17亿元 同比增长7.3% 保险服务收入110.59亿元 同比增20.0% 综合成本率84.41% [5] 人身再保险与直保业务 - 人身再保险净利润28.53亿元 同比增长13.6% 保障型业务综合成本率保持较好水平 [6] - 财产险直保原保费收入300.82亿元 同比增长7.1% 综合成本率96.99% 同比下降2.58个百分点 [6] 投资业绩 - 总投资资产4488.77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1% [6] - 总投资收益95.84亿元 净投资收益73.21亿元 同比增长4.9% [6] - 股票综合投资收益率跑赢市场基准超过900个BP [6] 业务结构优化 - 新兴业务分保费收入22.49亿元 同比增长31.6% 聚焦IDI保险 短期健康险 巨灾保险等领域 [8] - 责任险和农业险保险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7.0% 农业险在33个省份取得经营资格 开发创新产品82款 [12] - 车险续保率67.6% 家用车续保率69.6% 家用车保费占比62.1% 承保数量同比增长1.4% [12] 产品创新与战略 - 人身再保险创新发展保障型业务 围绕互联网门诊 特药 慢病管理开展创新支付合作 [11] - 深度融入国家医疗与养老保障体系 探索长期护理保险 失能保险领域 [11] - 国际评级机构标普给予A评级 贝氏评级"A(优秀)" 展望稳定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