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爆品策略
icon
搜索文档
大牌餐饮出手,重做一遍10元外卖
雷峰网· 2025-07-15 17:10
核心观点 - 美团拼好饭订单量突破3500万单,成为外卖行业重要增长引擎 [2] - 平价外卖模式通过C2M餐饮试验优化供应链和配送效率,实现低价与品质并存 [4][13][16] - 拼好饭已成为品牌商家突破用户圈层、小店商家提升单量的核心渠道 [23][19][20] 行业趋势 - 餐饮行业生产方式变革:平台与商家通过"以量换价"共识降低运营成本,薄利多销成为主流模式 [4][15][20] - 外卖行业效率重构:拼单模式集中配送降低履约成本,SKU逻辑减少品类复杂度 [13][15] - 品牌策略分化:大品牌将拼好饭作为辅助增长渠道,小店则将其作为主力订单来源 [23][19] 公司数据 - 美团拼好饭2024年二季度峰值订单量达800万单,近期峰值达1500万单 [2] - 蜜雪冰城、塔斯汀、华莱士等品牌在拼好饭渠道增速领先,超5000家餐饮品牌已入驻 [2] - 南城香拼好饭订单占比达总外卖单量13%,日单量5000-7000单 [5] - 宏状元拼好饭日单量稳定在1500-1600单,单店日均30单 [8] 商业模式 - 价格机制:套餐定价集中在4 9-15元区间,通过规模采购摊薄成本 [2][5][15] - 结算模式:平台不收取佣金,采用"一口价"一单一结,商家利润确定性高 [19][24] - 选品策略:聚焦米粉、面点等标品,避免生鲜等高损耗品类 [17] 商家案例 - 蜜雪冰城:拼好饭用户与原有用户重合度仅20%-30%,成功拓展下沉市场 [7] - 重庆赵氏四鲜米线:拼好饭带来100单/日增量,利润稳定在30% [19] - 福建莆田炝肉店:爆款套餐月销5000单,成本6元售价12 8元 [20] - 河北大锅菜:拼好饭月单量5000单超普通外卖,出餐效率达200份/锅 [21] 产品创新 - 爆品一口价:连锁品牌推出4 9元柠檬水、6 9元奶茶等高流量单品 [2] - 品质保障:统一出餐标准,平台建立食品安全抽检机制 [7][17] - 配送优化:"快递式配送"提升骑手顺路性,降低单均履约成本 [15]
净利预高增、押注汽水业 燕京啤酒还有什么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7-10 13:13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62亿元至11.37亿元,同比增长40%至50%,扣非净利润9.26亿元至10亿元,同比增长25%至35% [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8.27亿元,净利1.65亿元,二季度净利预计8.97亿元至9.72亿元,环比增长显著 [3] - 2024年营收146.67亿元,同比增长3.2%,净利10.56亿元,同比增长63.74%,扣非净利10.41亿元,同比增长108.03% [4] - 以2020年为基数,4年来营收增长约34%,净利增长约4.4倍 [4] - 2024年拟分配现金股利约5.36亿元,占当年净利的50.73%,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44.97亿元,平均分红率38.54% [5] 产品策略 - 明星产品燕京U8 2024年销量同比增31.40%至69.60万千升,2025年一季度增幅超30% [6] - 中高档产品收入占比从2020年59.81%提升至2024年67.01% [7] - 毛利率从2020年39.19%提升至2024年40.72%,净利率从2.61%升至9.03% [7] - 2025年3月推出倍斯特嘉槟汽水,计划通过"啤酒+饮料"双轮驱动拓展市场 [9] 运营管理 - 2024年通过生产管理体系优化、集中采购议价、数字化跟踪价格降低采购成本 [4] - 2024年职工薪酬同比增长17.51%,人数减少1440人 [13]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33亿元,同比大增49.02%,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下降27.10% [14] - 2024年存货13.56万千升,同比增长23.16%,存货周转天数达160天左右 [14] 市场布局 - 2024年华北市场营收占比53.4%,同比增长5.39%,华南占比26.23%,同比增长仅0.28%,西北市场营收同比下降12.52% [12] - 江苏华东燕京啤酒销售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3000万元,由燕京啤酒全资控股 [14] 行业环境 - 2024年中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啤酒产量3521.3万千升,同比下滑0.6%,行业营收减少5.7% [5] - 碳酸饮料市场规模预计以8.58%速度增长,2027年有望达1622亿元 [10]
深度揭秘小米家电:9年毛利率增50倍,雷军"爆款公式"蚕食美的、格力们的超额利润
搜狐财经· 2025-07-03 16:35
小米在家电行业的崛起 - 公司以爆品策略切入家电市场,颠覆传统家电企业以工厂和制造为核心的模式[2] - 家电头部企业如海尔、美的高度关注小米动态,部分高管对其持开放竞争态度,但格力董明珠质疑其技术能力[3][4][14] - 公司家电业务历史仅12年,2013年进入电视行业,2018-2019年陆续布局空调、洗衣机、冰箱等品类[5][6] 业务模式与供应链特点 - 公司大量采用代工模式,空调代工占长虹美菱内销收入超50%,电视、小家电等产品代工厂涵盖长虹、创维等企业[8][9] - 通过生态链投资整合供应链,如峰米科技(激光电视)、云米(净水器)、纯米(电饭煲)均获小米系投资[10] - 2024年首座智能家电工厂在武汉动工,但代工仍是主要生产方式[7] 财务表现与市场影响 -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毛利率从2015年0.4%增至2024年20.26%,9年增长近20个百分点[13] - 2025年一季度该业务收入323亿元(同比+58.7%),毛利率25.2%(同比+5.4pct),超越TCL智家冰箱业务[17][18] - 传统家电企业毛利率普遍下滑,而公司相关业务毛利率先后超越康佳、长虹美菱、海信视像等企业[14][15] 竞争策略与用户基础 - 爆品模式核心为精简SKU(空调SKU仅为传统企业1/10)、长生命周期、海量销售以摊薄成本[27][28][29] - 线上渠道占比约60%,线下依赖小米之家直营店,空调线上市占率第三但线下仅排17位[22] - "米粉"群体降低获客成本,复购率高推动存量市场替代其他品牌[24] 研发与成本控制 - 2024年研发费用率6.57%,高于海尔(3.75%)和美的(3.99%),部分因汽车业务投入[32][33] - 销售费用率从2022年7.61%降至2024年6.94%,低于美的(9.47%)和海尔(11.74%)[34] - 通过生态链企业协同降低全流程成本,产品定价非绝对低价但具备性价比优势[30][35][37]
从卖充电宝到卖“能源墙”| “长沙新消费‘五小虎’”系列报道
长沙晚报· 2025-04-09 07:35
公司概况 - 安克创新成立于2011年,是国内营收规模最大的全球化消费电子品牌企业之一,专注于智能配件和智能硬件的设计、研发和销售 [1] - 成功打造智能充电品牌Anker,并推出Soundcore、eufy、Nebula等自主品牌,业务覆盖AIoT、智能家居、智能声学、智能安防等领域 [1] - 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2亿用户,海外收入占比在96%以上 [3][6] 财务表现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164.49亿元,同比增长39.56% [3] - 消费级储能品牌Anker SOLIX预计2024年营收突破30亿元,较两年前翻6倍 [3] - 2024年发放员工奖金高达8亿元,年薪破百万元的员工达494人 [4] 产品与市场表现 - 充电宝连续四年全球销量第一,在日本亚马逊热销榜前五名中占据四席 [3] - Anker SOLIX X1家庭储能设备通过10毫秒断电切换技术解决应急用电痛点 [3] - 哆啦A梦联名充电器成为社交平台爆款,阳台储能产品实现全球销售额领先 [3] 技术突破 - 充电技术:2024年推出Anker Prime系列搭载第四代氮化镓技术,充电效率提升30% [9] - 储能技术:Anker SOLIX X1采用全栈自研BMS,模块化设计可扩展至30kWh容量,IP66防护等级 [9] - 智能领域:构建从硬件到算法的全技术栈,推动机器人技术融入家庭应用场景 [9] 研发与生态布局 - 与湖南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攻关固态电池与AI算法 [9] - 设立30亿元科创基金支持种子期科技项目,参与制定12项国际快充标准 [9] - 领投具身智能企业阿米奥机器人,加速布局储能与机器人业务 [5] 战略发展 - 2015年确立"研发+品牌"双驱动战略,推出首款口红造型迷你充电宝,年销量突破100万个 [5] - 2016年开启多品牌矩阵建设,覆盖声学、智能家居、投影等领域 [5] - 从单一充电品牌蜕变为覆盖智能用电、智能家居自动化、智能影音的科技生态企业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