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利行情

搜索文档
银行业2025中期策略红利与ROE共同驱动,股份行和城商行相对占优
华福证券· 2025-07-09 21:59
报告核心观点 - 维持对银行板块看多观点,资金面投资者配置需求强、增量资金有望流入,基本面股息率有下行空间、ROE触底回升预期有望兑现 [3][102] - 银行子板块排序为股份行>城商行=国有行>农商行,股份行估值有望加快修复,城商行部分业绩弹性有望释放,国有行进可补涨、退可防御 [3][75][102] - 投资标的上最看好股份行,建议关注兴业银行等;其次看好城商行和国有行,城商行关注江苏银行等,国有行关注交通银行等 [3][102] 行情回顾 - 2025年上半年银行板块上涨13.1%,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涨幅排第2,股份行涨幅居前,国有行走势弱于行业 [3][6] - 上半年涨幅靠前标的集中在股份行和城商行,涨幅前5为浦发银行、青岛银行、兴业银行、江苏银行、渝农商行 [10] - 本轮银行行情始于资金面驱动,险资、被动资金等持续增持,被动基金扩容使银行持仓提升,险资增持标的向中小行扩散 [16][17] - 港股银行板块被南向资金加速增配,公募基金对银行股配置需求系统性提升 [24] - 上半年银行行情是红利行情延续和ROE修复行情预演,ROE边际向好和股息率有优势银行获超额收益 [25] 基本面展望 - 银行股息率有望进一步下行,当前A股上市银行股息率中位数约4%,有下行空间,板块绝对收益行情有望延续 [31] - 2025年银行净息差降幅收窄,预计2026年企稳,资产端降息节奏和幅度放缓,负债端成本管控对冲资产端影响,部分银行Q1已企稳回升 [36][42][46] - 2025年一季度多数上市银行不良率稳定或改善,关注率整体下行,不良生成平稳,信用成本多数同比下降 [50][56][62] - 预计Q1是上市银行营收低点,中报开始营收增速有望在利息净收入带动下小幅回升,手续费净收入增速回升趋势将延续,其他非息收入增速较Q1小幅回升 [70][71] 子板块排序 - 下半年银行子板块排序为股份行>城商行=国有行>农商行 [75] - 股份行财务出清、权重回归、估值和股息率安全垫充足,估值有望加速修复,利息净收入增速回升,营收有望企稳,主动资金欠配幅度大,配置比例有望回归 [76][80][83] - 部分经济发达区域城商行在区域经济带动下,保持信贷扩张节奏,业绩弹性有望持续释放 [76][95] - 国有行前期涨幅低,有国家信用背书,进可轮动补涨、退可防御 [76][95] 行业观点和投资建议 - 维持对银行板块看多,资金面和基本面均向好 [102] - 子板块排序及各板块优势同前文所述 [102] - 投资标的推荐如前文所述 [102]
读研报 | 理解近期的行情特征,有何线索?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6-10 17:06
市场行情特征分析 - 近期市场风格呈现"新、小、快"特征:产业逻辑新(如AI、新消费)、小微盘活跃且跑出超额收益、行业轮动快(如AI和机器人从领涨转为近期最弱)[3] - 经济弱市场强的背景下,增量资金结构变化显著:主动公募资金萎缩,融资余额、游资量化等新资金强势[3] 增量资金驱动因素 - 个人投资者风险偏好改善推动小微盘行情:2025年前5个月上交所新增开户数创2021年以来新高[5] - 保险资金与个人投资者形成双增量资金:两者增量规模相仿,共同推动小微盘和高股息银行表现[5] - 险资主导的红利资产选择逻辑:偏好股息回报稳定且EPS波动低的资产(如银行),回避业绩波动大的资源类红利细分[5] 稀缺性资产表现 - 港股跑赢A股的核心逻辑在于稀缺性:医药、科技、消费等顺应当前产业变革的港股资产(如互联网、新消费、创新药)更受关注[6] - 新旧动能转换期稀缺性资产优势凸显:宏观弹性不足背景下,产业层面的结构性机会集中在港股稀缺性领域[6] 策略报告参考 - 信达证券强调"新、小、快"风格与2013-2015年类似[7] - 招商证券分析超额收益来源于个人投资者与险资的双重驱动[7] - 国泰海通证券将港股稀缺性定位为牛市主战场[7] - 华创证券提出"旧红利与新成长"的杠铃策略框架[7]
红利行情发力!杭州银行、成都银行联袂再创历史新高 年内11只银行股创新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14:17
银行板块表现 - 端午假期前最后一个交易日银行板块上涨0.95%,今年累计涨幅达9.6% [1][2] - 板块内42只银行股全部收红,中信银行涨幅最高达3.12%,渝农商行、瑞丰银行和青农商行涨幅超2% [2] - 杭州银行和成都银行今日早盘分别触及16.58元和19.46元,联袂刷新历史新高,今年共有11只银行股创历史新高 [1][2] 银行股上涨驱动因素 - 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低估值银行板块防御属性凸显 [2] - 市场利率下行背景下,银行股作为红利资产代表,盈利和分红稳定、股息率较高,吸引主流资金 [2] - 证监会新规强化基金经理业绩比较基准约束,主动基金银行持仓占比仅3.81%,显著低于沪深300指数13.67%的权重,预计将增配银行股 [3] 银行转债市场动态 - 杭州银行决定提前赎回"杭银转债",转股价11.35元/股,今年第二家触发强赎的银行 [5] - 苏州银行"苏行转债"触发强赎,未转股面值353.91万元,占发行总额0.07%,赎回支付总额358.69万元 [6] - 中信转债未转股率仅0.14%,已摘牌,当前存续银行可转债仅剩10只,市场存续规模约2000亿元,占可转债市场27% [7] 机构观点 - 华安证券认为银行股兼具稳定性(高股息避险属性)和中长期资金流入潜力,股份制银行短期配置性价比更优 [4] - 兴业证券数据显示主动基金银行持仓偏离基准近10个百分点,新考核机制下有望增配 [3]
多只银行股创新高!什么原因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9 20:20
银行板块市场表现 - 5月9日银行板块逆势上涨1.46%,年内涨幅接近7%,领跑行业板块 [2] - 建设银行、浦发银行和江苏银行股价上涨逾1%,创历史新高 [2][4] - 青岛银行领涨3.4%,刷新近5年高点,兴业银行等6家银行涨幅超2% [5] - 2024年A股银行板块累计上涨43%,跑赢沪深300指数28个百分点 [5] - 2025年迄今11家银行股价涨幅超10%,青岛银行以25.25%涨幅居首 [6] 银行股历史表现 - 2024年四大行股价表现突出:农业银行涨54.7%,工商银行涨52.4% [5] - 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2024年涨幅分别为42.4%和45.2% [5] 行业基本面分析 - 2025年一季度上市银行营收同比下降1.7%,净利润同比下降1.2% [7] - 净息差同比下降13bps至1.43%,预计全年降幅收窄至10-15bps [7] - 城商行资产规模保持较高增速,一季度末上市银行总资产同比增7.5% [7] - 北向资金一季度增持银行板块43.4亿元,招商银行获53.3亿元流入 [8] 分红情况 - 2024年银行分红总额达6161.26亿元,六大行占比超70% [10] - 工商银行以1097.73亿元分红居首,建设银行派现1007.54亿元 [10] - 郑州银行开启2020年以来首次分红,分红比例9.69% [10] 机构观点 - 中信证券认为银行板块在宏观审慎环境下具备相对稳健特征 [6] - 国信证券预计2026年行业业绩增速有望拐点向上 [7][8] - 华创证券强调银行高股息性价比提升,中长期投资价值持续 [11]
多只银行股股价创新高,红利行情持续发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9 19:45
银行板块市场表现 - 5月9日银行板块逆势上涨1 46%,年内涨幅接近7%,领跑行业板块 [1] - 建设银行、浦发银行和江苏银行股价上涨逾1%,创历史新高 [1][2] - 银行指数年内上涨6 95%,2024年累计涨幅43%,跑赢沪深300指数28个百分点 [2] - 农业银行2024年股价涨幅54 7%,工商银行52 4%,建设银行42 4%,中国银行45 2% [2] - 2025年迄今11家银行股价涨幅超10%,青岛银行以25 25%领涨,渝农商行22 02%,重庆银行20 74% [3] 个股及资金动向 - 青岛银行5月9日上涨3 4%至4 86元/股,刷新近5年高点 [2] - 北向资金一季度增持银行板块43 4亿元,招商银行流入53 3亿元,中信银行16 8亿元,上海银行11 3亿元 [5] - 北向资金持有银行股市值2275 72亿元,占流通市值比例环比上升9bp至2 43% [5] 行业基本面分析 - 2025年一季度上市银行营收同比下降1 7%,净利润下降1 2%,净息差同比降13bps至1 43% [4] - 城商行资产规模增速保持高位,一季度上市银行总资产同比增长7 5% [4] - 预计2026年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速有望拐点向上,2025年或是业绩下行周期尾声 [4] 分红情况 - 2024年银行业分红总额6161 26亿元,六大行占比超70% [6][7] - 工商银行分红1097 73亿元,建设银行1007 54亿元,农业银行846 61亿元,中国银行713 6亿元 [7] - 郑州银行拟每10股派0 20元,为2020年以来首次分红 [7] 机构观点 - 中信证券认为银行板块在宏观审慎或走弱情形下具备相对稳健特征 [3] - 华创证券指出银行盈利和分红稳健性凸显,高股息资产仍有绝对收益 [7] - 中泰证券强调银行股高股息性价比提升,国债收益率上行趋势面临边际变化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