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岸电
icon
搜索文档
【财经分析】港航业“绿色变革”迫在眉睫 业界呼吁强化全球合作加速脱碳进程
新华财经· 2025-05-29 22:00
全球港航业绿色转型趋势 - 航运承担80%以上国际贸易运输量,是经济全球化重要纽带和碳排放主要来源,绿色转型已成为行业核心命题 [1] - 国际海事组织通过"J9"碳信用交易和燃料标准机制,设立全球首个单一行业碳价机制,目标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2] - 若不采取减排措施,2050年航运业碳排放量较2008年可能增加50%-250%,欧盟碳边界调节机制已将航运纳入全覆盖范围 [2] 港口在绿色航运中的关键作用 - 港口从被动门户转变为绿色航运积极推动者,通过基础设施投资、智能技术应用加速低碳转型 [2] - 上海提出"双过百万"方案:保税LNG加注能力达百万立方米级,绿色甲醇/绿氨加注能力达百万吨级 [2] - 香港计划2030年为绿色燃料船舶提供超60次/年加注服务及超20万吨绿色船用燃料 [2] 宁波舟山港的领先实践 - 率先布局LNG加注、专业码头岸电全覆盖、新能源船舶试点,探索氢能等零碳燃料应用 [3] - 穿山/梅山码头实现B24生物燃料油、保税LNG常态化加注,完成全国港口企业首单欧盟碳配额交易 [3] - 已建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水运港-船多能源融合技术",投用国内首艘LNG柴油双料拖轮,港区新能源设备规模领先 [7] 绿色航运走廊建设进展 - 宁波舟山港与德国汉堡港、威廉港和西班牙瓦伦西亚港签署协议,建设三条绿色航运走廊,成为国内在建数量最多的枢纽港 [6] - 协议内容包括岸电建设、集疏运优化、再生能源应用、清洁燃料加注等联合行动,推动两港间海运净零排放 [6] - 目前宁波舟山港实现码头泊位岸电全覆盖(除液体化工泊位),年岸电使用量超2000万千瓦时 [7] 行业协同发展路径 - 需政策引导、技术突破、资本联动与全产业链协同,建议组建联合实验室攻克氢/氨燃料及碳捕集技术 [4][5] - 构建数字生态协同网络,通过区块链实现全流程上链,AI算法优化航运规则与能耗 [5][6] - 业界呼吁加强国际技术合作,推动共建绿色航运走廊,在特定航线推广零碳技术与智能管理 [4][6][7]
珠海港ESG低碳集约篇:谱能源与资源管理新篇章,做双碳目标实际践行者
新浪财经· 2025-05-22 11:53
战略规划与制度建设 - 公司将能源与资源管理纳入五年ESG战略规划核心议题,明确管理职责、认证要求及节能降耗原则性目标,并定期追踪进度 [2] - 董事局下设ESG委员会定期跟进审议能源与资源管理议题的战略行动完成情况 [2] - 2024年制定《能源资源管理制度》和《碳排放管理制度》,规范下属企业能源使用及责任分配 [2] - 旗下秀强股份完成ISO 50001能源管理体系换证认证 [2] 能源管理体系与效率提升 - 构建"方案制定—培训—诊断—内审"全链条管理闭环,逐步健全能源管理体系 [2] - 开展ISO 50001:2018内审员培训,30名骨干获认证证书 [3] - 制定《节能诊断工作方案》及《实施细则》,通过专题会议落实执行要求 [4] - 下属企业成立专项诊断小组,建立"诊断—分析—改进—监督"动态机制 [5] - 筛选6家年耗能≥2000吨标准煤的重点企业,对其中4家未外审单位开展节能内审 [6] 低碳技术与清洁能源应用 - 码头照明节能改造、运输线路优化及油耗奖惩机制使物流板块节油12,256.76升,节油率0.93% [7] - 兴华港口岸电接驳率72.4%,系统使用率100%,使用量同比增5.4% [7][8] - 航运板块29艘LNG动力船全年使用LNG 190万千克,综合碳排放减排22.61%,西江流域过闸效率提升65% [9] - 兴华港口采购电动设备实现港区交通全面电动化,物流板块引入10辆新能源车及5辆LNG车 [9] - 可口可乐与秀强股份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1.89MW,年发电量323,510KWH,可再生电力使用量达9,887,220.2千瓦时 [9] 水资源与材料循环管理 - 制度明确水资源管理要求,下属企业升级耗水设备、启用雨水回收系统,秀强股份节水52,714吨 [10] - 港达供应链推动包装材料循环利用,云浮新港实现废旧电池以旧换新,可口可乐建立冷饮设备闭环循环 [10] ESG文化宣贯与投入 - 开展《环境保护法》培训覆盖41名员工,六五环境日组织主题活动及环保项目参观 [11] - 全员签署生态环境规范行为承诺,2024年环保总投入1,224.87万元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