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育种
icon
搜索文档
深市农林牧渔公司半年度“答卷”抢眼 行业周期向好动能渐显
证券日报· 2025-07-17 19:45
A股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披露期落下帷幕。从披露结果来看,深圳证券交易所(下称"深市")农林牧 渔行业半年度业绩亮点频现,稳健发展态势已然显现。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深市农林牧渔行业已有35家公司完成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披露,相关公司预计 合计实现净利润154亿元至168亿元。在这一业绩图景中,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牧原股 份")、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希望")和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农 发展")的表现尤为突出,成为行业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展望未来,农林牧渔行业前景被业内看好:从行业整体看,居民对优质农产品等需求增长带来消费升级 机遇,叠加生物育种产业化等政策支持,农林牧渔行业有望全年延续稳健增长,为投资者带来亮眼表 现。 龙头企业业绩亮眼 圣农发展证券事务代表傅志诚表示,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坚定推进全渠道策略,高价值 渠道占比稳步提升,公司收入结构持续优化;二是公司成本端优势进一步巩固,上半年综合造肉成本对 比去年同期实现显著下降;三是除核心业务外,太阳谷收并购合并层面确认投资收益亦有重大积极影 响。 "公司持续推进种源提升工作,自有种源'圣泽90 ...
科游记丨在“追火箭”中感悟航天梦
新华网· 2025-07-17 10:29
7月15日,游客在文昌瑶光火箭观礼平台上观看火箭发射。新华社记者 罗江 摄 图为文昌瑶光火箭观礼平台。新华社发 进入暑假,来文昌探秘宇宙、航天研学的学生络绎不绝。暑假期间,文昌航天超算科技文化旅游区的客流量达到平时的5至6倍。天舟九号发射任 务前后,更是接近1200人的设计客流峰值。通过沉浸式体验和生动的解说,深奥的航空航天、宇宙演化和行星地质知识不再晦涩难懂。 新华社海口7月16日电(记者罗江)"5,4,3,2,1,点火!"随着倒计时结束,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将天舟九号货运飞船送入苍穹。15日5时34分,近 2000名观众在文昌瑶光火箭观礼平台上仰望,沉浸式体验火箭点火升空的震撼。 "一整晚没睡,现在也不觉得困!"来自广东佛山的六年级学生小林说,发射之前,他们聆听了航天员详细讲解本次发射任务,以及航天员如何选 拔、训练等"硬核知识"。他还体验了运用黎锦技艺编织航天星图、用椰子叶制作特色航天纪念品。 在文昌极星陨石博物馆,学生们触摸感受陨石。新华社记者罗江 摄 推动科普与文旅深度融合,文昌市正在建设"航天旅游之都",重点聚焦航天科普研学、航天体验娱乐和航天工业旅游等,加强航天旅游"项目 化"建设。 "航天科技 ...
研判2025!中国水蛭养殖行业政策汇总、产业链图谱、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养殖规模持续扩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4 09:45
水蛭养殖行业概述 - 水蛭具有极高药用价值,活性成分用于治疗血栓、肝病等疾病,在保健食品和美容护肤领域应用广泛[1] - 2024年水蛭养殖行业市场规模达14.39亿元,同比增长2.93%[9] - 我国主要养殖品种为宽体金线蛭(通经散瘀)、菲牛蛭(抗凝血)、日本医蛭(心脑血管疾病),分布区域集中在江苏、广西、山东等地[2] 养殖模式与技术 - 养殖模式分为集约化(温室/养殖池精细化管控)和粗放式(自然水域低成本放养)两类[2] - 智能化养殖技术将普及,通过自动化设备和智能监控实现精准环境控制[22] - 遗传育种技术可提升水蛭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优化养殖效益[22] 政策环境 - 国家连续出台《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意见》《传统优势食品产区指导意见》等政策,支持水蛭养殖业发展[4] - 2024年政策强调稳定养殖水域空间、推进池塘标准化改造和绿色健康养殖技术[6] - 金融支持政策允许生物活体质押融资,拓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渠道[6] 产业链结构 - 上游:种苗、饲料、兽药、设备供应;中游:养殖环节;下游:初加工(干品药材)和深加工(药品/保健品/化妆品)[7] - 产业链协同效应显著,种苗技术提升成活率,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7] 市场竞争格局 - 行业高度分散,注册资本100万以下企业占比超50%,5000万以上企业不足1%[11] - 代表企业华治医药拥有270亩养殖基地,供应全国80%水蛭原料市场[14] - 广西科康集团年产天然水蛭素100亿国际单位,产品出口欧美及东南亚国家[16][17] 企业案例 - 华治医药采用高密度人工养殖技术,确保原料低含菌量、高有效成分[14] - 广西科康建成万级净化车间,开发五大系列20多款产品,覆盖医疗/美容/食品领域[16][17] - 科康陆川养殖基地通过出口检疫初审,环境符合菲牛蛭生长卫生标准[18] 未来趋势 - 行业资源向大型企业集中,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成为主流[22] - 深加工产品开发推动产业链升级,提升整体附加值[7][22]
农林牧渔2025年第28周周报:6月第三方能繁环比增速放缓,重视生猪板块预期差-20250713
天风证券· 2025-07-13 19: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生猪板块6月第三方能繁增速环比放缓,产能有望波动去化,重视低估值和预期差[1][2] - 宠物板块国产品牌持续崛起,食品出口趋势向好,关注国内收入高增长公司[3][4] - 禽板块白鸡和蛋鸡重视引种缺口,黄鸡重视消费需求边际改善[5][7][8] - 种植板块粮食安全自主可控,生物育种战略地位进一步明确[9] - 后周期饲料板块推荐海大集团,动保板块重视新大单品破局同质化竞争[10][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生猪板块 - 本周猪价偏弱、仔猪价格震荡,出栏均重连续两周反弹,7月终端消费或无明显利好,猪价或季节性走弱,6月能繁环比增速放缓,后续产能有望停止增长[1][16] - 2025年头均市值显示生猪板块估值处历史相对底部,当前阶段建议配置养殖龙头和关注弹性标的[2][16] 宠物板块 - 2025年6月抖音宠物品类销售额同比大增,客单价上升,国产品牌在猫主粮榜单领先,凭借产品创新和精细营销有望持续崛起[3][17] - 2025年1 - 5月我国宠物食品出口量和出口额保持较快增长[3][17] - 重点推荐宠物食品公司,建议关注宠物医疗和用品公司[4][18] 禽板块 白鸡 - 自24年12月起国内从美国、新西兰引种暂停,2025年1 - 6月祖代更新量同比下降,预计今年祖代鸡更新总量下降及品种结构变化[5][19] - 截至7月12日,山东大厂商品代苗和毛鸡价格上涨,养殖端补栏情绪略有好转,毛鸡受高温影响加速出栏,高库存消化需时间[6][20] - 行业磨底3年产能收缩意愿增加,建议重视引种变化,前瞻布局,关注自主育种和掌握引种替代资源的龙头[6][20] 黄鸡 - 截至2025年6月29日,在产父母代存栏量处于2018年以来较低区间[7][21] - 本周粤东区域价格下跌、江苏区域价格稳定[7][21] - 供给或收缩,价格对需求边际变化敏感,随着消费需求复苏和节假日催化,2025年黄羽鸡价格有超预期上行潜力,建议关注相关公司[7][21] 蛋鸡 - 蛋种鸡存栏结构“双轨并行”,但实际生产端进口存栏高,引种受阻影响将持续兑现到苗价上,苗价有望保持高位[8][22] - 截至7月11日,主产区蛋鸡苗价格持平、鸡蛋价格下调[8][22] - 引种受阻对供给影响或超预期,建议关注晓鸣股份[8][22] 种植板块 - 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实现高位增产需“大面积提单产”,2024年单产提升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80%[9][23] - 国务院副总理强调种业创新,北京印发方案推进智能育种,转基因玉米商业化种植有望加速,头部种企竞争力将提升[9][23] - 重点推荐种子、农资和农业节水公司,建议关注相关种子和种植公司[9][23] 后周期 饲料板块 - 本周普水鱼、特水鱼和南美白对虾塘口均价有不同变化,生鱼价格进入上涨周期,水产养殖/饲料历经低谷后多品种水产料有望景气反转,推荐海大集团[10][24] 动保板块 - 原料药价格高位,成交清淡,传统畜禽疫苗红海竞争,宠物动保蓝海市场有望扩容,看好国产替代[11][25] - 重点推荐科前生物,建议关注多家相关公司[11][25] 农业板块表现 - 最新交易周(2025年7月7日 - 2025年7月11日),农林牧渔行业涨幅1.09%,个股中国投中鲁等涨幅靠前[26] - 展示了农业及子行业与大盘相对走势情况[27] 本周上市公司重点公告 - 圣农发展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29] - 科前生物拟与华中农大签订技术许可合同增强竞争力[31] - 开创国际预计2025年半年度扭亏为盈[31][36] - 中粮科技预计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2] - 百洋股份预计2025年上半年扭亏为盈[33] - 湘佳股份预计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下降[34] - 普莱柯预计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同比上升[35] - 道道全预计2025年半年度盈利同比大幅上升[36] - 金健米业预计2025年上半年扭亏为盈[36] - 傲农生物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盈利[37] 产业链梳理 生猪产业链 - 展示了猪饲料、猪价、猪料比和能繁母猪存栏量等各环节价格情况及变化[39] 禽业产业链 - 展示了禽饲料、禽苗和禽肉等各环节价格情况及变化[51] 大豆产业链 - 展示了大豆价格、压榨利润和豆类产品价格情况及变化[65] 玉米产业链 - 展示了玉米价格、淀粉和酒精价格情况及变化[74] 小麦产业链 - 展示了小麦价格和面粉批发平均价情况及变化[85] 白糖产业链 - 展示了白糖价格情况及变化[90] 棉花产业链 - 展示了棉花、棉油、棉粕等价格情况及变化[99] 水产产业链 - 展示了海参、鲍鱼、扇贝等水产价格情况及变化[109]
中国科协将举行第二十七届年会系列活动
央广网· 2025-07-12 15:27
中国科协年会概况 - 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将于7月1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示踪科技前沿 助力创新发展",包含1场主论坛、98场专题论坛及4场平行论坛 [1] - 主论坛拟于7月6日举行,邀请五位中国科协副主席围绕量子技术、生物制造、深海科技、人工智能、农业育种等前沿领域作主旨报告 [1] - 年会设置展览展示与场景体验活动,包括中国科协年会历史沿革展、科技发展成就展等,并开展开放式学术交流 [1] 科技期刊与学术平台 - 中国56种科技期刊国际排名位列学科前三,24种排名学科第一,高影响力期刊数量持续增长 [2] - "学术科协"服务平台将上线,首期搭建科技期刊全文数据管理系统、中文期刊采编系统和期刊集群发布系统 [2] 专题论坛安排 - 全国学会将举办98场专题论坛,覆盖数理化基础科学、生命健康、地球科学、生态环境、制造科技等10个领域 [2] -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前沿探讨"专题论坛将于7月6日召开,聚焦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与治理等议题 [2] 年会战略意义 - 本届年会是公司服务国家战略、回归学术本源的重要举措,旨在打造标志性学术品牌并增强对科技工作者的凝聚力 [3]
守护农业“芯片”!走进种子“诺亚方舟”
新华社· 2025-07-09 23:27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 -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新库于2021年建成,总保存规模达150万份,远超旧库40万份的设计容量 [2][3] - 新库采用现代化技术,包括二维码、条形码标识种子身份信息,以及机械臂、传送带、"蜘蛛手"等自动化设备进行种子存取 [2][4] - 新增试管苗库、超低温库和DNA库,可为不同特性的作物提供定制化保存方案 [4] 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技术 - 2021年启动的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到一批优异资源,如西藏海拔4750米的耐寒青稞和山西高钙"珍珠玉米" [3] - 采用CT扫描、电子传感器和光谱等无损检测技术进行种子质量检测,替代传统人工检测方式 [4] - 自动化系统使库房可利用空间从3-4米提升至10多米,大幅提高存储效率和节省人力 [4] 国家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发展 - 中央2021年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种质资源保护是核心内容 [2] - 国家已建成农作物和海洋渔业种质资源库,正在建设世界单体最大的畜禽种质资源库 [5] - 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化平台将于年内上线,促进资源有序共享 [5] - 目前国家保存资源的基因型、表型鉴定比例分别超过60%和30%,为AI智慧育种提供数据基础 [5]
(活力中国调研行)宝鸡生物育种实验室“定制”优苗 为种子装上“科技芯”
环球网资讯· 2025-07-09 15:05
生物育种技术优势 - 生物育种相较于传统育种技术具有高效、精准和定向的优势,能够培育出多抗、优质、高产、高效的突破性新品种 [1] - 生物育种可减少农药使用,在缓解资源约束、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潜力大 [1] - 生物育种已成为种业创新的前沿和核心 [1] 宝鸡生物育种实验室概况 - 宝鸡生物育种实验室是西北地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涵盖农作物快速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编辑等七大核心育种实验单元 [3] - 该实验室形成从种质资源创新到品种培育的全链条研发体系,2024年被确定为宝鸡市重点实验室 [3] - 实验室采用人工补光、温湿度智能调控等技术构建可控的植物生长环境,实现作物一年3代至4代快速繁育 [3] - 依托无菌组培技术开展大规模细胞培养、次生代谢产物生产及优质育种材料筛选 [3] 实验室研发成果 - 科研人员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基因功能验证工作,对"宝豆10号"等新品种的蛋白、脂肪基因进行测序分析 [5] - "宝豆10号"已在多地建立连片种植基地,2024年创下陕西省大豆单产最高纪录 [5] - 智能连栋温室采用独立环境控制系统模拟不同气候条件进行植物抗病性鉴定,配备物联网传感器监测作物生长状态 [5] 示范田应用案例 - 示范田内采用分子标记等方法选育抗病力强、产量高、味道好的优质辣椒苗,已推广至甘肃、新疆等地 [7] - 实验室承担种质资源创新与技术转化双重任务,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机构联合攻关小孢子育种、基因编辑等前沿课题 [7] 未来发展计划 - 加强生物育种实验室建设,促进传统育种向现代生物育种转型 [7] - 开展技术集成研究与推广,深化院县合作创建示范基地 [7] - 强化与省内外高校院所及企业合作,探索"高等院校+实验室+种业企业"联合创新模式 [7] - 陕西省2024年印发行动计划,明确将聚焦种质资源培育、选育和改良,加强目标基因高效定向编辑技术和分子模块设计育种技术研究 [7]
为中国“胃”量身定制“中国味”!京产肉鸡升级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9 13:34
行业背景 - 中国白羽肉鸡市场占吃鸡市场近50%,种源曾长期100%依赖进口,对产业健康发展构成潜在威胁[2] - 2021年12月峪口禽业自主培育的"沃德188"新配套系获农业农村部认证,终结了快大型白羽肉鸡完全依赖进口的时代[2] 产品创新 - "沃德188-3"为迭代4年的新品种,针对中国家庭烹饪场景优化,适配烤鸡翅、卤鸡爪、炒鸡胗等需求[1][3] - 与同类产品相比,以产肉量15KG计算,高价值部位产出显著提升:鸡翅翅中+12%、鸡爪+18%、鸡胗+17%、鸡腿+8%[3] - 育种方向从国外"大鸡胸肉"模式转向符合中国餐饮偏好的鸡翅、鸡腿、鸡爪、鸡胗[3] 技术体系 - 采用二维码标识系统记录每只原种鸡的日龄、体重、产蛋等生产性状数据,实现育种优中选优[1] - 育种周期长达十年,迭代至"188-3"耗时4年,设计上百个组合实验,综合考量饲养者成活率、料比及消费者需求[3] 产能布局 - 国家级核心育种场采用四列三层鸡笼结构,原种鸡在山东成武商品代养殖示范场进行培育[1] - 计划"十五五"期间在北京新建纯系育种场,2025年开工配套现代化肉种鸡产业园,与山东5000万规模食品产业园形成全产业链循环[5]
“天书计划”加速破译四大主粮遗传密码
科技日报· 2025-07-08 08:54
天书计划概述 - "天书计划"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与腾讯公司联合发起,旨在解码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主粮作物的遗传信息[1] - 计划目标包括解析作物表型决定基因、构建基因资源库和大数据中心、开发智能育种平台[1] - 目前已完成4500份水稻核心种质筛选,覆盖80%以上水稻种植核心区块[1] 研究内容与进展 - 四大作物核心种质构建涉及22.3万份种质资源,计划覆盖95%以上遗传多样性并纳入国外优异种质[2] - 遗传密码解析工作将整合表型、环境型和基因型数据,绘制泛作物基因组图谱[2] - 计划2.0阶段为期3年(2025-2027),2025年完成1万份核心种质筛选,2026年进行大田鉴定,2027年搭建智能育种平台[2] 技术平台建设 - 将建立整合基因库、智能育种工具和大数据平台的开放平台[2] - 平台将服务国内种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同时建立协作网络保障数据安全共享[2] - 采用底盘数据采集标准化结合智能育种技术,开发智能育种模型[1]
政产学研共探AI育种路径 助力北京打造国际种业之都——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人工智能助力种业高质量发展”专题论坛在京举办
人工智能与种业融合 - 论坛聚焦AI技术与现代种业深度融合,探讨智能育种发展路径,认为AI在基因挖掘、表型分析、亲本选配、品种设计等育种核心环节具有颠覆性潜力 [1] - 北京市出台《北京市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2025年)》,加速AI技术与种业融合,夯实北京种业之都科技基础 [3] - 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构建智能育种产业生态,推进分子育种共性技术平台、农作物育种加速器等建设,助力智能育种产业化 [3] 政企学研合作与生态建设 - 北京市通州区于家务乡支持园区深化合作,优化营商环境,探索AI育种前沿 [4] - 腾讯联合中国农科院发起"农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打造国内最大农作物育种加速器,提供算力和数据支持 [4] - 中国农科院与非洲科学院发起CAASTIA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推动中非种质资源交流、数字化平台建设等合作 [6] 前沿技术应用与案例 - 中国农科院发布"天书计划1.0"搭建种质资源数据共享平台,"2.0"完成1万份核心种质筛选 [5] - 清华大学展示AI农庄示范基地案例,包括农田多模态感知、精准决策与农事调度智能体等成果 [6] - 长沙百奥云推出BAISeeds生物育种数智平台,帮助育种单位集中管理数据、构建AI模型 [7] -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推动种质资源由实物存储向数据存储转变,加速CGRS表型分析 [7] - 通州国际种业园区集成高通量分子检测、快速育种加代等技术模块,降低研发门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