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数据中心
icon
搜索文档
生产性服务业用电量“领跑”释放多重信号
证券日报· 2025-11-24 00:42
■苏诗钰 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0.4%,创下今年月度增速新高。从产业看, 第三产业用电量达16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1%。其中,生产性服务业的表现尤为突出,如互联网数 据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6%;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61.8%。这组数据清晰传递出经济发展的 浓浓暖意。 笔者认为,生产性服务业的用电量激增,绝非单纯的能源消耗增加,而是我国经济结构向高质量转型的 核心信号,更是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的生动写照。 其二,产业融合打破边界,激活创新转化乘数效应。用电量激增的背后,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 的深度融合,这种融合正催生"1+1>2"的协同效应。根据国家统计局分类,生产性服务业涉及16个国民 经济行业门类,348个行业小类,主要包括:批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 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生态环保和环境治理业等。 在信息化浪潮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动能尤为显著。10月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 量同比增长21.0%,这背后是5G基站、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模型训练等数字基础设施的加速扩容与迭 代 ...
投资者提问:昨天英伟达宣布计划向OpenAI投资最高1000亿美元建大数据...
新浪财经· 2025-09-29 11:59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积极把握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机遇 适度拓展新兴业务领域[1] - 公司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跟踪研究 加强人工智能 大数据 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在通信技术服务业务和信息化产品集成运营业务等领域应用[1] - 公司通过新兴技术应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1] 行业动态 - 英伟达宣布计划向OpenAI投资最高1000亿美元建设大数据中心[1]
中电鑫龙(002298.SZ):与华为有业务上的往来
格隆汇· 2025-08-15 15:09
公司与华为的合作关系 - 公司与华为存在业务往来 [1] - 子公司北京中电兴发与华为、龙芯、统信、飞腾等信创生态伙伴完成技术与产品互认证 [1] - 北京中电兴发与华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1] 合作领域 - 双方在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等领域展开合作 [1] - 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等项目落地 [1]
四部门两日内密集发声 透露新基建发展动向
新华网· 2025-08-12 13:54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动向 - 四部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国资委、国家统计局)相继发声透露新基建发展动向 [1][2] - 新基建成为稳投资、惠民生、促发展的重要引擎 [1] - 加大基建投资力度仍是2023年宏观调控政策重要选项 [1] 投资支持措施 - 国家层面春节前后集中下达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新基建领域重大项目 [3] - 地方层面支持各地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加大新基建投入 [3] - 企业层面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 [3] 重点发展领域 - 加快5G、千兆光网、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 [2] - 布局算力网络基础设施、能源电力基础设施、通信网络基础设施 [2][3] - 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等传统设施改造升级与5G、特高压、城际高速公路、大数据中心等新基建结合 [2] 战略实施路径 - 坚持市场为主、政府为辅的投资策略调动多元化主体投资热情 [3] - 加快推进"东数西算"工程及信息基础设施升级 [2] - 通过适度超前布局实现新基建与传统基建对接融合 [3]
新兴产业用电量激增44.6%!数据中心、新能源车成用电增长新引擎
搜狐财经· 2025-08-04 08:22
全国用电负荷创新高 - 入夏以来全国用电负荷屡创新高 新动能支撑作用显著 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保持较强市场韧性 [1] - 用电量变化反映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与新趋势 用电结构优化体现经济结构升级 [1] 新兴产业用电增长驱动因素 - 新兴产业对用电负荷增长贡献显著 在国家"两新""两重"政策推动下新质生产力快速成长 [3] - 6月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同比增44.6%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增17.4% 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用电量增13.0% [3] -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上半年用电增速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 二季度较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 [3] - 信息传输业和充换电服务业二季度用电增速较一季度分别提高4.6和3.3个百分点 [3]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用电特征 - 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政策、技术、需求推动下快速发展 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用电需求 [3] - 电池生产、充电桩建设等环节用电需求大幅上升 [3] 电力消费格局重构 - 新兴产业改变传统重工业用电集中格局 数字经济、新能源等产业使更多区域用电增长 [4] - 内蒙古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基地增加绿色制造用电 浙江县域智能家电等产业推高县级电网负荷 广东数据中心用电量同比增44.43% [4] - 上半年广东209家数据中心用电量达35.20亿千瓦时 [4] 新兴产业用电趋势 - 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成为电力消费新增长极 [4] - 预计2025-2027年数据中心电力消耗占比将从3%升至6% [4] 能源结构调整 - 新兴产业用电需求推动清洁能源发电比重提升 促进智能电网技术进步 [5] - 电力消费结构优化助力经济向创新驱动转型 [5]
“天书计划”加速破译四大主粮遗传密码
科技日报· 2025-07-08 08:54
天书计划概述 - "天书计划"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与腾讯公司联合发起,旨在解码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主粮作物的遗传信息[1] - 计划目标包括解析作物表型决定基因、构建基因资源库和大数据中心、开发智能育种平台[1] - 目前已完成4500份水稻核心种质筛选,覆盖80%以上水稻种植核心区块[1] 研究内容与进展 - 四大作物核心种质构建涉及22.3万份种质资源,计划覆盖95%以上遗传多样性并纳入国外优异种质[2] - 遗传密码解析工作将整合表型、环境型和基因型数据,绘制泛作物基因组图谱[2] - 计划2.0阶段为期3年(2025-2027),2025年完成1万份核心种质筛选,2026年进行大田鉴定,2027年搭建智能育种平台[2] 技术平台建设 - 将建立整合基因库、智能育种工具和大数据平台的开放平台[2] - 平台将服务国内种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同时建立协作网络保障数据安全共享[2] - 采用底盘数据采集标准化结合智能育种技术,开发智能育种模型[1]
半岛港湾集团:探索政企合作赋能经济发展新路径
搜狐财经· 2025-06-13 20:01
公司发展战略 - 将创新驱动作为核心发展战略 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 [1] - 以"政企联动数字化合作"为突破口 构建覆盖产业全链条的赋能体系 [1] - 通过技术整合与模式创新 成功孵化多个具有行业标杆意义的政企合作项目 [1] 政企合作模式 - 自主研发贸易信息化平台与大数据中心 融入区块链技术、AI算法等前沿科技 [3] - 通过企业运营数据的可信存证与跨链互通 破解地方平台公司融资难、融资贵的痛点 [3] - 区块链技术确保供应链金融数据的真实性与不可篡改性 AI算法实现金融资源的精准匹配 [3] 服务模式创新 - 构建三位一体的赋能生态 包括贸易信息化平台、大数据中心和电商供应链生态平台 [3] - 打造透明化、可视化的产业生态系统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为政府产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3] - 满足电商产业链全周期资金运营需求 助力企业向"轻资产、高附加值"转型 [3] 政企协同效应 - 体现"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技术驱动"的协同效应 [5] - 地方政府提供政策优势与产业需求 公司通过技术赋能与金融创新搭建桥梁 [5] - 未来将继续深化政企联动数字化合作 探索更多元化的合作场景 [5]
政企联动:半岛港湾集团重新定义企业“新质生产力”
搜狐财经· 2025-06-13 20:01
数字经济中的政企合作模式变革 - 公司立足"数据赋能、生态共建"理念,通过数字平台搭建与产业生态重构探索政企协同发展新路径 [1] - 以技术为纽带、数据为资产、服务为媒介,系统性解决传统企业信息壁垒和资源错配问题 [1] 数据要素价值挖掘与技术应用 - 自主研发贸易信息化平台与大数据中心,构建覆盖产业全链条的数字化底座 [3] - 区块链技术确保供应链金融数据真实性,AI算法通过企业成长力模型实现金融资源精准匹配 [3] - 数据中台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为电商平台提供智能风控与资金运营支持 [3] 政企合作逻辑重塑 - 通过数字化工具将企业运营数据转化为可量化金融资产,提升企业融资能力和地方经济韧性 [5] - 政企合作从"任务导向"转变为"价值共生",从"项目制"向"生态化"升级 [3][5] 未来发展方向 - 继续深化政企联动数字化合作,探索更多元化合作场景 [5] - 推动政企合作从"协同"到"共赢"的新篇章 [5]
共生共赢:半岛港湾政企合作模式助力区域经济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6-13 20:00
公司战略定位 - 半岛港湾集团定位为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综合性产业投资平台,构建"政企联动数字化合作"赋能体系,通过科技引领、产业赋能与资金保障三维协同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1] - 公司战略紧扣国家战略导向与市场需求,为地方平台公司定制发展方案,重点解决资金、盈利等核心难题[1] 核心技术能力 - 自主研发贸易信息化平台与大数据中心,实现跨部门、多业态、全维度数据资产融合,建立动态监测与智能分析体系[3] - 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信用评估模型可自动生成融资可行性报告,帮助金融机构快速识别风险[3] - 整合物联网、区块链与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电商供应链生态系统平台,覆盖采购、生产、物流、销售全流程[3] 商业模式创新 - 通过数据驱动决策打破传统"信息茧房",将经验驱动转化为算法驱动,显著提升资源配置效率[3] - 创新开发覆盖电商全生命周期的商业运作解决方案,包括智能选品、需求预测、库存优化等服务[3] - 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精准营销系统可锁定目标客群并动态调整定价策略,区块链溯源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3] 未来发展方向 - 持续深化"科技+产业+资本"三轮驱动模式,构建开放、协同、包容的创新生态[5] - 探索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政企合作路径,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5]
政企联动:中星智昇集团以数字化合作绘共赢蓝图
搜狐财经· 2025-05-22 13:23
产业数字化升级 - 产业数字化升级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在国家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驱动下持续发展[1] - 中星智昇集团通过政企联动模式,深度融合政府资源与企业动能,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合作方案[1] - 公司以科技赋能、产业协同与资本保障三维驱动,为地方经济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1] 政企协同模式 - 中星智昇集团与多地政府建立深度战略合作,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资本助力"的协同生态[2] - 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与场景开放,企业贡献技术优势与运营能力,资本推动资源高效配置[2] - 该"铁三角"模式解决了传统产业转型中的资源分散和技术孤岛问题,并为新兴业态孵化创造条件[2] 数字化赋能体系 - 公司构建"数据+金融"双轮驱动体系,解决地方平台公司在资金和盈利方面的难题[4] - 通过自主研发的贸易信息化平台与大数据中心,实现跨部门多业态数据融合与智能解析[4] - 搭建电商供应链生态系统平台,覆盖供应链金融、智能仓储到跨境贸易的全生命周期服务[4] 价值创造与社会效益 - 政企联动实现价值共生,政府提升产业治理效率,企业获得技术支撑与资源保障[4] - 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培育新兴业态创造就业机会[4] - 通过数据共享提升公共服务智能化水平,延伸社会效益[4]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继续深化政企联动数字化合作模式,推动产业数字化向纵深发展[6] - 计划以更开放生态、更智能技术和更灵活机制,为产业升级注入持久动能[6] -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浪潮中,公司定位为"智慧引擎"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