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境金融合作
icon
搜索文档
前海合作区外资成绩单亮眼 上半年实际使用外资123.26亿元,目前已有超过1.2万家外资企业落户
深圳商报· 2025-08-04 01:36
外资利用情况 - 前海合作区上半年实际使用外资123.26亿元,同比增长15.9%,占深圳市的59.0% [1] -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实际使用外资107.02亿元,同比增长40.5% [1] - 金融业、商务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外资主要投向行业,占比分别为29.5%、29.4%、17.5% [2] - 金融业外资增长19.5%,高技术服务业外资增长72.4% [2] 产业集聚与政策创新 - 前海已集聚跨境电商平台9个,卖家约1万个,服务商约100家 [1] - 谷歌跨境电商加速中心(深圳)启用,提供独立站建设及跨境出海服务 [1] - QFLP新设基金规模占深圳九成以上,QDIE额度占深圳市八成 [1] - 新加坡星展银行增资近16亿元入股深圳农商行 [1] - 外资企业通过跨境资金池降低运营成本超40% [1] 企业动态与营商环境 - 前海新增3家深圳市跨国公司总部,累计达52家,占全市30.8% [2] - 超过1.2万家外资企业在前海落户 [2] - 华南美国商会52%会员企业计划在前海开设新机构 [2] - 前海企业所得税优惠15%,金融改革政策吸引外资 [1][2] - 前海营商环境获评粤港澳大湾区一流,政府治理透明化、注册程序简化 [2]
深圳加快打造全域支付示范区,推动“卡、码、币、包”路路通
深圳商报· 2025-07-16 23:16
支付基础设施建设 -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已建设5个外籍人员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融合支付、文旅、通信、交通、移民等服务,提供24小时综合服务 [2] - 深圳机场共有6家外币兑换点、8台支持外卡取现ATM机和3台数币硬钱包终端设备,外卡受理覆盖率达100%,数币受理覆盖率近90% [2] - 深圳投放英文、日文、韩文、中文繁体版支付指南超10万份,累计接待外籍人员咨询超万次 [2] 移动支付创新与覆盖 - 深圳在全国首创移动支付"外包内用""外卡内绑",超4.2万商户可刷外卡,"外包内用""外卡内绑"合计交易笔数、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7倍、1.5倍 [3] - 深圳4030台ATM机支持外卡取现,1646个银行网点、36家兑换特许机构可兑换外币 [3] - 2025年1-6月外籍来华人员共消费8587.54万笔、118.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35%,其中港人消费5865.72万笔、70.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25% [3] 多元支付场景优化 - 深圳在盐田区推出首个离境退税购物"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业务,消费者在店铺收银台付款后当场即可拿到退税款,以购买5000元商品为例,按9%退税率计算可现场节省450元现金 [4] - 深圳推动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全面支持多元支付方式,创新数币硬钱包并与主流外卡、香港"八达通"互联互通,实现无网无电支付应用落地 [4] - 深圳推出"零钱包"服务,在出租车驿站、充电站等现金使用率较高场景供兑换,目前1800余个银行网点累计兑换零钱包超45万个 [4] 深港跨境支付合作 - 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推动深港跨境金融合作,先后推出深港票据联合结算、深港外币实时贷记、深港代收付、深港跨境人民币、深港电子支票等业务 [5] - 跨境支付通于今年6月正式上线,两地居民可通过手机银行输入电话号码或组合输入户名和收款账号进行跨境汇款,并可选择到账币种为人民币或港币 [5] - 微信香港钱包服务从线下扩展到线上并推广至全国,2025年1-6月交易笔数、金额同比增长91.9%、64.9%,支持200余个国家超195.3万名用户免核验身份绑定外卡 [5]
★跨境支付通明起上线 内地香港居民可实时跨境转账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5
跨境支付通启动 - 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联合推出跨境支付通,将于6月22日上线运行 [1] - 跨境支付通通过内地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转数快"直接连接,支持高效、便捷、安全的跨境支付服务 [1] - 首批参与机构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内地银行,以及中银香港、东亚银行、建银亚洲、恒生银行、汇丰银行、工银亚洲等香港机构 [2] 业务定位与功能 - 跨境支付通坚持小额便民定位,支持经常项目项下跨境汇款,无需提交业务背景资料 [2] - 南向便利化汇款业务支持持有中国境内居民身份证、军人身份证件和武装警察身份证件的境内居民个人从内地汇出至香港 [2] - 北向便利化汇款业务支持持有香港身份证的香港居民个人从香港汇入至内地 [2] - 支持双向的留学缴费、医疗缴费、薪酬及津补贴发放等便民、惠民金融服务 [2] 效率与成本优势 - 跨境支付通有效缩短跨境汇款链路,提高效率,支持一定金额内的便利化汇款实时到账 [3] - 支付基础设施直接对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跨境汇款成本 [3] - 两地居民只需输入对方手机号码即可进行个人转账汇款,实现轻松一转、立刻到账 [3] 金融合作与人民币国际化 - 跨境支付通是内地和香港深化金融合作的重要里程碑,体现中央政府对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视 [1] - 将进一步促进人民币的跨境使用,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1] - 香港金管局表示将继续优化用户体验,拓展应用场景,方便居民日常需要 [3]
深圳携手德交所集团共筑国际化金融生态圈 两场跨境金融交流活动成功举办
证券时报网· 2025-06-27 15:19
深德金融合作 - 深圳与德意志交易所集团举行高规格跨境金融交流活动 标志着欧洲大陆第一大交易所集团首次大规模登陆粤港澳大湾区 [1] - 活动由深圳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院 德交所集团 国际上市交流基地等联合主办 吸引数百位政府 金融机构 科创企业代表参与 [2] - 德交所集团业务覆盖金融市场全流程链 旗下拥有欧洲期货交易所 欧洲能源交易所 360T外汇平台等核心板块 [2] 合作领域与机制 - 双方探讨中欧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金融衍生产品创新 企业境外上市路径等核心议题 [2] - 德交所集团可为深圳企业提供上市 发行 外汇管理等全周期支持 [2] - 深圳计划在资产管理 绿色金融 国际金融人才培养等领域加强与德国联动 [2] 德交所资源展示 - 德交所旗下子公司亚洲负责人团队展示能源转型 衍生品交易 外汇管理等创新实践 [4] - 欧洲能源交易所解析全球最大电力衍生品市场运作逻辑 [4] - 欧洲期货交易所运营全球流动性最强固定收益市场 360T外汇平台展示技术解决方案 [4] 企业国际化支持 - 德交所详细说明德国上市路径 截至2025年3月共有496家上市公司 支持中资企业通过D股或GDR对接欧洲市场 [4] - 中国银行深圳分行 平安期货等机构提供跨境资金管理 衍生品套保策略等实务解决方案 [4] 深圳金融国际化进展 - 深圳通过"百千万金融人才培养工程"等措施构建多层次金融赋能体系 [5] - 截至2025年5月深圳境内外上市公司达584家 其中151家登陆境外市场 A股总市值8 71万亿元全国第二 [5] - 国际上市交流基地已与港交所 伦交所等多家境外交易所建立紧密联系 [3][5] 生态构建与未来方向 - 此次合作完善深圳链接全球资本市场的生态网络 [5] - 双方将在绿色金融 金融科技 跨境投融资等领域释放创新潜力 [5] - 活动标志着深圳跨境金融合作从政策对接进入务实落地阶段 [6]
全国首笔跨境支付通业务落地深圳,深港金融互联互通再升级
南方都市报· 2025-06-22 12:41
跨境支付通业务上线 - 跨境支付通业务于6月22日正式上线,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2][3] - 该业务为两地居民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的跨境汇款服务,支持即时到账和人民币直接兑换 [3][4] - 用户可通过手机银行输入电话号码或组合输入户名和收款账号进行汇款,并可选择到账币种为人民币或港币 [3] 首笔业务落地与用户体验 - 深圳的房女士成为首位体验跨境支付通的内地居民,通过招商银行App向香港女儿汇出1万元人民币,实现实时到账 [4] - 香港市民叶先生通过中银香港手机银行完成北向汇款,款项短时间内到账且无任何费用 [4] - 用户反馈显示,新业务显著简化了操作流程,解决了以往兑换和到账延迟的问题 [4] 深圳在跨境支付创新中的角色 - 深圳作为跨境支付通的转换中心,持续推动深港跨境金融合作,自1998年起已推出多项创新支付业务 [5] - 2024年深港跨境收支达617.8万笔、9536.7亿美元,资金可实时清算 [5] - 深圳还推出跨境代理见证开户等创新方式,截至2025年5月香港居民在深开户超321万户,其中代理见证开户占41万户 [5] 深港金融合作与大湾区发展 - 跨境支付通为深港经贸活动与人员往来提供安全高效的支付服务,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 [6] - 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将落实相关政策,推动金融支持大湾区建设,深化深港金融规则衔接 [6] - 该业务进一步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区域经济繁荣注入新动力 [6]
6月22日起,内地、香港居民跨境转账大便利!
券商中国· 2025-06-20 17:28
跨境支付通的核心观点 - 跨境支付通是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的互联互通项目,通过连接内地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与香港"转数快"系统,实现两地居民高效、便捷、安全的跨境支付服务 [1] - 该项目将于2025年6月22日正式上线运行,是中央政府支持香港发展和便利民生的又一重要举措 [1] - 跨境支付通将进一步提升跨境支付效率和用户体验,便利两地经贸和人员往来,促进人民币跨境使用 [3] 跨境支付通的技术特点 - 支持用户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渠道,依托手机号码、银行账户线上发起人民币和港币跨境汇款 [6] - 支持经常项目项下一定金额内的便利化汇款实时到账 [6] - 支付基础设施直接对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跨境汇款成本 [6] - 突破时限和地点限制,两地居民只需输入对方手机号码即可完成个人转账汇款 [7] 业务场景支持 - 支持薪酬发放、留学缴费、医疗缴费等惠及两地民生融合的业务场景 [4] - 坚持小额便民定位,支持经常项目项下跨境汇款,无需提交业务背景资料 [7] - 南向汇款支持持有中国境内身份证件的居民从内地汇出至香港 [7] - 北向汇款支持持有香港身份证的居民从香港汇入至内地 [7] 参与机构 - 首批内地参与机构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 [8] - 首批香港参与机构包括中银香港、东亚银行、建银亚洲、恒生银行、汇丰银行、工银亚洲 [8] - 参与范围将逐步扩大 [8] 系统背景 - 内地快速支付系统为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2010年建成,支持随时随地进行跨行转账且资金实时到账 [4] - 香港快速支付系统为"转数快"系统 [1]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南沙再迎重磅支持 “南沙金融30条”来了
广州日报· 2025-05-13 03:14
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南沙金融30条",通过7个维度30条措施强化南沙对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目标是将其建设成为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和国际金融枢纽重要节点 [1][2] 7个维度30条措施 - 加快广州南沙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设,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南沙方案》的战略部署,聚焦金融互联互通、规则衔接及跨境业务创新 [2] - 措施涵盖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加强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发展特色金融服务、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开展跨境金融创新与交流等7个维度 [2] 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 - 支持符合南沙产业发展导向的企业,创新票据贴现产品,加强多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鼓励银行业与外部投资机构合作探索"贷款+外部直投"新模式 [3] - 支持保险机构依法合规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或直接投资科创企业,重点支持高端制造业、数字产业、海洋产业和未来产业 [3] - 加大对海洋产业、商业航天、全域无人产业的支持力度,支持保险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发展海上保险 [3] 发展特色金融服务 - 发展服务国际航运枢纽建设的航运金融业务,引导航运企业国际海运费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加快航运保险发展并研发创新型产品 [4] - 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南沙)跨境资管中心,支持优质证券公司取得公募基金资质,大力发展公募基金投资顾问业务 [4] - 创新发展国际租赁和保理业务,支持境内机构使用自有外汇收入支付境内经营性租赁外币租金,取消船舶和飞机境外融资资本金限制 [4][5] 推进互联互通及扩大对外开放 - 构建便利内外联动的期现货市场交易规则,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推出与香港交易所跨境合作品种,支持南沙建设商品期货交割中心 [6] - 支持粤港澳保险机构合作开发适合南沙区居民的商业保险年金、跨境车辆保险等跨境保险产品,积极研究加快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 [6] 加强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 - 推动跨境支付服务便利化,扩大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试点银行范围,试点开展信用卡视频面签,支持银行与非银行支付机构合作开展跨境支付业务 [7] - 推动跨境信用融资便利化,支持粤港澳三地征信机构开展跨境合作,允许南沙和港澳地区均有分支机构的银行开展内部数据跨境流动试点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