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链主
icon
搜索文档
特朗普投资几百亿开发稀土,中国突然传来消息,对美出口暴涨6倍
搜狐财经· 2025-07-22 13:33
中国稀土出口策略 - 中国对美国稀土磁铁出口量暴涨至353吨,较5月增长超过6倍,这是中国精准调控下的战略反转 [1] - 中国仅开放低端磁铁产品出口,未触及军民两用或战略物资级别的重稀土,保持对高端产品的控制 [1] - 通过严格的出口审批制度确保稀土去向可控,控制出口比例和产品结构施加影响力 [5] 美国稀土独立计划 - 特朗普政府投入数百亿美元推进"稀土独立计划",旨在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1] - 美国采取激进措施包括插手乌克兰矿产协议、与澳大利亚签订合作备忘录、拉拢非洲五国建立资源联盟 [3] - 五角大楼投入数十亿美元发展本土稀土产业,重点建设稀土磁铁生产能力 [5] 中美稀土博弈 - 中国"掐着水管"的策略让美国处于资源焦虑中,既不完全封锁也不无差别开放 [5] - 中国策略打乱美国计划节奏,避免刺激美国加快自主开发和替代材料研发 [5] - 稀土争夺背后是下一代高科技产业链主控权的争夺,关乎技术跃迁的门票 [5] 战略影响 - 中国策略将"遏制"转化为"引导",让美国在战略选择中陷入犹豫 [5] - 中国保持战略主动性,避免激化矛盾,展现从容不迫的大国战略思维 [6] - 稀土博弈模式可能被中国复制到其他战略资源领域 [8]
不给稀土就不访华?威胁中国的欧盟主席,转身“跪”在了美国面前
搜狐财经· 2025-07-21 12:10
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塑的关键时刻,资源安全正成为大国博弈的新焦点。 作为高科技产业不可或缺的"工业维生素",稀土材料的战略价值愈发凸显。 文 | 空纸 编辑 | 空纸 中国,凭借其对全球稀土精炼与加工的主导地位,逐步由资源供应国转变为规则制定者和技术控制者。而欧美国家则在对华依赖与地缘竞争的双重压力下, 不断寻求突围。在这一背景下,一场围绕稀土资源的博弈悄然上演。 前言 欧盟的"访华威胁"、美国的"资本救市"、中国的"精准反制",背后是一场没有硝烟但极其深刻的全球供应链战争。 这场竞争的胜负,不仅关乎资源本身,更关乎未来产业竞争格局的重构。 战略资源成为反制武器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升级,中国对稀土出口的管理步步收紧,释放出强烈的战略信号。2025年4月正式实施的《稀土管理条例》,将稀土的开采、冶 炼、出口等环节纳入法治化轨道,要求出口产品必须明确最终用户与具体用途。 这一法规被视为中国在资源安全领域的系统化升级,彻底改变了西方对中国稀土"无限制供应"的幻想。 中国当前不仅是世界第一大稀土开采国,更掌握着全球92%的稀土精炼产能和超八成的深加工技术专利,形成了完整、高效且具有技术壁垒的产业链体系。 这种强大掌 ...
“关键先生”:产业链上的山东品牌
经济观察网· 2025-07-19 02:57
2025年7月16日至2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下称"链博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泰国担任主宾国, 山东、广东担任本届链博会的主宾省,来自75个国家和地区的651家企业、机构参展。 山东担任主宾省,与山东在产业链上的独特优势有关。 山东是制造业大省。联合国产业分类标准将工业划分为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41个工业大类的国家,山东则是唯一一个能 同时集齐这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同时还拥有197个工业中类、526个工业小类。 因此,有人评价,山东是全球工业体系中唯一一个涵盖从挖一吨铁矿、炼一炉钢、造一台发动机、组一辆整车,一直到全球销售全链条的省级区域,是全球 范围内都极其稀缺的"工业全谱系样本"。 不仅如此,山东还拥有软件、食品、生物医药、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等"万亿级"产业集群。同时,山东机制纸及纸板产量全国第一、纱产量全国第一、布产 量全国第二;商用车产量全国第一,占比约35%;光伏装机规模连续8年全国第一……目前,山东已形成19条标志性产业链、67个细分产业链,涵盖传统产 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也许更值得关注的是,山东在产 ...
13天倒计时,韩国被逼上绝路?美国索要4000亿美元,李在明签不签?
搜狐财经· 2025-07-18 21:01
美韩贸易谈判核心条款 - 美国要求韩国追加4000亿美元投资,相当于韩国全年政府预算规模 [2] - 美方要求全面开放农产品市场,包括30个月龄以上牛肉、大米、苹果、蓝莓等品类 [2] - 谈判涉及钢铁、半导体、汽车等核心产业,美方威胁加征25%关税 [5] 韩国产业面临压力 - 本土农业面临崩溃风险,农民组织大规模抗议活动 [3] - 农业部担忧放开检疫可能导致病虫害入侵 [3] - 半导体等支柱产业直接受关税威胁,企业高层表示绝望 [5] 韩国政府应对困境 - 总统李在明面临两难选择:妥协将引发国内动荡,拒绝则导致经济崩溃 [5] - 外交部试图争取谈判窗口,但美方未展现让步意愿 [5] - 政府内部出现分歧,部分主张妥协,更多声音认为这是"饮鸩止渴" [5] 地缘政治影响 - 韩国可能进一步被纳入美国主导的产业链体系 [7] - 若谈判破裂,中韩合作可能出现短暂窗口期 [7] - 事件反映中等国家在大国博弈中的战略困境 [7] 社会反应与潜在影响 - 民众焦虑情绪持续升温,对政府耐心逐渐耗尽 [9] - 青瓦台决策氛围出现微妙变化 [5] - 农业部门连续召开紧急会议评估风险 [3]
美国稀土彻底变天了?7月11日,五角大楼亲自下场传来新消息
搜狐财经· 2025-07-16 13:50
科技霸权的暗流:一场以稀土为名的全球博弈 科技霸权的角逐,远比单纯的经济利益更复杂,而这场无声的战争,正以稀土为舞台,上演着一出出精彩绝伦的戏剧。 美国近期对一家本土 稀土企业MP公司的巨额注资,便是这出大戏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场景。这家公司股价暴涨五成,背后是美国五角大楼斥资四亿美元的"战略 性"投资。这一举动,无疑将美国与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博弈推向了高潮。 表面上看,这是美国政府为了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保障其国防和高科技产业的战略安全。然而,细究之下,我们才能发现这场博弈的真 正意味。MP公司,虽然自诩为美国稀土行业的"独苗",但其股东名单却令人啼笑皆非:中国盛和集团持有其8%的股份,稳居前三大股东之 列。这意味着,这家号称"本土"的企业,其命脉实际上掌握在中国手中。 MP公司所开采的稀土矿石,必须运回中国进行精加工才能变废为 宝,这就好比麦当劳向肯德基借用炸鸡秘方一样,令人尴尬。 四亿美元的巨额投资,美国政府的目的昭然若揭:通过增持股份,超越中国股东,夺回对MP公司的控制权,从而切断中国稀土精加工产业 链。未来,即便MP公司开采出再多的稀土矿石,也可能囤积在仓库里,不会再流向中国。这,正是美国试图扼杀中国 ...
美国买通“内鬼”,四个月走私四千吨稀土,中国决定动真格的
搜狐财经· 2025-07-12 10:50
稀土走私网络 - 2024年12月至2025年4月美国从泰国和墨西哥进口3834吨氧化锑 超过此前三年总和 但泰国仅有一座锑冶炼厂 墨西哥锑矿产量微乎其微 显示存在异常贸易流[1][7] - 走私手法包括将中国稀土伪报为铁矿石或锌精矿出境 在泰国改换包装后获得"泰国制造"身份 或通过X光屏蔽材料包裹、饮料瓶灌装等方式隐藏稀土[3][9] - 广西某金属化工企业泰国子公司半年内向美国出口3366吨锑产品 同比暴增27倍 显示有组织的大规模走私活动[5] 行业驱动因素 - 国际稀土价格2024年以来暴涨200% 走私利润可达正常贸易的3-5倍 刺激部分中国企业铤而走险[11] - 美国Gallant Metals等公司通过中国采购代理商获取稀土 利用第三国监管漏洞将中国稀土"洗白"为国际货源[9] - 走私导致国际市场价格进一步扭曲 形成恶性循环 吸引更多企业参与非法交易[11] 供应链依赖现状 - 全球90%稀土加工能力集中在中国 美国军工体系对中国稀土材料依赖度超过80%[15] - 美军78%武器系统依赖中国主导的关键矿产供应链 仅锑元素就涉及8万件武器零部件[15] - F-18战机AIM-9导弹导引头依赖中国产铟锑化合物传感器 类似情况在隐身战机、高超音速导弹等关键装备中普遍存在[13] 中国反制措施 - 2025年5月启动专项行动 重点打击伪报瞒报、夹藏走私和"第三国"转口行为 海关对易伪装货物实施100%抽检[19] - 新修订《矿产资源法》将稀土走私最高刑期提至五年 引入"企业合规黑名单"制度 对涉案企业实施永久出口禁令[21] - 2025年7月多地海关已破获13起稀土走私案 查获涉案金属21.3吨 涉及多家上市公司[21] 全球供应链重构 - 美国重建供应链努力收效甚微 澳大利亚稀土矿分离提纯技术仍依赖中国 格陵兰岛项目停滞 海底采矿试验失败[17] - 行业专家评估美国至少需要10-15年才能建立不依赖中国的稀土供应链[17] - 中国与俄罗斯、巴西等资源大国加强技术合作 共同开发稀土替代材料 压缩走私空间[21]
200亿,苏州开抢了
投资界· 2025-07-11 15:32
苏州两大百亿级基金发布 - 苏州市重大产业发展基金总规模100亿元 专注于重大产业领域"链主级"项目 单一项目投资额不低于5亿元 瞄准苏州"1030"产业体系发展 [3][6][7] - 苏州人才壹号基金总规模100亿元 首期25亿元 存续期15年 同步设立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 生物医药 文化创意 青年创业等子基金 重点投向领军人才 赛事选手 初创企业和硬科技 [3][7][8] 基金运作主体及投资策略 - 苏州市重大产业发展基金由苏州国投集团牵头设立 苏州产业投资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基金管理人 投资以直投为主 关注终端链主企业及掌握稀缺资源 核心技术的重点企业项目 [6][7] - 苏州人才壹号基金由苏创投集团发起 苏州天使母基金担任管理人 将投向领军人才 赛事选手 初创企业和硬科技四大方向 [8] 苏州产业链发展现状 - 苏州已建立"1030"重点骨干企业库 累计推动超270家企业进入链主企业培育库 通过标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壮大 [11] - 吴中区拥有玖物智能 科沃斯 绿的谐波 追觅科技等链主企业 带动1000多家机器人+人工智能企业聚集 产业规模达1600多亿元 [12] - 2023年苏创投集团联合8家龙头企业设立8只链主企业基金 总规模22 8亿元 帮助龙头企业沿产业链上下游开展投资 [12] 苏州产业体系及投资环境 - 苏州形成"1030"产业体系 包括3个万亿级产业和11个千亿级产业 获批6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3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1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13] - 2024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投资地区分布中 江苏以1603起案例居首 苏州投资活跃度仅次于上海 北京 深圳 [13] - 2024年苏州GDP达2 67万亿元 位居全国城市第六名 [14]
创投观察:“链主+基金”模式逐渐风行,产业方和金融方如何协同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7-08 20:55
中瀛兴象基金设立 - 宁波中瀛扶摇兴象股权投资基金完成工商注册 总规模达10亿元 由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 中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 宁波华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宁波市通商基金有限公司 象山县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 [1] - 该基金是全国首只AIC链主并购型股权投资基金 显著特点是引入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宁波华翔作为产业龙头企业 [1] - 与传统AIC盲池基金不同 该基金将围绕汽车产业链展开精准投资布局 提升投资效率 [1] 产业资本在基金中的角色演变 - 产业方在基金投资中发挥"导航"作用 新型CVC模式兴起 如博原资本由博世集团与戈壁创赢各出资50%设立 依托产业优势进行投资 [2] - 混合型CVC模式结合产业资本出资与市场化VC运作 在当前招商引资背景下更受地方政府LP青睐 产业导入诉求高于基金回报 [2] - 部分产业集团作为LP出资时会要求优先对接项目 显示产融结合趋势深化 [2] "链主+基金"模式的发展与挑战 - 拥有产业资源和产业思维在募资和投资中具备优势 但纯产业CVC因服务集团主业受限 需结合市场化投资逻辑 [3] - 该模式面临产业集团出资谨慎 优质链主企业稀缺 以及产业链标的竞争加剧的双重挑战 [3] - 需建立链主企业与财务投资者的协同机制 平衡双方利益诉求 推动产业链升级 [3]
腾讯、阿里又来做LP了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7-08 16:50
巨头企业作为LP的活跃动态 - 腾讯通过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新增为晨壹基金旗下上海晨峦企业管理合伙企业的合伙人[1] - 腾讯今年4月还通过认缴2亿元持有杏泽川禾创业投资基金66.66%股份成为最大出资方[2] - 阿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向无限启航海河创业投资基金出资1.4亿元 这是阿里时隔七年再次作为LP出资股权投资基金[5][6] 并购基金市场趋势 - 2024年一级市场并购基金活跃 已有超10个地区发布支持并购重组与并购基金设立的政策[10] - 中国太保设立目标规模300亿元的太保战新并购私募基金 首期规模100亿元 其中50%资金将配置到子基金[11] - 主板超六成上市公司市值不足百亿 并购重组业务发展潜力巨大 预计2024年是并购基金爆发年[11] 上市公司参与产业基金情况 - 2024年已有超70家上市公司出资参与设立产业基金[15] - 万凯新材拟出资2.5亿元参与设立湛泸新材料及智能制造产业投资基金 寻求在新质生产力领域开辟第二成长曲线[12] - 寒武纪旗下公司认缴3800万元 持股19%参与设立台州嘉道智能壹号私募股权投资基金[13] CVC投资模式发展 - CVC在股权投资行业作用日益重要 不仅提供资金支持 还能带来业务协同和增值服务[7][16] - CVC投资从1.0版本的驱动型被动投资发展为2.0版本的前瞻性主动性投资 从战略拓展转向追求财务收益[21] - "链主+基金"模式兴起 由产业链主导企业牵头 以产业基金为载体撬动其他资本共同投资[18][19] 母基金行业创新 - 厦门自贸领航上市公司CVC母基金成立 目标规模100亿元 是全国首支上市公司CVC母基金[20] - 全球母基金协会将在2026年达沃斯峰会上发布2025全球最佳母基金机构及相关榜单[25] - 上市公司通过投资产业基金可借助专业机构能力开拓产业链 同时寻找合适时机退出获取收益[22]
全国首支AIC链主并购基金设立
FOFWEEKLY· 2025-07-04 17:58
基金设立背景与规模 - 弘玺资本旗下弘成基金联合中银资本、宁波通商惠工产业投资基金、宁波华翔电子共同设立全国首支AIC链主并购型股权投资基金"中瀛兴象基金" [1] - 基金规模达10亿元人民币,已于6月14日在宁波完成工商注册 [1] - 开创"AIC属地政府属地分行国有企业产业龙头"五方协同赋能新模式 [1] 基金投资方向与战略意义 - 重点围绕汽车产业链资源整合,通过股权投资推动汽车零部件和整车制造产业高端化 [1] - 助力宁波象山打造现代化产业集群,培育新质生产力 [1] - 首次引入产业方作为核心,打造以产业链主为核心的AIC股权投资基金 [1] 参与方角色与协同效应 - 弘成基金作为象山县重要产业投资平台,体现地方资本支持本土核心产业的战略决心 [2] - 整合中国银行集团全球化资源、地方政府/国资平台资源整合能力、链主企业产业引领作用 [2] - 通过国家级金融资源与创新资本运作模式强强联合,优化产业链布局 [2] 行业动态关联 - 上市公司当前热衷设立并购基金的现象与本次基金设立模式形成呼应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