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主企业
搜索文档
英威腾:公司目前暂未被认定为链主企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9 09:06
英威腾(002334.SZ)11月19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暂未被认定为链主企业。公司产品如 变频器、UPS、新能源汽车电控等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并与产业链上下游众多企业保持着紧密 合作,具备了较强的资源整合基础。公司重视产业链协同发展,未来将在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方面 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请问贵公司是链主企业吗? (记者 王晓波) ...
智库 | 产业链“链主”:政策实践、运行逻辑与现实困境研究
搜狐财经· 2025-10-08 13:17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聚焦于中国“链主”政策的五维运行逻辑,旨在通过分析政策实践揭示其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效果 [1] - “链长制”作为核心制度创新,通过“链长”(政府)与“链主”(龙头企业)的协同,实现从“选择性干预”到“体系化赋能”的转变 [7][20] - 研究提炼了北京“生态型链主”和上海“工互赋能链主”等模式,为全国产业链治理提供范例 [1][12][13] 产业链“链主”企业发展现状 - 中央层面已培育5批共596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2批共183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链主”梯队建设奠定基础 [2] - 截至2022年,全国各地共遴选超过300家产业链“链主”企业,地域上覆盖东中西部省份 [3] - 全国100强“链主”企业中,北京数量最多,上海和广东并列第二,浙江位列第三,梯度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3] - “链主”企业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传统行业,例如广东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广汽埃安在2023年1-5月累计销量超16万辆,同比增长119% [3] 地方政府“链主”政策实践 - 北京模式以培育“生态型链主”为特色,引导企业向生态型转变并重塑供应链体系,2020年已培育2个万亿级和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12] - 上海模式以工业互联网赋能“链主”为核心,通过补短板、强协同、促创新提升产业链韧性,已建立约10家工业互联网“链主”企业 [13][14] - 上海模式中,平台技术扩散效应最强的10家“链主”企业平均每家可带动40-50家核心供应商转型,并进一步辐射数千家企业 [14] - 广东、浙江等地政策特色包括“链式服务”和“链长+链主”机制,例如广东迈瑞医疗通过联合攻关实现了心脏超声芯片技术的自主可控 [15] “链长制”与“链主”理论内涵 - “链长制”是产业链系统修复型制度创新,由地方政府行政长官或央国企担任“链长”,以“链主”企业为实施载体进行补链、延链、强链 [16] - “链主”企业在产业链中具有核心地位,通过设定技术参数和行业标准实现对上下游企业的控制和治理 [17] - “链长”与“链主”的协同逻辑体现在目标耦合(安全与效率)、资源耦合(行政与市场)和规则耦合(政府规制与市场自治)三个维度 [18] “链主”政策运行的五维逻辑 - 经济功能定位:“链主”作为产业经济运行客体,“链长”作为管理主体,二者辩证统一,目标是使政府更有为、市场更高效 [24] - 价值理念:“链主”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政府价值理念是集体利益最大化,政策逻辑目标是推动整体经济社会价值增加 [25] - 资源配置:“链主”在运作层面实现局部静态资源配置最优化,“链长”在制度层面支撑全局动态资源配置最优状态 [26] - 运作方式:“链主”依靠价格信号和市场竞争机制,“链长”通过产业政策手段维护价格稳定和公平竞争,二者结合构成政策逻辑机制 [27][28] - 互动作用:“链主”与“链长”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互关系,共同解决产业经济发展中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题 [29] 产业链“链主”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 国际技术封锁与国内技术瓶颈并存,例如2022年中国芯片自给率未达到30%,制约产业链转型升级 [30] - “链主”企业权责不匹配,一些地方政府过度行政干预导致市场功能错位,短期政绩与长期创新目标存在矛盾 [31] - 创新要素流动不畅,央地政策协同错位,例如中国仅10%的工程专业毕业生能立刻胜任工作,而美国这一比例为81% [32] - 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度低,“链主”企业产业生态主导力不强,科技与产业“两张皮”现象突出 [33]
我们的目标是做中国制造业的链主企业——《财富》专访中科时代创始人、CEO马君
财富FORTUNE· 2025-08-18 21:04
工业PC发展历程 - 1981年IBM推出首台个人电脑IBM5150,1984年推出首台工业电脑IBM5531,具备更高可靠性和精度标准[1] - 工业PC被视为工厂自动化的大脑,中科时代从自动化软件起家并扩展至全产业链[1][8] 中科时代战略定位 - 公司目标成为中国制造业链主企业,承担产业链协同推动职责[1][6] - 对标德国西门子(上帝左手)和日本三菱(上帝右手),立志成为中国的"上帝之手"[8] - 短期目标瞄准工业自动化隐形冠军德国倍福Beckhoff,已构建完整产品矩阵[8][10]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隐形冠军分布:德国1300家、美国330家、中国仅67家,工业领域占比最高[7] - 中国工业自动化领域存在技术卡脖子问题,关键软件长期依赖CODESYS、西门子等外资企业[10] 核心技术突破 - 开发中国首个自主工业操作系统和集成编程环境,突破Linux/Windows生态依赖[10] - 产品矩阵包含Automation软件(含300-400功能模块)和工智机硬件(智能化PLC/PAC/IPC)[9][10] - 延伸布局工业自动化三大硬件:IO设备、Motion伺服系统和传感器[10] 公司发展现状 - 成立四年实现年增速300%,成为中国一级市场工业自动化领域第一[14] - 股东结构包含国家队、母基金和顶级VC,已完成德国子公司设立及俄罗斯市场拓展[14] - 规划三阶段发展:1.0阶段完成产品布局,2.0阶段冲刺IPO,3.0阶段成为链主企业[15] 经营理念 - 坚持产品驱动长期主义,每年三倍增速下仍保持德企式技术打磨态度[13][14] - 强调团队建设重要性,创始人马君博士入选2025年《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1][8]
推进“地等项目”,助力“链主”项目早落地
南京日报· 2025-08-11 10:34
公司发展情况 - 南京国轩在六合累计投资超100亿元 厂区占地面积近1000亩 设计年产能达到28GWh [1] - 2023年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 进入江苏省制造业百强榜 [1] - 主要客户涵盖华为 吉利 零跑等国内国际知名企业 [1] 产能建设与政府支持 - 规划资源部门通过用地计划新政使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7500余亩 支持链主企业项目落地 [2] - 华天封测二期项目征地用时105天 较同类项目耗时缩短70% [2] - 南京国轩四期项目在政府支持下实现当年投产当年见效 解决用地指标紧张和规划调整问题 [1] 生产技术特点 - 生产基地采用智能化 自动化生产线 配备无尘厂房和智能生产线 [1] - 生产新能源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 产品发往国内外市场 [1] - 成长为综合性生产产业园 以智慧化生产线为主要特色 [1]
江苏南京:推进“地等项目”,助力“链主”项目早落地
南京日报· 2025-08-11 07:05
公司发展 - 南京国轩在六合累计投资超100亿元,厂区占地面积近1000亩,设计年产能达到28GWh [2] - 公司主要客户涵盖华为、吉利、零跑等国内国际知名企业 [2] - 2023年南京国轩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进入江苏省制造业百强榜 [2] 行业支持 - 规划资源部门完成22个省市重大项目保障工作,助力"链主"企业项目落地 [1][2] - 通过"地等项目"行动和"立即可用"产业用地储备库,南京国轩项目实现快速动工 [2] - 利用用地计划"先报先得""免审即享"新政,今年已使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7500余亩 [2] 项目效率 - 华天科技集成电路等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 [2] - 华天封测二期项目征地用时105天,与同类项目相比耗时缩短70% [3] - 规划资源部门深化工业项目"五证齐发"改革,优化征地报批流程 [3]
200亿,苏州开抢了
投资界· 2025-07-11 15:32
苏州两大百亿级基金发布 - 苏州市重大产业发展基金总规模100亿元 专注于重大产业领域"链主级"项目 单一项目投资额不低于5亿元 瞄准苏州"1030"产业体系发展 [3][6][7] - 苏州人才壹号基金总规模100亿元 首期25亿元 存续期15年 同步设立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 生物医药 文化创意 青年创业等子基金 重点投向领军人才 赛事选手 初创企业和硬科技 [3][7][8] 基金运作主体及投资策略 - 苏州市重大产业发展基金由苏州国投集团牵头设立 苏州产业投资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基金管理人 投资以直投为主 关注终端链主企业及掌握稀缺资源 核心技术的重点企业项目 [6][7] - 苏州人才壹号基金由苏创投集团发起 苏州天使母基金担任管理人 将投向领军人才 赛事选手 初创企业和硬科技四大方向 [8] 苏州产业链发展现状 - 苏州已建立"1030"重点骨干企业库 累计推动超270家企业进入链主企业培育库 通过标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壮大 [11] - 吴中区拥有玖物智能 科沃斯 绿的谐波 追觅科技等链主企业 带动1000多家机器人+人工智能企业聚集 产业规模达1600多亿元 [12] - 2023年苏创投集团联合8家龙头企业设立8只链主企业基金 总规模22 8亿元 帮助龙头企业沿产业链上下游开展投资 [12] 苏州产业体系及投资环境 - 苏州形成"1030"产业体系 包括3个万亿级产业和11个千亿级产业 获批6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3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1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13] - 2024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投资地区分布中 江苏以1603起案例居首 苏州投资活跃度仅次于上海 北京 深圳 [13] - 2024年苏州GDP达2 67万亿元 位居全国城市第六名 [14]
上市公司“链主“企业数据2001-2024
搜狐财经· 2025-05-18 12:00
供应链韧性提升 - 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可持续供应链是增强韧性的必然要求 [1] - 可持续供应链依托透明共享的供应链环境与高效协同的伙伴关系,区别于传统供应链网络 [1] - "链主"企业作为供应链核心需发挥引领作用,通过资源效应促进信息流动与技术转移,推动网络透明化 [1] "链主"企业识别方法 - 通过CSMAR数据库查询样本公司2001-2024年供应商和客户详细信息,构建"企业名称-主要供应商(客户)"关系列表 [2] -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将供应链程度中心度最高的企业确定为"链主",若中心度相同则参考接近中心度 [2][7] - 数据覆盖中国A股上市公司,包含年份、"链主"企业、程度中心度、节点企业、接近中心度等指标 [7] 供应链网络数据示例 - 2001年链主企业000815与节点企业000716、01727的接近中心度均为0.666666667 [8] - 2005年链主企业600081与节点企业600006的接近中心度达到1,显示高度紧密的供应链关系 [8] - 2007年链主企业600338与节点企业601168的接近中心度为1,表明最优网络连接效率 [8]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参考李强等(2024)的社会网络分析法确定链主企业名单 [1][9] - 数据通过人工整理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1-2024年供应链关系,以Excel格式呈现 [6][7] - 研究采用Python软件进行网络矩阵转化及可视化分析,量化企业网络中心性 [2]
SHEIN狂奔,时尚服装产业的“奇点时刻”
凤凰网财经· 2025-03-10 19:02
行业颠覆与创新 - SHEIN超越ZARA、H&M和优衣库成为全球时尚服装网站访问量第一的品牌,并在最佳消费者个性化体验购物APP排行榜中超越耐克、亚马逊等巨头[2] - 公司通过自研数字化系统和柔性供应链模式将行业平均未销售库存水平从30%降低至3%,获得巨大性价比优势[2] - 数码热转印技术实现零水资源消耗,相比传统丝网印刷每100米面料节省0.49吨水,且成本从2011年的15元/米降至与传统水印持平[4] 供应链与生态赋能 - SHEIN带动上下游就业达百万规模,并投资35亿元建设希音湾区西部智慧产业园,集成智能分拣、订单分拨及智能制造功能[3] - 供应商黄浩的工厂在合作后员工规模翻5倍,扩建8000平方米现代化工厂,并实现全品类扩展与数字化升级[2] - 公司为供应商提供数字化工具及培训,2023-2024年开展上千场培训,提升其全球竞争力[2] 技术合作与绿色转型 - 与东华大学合作开发的再生涤纶技术可反复回收且不影响材料性能,覆盖废旧纺织物与PET瓶等原料[4] - 联合传化化学设立纺织印染技术创新实验室,聚焦数字化、智能化及绿色低碳升级[4] - 通过屋顶光伏、能效提升项目帮助供应商减少18.2%用水量和15.4%废水排放量,实现节能减污[4] 产业链协同效应 - SHEIN作为"链主"企业带动生态伙伴从零和博弈转向正向循环,类似宁德时代在电池领域的影响力[2] - 佛山数码印花工厂引入AGV机器人、AI验布机等设备,产能提升至每小时500-600米面料[4] - 行业可持续发展进程加速,技术革新推动时尚产业进入数字化与绿色化"奇点时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