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争议

搜索文档
西贝根本就赢不了罗永浩
搜狐财经· 2025-09-12 17:51
文 | 蓝媒汇,作者丨韩韩 罗永浩,又当了回刺头。这次遭殃的是西贝,被罗永浩疯狂吐槽,几乎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 更何况,西贝早期向资本市场讲出的故事就是中央厨房,以中央厨房的预加工,去保证西贝门店的扩张,以及餐品口味的稳定。 其实,这事并不大。 本质上这就是一起消费者吃的不爽,发些牢骚,但西贝老板贾国龙却忍不了,正面开怼罗永浩,还要起诉他。 果不其然,事情就闹大了。双方就被架上台了,不好收场。 在我看来,西贝就不应该接老罗的话茬,因为西贝根本就赢不了罗永浩。 01 罗永浩没有说错,消费者吐槽有理。 西贝老板贾国龙宣称,"现在门店100%没有预制菜,一道都没有。"他说的这么斩钉截铁,或许是看准了在国家标准中,西贝的菜品并不算是严格意义上 的预制菜。 但在大众眼里看来,你这些菜,大部分都是从中央厨房、食品工厂出来的菜,都没有现炒,就是预制菜。 这是天然的认知偏差。 企业保护自身声誉,维护自身权益的行为,无可厚非,但起诉罗永浩,在我看来,是一个极其不明智的选择。 我印象中,西贝贾国龙还曾专门推出过"贾国龙功夫菜",说白了,就是将西贝莜面村经典的酸汤莜面鱼鱼、西贝手扒肉、蒙古牛大骨等菜品,加工成包装 食品,对外售卖 ...
罗永浩悬赏10万征集西贝预制菜线索
证券时报· 2025-09-12 11:08
9月11日晚间,"罗永浩吐槽西贝使用预制菜"事件的影响持续升级。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当晚释放强硬态度, 明确表示将对罗永浩提起诉讼, 以此反击其此前的负面言论。 面对贾国龙的起诉表态,罗永浩迅速在社交媒体上作出回应,不仅未显退让,反而采取更主动的行动—— 直接发布10万元悬赏公告,公开向外界征集能证明 西贝使用预制菜的"真实证据", 让这场围绕预制菜的争议从"口头对峙"推向"证据博弈"阶段。 责编:叶舒筠 校对:杨立林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 究相关 行 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9月10日,罗永浩发微博公开吐槽连锁餐饮品牌西贝:"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希望国家尽早推 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 根据西贝官网介绍,西贝于1988年诞生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截至2025年西贝全国拥有近400家门店,覆盖全国62个城市,员工人数约17000人。2024年 1月1日,贾国龙在新年致辞中公布,2023年西贝餐饮集团整体营收 ...
罗永浩悬赏10万元,公开征集西贝预制菜证据
虎嗅· 2025-09-12 09:27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智通财经,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9月11日晚间,"罗永浩吐槽西贝使用预制菜"事件的影响持续升级。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当晚释放强硬态度,明确表示将对罗永浩提起诉讼,以此反击其此前的负面言论。 面对贾国龙的起诉表态,罗永浩迅速在社交媒体上作出回应,不仅未显退让,反而采取更主动的行动 ——直接发布10万元悬赏公告,公开向外界征集能证明西贝使用预制菜的"真实证据",让这场围绕预制 菜的争议从"口头对峙"推向"证据博弈"阶段。 回顾事件前因始末: 9月10日,罗永浩在微博吐槽知名连锁餐饮品牌西贝,称"几乎全是预制菜"。罗永浩表示:好久没吃西 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 9月11日晚间,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回应争议时明确表态,将对罗永浩提起诉讼,同时直指罗永浩此前 的相关言论已对西贝的品牌声誉与经营造成极大伤害。 当晚,对于贾国龙要起诉的言论,罗永浩在社交媒体上进行了回应。罗永浩回应称"好,来吧",并表示 西贝"能把现做的菜做得全是重新加热的味道,这肯定是高科技了"。 随后,罗永浩还发布10万元悬赏,公开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 "真凭实据"。 本文来自微 ...
罗永浩悬赏10万元征集西贝预制菜线索 西贝上线“罗永浩菜单”
新浪财经· 2025-09-12 09:24
9月11日晚,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最新的采访中,再次详细复盘了罗永浩的就餐过程,并抛出了两个关 键细节:罗永浩一行人当场反馈"挺好",且结账时累积了会员积分。但这一切都发生在他发布"真恶 心"微博的"1个小时之前"。贾国龙还原的场景,描绘了一次看似愉快且正常的消费体验。罗永浩一行四 男一女点单丰盛,含双份菜在内共15道菜,且几乎全部吃完,仅剩下最后因上菜较晚而未吃完的羊排和 烤鱼。在用餐结束,服务员询问"吃的怎么样?"时,得到的现场回复是"挺好"。 在结账环节,据贾国龙透露,服务员当时询问是否需要累积会员积分,付款的随行人员表示"要"。这一 举动,通常被视为消费者对品牌有一定认可度、并愿意进行复购或深度绑定的信号。贾国龙推断,付款 和操作积分的应该不是罗永浩本人,而是其助理或朋友。 与此同时,为了让消费者亲身体验"值不值",西贝宣布将在全国所有门店上线"罗永浩菜单"。贾国龙澄 清,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套餐,而是罗永浩点过的菜品列表,消费者可以任意点选。西贝为此提供了两大 承诺:第一,"不好吃,不要钱",顾客可以随时退单;第二,欢迎顾客随时进入后厨,参观任何一道菜 的制作全过程。 随后,罗永浩在社交媒体上连发数文反击 ...
西贝CEO起诉罗永浩背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08:09
西贝与罗永浩的预制菜争议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否认西贝使用预制菜 并宣布将起诉罗永浩损害商誉 [1] - 罗永浩称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且价格高 呼吁立法强制餐馆公示预制菜使用情况 [1] - 贾国龙强调预制菜国家标准与预制工艺的区别 称西贝门店菜品需现场完成烹饪流程 [3] - 罗永浩表示已准备应诉 认为诉讼将推动预制菜消费者知情权及相关立法 [3] 餐饮行业经营状况 - 西贝2025年5月营收处于下滑区间 行业整体面临经营压力 [9] - 海底捞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3.7%至207.03亿元 [9] - 九毛九同期营收同比下滑10.1%至27.53亿元 [9] - 呷哺呷哺同期营收同比下滑18.9%至19.42亿元 [9] - 除西餐(增6%) 面包甜品(增5%) 朝韩菜(增1%)外 多数餐饮品类店效个位数下滑 [9] 区域餐饮市场表现 - 2025年1-7月北京餐饮收入792.0亿元 同比下降3.6% [9] - 同期上海餐费收入1141.95亿元 下降2.9% [9] - 全国餐饮收入31984亿元 同比增长3.8% [9] 品牌风险敏感性 - 餐饮品牌对负面冲击承受力降低 钟薛高曾因"雪糕烧不化"事件导致破产 [9] - 西贝对商誉损害保持高度警觉 认为无法承担相关风险 [10]
贾国龙起诉罗永浩背后:西贝冒不起险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06:5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贺泓源 西贝创始人、CEO贾国龙准备起诉罗永浩。 2025年9月11日,西贝创始人、CEO贾国龙在媒体沟通会上表示,西贝没有任何一道预制菜,明天开始全国门店公开罗永浩消费 的菜单让大家品尝监督。他同时称,罗永浩的发言对西贝商誉影响非常大,将走法律程序进行起诉,但他本人不会回应罗永 浩。 此前,9月10日,罗永浩发微博公开吐槽西贝。"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 么贵。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他称。 预制菜争议 据贾国龙透露,预制菜国家有标准,和有预制工艺是两回事,现在西贝门店的菜品和曾经做过的"功夫菜"也完全是两回事。 贾国龙称,预制菜是成品。他提到,比如做鱼香肉丝,如果是在中央厨房炒好、冷冻,到门店加热出餐这叫预制菜;如果把肉 丝切成丝,甚至肉丝焯过水、过了油,但是烹饪、下料、炝锅等炒菜流程全在门店完成的,这不叫预制菜。 另据多家媒体报道,此次贾国龙接受媒体采访的门店所在地,为西贝北京中粮祥云小镇店,该店正是罗永浩微博吐槽所吃的那 家门店。 对此,罗永浩于当日21:36在微博转发"贾国龙将起诉罗永浩"的媒体消息回应称, ...
贾国龙起诉罗永浩背后:西贝冒不起险了丨消费一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23:43
公司动态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宣布将起诉罗永浩 指控其关于预制菜的言论对公司商誉造成重大影响[1] - 西贝计划自2025年9月12日起在全国门店公开罗永浩消费菜单供消费者品尝监督[1] - 公司强调门店菜品与预制菜存在本质区别 称预制菜为成品而西贝采用中央厨房预处理食材但最终烹饪流程在门店完成[6] 行业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海底捞营收同比下降3.7%至207.03亿元 九毛九营收同比下降10.1%至27.53亿元 呷哺呷哺营收同比下降18.9%至19.42亿元[8] - 2025年1-7月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3.8%至31984亿元 但北京餐饮收入同比下降3.6%至792亿元 上海餐费收入同比下降2.9%至1141.95亿元[10] - 除西餐(增长6%) 面包甜品(增长5%)和朝韩菜(增长1%)外 多数餐饮品类店效出现个位数下滑[9] 市场环境 - 餐饮行业普遍面临营收收缩和经营困难 多家全国性餐饮品牌创始人确认这一趋势[9] - 闭店数量显著上升 行业整体增长承压[9][10] - 高毛利一线城市餐饮市场出现下滑 进一步加剧行业经营压力[10]
绿茶集团上市首日破发,从网红顶流到资本“冷脸”
搜狐财经· 2025-05-17 13:32
上市表现 - 公司于2025年5月16日登陆港交所,股票代码"6831",发行价7.19港元,但开盘即破发,午盘跌至6.79港元,跌幅达5.56% [2] - 此次上市为第五次递表后成功,此前因招股书失效、疫情冲击、港股低迷等因素多次受阻 [2] 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1-2024年门店数量从236家暴增至465家,年均新增57家店,营收从22.93亿增长至38.38亿 [2] - 同店销售额显著下滑:2023年单店平均销售额1151万,2024年降至1033万,单店年收入减少118万 [2] - 人均消费从2021年60.5元降至2024年56.2元,翻台率从3.3次/天降至3.0次/天 [2] 商业模式问题 - 依赖门店扩张掩盖单店质量下滑,直营模式下缺乏中央厨房,205家第三方供应商导致成本高且品控难 [5] - 80%门店位于商场,依赖商场流量红利,但下沉市场扩张面临文艺风格水土不服风险 [5] - 预制菜争议加剧:招牌菜"绿茶烤鸡"使用预制酱包加工,消费者对50元价位半成品接受度低 [3][5] 行业背景 - 2024年上半年餐饮行业注销门店达105.6万家,超过2022年全年数量,行业竞争白热化 [5] - 餐饮资本化浪潮中,2021年行业投融资额达210亿,但上市后表现普遍不佳,如奈雪的茶2024年亏损9.26亿且市值跌超90% [7] 战略规划 - 2025-2027年计划每年新开150家、200家、213家店,重点布局二三线城市,但面临价格战与性价比质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