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股息投资策略

搜索文档
揭秘农行如何登顶A股
虎嗅· 2025-09-05 18:09
农业银行市值超越工商银行 - 农业银行总市值于9月4日超过工商银行 成为A股市值最高的银行[2] - 农业银行流通市值已于8月12日超过工商银行 总市值在不到一个月内完成超越[2] - 农业银行资产规模达46万亿元 超越建设银行的44万亿元 位居国内银行业第二[16] 险资举牌银行潮推动市值变化 - 平安人寿半年内三次举牌农业银行H股 持股比例达H股股本的15%[3] - 2024年险资举牌银行案例频现 包括平安人寿举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H股 新华保险举牌杭州银行等[9][10] - 险资自2022年至2024年9月24日成为A股最重要增量资金来源 主导高股息板块行情[10][12] 农业银行基本面优势 -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 农业银行保持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 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在2022-2024年营收下滑[4][15] - 农业银行不良率持续下降 拨备覆盖率近五年稳定在300%左右[15] - 农业银行在县域市场具有竞争优势 获得低成本存款和更多信贷项目[14] 险资投资策略与收益表现 - 险资采用"哑铃策略":高股息资产打底(银行、公用事业) 高成长资产增强弹性[6][19] - 2024年上半年保险公司投资收益显著增长:新华保险收益187.63亿元(同比+1842.3%) 中国平安收益590.2亿元(同比+292.1%) 中国人寿收益636.8亿元(同比+317%)[7] - 险资权益资产配置占比约20% 其中高股息持仓占比超30%[8][20] 险资行业配置与调仓动向 - 险资持仓行业集中度:银行(45.5%)、交通运输(10.8%)、通信(7.3%)、房地产(7.2%)、电力及公用事业(6.3%)[22] - 二季度增持通信(+0.4pt)、传媒(+0.4pt)、电力及公用事业(+0.2pt) 减持煤炭(-0.4pt)、银行(-0.2pt)、石油石化(-0.2pt)[22] - 险资重仓ETF转向成长性指数:中证A500持仓从325.6亿份增至454.8亿份 沪深300持仓从177.8亿份降至99.8亿份[23] 险资选股逻辑与标的特征 - 高股息标的选择标准:经营可靠、增长可期、分红可持续 前十大持仓平均股息率3.8%[19][20] - 成长股布局方向:通信、新能源、医药、科技 如大华股份、中天科技、华东医药等[21][22] - 港股银行股受青睐因股息率更高 且险资注重基本面估值与安全边际[12][13]
中国人保:适时加大投资力度 增加OCI股票配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22:34
核心财务表现 - 原保险保费收入4546.25亿元 同比增长6.4% [1] - 净利润358.88亿元 同比增长17.8% [1] - 总资产1.87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6.3% [1] - 投资资产规模突破1.7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7.2% [1] - 总投资收益414.78亿元 同比增长42.7% 年化总投资收益率5.1% 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 [1][10] 财产险业务 - 保费收入3233亿元 同比增长3.6% 市场份额33.5% [4] - 综合成本率95.3% 为近十年最好水平 同比优化1.5个百分点 [4] - 承保利润116.99亿元 同比增长53.5% [4] - 非车险"报行合一"监管政策预计最快四季度落地 [4][5] 人身险业务 - 保费收入1312亿元 同比增长13.8% [4] - 人保寿险保费收入905.13亿元 同比增长14.5% 新业务价值49.78亿元 同比增长71.7% [6] - 新业务价值率可比口径下同比提升4.0个百分点 期交业务新业务价值率提升7.1个百分点 [6] - 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29.24亿元 同比增长107.7% [6] - 人保健康保费收入406.54亿元 同比增长12.2% 创历史同期新高 [6] 战略重点 - 承担保险责任金额1780万亿元 赔付支出2335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6.9%和14% [2] - 压降人身险负债成本 降低财产险费用率水平 [2] - 深化"六项改革"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 [3] - 护理险和失能险将成为健康险新增长点 [7] 投资策略 - 持续关注高股息投资策略 稳步加大OCI股票配置力度 [10] - 丰富权益投资模式 通过定增、举牌、战投等方式加大投资力度 [11] - 加强与优质标的企业业务协同合作 [11] 股价表现与股东回报 - A股创近6年来最高价 H股创上市13年来最高价 中国财险创上市22年来最高价 [8] - 以每股分红长期稳定增长为核心 兼顾新旧准则分红政策 [9]
险资,持续扫货银行股!
券商中国· 2025-08-29 07:34
险资增持银行股趋势 - 2025年以来险资持续增持银行股 热情不减 主要增持对象包括A股上市农商行和港股银行[1][2] - 弘康人寿新进成为苏农银行前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数量超1亿股 持股比例达4.95% 接近举牌线[1][3] - 险资增持集中在港股市场 区域银行开始获得关注 弘康人寿在港股频繁增持郑州银行H股[2][9] 苏农银行案例 - 弘康人寿上半年增持苏农银行1亿余股 持股比例4.95% 仅次于亨通集团(6.81%)和江苏新恒通(6.73%)[3][4] - 苏农银行上半年营收22.80亿元 同比增长0.21% 归母净利润11.78亿元 同比增长5.23%[8] - 资产总额2232.49亿元 较年初增长4.33% 不良贷款率0.90% 与年初持平 中期每股派现0.09元 分红比例15.42%[8] 无锡银行案例 - 长城人寿2023年底持股无锡银行达4.95% 2024年一季度增持后举牌 成为2015年来第二家举牌A股上市银行的险资[5] - 2025年一季度继续增持430万股 持股比例由6.97%升至7.17%[6] 郑州银行案例 - 弘康人寿连续四次举牌郑州银行H股 8月15日以每股1.43港元增持650万股 H股持股比例达20.10%[10][11] - 6月27日 7月25日 8月8日分别突破5% 10% 15%举牌线 郑州银行H股2025年涨幅35.54%[11] 其他区域银行案例 - 新华人寿2025年1月受让澳洲联邦银行所持杭州银行股份 综合持股突破5% 举牌杭州银行[12] 险资配置银行股动因 - 低利率和资产荒背景下 银行高股息(板块股息率3.69%) 类固收优势凸显 分红稳定 经营稳健[13] - 银行股估值偏低 明显低于煤炭 石油石化等高股息板块[13] - 新会计准则实施 当持股超过一定比例且买入价低于净资产时 差价可计入当年利润[14] 险资举牌规模 - 过去半年险资在港股举牌中资银行H股十余次 形成2015年 2020年后第三次举牌潮[13] - 平安人寿2025年已12次增持招商银行 10次增持农业银行 11次增持邮储银行 两次增持工商银行 H股持股比例分别达16.10% 14.08% 15.05% 17.11%[13]
年内险资举牌银行股达14次 未来银行股的资金吸引力依然较强
证券日报· 2025-08-18 07:59
平安人寿投资邮储银行H股 - 平安人寿于8月8日持有邮储银行H股比例达15.05% 触发第三次举牌[1] - 平安人寿年内三次举牌邮储银行H股 持股比例从5.01%增至10%再到15.05%[1] - 邮储银行H股今年股价上涨25.2%[1] 险资机构银行股举牌动态 - 除平安人寿外 新华保险举牌杭州银行1次 弘康人寿举牌郑州银行H股3次 民生人寿举牌浙商银行H股1次 瑞众人寿举牌中信银行H股1次[2] - 险资年内共发生9次举牌 其中8次标的为上市银行H股[1][2] 险资青睐银行股的核心逻辑 - 上市银行经营稳健 股票流动性好 股息率较高且分红稳定[2] - 银行H股较A股存在折价 未来增值空间更大 且通过港股通投资享有税收优惠[2] - 银行股在高股息行业中优势显著 在低利率和资产荒背景下凸显类固收特性[2] 政策环境与行业趋势 - 中长期资金入市等红利政策显著提升险资对银行股的配置需求[2] - 天风证券认为银行股仍是政策加码的受益标的 未来险资增配空间较大[2]
为何险资偏爱银行股?机构解读未来增持空间
环球网· 2025-08-12 12:35
险资股票投资规模增长 - 2025年一季度末险资股票市场投资总额达2.82万亿元 同比增长44.5% 较2024年末提升19.5个百分点 [1] 险资投资偏好特征 - OCI账户作为权益配置载体的重要性显著提升 [1][3] - 股票投资以银行股等高股息板块为核心配置方向 [1][3] - 险资举牌潮再现 银行行业成为主要举牌目标 [1][3] 银行股投资吸引力分析 - 银行板块股息率达3.73% 具备分红稳定和经营稳健特性 [3] - 银行股估值仅0.77倍 显著低于煤炭及石油石化等高股息板块 [3] - 历史年化波动率处于20%-48%区间 为中信二级行业中最低 [3] 银行板块财务表现 - 2015-2025年一季度上市银行平均ROE约12% 较全A非金融公司高4个百分点 [4] - 2019-2024年板块平均分红率27% 分红率标准差仅1%居各行业最低 [4] 险资增量资金预测 - 预计2025年险资将为银行股带来1404亿及737亿两档增量资金 [4] - 假设新增保费25%投入A股 2025年银行股增量资金较2024年增长29% [4] 行业投资前景 - 长线资金配置银行股被视为必然选择且具备长期正确性 [4] - 银行股面临资金面驱动 基本面企稳和政策催化的三重利好 [4]
天风证券:险资或将带来可观的增量资金 银行股估值仍有修复空间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07:52
险资增配银行股趋势 - 险资配置股票步伐加快 2025年第一季度末人身险和财产险公司在股票市场合计投资2.82万亿元 同比增长44.5% 较2024年末提升19.5个百分点 [2] - 险企股票投资偏好以银行为主的高股息标的 体现在OCI账户重要性提升 投资以银行股等高股息板块为主 举牌潮再现且银行为主要举牌行业 [2] 银行股投资吸引力 - 银行板块股息率达3.73% 具有高股息和类固收优势 分红稳定且经营稳健 [3] - 银行股估值仅0.77倍 明显低于煤炭 石油石化等高股息板块 在所有中信二级行业中波动率最低 年化波动率介于20%-48%之间 [3] - 政策持续加码鼓励险资入市 中长期资金入市等红利政策显著增加险资对银行股的配置需求 [3] 险资增配银行股空间测算 - 新增保费投资A股带来增量资金 证监会要求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 2025年险资将为银行股带来1404亿元和737亿元两个口径的增量资金 [4] - 假设2024年新增保费收入25%投向A股 2025年银行股增量资金较2024年增长29% [4] - 用足权益类资产配置上限带来增量资金 财产险和人身险公司理论权益类资产配置上限为上季末总资产的30% 长期来看可能至少扩张2432亿元险资持仓银行股市值 [4] 银行股资金面前景 - 监管引导新增保费入市和提升存量资产权益配置比例 险资将持续为银行股带来可观增量资金 [1][4] - 资金面驱动下银行股估值仍有修复空间 [1][4]
天风证券:险资对银行股的增持空间还有多少?
智通财经网· 2025-08-11 21:28
险资权益配置趋势 - 2025年第一季度末人身险和财产险公司在股票市场合计投资2.82万亿元,同比增长44.5%,较2024年末提升19.5个百分点 [1] - 人身险公司股票投资同比多增8717亿元,财产险公司同比多增449亿元,均为近两年最高扩张水平 [1] - 人身险和财产险公司股票投资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比重分别为8.4%和7.6%,分别环比提升0.9和0.4个百分点,均为近两年内最高水平 [1] OCI账户配置提升 - 2024年末主要险企OCI股票资产占股票投资28.4%,较2023年末提升7.6个百分点 [4] - 中国平安OCI股票投资规模最大为2632亿元,占持有股票资产比例最高达60.2% [4] - 中国人保OCI账户内股票投资规模为273亿元,占股票投资权重为45.4%,较2023年末提升10.1个百分点 [4] - 新华保险OCI股票资产权重提升12.3个百分点,升至17.9% [4] 新会计准则影响 - 新金融工具准则(IFRS9)下保险公司持有的股票绝大部分需分类为FVTPL,导致股价波动直接影响当期净利润 [5] - 高股息资产可指定计入FVOCI,仅股息收益计入损益,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实现平滑利润波动 [5] - 2023年上市险企已基本实施新准则,2026年其他非上市险企将陆续实施新准则 [5] 险资行业配置偏好 - 非银金融、银行、公用事业为险资重仓的前三大行业,持仓市值分别为7380亿元、3924亿元、415亿元,占比51.1%、27.2%、2.9% [6] - 银行板块持仓股票数量占险资总持仓43%,是险资重仓持有的主力板块之一 [6] - 2025年第一季度银行板块险资重仓市值环比提升30亿元,为所有Wind二级行业最高 [6] 险资举牌活动 - 2025年截至8月5日险资共举牌21次,已超过2024年全年举牌数 [9] - 银行股在近两轮险资举牌潮中都是重要投资标的,今年举牌的上市银行包括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等,且以H股为主 [9] - 邮储银行股息率5.08%,招商银行股息率4.27%,农业银行股息率4.90% [10] 政策支持导向 - 2025年1月22日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 [12] - 2025年4月8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通知优化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加大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12] - 2025年7月11日财政部印发通知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 [12] 银行板块基本面优势 - 2025年第一季度银行业总资产达314万亿元,占全部A股上市二级板块总资产68%,同比增长7.5% [14] - 银行业利润0.66万亿元,占全部A股上市二级板块利润34% [14] - 沪深300成分中银行板块权重为14.9%,排名第一,总市值15万亿元 [14] 高股息与估值比较 - 银行板块2025年股息率3.73%,较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高出2.02个百分点 [15] - 银行板块估值仅0.77倍PB,煤炭和石油石化行业估值分别为2.02倍和2.92倍PB [15] - 银行板块利润增速波动较小,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1.20%,较2024年末-3.55% [16] 险资增配银行空间测算 - 2025年五大险企总保费收入预计2.34万亿元,扣除相关支出后保费收入1.23万亿元,同比增长5% [22] - 新增保费30%用于投资A股市场,预计带来7019亿元和3684亿元增量资金 [22] - 假设20%投向A股上市银行,预计为银行股带来1404亿元和737亿元增量资金 [23] 权益配置上限空间 - 2025年第一季度末人身险和财产险权益类资产占上季度末总资产比重分别为21.2%和17.3%,较30%的上限分别有8.8和12.7个百分点提升空间 [29] - 对应27612亿元和3691亿元增量权益投资规模,假设股票配置比例不变,则分别有10896亿元和1266亿元股票配置空间 [29] - 假设20%投向银行股,人身险和财产险分别还有2179亿元和253亿元空间,合计2432亿元 [29] 实际配置行为 - 2025年第一季度重仓银行股市值单季环比增长3.3%,持股均价仅增长1.2%,持股数量增长2.1%,显示增持驱动市值提升 [30] - 险资重仓银行股市值3924亿元,增量配置空间全部用于重仓股可使市值提升62% [29]
开源证券:把握银行板块轮动效应 关注PB-ROE曲线演变
智通财经· 2025-07-31 10:13
银行股估值逻辑 - 当前PB-ROE曲线斜率平坦化且拟合优度偏弱 反映银行股估值驱动从基本面因子转向股息逻辑 [1] - 机构资金偏好和配置时点差异推动行情在银行板块间轮动 估值仍以红利为基础 [1] - 隐含必要收益率5_2%与无风险利率利差3_5% 若利差缩窄将提升银行PB估值 反之需关注高低估值银行PB差 [1] 险资增配银行股动因 - 增量险资通过二级市场增持H股(高股息/低成本/税收优势)及长期股权投资试点扩容 持续配置银行股 [1] - 五因素驱动增配:1)资产收益率下行推升高股息收益诉求 2)偿二代规则优化释放权益配置空间 3)权益投资比例上调 4)新金融工具准则促FVOCI账户稳定利润 5)考核优化适配长期高股息策略 [2] 潜在减配风险因素 - 负债端:债券收益率回调或分流高股息配置资金 产品端:分红险销售修复若回落将影响增量资金延续性 [3] - 资产端:银行业绩兑现压力或致股价回调 2025Q2业绩进一步下行可能引发偿付能力承压 [3]
《投资蓝皮书:中国投资发展报告》发布
证券日报网· 2025-04-24 15:42
核心观点 - 中国建投投资研究院发布《投资蓝皮书:中国投资发展报告(2025)》 对2025年中国投资行业和市场发展进行分析预测 重点关注低利率环境下的投资策略及新质生产力领域机遇 [1][2][3] 报告结构 - 报告由12篇研究组成 分为总报告 市场形势篇和专题研究篇三个部分 [2] - 总报告包含两篇 分析全球宏观经济及利率环境 提出低利率背景下的投资和资产配置策略 [2] - 市场形势篇包含五篇 分别覆盖A股 债券 私募股权 房地产和不良资产市场 [2][3] - 专题研究篇包含五篇 聚焦耐心资本 股债周期逻辑 高股息策略 人工智能+投资及金融科技等热点问题 [3] A股市场展望 - 国家系列政策落地有望推动A股价值提升与估值重塑共振 [2] 债券市场展望 - 2025年货币政策将进一步宽松 债市收益率总体趋势以下降为主 [2] 股权投资市场 - 股权投资市场是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来源 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 [2] - 2025年各类资金将更聚焦新质生产力和硬科技领域 [2] - 并购重组等多元化市场退出渠道将更加通畅 [2] - 建议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的投资机遇 [2] 房地产市场 - 中国房地产市场已度过剧烈调整期 具备止跌回稳的基础 [3] 不良资产市场 - AMC股权划转为行业改革提供历史机遇 资产管理行业进入新发展阶段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