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通高股息指数

搜索文档
红利港股ETF(159331)收红,南向资金流入或支撑估值修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15:30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港股市场受益于南向资金持续流入 估值修复迹象明显 [1] - 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板块吸引力增强 上游资源品行业整体表现较好 [1]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带动港股风险偏好回升 [1] 行业与板块表现 - 上游资源品行业受益于"反内卷"情绪和资金流入 表现突出 [1] - 科技与消费板块在政策和资金双重加持下有望持续上涨 [1] - 港股通高股息指数覆盖金融、能源、工业等多个抗周期行业 [1] 投资产品特征 - 红利港股ETF(159331)跟踪港股通高股息指数(930914) [1] - 指数筛选符合连续分红条件的高股息企业 以突出股息率特征为核心 [1] - 指数成分股经营稳健且具备抗周期特性 提供兼顾稳定性与收益性的投资标的 [1]
港股红利是否存在季节效应
长江证券· 2025-06-03 09:43
红利配置季节效应 - 2010 年以来,中证红利指数 6、10 月显著跑输,超额沪深 300 和全 A 胜率均在 33%左右,6 月弱势在 2019 年至今波动加剧[16][20] 权重行业表现 - 2010 年以来,除汽车、家电等消费类,大部分行业 6、10 月无超额收益,6 月公用事业跑赢基准胜率相对高,银行、交运等易跑输,建筑材料、房地产回撤幅度大[22] - 10 月煤炭、油气行业波动加剧,超额胜率普遍 35%以下,除公用事业、家用电器外其余行业胜率略优于 6 月[25] 港股通红利季节效应 - 2015 年以来,港股通高股息指数分月度胜率较高,仅 1、10 月跑赢港股通指数及沪深 300 全收益指数胜率为 30%[27] - 上半年 3 - 5 月以及下半年 8、12 月,是港股通高股息指数超额沪深 300 和港股通指数的较好配置阶段[28] 季节效应原因 - 6、10 月是上市公司年报、中报披露完毕后,进入股权登记日和密集发放股息除权除息阶段,存在抢权行情[30] - 财报期结束,市场风险偏好抬升,不利于红利股表现[30] 6 月红利波动期建议 - 预计今年年中市场向下波动风险概率不高,可适当关注景气风格配置机会[8] - 现金流价值、红利质量等增强策略,6 月跑赢沪深 300 和全 A 胜率相对中证红利指数更高[8]
债市反转了吗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3-12 21:31
债券市场 - 债市日内出现大幅反转行情,10年国债收益率下降8bps,30年国债收益率下降6bps,属于巨幅单日变化 [2] - 3月前两周信用债取消发行数量显著增加,686只拟发行信用债中有76只取消,相当于每11只就有1只取消,同比环比均大幅攀升 [3] - 国债和地方债一级发行遇阻,部分地方债边际倍数仅为1倍,显示发行困难 [3] - 欧元走强导致美元指数跌破104,人民币汇率可能突破7.2甚至7.1,汇率压力边际减轻 [3] - 短端信用债配置价值明确,长端利率债维持震荡 [5] A股市场 - 沪深300ETF昨日净流入20亿出头,为近期股市上涨时唯一净流入的交易日 [10] - 港股南向净买入超260亿,为历史第二高,其中盈富基金和恒生中国企业ETF净买入105亿,个股净买入155亿 [11] - 港股交易盘活跃度达到历史之最,配置资金(险资、散户)和交易盘频繁进出导致市场波动加大 [11] - 港股配置建议采用"港股科技+港股红利"的哑铃策略,港股红利股息率更高且受险资青睐,港股科技安全边际优于A股科技板块 [12][14] - 国泰君安资管推荐两只产品:中证港股通高股息(023074)和中证香港科技(022122),后者前五大成分股占比49.17%,权重股带动效应更强 [15][16] - AH溢价已处于较低位置,港股短期波动可能放大,但港股红利和科技主线仍具吸引力 [17] 海外市场 - 高盛将标普500年底目标价从6500点下调至6200点,主要因经济增长担忧和美股七巨头股价下跌 [20] - 尽管目标价下调,但当前标普500点位(5600点)至目标价(6200点)的潜在涨幅从8%提升至10%,投资性价比更高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