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DMO
搜索文档
药明康德_Q325 业绩超预期并上调指引;剥离 CRO_SMO 业务聚焦 CRDMO
2025-10-31 08:59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为药明康德(Wuxi Apptec),股票代码2359 HK [2][7][12] * 行业为医药研发外包服务,具体为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组织(CRDMO)以及合同研究组织(CRO)[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超预期并上调指引**:第三季度收入1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3%,环比增长8.2%,超出预期 [2] 归属于股东净利润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3% [2] 调整后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毛利率提升6.1个百分点至44.5% [2] 公司将2025年全年收入指引从425-435亿元人民币上调至435-440亿元人民币,持续运营业务收入增长指引从13%-17%上调至17%-18% [4] * **TIDES业务成为主要增长动力**:化学业务板块中,TIDES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1.2%至28亿元人民币,占化学业务收入的29% [3] TIDES业务在手订单同比增长17.1%,产能扩张至超过100千升并提前完成 [3] * **出售临床CRO/SMO业务以聚焦核心**:公司宣布出售其临床CRO/SMO业务,该业务占公司前九个月总收入和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3.5%和0.7% [4] 初始对价为28亿元人民币,预计首笔付款(约55%)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监管批准后完成 [4] 此举被认为将使公司更专注于核心CRDMO业务及全球扩张 [4] * **财务预测与估值上调**:基于出售业务后对盈利能力的正面影响,分析师将2025-2028年每股收益预测上调23.4%/0.9%/0.3%/0.4% [5][10] 贴现现金流目标价从136.10港元上调至138.40港元,维持买入评级,对应2026/2027年预测市盈率24倍/20倍 [5][7] 预计股价上涨空间为25.2%,加上股息率1.9%,总回报预期为27.1% [11] 其他重要内容 * **区域表现强劲**:美国是主要增长驱动力,前九个月收入增长31.9%至222亿元人民币,占收入的68% [3] 欧洲市场增长13.5%至38亿元人民币,中国市场恢复正增长0.5%至50亿元人民币 [3] * **测试业务表现分化**:测试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至15亿元人民币,其中临床CRO/SMO业务仍然疲软(前九个月收入下降6.4%),但实验室测试毛利率有所改善 [3] * **定量研究观点积极**:短期定量评估显示,行业结构、监管环境、公司近期状况以及下一期业绩相对于市场共识的表现均被评定为4分(5分制,1为最差,5为最佳) [15] 未来三个月的正面催化剂被认为是全球生物制药资金的进一步改善 [15] * **主要风险提示**:下行风险包括早期项目向后期推进的数量不及预期、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意外升级、以及制药公司研发支出和外包意愿低于预期 [13]
翰宇药业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83亿元 经营性净现金流创同期历史新高
证券日报网· 2025-10-30 13:14
核心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83亿元,同比增长82.0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135.15万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1] - 经营性现金流达2.71亿元,同比增长207.37%,创同期历史新高 [1] 核心业务驱动因素 - 核心产品利拉鲁肽注射液作为美国首仿药持续渗透市场 [1] - 武汉原料药生产基地通过FDA零缺陷认证,海外订单承接能力显著增强 [1] - 高毛利率水平推动经营性现金流实现正向增长 [1] - 公司已构建以海外市场为核心的盈利支撑体系 [1] AI与技术创新进展 - 与华为云联合发布基于NLP大模型的“多肽AI工艺优化助手” [2] - AI助手整合超10万条历史工艺数据,实现研发周期缩短45%、试错成本降低20%以上 [2] - 布局新型多肽缓释、药械组合开发等前沿技术 [2] - 新型凝胶储库技术为GLP-1类药物原位凝胶制剂开发提供支持 [2] CRDMO生态与战略合作 - 与碳云智肽合作聚焦多肽偶联药物与AI抗菌肽等管线,覆盖从临床前到商业化全过程 [3] - 与博瑞医药合作为其代谢管线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海外原料供应保障 [3] - 生产基地通过多国cGMP认证,构建多元化技术平台,形成“产能协同、全链服务”的CRDMO生态体系 [3] 资本运作与产能规划 - 披露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68亿元 [4] - 其中4.95亿元将用于多肽药物产线及绿色智能化扩建,以提升原料药产能 [4] - 计划投入4000万元用于多肽片段扩产,向上游医药中间体领域延伸,构建一体化产业链 [4] - 定增旨在衔接短期产能释放与长期研发突破,提升抗风险能力并为业务扩张奠定基础 [4]
温州制药首富,28亿甩卖资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09:03
资产出售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28亿元价格出售康德弘翼和津石医药全部股权[2] - 两家子公司1至9月合计贡献收入11.6亿元、利润0.9亿元,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3.5%和总利润的0.7%[2] - 交易接盘方为高瓴资本新设立的公司,董事会认为其具备履约支付能力[7][8] 战略聚焦与资金回笼 - 出售旨在聚焦CRDMO主业,为全球化和产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9] - 过去12个月通过出售资产及减持子公司股票等形式回收约90亿元现金[4][23] - 本次交易收益预计将超过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利润的10%,为主业筹措约10亿元资金[17] 核心业务表现 - 公司主业CRDMO化学业务1至9月营收接近260亿元,同比增长近三成[11] - 前端研究业务为CRDMO漏斗提供近70%新客户,1至9月从R到D转化分子250个[15] - 小分子D&M管线总数超过3400个,包含GLP-1类药物的TIDES业务量同比翻倍[15] 产能扩张与订单情况 - 公司常州及泰兴原料药基地通过FDA检查,2025年底小分子原料药反应釜体积将超4000kL[17] - 截至9月底公司在手订单达600亿元,同比增长41%[25] - 1至9月持续经营业务收入324.5亿元,整体净利润120亿元,海外客户贡献近70%收入[26] 财务业绩与股价表现 - 公司年内两次上调业绩指引,将2025年整体收入预期上调至435亿至440亿元[28] - 预计2025年自由现金流为80亿元至85亿元[28] - 年初至今公司股价大涨近一倍,市值突破3100亿元[29] 子公司减持与持股情况 - 公司通过大宗交易减持药明合联3030万股,成交金额约23.46亿港元,带来投资收益16.79亿元[18] - 2025年度出售药明合联股票的投资净收益对税后净利润影响约43.51亿元[19] - 公司控股的合全药业仍持有药明合联18.59%股份[20]
中国创新药授权交易大热 如何紧握商业化质效主导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6 09:11
创新药BD交易趋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License-out交易首付款达26亿美元 总金额达600亿美元 在中国相关交易金额中占比分别为91%和99% [1] - 上半年中国相关交易总金额超越2024年全年总额37亿美元 同比增长129% [1] - License-out交易数量达72笔 占中国相关交易数量50% 为近五年最高 [1] 全球交易格局变化 - 全球医药交易TOP10中中国创新药资产贡献率超80% 交易金额最高资产来自国内药企 [1] - 一级市场融资总金额首次被License-out首付款反超 [1] - 跨国公司和海外风投的NewCo和BD资金成为中国创新药核心造血机制 [1] 项目价值提升机制 - 项目被跨国药企收购后市场定位从中国本土跃升至全球 订单价值预期增长 [2] - 针对中国市场的项目金额约一千万元人民币 进入美国市场后跃升至一千万至两千万美元 [2] - 被收购项目全部保留在CRDMO企业 收购方多为现有客户 [2] 行业质量标准提升 - 头部CRDMO企业大幅提高行业质量标准 降低研发型药企资产风险 [2] - 国内分子质量大幅提升 与海外产品差异缩小 价格折扣现象基本消失 [2] - 全球药物研发成功率保持每五到六个药物中仅有一个成功 [2] 资本市场周期变化 - 2021年融资与创新活跃 估值推高 2022-2024年市场环境欠佳 [4] - 2024年末至2025年初二级市场回暖 但尚未传导至一级市场 [4] - 行业划分为2016-2021年活跃期与2021-2025年调整期 当前初露复苏端倪 [4] 产品管线优化 - 企业产品管线数量从10个以上大幅优化 更注重精良程度 [5][6] - 当前管线以国际一流竞争力为目标 重点考量全球竞争力和授权出海可能性 [6] - 从追求Me-too产品转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资产 [5][6] 资金来源重构 - 资金来源从依赖一级市场融资和香港二级市场融资 转变为BD首付款主导 [6] - 2023年起BD业务首付款超过IPO融资额 BD成为首位资金来源 [6] - 基金来源从私募股权融资拓展至包含BD交易 [7] 企业战略转型 - 企业从试图成为综合性生物制药企业转向专注于单一环节的生物技术公司 [6] - 通过授权合作甚至并购实现退出 不再仅依赖IPO [6][7] - 美国Biotech行业经历牛熊交替后愈发成熟 [6] 中国创新药全球机遇 - 中国凭借较低成本和创新优势开发高性价比药品 工程师红利促进新靶点研发 [7] - 已授权项目经过5-10年研发周期 有望在2025-2030年实现全球商业化 [7] - 全球市场加欧美定价带来潜在约82亿美元利润增量 [7] 一级市场投资变化 - 一级市场投资从2021年157.72亿美元下降至2024年42.19亿美元 降幅73.25% [7] - 一级市场对生物医药投资犹豫不决 反应迟钝 [7] - 二级市场回温明显 与BD浪潮形成对比 [7] 研发效率竞争 - 跨国制药公司内部管线内部收益率不足5% 难以支撑市值 [8] - 企业间竞争本质是内部收益率即研发效率最高的企业之间的角逐 [8] - 效率关乎融资窗口、授权谈判和临床竞争排序 [9] CRDMO角色演进 - CRDMO价值从"代工厂"演进为"生态伙伴" [9] - 2023年全球医药CDMO市场规模达1462.9亿美元 [9] - 预计2025年达1800亿美元 2030年超2500亿美元 [9] 细分领域发展 - ADC和双特异性抗体等细分领域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9] - 欧洲、美国、日本市场均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9] - 双/多抗、ADC及减肥领域是当前最热门研究方向 [11] 中国研发优势 - 中国完成同类项目时间可缩短至一半 资金投入低至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10] - 凭借时间差和成本优势 中国企业在双抗和ADC领域崭露头角 [10] - PD-1/VEGF领域汇聚二十余家积极参与的企业 [10] 上市窗口变化 - 拥有出海项目的企业资金充裕 上市窗口已开启 [10] - 一级市场逐渐降温 二级市场和出海业务呈现蓬勃发展 [10] - 三驾马车中两驾疾驰 一级市场将被带动 [10] 技术平台发展 - 双/多抗和ADC从概念变为现实 未来十年继续引领风骚 [11] - mRNA技术拓展至治疗性药物研发 [11] - 持续投资建设新技术平台并关注新兴领域 [11] 产业转型方向 - 产业正经历由"数量积累"向"质量提升"转变 [11] - 从"自主发展"向"全球布局"转变 [11] - CRDMO作为承接创新成果、打通产业链的关键角色 [11]
中国创新药授权交易大热,如何紧握商业化质效主导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6 09:05
创新药BD合作趋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License-out交易首付款达26亿美元 总金额达600亿美元 在中国相关交易金额中占比分别为91%和99% [1] - 上半年中国相关交易总金额超越2024年全年总额37亿美元 实现129%同比增长 [1] - License-out交易数量达72笔 占中国相关交易数量50% 为近五年最高 [1] 交易结构与资产质量 - 全球医药交易TOP10中中国创新药资产贡献率超80% 交易金额最高资产来自国内药企 [1] - 一级市场融资总金额首次被License-out首付款反超 [1] - 国内创新药质量显著提升 大型药企不再要求价格折扣 因与自身研发质量无明显差异 [2] CRDMO企业价值提升 - 跨国药企收购项目后加强与CRDMO合作 项目价值从中国市场跃升至全球范围 [2] - 原中国市场订单金额约1000万元人民币 进入美国市场后跃升至1000-2000万美元 [2] - 头部CRDMO企业提高行业质量标准 降低研发型药企资产风险 [2] 资本市场变化 - 一级市场投资从2021年157.72亿美元下降至2024年42.19亿美元 降幅73.25% [6] - 资金来源从依赖一级市场融资转变为BD首付款超过IPO融资额 [5] - 二级市场回暖迹象明显 但尚未完全传导至一级市场 [4] 行业发展阶段特征 - 2016-2021年企业产品管线数量超10个且多为Me-too类产品 2021年后管线优化减少且追求国际竞争力 [5] - 企业战略从成为综合性生物制药企业转变为专注特定环节通过授权合作实现退出 [5] - BD首付款自2023年起超过IPO融资额 成为首要资金来源 [5] 研发效率与竞争优势 - 跨国制药公司内部管线内部收益率不足5% 需从中国生物科技公司引进高效管线 [8] - 中国凭借较低成本和创新优势 开发高性价比药品 工程师红利促进新靶点研发 [6] - 双抗/ADC项目中国完成时间缩短至一半 资金投入低至海外1/3-1/5 [10] 市场机遇与利润预期 - 全球市场+欧美定价为创新药行业带来潜在约82亿美元利润增量 [6] - 2020年后授权出海创新药有望在2025-2030年实现全球商业化 带来销售分成 [6] - 全球CDMO市场规模2023年达1462.9亿美元 预计2025年达1800亿美元 2030年超2500亿美元 [9] 重点技术领域 - 双/多抗 ADC及减肥领域为当前最热门研究方向 [11] - mRNA技术有望从疫苗拓展至治疗性药物研发 [11] - ADC和双特异性抗体等细分领域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9] 产业转型方向 - 创新药产业从"数量积累"向"质量提升"、"自主发展"向"全球布局"转变 [11] - CRDMO价值从"代工厂"向"生态伙伴"演进 [11] - 退出途径从依赖IPO拓展至基于BD的现金分配及并购退出 [7]
翰宇药业半年报: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5倍,创新+国际化战略协同发力
证券时报· 2025-08-21 19:0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49亿元,同比增长114.8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增长1504.30% [1] - 经营性现金流1.57亿元,同比增长376.42% [1] - 国际业务收入占比由去年同期的55%提升至77% [1] - 原料药业务销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海外市场拓展 - 制剂业务覆盖90多个国家 [1] - 通过构建稳定可靠的供应链体系实现全流程精细化管理 [1] - 海外业务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1] 减重创新药HY3003布局 - 基于"硅基多肽芯片+AI动态模拟"技术开发多肽分子 [2] - 构建周制剂、超长效月制剂和口服制剂三种剂型开发方案 [2] - 超长效月制剂将注射频率从每周一次降至每月一次 [2] - 运用缓释技术减少血药浓度峰谷波动,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 [2] 战略合作与技术突破 - 与中科院过程工程所达成战略合作,以HY3003为载体攻克GLP-1类药物痛点 [3] - 聚焦解决给药频率、胃肠道不良反应、低温运输及储存等问题 [3] - 有望实现多肽高端缓释制剂领域关键技术突破 [3] 前沿治疗领域布局 - 前瞻性布局小核酸药物及工业大麻CBD领域 [4] - 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165.7亿美元,CAGR为18.4% [4] - 推进包括Inclisiran和Zilebesiran在内的多个siRNA研发项目 [4] - 探索大麻二酚在CNS领域药物研发,与国药股份达成合作 [4] CRDMO业务发展 - 成为少数能同时满足美国FDA、欧盟EMA和中国NMPA监管要求的多肽/寡核苷酸CRDMO服务供应商 [4] - 凭借通过美国FDA"零缺陷"认证的生产线和多国GMP资质强化业务能力 [4] - 与博瑞医药、碳云智肽等合作方达成共识 [4] 数字化转型与RWA探索 - 与数字资产平台KuCoin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探索以"海外药品管线"为底层资产的RWA试点项目 [6] - 底层资产包括已完成海外合作方落地产品矩阵、近50项在研管线及未来海外市场持续现金流 [6] - 为医药行业无形资产价值释放提供创新范式 [6] 行业市场前景 - 全球超重和肥胖成年人口比例预计从2000年的36%上升至2030年的50% [2] - 小核酸药物市场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8.4% [4]
翰宇药业半年报: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5倍,创新+国际化战略协同发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18:53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9亿元 同比增长114.8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5亿元 同比增长1504.30% [1] - 经营性现金流1.57亿元 同比增长376.42% [1] - 国际业务收入占比从去年同期55%提升至77% [1] - 制剂业务覆盖90多个国家 [1] - 原料药业务销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减重创新药HY3003布局 - 全球超重和肥胖成年人口比例预计从2000年36%上升至2030年50% [2] - HY3003采用硅基多肽芯片+AI动态模拟技术开发 提升药物生物活性、稳定性和靶向性 [2] - 开发周制剂、超长效月制剂及口服制剂三种剂型 [2] - 月制剂将注射频率从每周一次降至每月一次 通过缓释技术减少血药浓度峰谷波动 [2] - 与中科院过程工程所合作攻克GLP-1类药物给药频率、胃肠道不良反应、低温运输等痛点 [3] 前沿治疗领域与CRDMO业务 - 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165.7亿美元 CAGR为18.4% [4] - 推进siRNA研发项目包括降胆固醇药物Inclisiran和降压药物Zilebesiran [4] - 探索大麻二酚(CBD)创新药开发 与国药股份在CNS领域合作 [4] - 多肽/寡核苷酸CRDMO业务满足美国FDA、欧盟EMA和中国NMPA监管要求 [4] - CRDMO业务与博瑞医药、碳云智肽等合作方达成共识 [4] 数字化转型与RWA探索 - 与数字资产平台KuCoin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 探索香港RWA试点项目 [6] - RWA底层资产包括海外合作方落地产品矩阵、近50项在研管线及海外市场持续现金流 [6] - RWA为医药行业无形资产价值释放提供创新范式 [6]
药明合联(02268):高景气度持续,中长期成长性突出
信达证券· 2025-08-20 09:03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药明合联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强劲,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2.2%至27.01亿元,毛利率提升至36.1%,净利润同比增长52.7%至7.46亿元 [1] - 海外业务(尤其是欧美市场)是主要增长动力,XDC(其他偶联药物)业务加速成长,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2][3] - 公司项目储备丰富,PPQ(工艺验证)项目增加至11个,未完成订单总额达13.29亿美元(同比增长57.9%),中长期成长性突出 [4][6] 财务表现 - 2025年H1营业收入27.01亿元(+62.2% YoY),毛利润9.75亿元(+82.2% YoY),净利润7.46亿元(+52.7% YoY) [1] - 毛利率36.1%(同比+4.0pct,环比+5.5pct),经调整净利率(不含利息)27.1%(同比+1.2pct,环比+2.6pct) [1][3] - 分区域收入:北美51.5%(13.91亿元,+68.9% YoY),欧洲22.4%(6.05亿元,+95.0% YoY),中国17.9%(4.85亿元,+11.4% YoY) [2] 业务结构 - ADC项目收入占比92.7%(25.04亿元,+60.2% YoY),非ADC项目收入占比7.3%(1.96亿元,+92.1% YoY) [2] - IND前阶段收入占比41.3%(11.16亿元,+70.6% YoY),IND后阶段收入占比58.7%(15.86亿元,+56.8% YoY) [2] - 截至2025年H1,累计客户563家(环比增加64家),全球制药20强中13家已合作,33%收入来自全球制药20强 [5][6] 项目与订单储备 - 项目漏斗:药物发现858个、临床前122个、临床I期66个、临床II期17个、临床III期19个、商业化1个、PPQ项目11个 [4] - 2025年H1新签iCMC项目37个,赢得iCMC项目13个,赋能客户提交IND申请12个,新增PPQ项目3个 [4] - 未完成订单总额13.29亿美元(+57.9% YoY),其中北美订单占比超50%;新签合同金额同比增长48.4% [6]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9.60亿元(+47% YoY)、79.42亿元(+33% YoY)、102.34亿元(+29% YoY) [7][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98亿元(+49% YoY)、21.56亿元(+35% YoY)、28.23亿元(+31% YoY) [7][8] - 对应EPS分别为1.33元、1.79元、2.34元,PE估值分别为40.22倍、29.81倍、22.77倍 [7][8]
药明康德(603259):2025 年半年报业绩点评:在手订单增长37%,上调全年业绩指引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30 15: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增持,目标价格为122.26元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药明康德作为全球CRDMO龙头,2025年上半年业绩超预期,利润率大幅提升,Tides业务强劲,截至25H1在手订单增长37%,公司上调全年指引 [2] - 因上半年业绩增长强劲,上调盈利预测,预测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35.47、493.02、562.03亿元,增速分别为11.0%、13.2%、14.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6.84、137.83、158.78亿元,增速分别为55.4%、 - 6.1%、15.2%,EPS分别为5.11、4.80、5.53元,预测2025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17.05亿元,采用PE方法估值,给于2025年扣非归母净利润30倍估值,对应目标价122.26元,维持增持评级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40,341|39,241|43,547|49,302|56,203| |(+/-)%|2.5%|-2.7%|11.0%|13.2%|14.0%| |净利润(归母)(百万元)|9,607|9,450|14,684|13,783|15,878| |(+/-)%|9.0%|-1.6%|55.4%|-6.1%|15.2%| |每股净收益(元)|3.34|3.29|5.11|4.80|5.53| |净资产收益率(%)|17.4%|16.1%|21.3%|17.4%|17.3%| |市盈率(现价&最新股本摊薄)|29.51|29.99|19.30|20.57|17.85| [3] 交易数据 - 52周内股价区间为37.29 - 98.69元 - 总市值为283,459百万元 - 总股本/流通A股为2,872/2,485百万股 - 流通B股/H股为0/387百万股 [6] 资产负债表摘要 - 股东权益为59,912百万元 - 每股净资产为20.86元 - 市净率(现价)为4.7 - 净负债率为 - 28.98% [7] 股价升幅 |升幅(%)|1M|3M|12M| |----|----|----|----| |绝对升幅|50%|67%|159%| |相对指数|44%|57%|134%| [10] 财务预测表 详细展示了2023A - 2027E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主要财务比率、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 [12] 可比公司估值表 |股票代码|股票简称|收盘价(元)|EPS(元/股)(2024A)|EPS(元/股)(2025E)|EPS(元/股)(2026E)|PE(2024A)|PE(2025E)|PE(2026E)| |----|----|----|----|----|----|----|----|----| |002821.SZ|凯莱英|122.89|2.58|3.06|3.60|48|40|34| |300759.SZ|康龙化成|32.84|1.01|1.02|1.21|33|32|27| |300363.SZ|博腾股份|25.48|-0.53|0.09|0.42|(48)|271|61| |平均值| - | - | - | - | - |40|36|31| [13]
研报掘金丨信达证券:药明康德TEDIS业务高景气带动业绩高增长,上调全年业绩指引
格隆汇· 2025-07-29 18:51
业绩表现 - 2025年H1归母净利润约85.6亿元 同比增长101.9% [1] - 2025年Q2经调整归母净利润36.4亿元 同比增长47.9% [1] - 公司上调全年业绩指引 [1] 业务驱动因素 - TEDIS业务高景气带动化学业务强劲增长 [1] - 多肽&寡核苷酸需求持续旺盛 [1] - 多肽固相合成产能计划2025年底提升至10万升以上 [1] - 在手订单储备丰富 [1] 全球化竞争力 - 海外客户收入占比约85% [1] - 公司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CRDMO龙头企业 [1] - 2025年H1美国客户业务增速保持强劲 [1] 行业趋势 - 地缘政治风险担忧已充分演绎 [1] - 全球化趋势难以抵挡 [1] - 公司在全球产业链中地位稳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