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

搜索文档
日前,包括北京、深圳、苏州、重庆、宁夏等在内的多地机构接连发布风险提示,严肃指出这一新兴概念正被不法分子当作“障眼法”,肆意用于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危害不容小觑。(证券时报)
快讯· 2025-07-13 20:26
多地机构发布风险提示 - 北京、深圳、苏州、重庆、宁夏等多地机构发布风险提示 [1] - 新兴概念被不法分子用作"障眼法"进行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1] - 相关违法犯罪活动危害严重 [1]
事关稳定币,多地紧急提示!
证券时报· 2025-07-13 20:13
数字货币领域稳定币风险警示 - 近期数字货币领域中以"稳定币"为代表的概念热度飙升,引发市场持续聚焦 [1] - 多地机构发布风险提示,指出该概念正被不法分子用于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1] 深圳地区风险提示 - 7月7日深圳市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专责小组办公室发布首份稳定币风险提示 [3] - 不法机构以"金融创新""数字资产"为噱头,利用公众对稳定币了解不足的特点进行资金吸收 [3] - 这些机构未经国家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不具有公开吸收公众存款的资质 [3] - 建议公众增强理性投资意识,树立正确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 [4] 苏州地区风险提示 - 7月11日苏州市发布风险提示,明确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6] - 境外虚拟货币交易所通过互联网向我国境内居民提供服务同样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6] - 编造"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投资项目并吸收公众资金属于违法行为 [6] - 建议公众增强法制观念和理性投资意识,抵制非法金融活动 [7] 北京地区风险提示 - 7月9日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发布风险提示 [9] - 指出此类活动具有五大风险特征:资质缺失、概念包装、虚假承诺、资金池运作、风险外溢 [10] - 强调"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建议公众核实机构及产品合法资质 [11] - 提醒公众充分认识稳定币等数字货币的高度复杂性和波动性 [11] 行业监管态势 - 多地监管机构相继发布类似风险提示,形成全国性监管态势 [4][6][9] - 监管机构明确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6] - 强调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 [7][11]
事关稳定币,多地紧急提示!
券商中国· 2025-07-13 17:15
数字货币领域稳定币风险警示 - 近期数字货币领域以"稳定币"为代表的概念热度飙升,引发市场持续聚焦 [1] - 多地机构发布风险提示,指出该概念正被不法分子用于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2] 地方监管机构具体警示内容 深圳 - 7月7日深圳专责小组监测发现不法机构以"金融创新""数字资产"为噱头,利用公众对稳定币了解不足的特点发行虚拟货币吸收资金 [4] - 该类机构未经国家金融管理部门许可,通过编造"虚拟资产"等投资项目公开吸收公众资金,涉及非法集资、诈骗等五类违法犯罪活动 [5][6] 苏州 - 7月11日苏州明确虚拟货币不具有法定货币地位,相关业务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境外交易所向境内居民提供服务同样违法 [8] - 强调编造"数字资产"投资项目吸收资金属违法行为,国家禁止任何形式非法集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 [9] 北京 - 7月9日北京互金协会指出不法分子假借"区块链技术""数字经济"等概念炒作稳定币,承诺高额回报诱导公众投资 [10] - 揭示五类风险特征:资质缺失、概念包装、虚假承诺、资金池运作、风险外溢,易演变为非法集资等犯罪活动 [11][12][13][14][15] - 提示消费者核实机构资质,认识数字货币高度复杂性和波动性,抵制虚拟货币炒作 [17] 行业监管趋势 - 深圳、宁夏、重庆、苏州、北京等地形成联动警示,均强调稳定币相关活动涉嫌违法 [7][10] - 监管机构建立举报奖励机制,如苏州通过"苏周到"平台接收非法集资线索举报 [9]
警惕利用“稳定币”概念实施非法集资 深圳、北京发布风险提示
中国经营报· 2025-07-13 11:58
稳定币市场现状 - 近期以稳定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但相关骗局有抬头迹象 [1] - 中国内地市场目前禁止任何形式的虚拟货币业务和相关投资 香港稳定币发行人沙盒计划仍在测试阶段 尚未有成功发行的稳定币项目 [1] - 香港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设立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发牌制度 引发稳定币概念走热 [1] 非法集资风险特征 - 资质缺失:相关机构或个人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批准或备案 [3] - 概念包装:利用"稳定币""DeFi""Web3.0"等新兴复杂概念进行炒作 制造信息不对称 [3] - 虚假承诺:普遍存在"稳赚不赔""高额固定收益"等夸大宣传 [3] - 资金池运作:依赖吸收新投资者资金维持运转 存在资金链断裂风险 [3] - 风险外溢:易演变为非法集资 金融诈骗 传销 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 [3] 市场参与者动态 - 京东币链科技 圆币创新科技 渣打银行 安拟集团与香港电讯组成联合体参与香港稳定币发行人沙盒计划 [4] - 京东集团明确表示京东稳定币尚未正式发行 市场上相关购买信息均为误导诈骗 [4] 行业专家观点 - 密码学博士指出市场上许多"伪币"借壳行骗 稳定币对个体不具有投资价值 [2] - 监管科技公司高管强调加密资产收益与风险相匹配 需警惕高收益理财骗局 [4]
经济学家宋清辉:沪港可在合规框架下,研究数字资产市场互联互通
搜狐财经· 2025-07-13 06:15
沪港协同发展数字金融 - 香港可发挥离岸市场优势探索发行锚定人民币的离岸稳定币,上海提供技术研发和应用场景支持,共同探索人民币稳定币在内地与香港、国际间的应用[1][16] - 沪港可协同探索中国央行数字货币与合规稳定币的互操作性,构建跨境支付结算网络,推动统一区块链技术标准及协议,实现数字资产市场互联互通[1][10][16] - 上海国资委会议强调产数融合,探索区块链技术在跨境贸易、供应链金融、资产数字化等领域的运用,强化国资国企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4][7][9] 稳定币的战略定位与路径 - 稳定币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新路径,上海可通过研究挂钩人民币的稳定币参与数字资产创新,提升人民币国际使用效率[5][7] - 上海可从五方面发力:探索跨境支付应用、建立监管沙盒、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动国企牵头跨境支付试点、研究稳定币与数字人民币协同[8] - 数字人民币聚焦国家战略(如应对SWIFT制裁),稳定币侧重金融创新,两者结合可提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9] 地方政策动态与城市布局 - 除上海外,无锡市探索稳定币赋能外贸,成都市研究商圈稳定币与数字人民币结合,青岛市开展稳定币培训[17] - 深圳可依托大湾区优势探索跨境结算与数字资产,北京侧重监管沙盒与金融基建,雄安新区可作为数字人民币和稳定币综合试验田[18][19] 监管与风险警示 - 北京市互金协会警示不法分子借稳定币概念进行非法集资,需核实机构资质[20] - 深圳揭露稳定币名义下的非法集资、诈骗等套路,强调区块链项目存在欺诈风险[21] - 案例显示某虚拟货币投资平台跑路致200万投资者损失130亿元,凸显高收益承诺风险[22]
五城7月“点名”稳定币:一手探索一手风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19:56
内地城市对稳定币的态度分化 - 央行首次提及稳定币后,内地城市对稳定币关注提速,部分城市领衔"探索派",部分城市高举"警示牌" [1] - 过去一个月已有超过5家城市的官方部门或机构提及稳定币,上海、无锡、青岛(崂山区)、成都(锦江区)以研究学习为主,北京、深圳则发布风险提示 [1] - 各城市态度分化与城市定位差异有关,上海定位国际金融中心,北京强化金融监管与风险防控,其余部分城市采取风险前置策略 [7] 探索稳定币应用的城市动态 - 无锡市探索稳定币赋能外贸发展的实践路径,该市1-5月外贸额达3189.8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3] - 上海市国资委党委加强对数字货币的研究探索,坚持产数融合,探索区块链技术在跨境贸易、供应链金融等领域的运用 [3] - 成都市锦江区探索春熙路商圈稳定币与数字人民币结合运用路径 [4] - 青岛市崂山区工商联组织稳定币相关培训,邀请招商银行专家讲授稳定币通识和影响 [4] 警示稳定币风险的城市举措 - 深圳市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专责小组办公室发布风险提示,警惕以稳定币等名义实施非法集资,指出此类活动滋生非法集资、赌博、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5] - 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发布风险提示,指出稳定币等新兴概念被包装炒作,运作模式涉及资金池运作,投资者面临本金无法收回的风险 [5] 稳定币的监管趋势与市场影响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等新兴技术推动央行数字货币、稳定币蓬勃发展,同时对金融监管提出巨大挑战 [6] - 短期内内地稳定币监管以风险防范为主,严格监管交易、发行及流通环节,但保留中长期政策探索空间 [6] - 香港《稳定币条例》即将于8月1日生效,京东集团、蚂蚁集团等内地企业赴港布局,内地与香港间跨境监管协作将逐渐强化 [8] 行业专家观点 - 业内专家认为,各城市态度分化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预警与准备窗口,企业应提前识别合规风险,避免被动陷入监管执法困境 [7] -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赵鹞表示,各地政策差异源于城市定位不同,上海探索合规路径,北京强化风险防控,部分城市为实践预留空间 [7]
多地紧急敲警钟:警惕稳定币沦为非法集资、诈骗工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19:01
数字货币监管动态 - 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指出不法机构利用"金融创新""区块链技术"等概念进行非法集资活动 这些机构缺乏合法资质且通过虚假承诺诱导公众投资 [1] - 深圳市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专责小组办公室强调稳定币等数字货币被用于非法集资 赌博 诈骗 传销和洗钱等犯罪活动 [2] - 京东币链科技澄清市场关于其发行稳定币的不实信息 提醒公众警惕品牌被冒用风险 [3] 非法集资特征分析 - 不法机构通过"稳定币""DeFi""Web3.0"等新兴概念包装炒作 制造信息不对称迷惑投资者 [1] - 资金运作依赖吸收新投资者资金维持运转 存在资金链断裂或项目方跑路风险 [2] - 虚假宣传手段包括承诺"稳赚不赔""高额固定收益""保本付息"等 利用公众追求高收益心理 [1] 全球稳定币犯罪趋势 - 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报告显示2024年以来朝鲜行为者 恐怖主义融资者及毒贩等非法主体对稳定币使用激增 [3] - 当前多数链上非法活动已通过稳定币完成 凸显其被犯罪组织利用的严峻性 [3] 监管与公众提示 - 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提示消费者应通过官方渠道核实机构及产品资质 远离虚拟货币炒作 [1][2] - 深圳市专责小组重申《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规定 非法集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 [2] - 两地监管机构均呼吁公众增强理性投资意识 避免盲目相信高回报承诺 [1][2]
平安证券晨会纪要-20250711
平安证券· 2025-07-11 08:29
核心观点 - 本轮“反内卷”行情仍在预期催化阶段,第一阶段改革预期博弈有空间,建议关注电力设备、中上游原材料及部分轻工纺服行业,长期行情持续性依赖政策加码和行业基本面改善[3][10] - 截至2025年6月末,上线天天基金APP的基金投顾组合共446只,月内不同类型组合业绩表现有差异,持仓基金仓位有调整,部分基金经理和产品得到重点增持[4] 国内市场表现 - 上证综合指数收盘3510,1日涨0.48%,上周涨1.40%;深证成份指数收盘10631,1日涨0.47%,上周涨1.25%;沪深300指数收盘4010,1日涨0.47%,上周涨1.54%;创业板指数收盘2190,1日涨0.22%,上周涨1.50%;上证国债指数收盘226,1日跌0.02%,上周涨0.16%;上证基金指数收盘6949,1日涨0.06%,上周涨0.16%[1] 海外市场表现 - 中国香港恒生指数收盘24028,1日涨0.57%,上周跌1.52%;中国香港国企指数收盘8668,1日涨0.83%,上周跌1.75%;中国台湾加权指数收盘22693,1日涨0.74%,上周跌0.14%;道琼斯指数收盘44458,1日涨0.49%,上周涨2.30%;标普500指数收盘6263,1日涨0.61%,上周涨1.72%;纳斯达克指数收盘20611,1日涨0.94%,上周涨1.62%;日经225指数收盘39646,1日跌0.44%,上周跌0.85%;韩国KOSP100收盘3183,1日涨1.58%,上周跌0.05%;印度孟买指数收盘83190,1日跌0.41%,上周跌0.74%;英国FTSE指数收盘8867,1日涨0.15%,上周涨0.27%;俄罗斯RTS指数收盘1087,1日跌2.15%,上周跌0.62%;巴西圣保罗指数收盘137481,1日跌1.31%,上周涨3.21%;美元指数收盘97,1日跌0.02%,上周跌0.28%[2] 大宗商品表现 - 纽约期油收盘67美元/桶,上周涨3.24%;现货金收盘3300美元/盎司,1日跌0.44%,上周涨1.84%;伦敦铜收盘9660美元/吨,上周跌0.27%;伦敦铝收盘2602美元/吨,上周涨0.10%;伦敦锌收盘2742美元/吨,上周跌1.55%;CBOT大豆收盘1007美分/蒲式耳,上周涨2.24%;CBOT玉米收盘400美分/蒲式耳,上周涨2.37%;波罗的海干散货收盘1423,1日跌0.56%,上周跌5.59%[5] “反内卷”策略深度报告 - “反内卷”从供给侧入手缓解低价无序竞争,政策导向分政府和产业层面[7] - 与2016 - 17年供给侧改革相比,本轮“反内卷”集中在中下游新兴行业,核心矛盾是企业低价无序竞争等,以市场化手段为主[8] - 供给侧改革行情分“预期催化 - 价格驱动 - 盈利驱动”三阶段,相关行业指数震荡上行[9] 基金月报 - 截至2025年6月末,上线天天基金APP的基金投顾组合共446只,新增和下线部分组合,股债中枢型、赛道型、区域型投顾组合分别为395只、32只和19只[11] - 不同类型投顾组合业绩表现有差异,月内部分组合跑赢或跑输基准和同类型FOF产品[4][12] - 不同类型投顾组合持仓基金仓位有调整,减持和增持不同类型基金[12] - 投顾组合持仓个基方面,部分基金经理和产品得到重点增持[13] - 2025年6月投顾组合共发生90次调仓,不同类型投顾组合增持和减持不同类型基金[14] 新股概览 - 即将发行的新股有山大电力、技源集团、华电新能,各有申购日、申购代码、发行价等信息[15] - 已发行待上市的新股同宇新材,有申购中签率、上市日等信息[16] 资讯速递 国内财经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风险[17] 国际财经 - 2025年前6个月,亚太地区(不包括日本)美元计价债券交易规模1774亿美元,同比增长25%[18] - 美国至7月5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22.7万人,创两个月来新低,至6月28日当周续请失业金人数196.5万人[19] 行业要闻 - 2025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超1500万辆,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占比68.5%,商用车出口同比增长10.5%[19] - 2024 - 2029年中国AI + 工业软件细分市场复合增速将达41.4%,远超同期核心工业软件[20][21] 两市公司重要公告 - 沃华医药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预增234% - 378%,营收上升且成本费用压缩[22] - 华大九天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23] - 安科生物独家代理重组人卵泡刺激素 - CTP融合蛋白注射液[24] - 牧原股份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预增超11倍,生猪出栏量上升且养殖成本下降[25] - 招商蛇口2025年6月实现签约销售金额217.48亿元,1 - 6月累计签约销售金额888.94亿元[26]
警惕以稳定币为噱头的新型非法集资诈骗
证券时报· 2025-07-11 02:32
稳定币的金融属性与设计初衷 - 稳定币是加密货币的特殊分支 通过与法定货币或实物资产挂钩来对冲价格波动 成为区块链生态中的支付工具 [1] - USDC USDT等主流稳定币的核心功能是在加密货币交易中充当"价值锚点" 减少价格波动 而非投资标的 [1] - 稳定币币值稳定的特性决定了其缺乏升值空间 不应被视为"获利工具" [1] 市场动态与概念炒作 - 稳定币发行机构圆环公司(Circle)在纽交所上市首日股价暴涨168% 带动相关概念股持续走强 [2] - 市场热度被不法分子利用 将稳定币包装成"低风险 高回报"的理财产品 虚构DeFi协议等概念误导投资者 [2] - 不法机构利用公众对区块链的认知盲区 刻意放大稳定币的"创新标签" 抛出"月收益20%"等虚假承诺 [2] 非法集资模式与风险特征 - 不法分子通过"拉人头返利"的传销模式扩大涉及范围 资金运作依赖新投资者资金维持 本质是"庞氏骗局" [2] - 项目方常通过境外服务器搭建平台 虚拟货币转移资金等方式逃避监管 卷款跑路后投资者面临维权无门 [3] 监管政策与合规要求 - 我国现行监管规则明确禁止未经批准的代币发行融资和虚拟货币交易炒作 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3] -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规定非法集资损失由参与人自行承担 [3] 投资者防范措施 - 公众需明确稳定币的支付工具属性 警惕"稳定币=稳赚币"的偷换概念 [3] - 应坚守"高收益伴随高风险"常识 对"保本保息"等话术保持怀疑 [3] - 需选择持牌金融机构通过正当渠道投资 远离虚拟货币炒作和非法代币发行 [3] 行业发展趋势 - 稳定币作为区块链技术应用 其价值在于提升支付效率 而非成为敛财工具 [4] - 需通过公众警惕 监管发力 行业自律来遏制违法活动 为金融创新营造健康环境 [4]
金融监管总局,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7-10 21:06
金融监管总局风险提示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警惕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的风险,不法机构通过混淆概念、不实承诺、隐瞒成本等手段诱导消费者办理网贷 [2][3] - 虚假宣传导致消费者面临高额息费、个人信息泄露、法律纠纷等风险,部分机构甚至为"壳公司"骗取钱财后跑路 [4][5] 诱导网贷三大套路 - **混淆概念误导贷款**:利用"分期缴费"等术语替代"分期贷款",诱导消费者签署合同并窃取个人信息转卖 [4] - **不实承诺诱导贷款**:通过"包过拿证""就业保障"等虚假承诺吸引消费者,合同中设置苛刻退费条款增加解约成本 [4] - **隐瞒实际贷款成本**:仅宣传低表面利率,隐瞒高年化利率及额外费用,导致实际支付息费远超预期 [5] 消费者防范措施 - 优先选择合法资质机构,通过官方渠道查询平台业务资质 [7] - 谨慎提供个人信息,保护身份证号、银行账户等敏感数据,定期检查账户异常 [7] - 理性分析高回报承诺,核实宣传内容真实性,拒绝话术诱惑 [7] 地方监管动态 - 黑龙江监管局提示警惕非法"校园贷",不法平台以低门槛、高额度诱导学生陷入债务困境 [8] - 深圳监管局发现第三方贷款中介收取高额息费甚至诈骗,提醒消费者防范中介风险 [8] - 山西监管局警示非法中介以"征信修复""债务减免"名义骗取高额代理费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