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休闲农业
icon
搜索文档
赵一德在商洛市调研时强调坚持绿色发展特色发展安全发展 加快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
陕西日报· 2025-08-21 08:37
8月19日至20日,省委书记赵一德到商洛市洛南县、商州区调研,并分别主持召开乡镇党委书记、 民营企业座谈会。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来商洛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 示,认真落实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部署,坚持绿色发展、特色发展、安全发展,不断拓宽绿水青山与金 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迈出更大步伐。 地处秦岭南麓的洛南县古树名木资源丰富,境内的页山古柏是全国现存的5棵5000年以上树龄的古 树之一。赵一德来到洛南县古城镇柏庵村,听取页山古柏历史文化介绍,走进保护中心了解古树日常监 测、灾害防控等情况,强调古树名木是极其珍贵的自然历史遗产,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认真落实 《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坚持全面保护、依法管理、科学养护,切实守护好古树界的"大熊猫""活化 石"。在古城镇草店村,赵一德察看古核桃树保护工作,了解核桃等农特产品品类及市场销售状况,对 当地依托古树资源打造农文旅示范项目的做法予以肯定,强调要把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因地 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走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在四皓街道综治中心,赵一德详细了解"三所一庭一 ...
从“颜值”到价值,“两山”理念在门头沟落地生根!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7 11:57
生态转型与乡村发展 - 门头沟通过"生态+休闲农业"模式实现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 带动乡村"美丽经济"从"颜值"向价值转化 [1] - 全区138个村纳入美丽乡村创建 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形成"诗画乡村"特色吸引力 [4] - 202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7014元 同比增长7.3% 城乡收入比首次降至1.96:1 [11][12] 农业创新与品牌升级 - 公司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发展生态农业 突破香椿等农产品SC认证 实现京白梨、妙峰山玫瑰等特色产品品牌化 [5] - 探索农产品加工"共享工厂"模式 打造现代农园集群 形成"金疙瘩"效应促进农民增收 [5][8] 民宿经济与文旅融合 - "门头沟小院"精品民宿获北京市增收典型案例 2025年上半年收入2117.8万元(同比+31.9%) 接待7.4万人(同比+103.3%) [11] - 全区162家民宿覆盖74个村 盘活450余处闲置农宅 创造"民宿管家"等新型就业岗位 [11] - 王平镇引入年轻创业者开发茶饮、文化品牌 将古村落转化为文旅体验项目 重塑"京西古道"商业生态 [11] 多业态融合发展 - 形成"政府+企业+农户"合作模式 通过土地流转和农房盘活实现收益分红 [10] - 开发四季休闲项目(夏日垂钓/冬日冰嬉) 结合精品民宿与体验类项目 构建慢行经济体系 [10][11]
以“村+企”“村+宿”“村+民”合作模式激活农文旅融合 直播带货点燃村民热情 问主播:镜头前紧张咋办
四川日报· 2025-08-12 08:15
8月11日上午7点,雅安市名山区红星镇骑龙村公共服务中心门口,主播谭星月在某短视频平台 的"三农"直播间准时开播,"大凉山湿核桃原产地直发,大家放心去拍……"谭星月在镜头前一边介绍一 边展示农产品,助播陶晓添则在幕后监控机位、回复网友提问。两位毕业不久的四川传媒学院学生,已 是村集体企业"好视传媒"的股东兼骨干员工。 直播助农、"村+宿""村+企"创新合作模式盘活资源……以骑龙村为代表的四川各地农村正因地制宜 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四川农文旅融合发展写下生动注 脚。 大学生"村播"破局 单场销售超24万元 2019年,陈友凤决定返乡创业,将自家院落打造成充满茶韵的精品民宿。"我们村有老树茶、古井 酿酒等特产,通过民宿生意,不仅能吸引外地游客来体验采茶、制茶,还能带动农产品销售。目前我们 平均每月接待游客上千人,上周还有慕名而来的美国客人深度体验茶园里的诗意栖居。" 像"花筑·时间之外"这样独具魅力的民宿,骑龙村有13家。詹肇杰透露,骑龙村村集体正以"村 +企""村+宿""村+民"合作模式盘活当地资源,激活农文旅融合发展动能:成立专业的壹壹后勤服务公 司,为民宿集群提供涵盖 ...
全市农业农村领域消费活力不断增强
齐鲁晚报· 2025-08-07 05:05
增收入 - 强化产销衔接,组织农产品企业参加港澳山东周"好品山东"香港展销会等多个大型展销会,推动优质农产品"走出去" [2] - 2家企业在"好品山东"农产品走进京东优选专项活动中成功入驻京东集团 [3] - 大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延链增效、联农带农,带动村民就地就业、增收致富 [3] - 着力打造农产品品牌,帮助10家企业申报省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鼓励支持优质特色农产品上榜"好品山东" [3] 优环境 - 依托"惠享菏泽.2025焕新春天消费季"活动,搭建农业农村专区展示各县区特色农产品和现代农业设施设备 [4] - 举办"农机3.15"消费者权益日活动,普及农机购置事项及消费维权知识,提高农民维权意识和购机活力 [4] - 承办全省农业农村春季促消费专项活动,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宣传推介乡村好品好物好景,激发农村消费潜力 [5] 保供给 - 重要农产品供给充足,截至6月份全市肉蛋奶总产78.8万吨同比增长13%,水产品产量4.1万吨同比增长4.3% [6] - 召开全市乡村振兴片区现场推进会议,以乡村振兴片区建设为抓手推动乡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农文旅深度融合 [6] - 培育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带动餐饮、住宿、交通等行业消费 [6]
以农文旅融合助力海南城乡融合发展
海南日报· 2025-07-30 08:57
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核心观点 - 农文旅融合发展是以农业农村为基础、文化为灵魂、旅游为平台的深度产业融合模式,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1] - 农文旅不是农业、文化和旅游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产业融合、功能互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1] 海南农文旅发展现状 - 海南依托青山绿水、田园风光、民族文化等资源,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为载体推动城乡融合发展[2] - 典型案例:三亚博后村玫瑰谷延伸产业链至食品领域,实现花卉生产、观赏、销售一体化[2] - 海口结合琼北文化打造农业产业链,文昌探索休闲产业集群,琼海建设国家农业公园与乡村旅游品牌[2] 当前存在的不足 - 文化开发利用不足,乡村旅游多停留在简单复制层面,缺乏对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的深度挖掘[3] - 农文旅融合度不紧密,多数项目仍处于自然生态观光阶段,人文景观开发不足[3] - 基础设施薄弱,节假日交通拥堵,乡镇公共交通需提升[3] 发展对策与建议 文化融合策略 - 将海南特色文化(如黎族文化)与农业、旅游结合,打造可感知的文化体验[4] - 开发"舌尖上的琼菜"活动,民宿融入本土文化元素,环岛公路驿站展示民族特色[5][6] - 设立海南民俗周,利用媒体推广民俗节庆,打破农村"自娱自乐"局面[6] 规划与品牌建设 - 整合土地规划、旅游规划与文化要素,实现制度集成创新[4] - 将农文旅融合纳入干部培训专题,提升政策设计中对乡村文化的重视[4] - 开发手工创意伴手礼,避免工业品同质化,强化文化载体建设[6] 基础设施优化 - 根据客流量动态完善基础设施,重点区域预留扩容空间[6]
扎实推动乡村游购一体发展
中国证券报· 2025-07-30 05:07
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 - 农业农村部联合十部门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 重点聚焦农产品消费 推动乡村游购一体发展 [1] - 商务部将加快推动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 智能化 标准化转型 办好全国农产品产销大会 [2] 休闲农业发展 - 2024年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近9000亿元 成为旅游业场景创新 业态融合最活跃领域之一 [1][3] - 推进农业与文 旅 体 教深度融合 发展科普研学 非遗与农副产品加工体验等新业态 [2] - 根据农时节令举办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活动 打造休闲农业与文化传承 生态涵养结合的新场景 [2] 金融政策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 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支持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1] - 推动老旧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更新改造 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再贷款政策支持力度 [3] 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 - 建设畅通 安全 高效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 降低流通损耗 提升农产品消费品质 [2] - 优化产地冷链物流设施网络 强化全链条协同融合 重点部署冷藏保鲜设施 预冷设施 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建设 [3] 冷链技术服务 - 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 将冷藏保鲜技术纳入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研究内容 [3] - 引导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行业协会拓展冷链物流技术服务 [3]
稳产优供 扛牢首要担当
辽宁日报· 2025-07-23 08:58
农业生产总体情况 - 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1] - 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有增的良好态势[1] 粮食生产 - 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达5386.3万亩,同比增加20余万亩,超出国家下达任务[2] - 开工建设高标准农田476万亩,创历史新高[2] - 分类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1000万亩,在30个产粮大县实施单产提升项目[2] - 组织3.3万个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应用高产技术,更新农机具2.6万台(套),其中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占比达40%[3] - 落实种粮普惠补贴84亿元[2] 设施农业与养殖业 - 全省新建改造新型日光温室和冷棚4.5万亩,同比增长10%[4] - 改造升级规模养殖场200个[4] - 依托44个国家级海洋牧场项目开工建设,推广立体生态养殖[4] 特色产业与农产品加工 - 重点打造海参、草莓、樱桃等10个优势特色产业,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200个[6] - 获批建设国家级草莓特色产业集群和5个特色产业强镇[6] - 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6] - 农产品出口额159.3亿元,同比增长6.8%[6] 休闲农业与乡村建设 - 深入推进农村环境净化整治,新增城乡环卫一体化县3个,覆盖率提升到60%[7] - 实施64类乡村振兴补短板工程,年度总投资471.7亿元[7]
今年我省培育702名乡村产业振兴“头雁”
辽宁日报· 2025-07-09 08:57
乡村产业振兴"头雁"培育计划 - 今年将遴选并培育702名乡村产业振兴"头雁"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1] - 该项目是五年行动的第四年前三年已累计完成培育1900人 [1] - 学员遴选聚焦农产品生产加工业乡村特色产业帮扶产业以及休闲农业乡村民宿农产品电商等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1] - "三支一扶"人员和乡村文旅带头人支持项目入选人员符合条件的也可纳入培育范围 [1] "头雁"培育模式 - 培育时限为一年采取"四个一"培育模式 [1] - 包括累计一个月集中授课一学期线上学习一系列考察互访一名导师帮扶指导 [1] - 组织"头雁"到省级农业农村部门推荐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进行体验式学习 [1] - 至少组织一次学员互访活动确保"头雁"都至少参与一次互访交流 [1] 培育成效 - 学员表示通过系统专业学习和其他地方学员广泛交流可以学习借鉴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方法 [2] - 在农产品销售方面实现信息互通让学员受益匪浅 [2] - 具体案例显示学员对鸭稻共养项目更有信心计划带动更多村民致富 [2]
积极引导各类经营主体稳岗扩岗
辽宁日报· 2025-07-04 09:04
就业支持政策 - 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提出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综合运用财政支持、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社会保障等政策引导经营主体稳岗扩岗 [1] - 加快推进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重点产业集群建设,挖掘"人工智能+"、绿色经济、海洋经济、银发经济等就业机会 [1] - 聚焦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促进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冰雪经济等新型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 - 统筹推进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扩大第三产业就业容量 [1] 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 - 持续开展10项就业公共服务提早进校园活动,推广"就来辽"服务品牌,深化"访企拓岗"行动,挖掘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 [2] - 围绕基层医疗卫生、养老托育、社区治理、司法辅助、乡村振兴、就业社保、科研助理等领域开发就业岗位 [2] - 扩大青年就业见习岗位数量,开展青年求职能力实训和大学生专业转换培训 [2] - 实施青年就业启航、"宏志助航"、"三支一扶"等计划,针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和长期失业青年提供"一对一"结对帮扶 [2] 重点群体就业服务 - 健全退役军人自主就业创业支持体系,鼓励优秀退役军人到党的基层组织、城乡社区和退役军人服务机构工作 [2] - 坚持就近就地就业与转移就业并举,强化产业就业帮扶,稳定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 [2] - 支持返乡入乡农民工自主创业,优先入驻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 [2] - 动态调整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标准,精准识别大龄、残疾、长期失业等群体,提供就业援助和社会救助,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2] 平等就业保障 - 指导用人单位合理设置招聘条件和用工管理要求,消除地域、身份、性别、年龄等不合理限制 [3] - 健全生育保障、普惠托育、就业扶持等支持体系,推广"妈妈岗"就业模式,构建生育友好就业环境 [3]
推进优质农产品量质齐升,济南将培育形成10条标志性农业产业链
齐鲁晚报网· 2025-07-02 13:19
农业农村消费提升行动 - 济南市农业农村局将深入实施促进农业农村消费行动,聚焦扩大优质特色农产品供给、畅通产销对接渠道、打造多元消费场景、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1] - 推进优质农产品量质齐升,聚焦粮食、果蔬、畜禽、种业、都市休闲农业、农事服务6大领域,加速培育10条标志性农业产业链、43条重点产品线 [1] - 年内新认定20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60家领军骨干企业,推进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 [1] 优质农产品供给 - 年内认证和续展绿色、有机产品50个以上,力争1个品牌纳入国家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发展到55个 [1] - 用好"一村一业、一村一策"、重点产业链等惠企助农政策,抓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企业培育 [1] 产销对接与品牌推广 - 举办"泉水人家"全国行品牌推介会,年内开展"泉水人家"进社区等产销活动50场以上 [2] - 组织农业经营主体参加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15场知名展会,办好山东畜牧业博览会、山东(济南)种业博览会 [2] - 新建提升3个农产品产地专业批发市场,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结算改造升级 [2] 乡村多元消费场景 - 发挥泉韵乡居和美乡村片区资源优势,发展休闲农业、精品民宿、电商直播等新业态 [2] - 年内新申报认定1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新建成23个省级和美乡村,打造20个以上泉韵乡居和美乡村片区 [2] - 策划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乡村好时节"等乡村促消费活动,办好中国名优锦鲤大赛、"村晚"、"村超"等特色赛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