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产业

搜索文档
保海旭:加快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
经济日报· 2025-07-16 07:59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和关键生产要素,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价值日益凸 显。2024年,我国数据生产量41.06泽字节(ZB),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左右,数 据资源规模优势持续扩大,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实现数据资源高水平开 发利用、提高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先决条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培育全国一体化技术和数据 市场。加快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实现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 好,方能激活数据生产力,构筑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 近年来,我国持续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在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布局、数据产业培育等方 面取得积极成效。 数据基础制度初步建立。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 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数据二十条》),明确数据要素市场制度建设的基本框架和工作重点。 数据产权方面,国家数据局牵头起草数据产权制度框架,明确数据分类分级确权规则,不少地方探索建 立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制度,为数据流通奠定法律基础。流通交易方面,发布数据流通交易标准示范合 同,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 ...
全球首个跨境数据空间标准IEEE P1988正式启动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1 15:38
跨境数据空间国际标准启动 - 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联合国际数据空间协会(IDSA)、IEEE标准协会共同启动IEEE P1988跨境数据空间国际标准构建 [1] - 该标准旨在构建高效、安全、可扩展的数据流通共享环境,完善数据产业生态体系并指导重点行业跨境数据流通 [1] - 标准聚焦跨组织、跨地域数据安全流通与可信交互,为全球数据基础设施发展树立方向 [2] 标准核心特点 - 以"互操作性、信任机制、规则内生、隐私保护、跨域协作"为核心,定义通用数据空间模型与接口协议 [3] - 技术架构融合IDSA数据空间架构、DSP连接协议、IPv6虚拟专网及隐私计算、区块链等保护能力 [3] - 支持分布式部署与灵活接入,形成安全可控的数据互联平台 [3] 行业应用试点 - 科研领域已建设"京粤港澳跨境科研科创数据空间",实现数据采集共享到跨域连接的完整链路 [4] - 智能网联汽车试点围绕碳排放数据、电池护照、供应链信息等跨境要素构建可信数据通道 [4] - 香港规划建设"国际跨境可信数据空间-香港站",打造规则开放、传输高效的数据流通关键节点 [4] 全球数据合作意义 - 打破跨境数据流通"无统一技术基准、无共识信任机制、无落地执行方案"的长期局面 [5] - 为全球数据要素市场制度化发展提供通用框架,推动数据流通从风险博弈转向信任驱动 [5] - 标准将成为全球数据互信体系建设的起点,促进开放、可信的数据未来 [5]
资源型城市数字化转型
金融时报· 2025-07-08 11:22
数字经济产业发展 - 吕梁市将数字经济纳入"985"重点产业链 目前大数据企业达210户 主营收入达171 2亿元 [1] - 中国人民银行吕梁市分行与数据局联合制定《吕梁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年行动方案》 明确金融保障措施 [1] - 设立3000万元支农支小再贷款专用额度 首笔800万元"吕数贷"已落地孝义农商银行 [1] 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 金融机构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 提升数字化经营管理能力 提高金融产品普惠性 [2] - 吕梁市农信机构研发"网格服务系统" 实现物理与虚拟网格融合 建立"掌上资源池"精准获客 [2] - 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促成60笔交易 金额12 96亿元 服务37家中小微企业 [2] 货币政策工具运用 - "吕数贷"累计发放1289万元 撬动金融机构向26户大数据企业放贷2 63亿元 [3] - 依托利率监测系统在线跟踪企业融资成本 督导机构完善定价机制 [3] - 持续监测"吕数贷"支持企业是否存在融资价格过高问题 [3]
加速数据流通交易便利化进程 四类典型场景示范文本正式发布
证券日报网· 2025-07-07 14:00
数据流通交易政策 - 国家数据局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四类数据流通交易示范文本 包括数据提供 数据委托处理 数据融合开发和数据中介服务合同 [1] - 示范文本通过标准化合同模板降低交易成本 缩短合同签订时间 提升签订效率 加速数据流通便利化 [1] - 政策旨在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 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 完善数据产业生态 [1] 政策制定考量 - 示范文本三大目标为降低交易成本 维护公平竞争环境 推动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2] - 通过预设条款明确责任边界 建立交易信任 预防纠纷 保护各方利益 [2] - 落实数据安全法 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 设置产权登记 安全保密条款 确保合规交易 [2] 行业影响分析 - 标准化合同框架明确数据权属 质量 安全要求 降低协商成本与法律风险 激活市场流动性 [2] - 推动数据"三权分置"规则落地 促进跨行业数据融合开发 加速资源向生产要素转化 [2] - 覆盖四大典型数据交易场景 为企业提供标准化合作框架 探索数据授权运营等创新路径 [3] 企业实践价值 - 示范文本明确产权归属条款 解决传统合同权属模糊问题 为企业数据确权提供依据 [3] - 降低企业合作顾虑 尤其为数据资产入表扫清产权障碍 满足审计机构要求 [3] - 通过合同约定的收益分配机制 激发企业用数热情 提升数字经济价值创造效率 [2][3]
南通:开发数据资源,加快培育数字经济新生态
新华日报· 2025-07-03 07:43
数字经济发展战略 - 南通市将数字经济发展作为战略重点,积极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化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构建数据产业发展生态 [1] 数据供给能力提升 - 南通市完成10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96个三级指标的验证工作,实现规划和人防环节"一件事一次办" [2] - 通过场景模型验证"事项—项目—系统—目录—资源"逻辑关系,覆盖规划+人防、危化品监管、数字政府项目管理、企业数据资产增信评分四个场景 [2] - 编制市县公共数据资源目录超3.3万个,发布可共享资源3.83万个、开放资源3.18万个 [2] - 联动高端纺织、船舶海工等产业数据资源,提升数据赋能企业发展的作用 [2] 数据资源证券化与交易 - 平安-如皋第1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数据资产)在深交所挂牌,发行规模1.3亿元,为国内首个数据资产证券化案例 [3] - 首批15个数据产品上架江苏省数据交易所南通专板,17家国有企业数据资产入表总金额2464.58万元 [3] - 计划年内打造30个以上示范性数据产品和服务,构建数据资源"可估值、可入表、可交易"的价值释放路径 [3] 数据产业生态建设 - "纺知云"大模型为500余家商户提供画稿生成到产品拍摄的"一站式"服务,单幅画稿成本压降至百元以内 [4] - 建成家纺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探索数据空间解决方案 [4] - 出台《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目标数据产业年均增速超20%,引育100家数据企业,打造200个典型数据产品 [4] - 计划三年内基本建成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形成数字经济新生态 [4]
江苏发布创新提升数字贸易政策措施
新华日报· 2025-07-03 05:40
江苏省数字贸易发展规划 - 到2030年全省服务贸易规模目标6000亿元 数字交付服务贸易目标3000亿元 占比50% [1] - 着力推进数字贸易制度型开放 打造数字贸易集聚生态圈 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 [1] - 推进中新数字贸易合作试点 探索数字贸易便利化措施 推动江苏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 [1] - 积极创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 国家数字贸易示范区 完善南京软件谷等载体基础设施 [1] 产业赋能措施 - 发展数字产品贸易 做强南京无锡苏州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 推动动漫游戏影视产品出口 [2] - 扩大数字技术贸易 推进高端软件发展 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 升级数字服务贸易 [2] - 探索跨境电商新场景 推动数字订购贸易 联动开放平台 [2] - 激活数据产业潜能 争创国家级可信数据空间试点 发展来数加工离岸数据加工大模型训练新业态 [2] 服务贸易重点领域 - 增强国际运输服务能力 优化国际航线网络 建设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 [2] - 提升旅游服务国际竞争力 利用入境过境免签政策 优化口岸团体旅游签证 [2] - 加快发展国际教育服务 打造活动品牌 支持境外办学 [2] - 支持人力资源地理信息等专业服务贸易拓展国际合作 [2] - 扩大优质服务进口 吸引国际资源在多领域先行先试 [2]
国家数据专家咨询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
快讯· 2025-06-27 22:58
数字中国建设规划 - 会议围绕"十五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的思路目标、重大战略任务、工程项目进行研讨 [1] - 重点讨论公共数据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与解决路径 [1] - 探讨数据工作如何更好支撑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1] - 研究可信数据空间建设面临的困难挑战和应对举措 [1] 数据生态体系建设 - 建议构建创新技术与人才发展生态 [1] - 提出塑造以数智化为主要特征的产业优势 [1] - 强调持续完善新一代数据资源体系 [1] 公共数据开发利用 - 建议加大"政企协同"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模式的推广 [1] - 提出建设普惠性数据服务平台 [1] - 强调促进数据产业主体发展壮大 [1] 人工智能数据支撑 - 建议建设数据流通利用设施底座 [1] - 提出加快实施国家AI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工程 [1] - 强调提升人工智能数据规则与国际标准对接水平 [1] 数据价值实现机制 - 建议设计公平透明的数据价值评估、定价、交易与收益分配模型 [1] - 提出通过智能合约约定数据使用范围、用途、交付方式 [1] - 强调探索数据操作的全链路可管可控可溯 [1]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全力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快讯· 2025-06-27 22:43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 全力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打好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组合拳" [1] - 建立健全数据基础制度,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1] - 夯实可信数据空间等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数据可信、高效流通 [1] 数据应用与市场构建 - 推动场景应用落地,发挥"数据要素×"、公共数据"跑起来"引领示范作用 [1] -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统筹用好场内、场外交易,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 [1] - 大力培育数据产业,支持各类数据企业发展壮大,积极主动做好服务 [1] 数据赋能人工智能发展 - 着力推动数据赋能人工智能发展,加快高质量数据集建设 [1] - 助力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各行业领域深度应用 [1]
金融科技迎政策利好!发挥海量金融数据优势,大数据产业ETF(516700)盘中涨超1%,冲击日线3连阳!
新浪基金· 2025-06-25 10:40
大数据产业表现 - 大数据产业板块表现活跃 奥飞数据 科华数据涨幅超5% 润泽科技涨逾4% 光环新网涨超3% [1] - 大数据产业ETF(516700)价格上涨1.02% 有望实现日线三连阳 [1]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国家数据局召开"数据要素×"系列新闻发布会 央行将研究制定新阶段金融科技发展规划 推动金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3] - 央行将联合国家数据局开展"数据要素×"试点 引导金融机构发挥数据优势 增强数据基础能力 [3] - 民生证券看好金融科技发展 建议关注区块链供应商 安全认证服务商 监管服务商及跨境支付应用商 [3] 支付行业前景 -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第三方支付行业景气度提升 新技术 新场景 新市场将加速行业成长 [4] - 支付服务环节场景拓展 收单业务或成支付企业新增长点 清算结算环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增加 [4] -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 货币桥等SWIFT替代方案有望快速发展 银行IT需求或将释放 [4] 信创产业投资逻辑 - 政策支持 AI赋能 国产替代需求共同推动信创产业发展 金融 政务领域订单进入爆发期 [4] - 建议关注信创核心硬件(服务器/芯片)和场景化软件企业 [4] - 信创产业四重投资逻辑:地缘政治因素 政府信创采购回暖 国产技术突破 信创推进关键节点 [7] 科技自主可控方向 - 大数据产业ETF(516700)跟踪中证大数据产业指数 重仓数据中心 云计算 大数据处理领域 [6] - 权重股包括中科曙光 科大讯飞 紫光股份 浪潮信息 中国长城 中国软件等龙头企业 [6] - 科技自主可控三大催化因素:新质生产力发展 数字中国建设加速 信创2.0推进 [6]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再升级,前海、河套怎么干?
南方都市报· 2025-06-20 01:00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政策红利 -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和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被定位为国家重大战略平台,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任务将率先在这两个区域先行先试 [1][4]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作为2020年方案的升级版,推出新改革措施、创新试验和开放举措 [4] - 前海将全力争取改革措施率先落地,在更高起点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4] 前海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创新 - 前海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打造新质生产力和创新策源地 [7] - 建设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构建需求牵引、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 [7] - 优化外国人才服务,深化深港联合引才机制,便利港澳专业人士执业 [7] 前海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依托现代服务业及要素跨境流动优势,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7] -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海洋经济和数据产业 [7] - 推动外贸领域制度创新,发展跨境电商、保税维修、保税展示交易等新业态 [10] 前海高水平开放型经济 - 巩固运输、金融、电信等优势行业,发展游戏出海、软件外包、知识产权等业态 [10] - 完善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集聚一流商事调解机构,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10]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发展 - 河套合作区面积约3.89平方公里,包括深圳园区和香港园区 [11] - 推动河套合作区打造世界级科研枢纽,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改革 [11][14] - 推动人工智能、先进生物医药、前沿信息与新能源材料等重点产业做大做强 [14] 河套要素流动与制度开放 - 实施国家级科技金融先行先试政策,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 [14] - 探索便利出入境及停居留政策,推动货物"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监管模式 [16] -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调解、仲裁、诉讼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 [17] 皇岗口岸重建与红利 - 新皇岗口岸取消货运功能,承担口岸综合服务和国际科技服务功能 [18] - 采用"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模式,大幅缩短通关时间 [21] - 释放40万平方米土地空间和180万平方米国际协同创新区 [21] 前海国际化建设 - 构筑国际"服务圈",优化外商投资服务,做优做强"深圳·前海e站通" [23] - 营造国际"创新圈",招引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构建香港高校转化平台支撑的产业创新生态 [23] - 打造国际"生活圈",推进国际化街区改造,建设高品质国际化社区 [26] - 扩大国际"朋友圈",依托香港联通世界优势,深化对外合作交流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