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检测
icon
搜索文档
联检科技(301115.SZ):目前暂不涉及燃料电池检测
格隆汇· 2025-11-05 15:08
格隆汇11月5日丨联检科技(301115.SZ)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暂不涉及燃料电池检测。公司汽车检 测服务主要通过子公司冠标检测提供,冠标检测在汽车材料、环境可靠性、电性能及电磁兼容性 (EMC)等多个领域具备全面的检测能力,已获得通用、大众、蔚来、理想、江淮汽车、吉利汽车、 零跑汽车、奇瑞汽车等车企的第三方检测准入资质。 ...
【2025年三季报点评/中国汽研】业务结构持续优化,业绩基本符合预
| 棄細菌 | 日本の 日本の | | --- | --- | | 刘力宇 | | | 孟路 | The Childre | | 郭雨蒙 | | | 孙仁昊 | ספר ס | | 赖思旭 | סוגים סוגים | | 童明祺 | Disto | | | | | 投资要点 | | --- | 公告要点: 公司公布2025年三季度报,公司2025年Q3实现营收11.14亿元,同环比+9.33%/+8.79%;归母净 利润2.57亿元,同环比+0.14%/+11.70%;扣非归母净利润2.25亿元,同比+3.58%(调整后), 业绩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 聚焦高毛利检测业务,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2025Q3检测业务收入占比同比提升,公司检测业务收入10.3亿元,占比93%,同环比 +2.7pct/-2.0pct;2025Q1-Q3,公司实现总营收30.24亿元,同比降低1.14%,但其中检测业务收 入达27.49亿元,同比+5.62%,凸显公司持续聚焦主业,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盈利稳健释放,研发投入持续强化技术壁垒。 公司盈利中枢稳中有升,2025Q3毛利率达47.47%,同环比+2.18pct/+2.28p ...
中国汽研(601965)系列点评六:25Q3营收稳健 打造智能网联检测综合能力
新浪财经· 2025-10-28 20:2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30.24亿元,同比小幅下降0.76%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6.66亿元,同比微降0.56% [1]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6.15亿元,同比增长1.50%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11.14亿元,同比增长6.36%,环比增长8.79% [1][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2.57亿元,同比下降4.15%,但环比增长11.70% [1][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扣非归母净利润2.25亿元,同比下降1.50%,环比微增0.57% [1][2]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47.47%,同比提升2.19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28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率为23.12%,同比下降2.54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60个百分点 [2] 费用与研发投入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为3.24%,同比微增0.0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4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三季度管理费用率为7.25%,同比上升0.60个百分点,环比基本持平 [2] - 2025年第三季度研发费用率为8.73%,同比显著提升2.55个百分点,环比大幅提升2.84个百分点 [2] - 研发费用率增长主要源于公司紧跟车企需求、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2] 战略发展与业务布局 - 公司于2025年初正式成立海外事业部,旨在把握中国车企出海过程中的技术服务需求痛点 [2] - 公司计划伴随车企全球布局,提供一站式、一体化的质量技术服务 [2] - 未来将基于提升属地化服务能力,积极开展各国标准法规和市场准入研究 [3] - 公司设立信息智能事业部,聚焦汽车智能化、网联化产业前沿 [3] - 信息智能事业部专注智能基石、智能安全、智能应用三大技术方向 [3] - 公司已构建涵盖仿真测试、场地测试、道路测试、网络安全测试等的综合测评能力 [3] - 后续将持续在智驾测评、车路协同、数据仿真等技术领域深入钻研 [3] 行业前景与公司定位 - 汽车检测行业具有资产和资质双重壁垒,公司是行业内的优质稀缺标的 [3] - 公司业绩与行业销量脱钩,受新车推出速度加快及产品升级驱动 [3]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47.78亿元、54.65亿元、63.06亿元 [4]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86亿元、12.14亿元、14.64亿元 [4]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98元、1.21元、1.46元 [4] - 以2025年10月27日收盘价16.78元/股计算,对应市盈率(PE)分别为17倍、14倍、11倍 [4]
中国汽研 | 2025Q3:营收稳健 打造智能网联检测综合能力【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10-28 20:11
2025年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30.24亿元,同比小幅下降0.76%;归母净利润6.66亿元,同比微降0.56%;扣非归母净利润6.15亿元,同比增长1.50%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11.14亿元,同比增长6.36%,环比增长8.79%;归母净利润2.57亿元,同比下降4.15%,但环比增长11.70%;扣非归母净利润2.25亿元,同比下降1.50%,环比微增0.57% [2] - 第三季度毛利率为47.47%,同比提升2.19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28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为23.12%,同比下降2.54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60个百分点 [2] - 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3.24%、管理费用率7.25%、研发费用率8.73%、财务费用率0.97%;研发费用率同比显著提升2.55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84个百分点,反映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2] 战略布局与能力建设 - 公司于2025年初正式成立海外事业部,旨在把握中国车企产品和产能出海的技术服务需求,提供一站式、一体化的质量技术服务,伴随车企全球布局 [3] - 未来将基于中国中检海外资源,积极开展各国标准法规和市场准入研究,推动重点国家和地区的属地化服务能力布局 [3] - 公司设立信息智能事业部,聚焦汽车智能网联领域,专注智能基石、智能安全、智能应用三大技术方向 [5] - 已构建涵盖仿真测试、场地测试、道路测试、网络安全测试、数据安全测试、软件升级测试、数据记录测试等的综合测评能力,计划在智驾测评、车路协同、数据仿真、整车工具等领域深入钻研 [5] 行业地位与未来展望 - 公司是汽车检测行业的优质稀缺标的,具备资产和资质双重壁垒;其业绩与行业销量脱钩,汽车新车推出速度加快及产品升级有望驱动业绩成长 [5]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47.78亿元、54.65亿元、63.0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86亿元、12.14亿元、14.64亿元;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0.98元、1.21元、1.46元 [6] - 以2025年10月27日收盘价16.78元/股计算,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7倍、14倍、11倍 [6]
中国汽研(601965):系列点评六:25Q3营收稳健,打造智能网联检测综合能力
民生证券· 2025-10-28 15:49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公司的投资评级为“推荐” [4][6] 核心观点 - 公司是汽车检测行业的优质稀缺标的,具有资产和资质双重壁垒 [4] - 公司业绩与行业销量脱钩,汽车新车推出速度加快及产品升级有望驱动业绩成长 [4] - 公司正积极打造智能网联检测综合能力,并推进国际化能力建设,以构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综合服务能力 [3][4] 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为11.14亿元,同比增长6.36%,环比增长8.79% [1][2]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57亿元,同比下降4.15%,但环比增长11.70% [1][2]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25亿元,同比下降1.50%,环比微增0.57% [1][2]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47.47%,同比提升2.19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28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率为23.12%,同比下降2.54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60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三季度研发费用率为8.73%,同比显著增长2.55个百分点,环比增长2.84个百分点,主要系公司紧跟车企需求、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2] 战略发展与业务布局 - 公司于2025年初正式成立海外事业部,旨在为中国车企产品和产能出海提供一站式、一体化的质量技术服务 [3] - 公司设立信息智能事业部,聚焦汽车智能化、网联化,专注智能基石、智能安全、智能应用三大技术方向 [3] - 公司已构建涵盖仿真测试、场地测试、道路测试、网络安全测试等多维度的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测评能力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7.78亿元、54.65亿元、63.06亿元 [4][5] - 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86亿元、12.14亿元、14.64亿元 [4][5] - 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98元、1.21元、1.46元 [4][5] - 以2025年10月27日收盘价16.78元/股计算,对应2025年至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17倍、14倍、11倍 [4][5]
2025全球汽车法规认证峰会 在杭举行
每日商报· 2025-10-21 06:24
商报讯(记者郭雨昕)10月16日—18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有 限公司以及中欧校友汽车产业协会、亚锐集团联合主办的"2025全球汽车法规认证峰会"在杭州举行。 亚锐集团总经理罗曾苗表示,亚锐集团已深耕于汽车检测行业超20余年,并且组建了超300人的全球化 团队,近年来在多个国家成立子公司及代表处,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汽车市场中实 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峰会期间,共有超500名参会者来到现场,包括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汽车准入法规认证机构及政 府单位,更有多家国内主流整车与零部件企业代表。参会者在本次峰会期间一齐共商、共议中国汽车产 业安全高效出海之举,为助力中国汽车在海外走深、走实提供前沿法规及市场准入咨询。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王侠表示,全球汽车产业正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科技革 命和产业升级相互叠加,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向纵深发展,人工智能全面赋能全产业生态。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产品三部的夏国强在发言中指出,汽车产品要在海外市场真正站稳脚跟,不仅需要通 过严格的市场准入,更需要深入理解当地的文化背景、消费习惯和使用环境,在品牌建设、售后服 ...
汽车试验场、航空小镇、钻石之都……新疆产业逐“高”向“新”谋转型
央视网· 2025-09-22 16:26
央视网消息: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是新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后发赶超的重要禀赋优势。立足资源禀赋,新疆产业正加 快向"新"转型。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从科技创新成果涌现到数字经济发展提速,越来越多的高精尖、特色产业 也跨越天山而来,在这片投资热土上扎根生长。 地表最高温度82.3℃,全年有超过100天气温高于35℃,吐鲁番,新疆东部的"火洲"。这里是我国首个第三方高温干热汽车试验场, 来自全国各地的汽车就是在这里接受高温大考。这座测试场占地7.36平方千米,规划拥有直线性能路、城市模拟路、砂石路等8种测试 路段,最多可容纳150辆车同时进场。 新疆石河子花园机场,在记者身旁一架飞机正在滑行。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家飞机的驾驶室内空无一人,它是我国首款商 用化大型无人机鸿雁,而这架飞机就是在1.2公里外的园区生产制造完成的。 2025年1月,3架鸿雁大型无人机在石河子市通航装备制造产业园正式下线。 鸿雁大型无人机系统最大起飞重量5.25吨,最大航程1800公里,最大载重1900公斤。起降距离不超过150米,可适应多种起降场 地,无论是简易机场、宽阔的硬化土地,还是公路、草地皆可起降。负 ...
L2强标开启征求意见,智驾商业化更进一步
2025-09-22 09:00
**行业与公司** * 涉及智能网联汽车(智能驾驶/辅助驾驶)行业[1][2][3] * 核心公司包括检测行业的中国汽研、华依科技[2][3][9] * 以及智能驾驶零部件企业速腾聚创、耐世特、伯特利、亚太股份、科博达、德赛西威[2][3]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工信部发布L2强标征求意见稿 旨在规范L1至L2++级别的宣传等级要求 适用于M类和N类汽车[1][3] * 新规将解决市场L2 5、L2 9等宣传乱象 提升消费者信心 推动高级别辅助驾驶应用推广[1][5] * 国内辅助驾驶功能新车渗透率达65% L2级别车型渗透率估计在45%至50%[1][5] * 新规将显著增加汽车检测需求 预计每年新增乘用车检测市场约20亿元[1][6] * 商用车检测需求可能更大 整个检测市场容量可能超过几十亿元[1][6] * 新增测试方法需兼容多种产品形态 包括场地试验(46个典型场景)、道路试验(至少72小时)和文件检验[1][7][8] * 新规作为国家标准 将为后续高级别自动化车辆提供明确指引[1][9] **其他重要内容** * 乘用车和商用车在底层辅助驾驶原理上无明显区别 因此安全能力要求不应不同[4] * 需关注国内乘用车景气度下行及技术进步不及预期可能带来的风险[3][9]
中国汽研在北京成立车服检测技术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09-18 15:06
公司动态 - 中检车服检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梁佐兴 [1] - 公司注册资本达1200万元人民币 [1] - 由中国汽研(601965)通过间接全资持股方式控股 [1] 业务布局 - 经营范围涵盖机动车检验检测服务 [1] - 拓展办公设备租赁服务及非居住房地产租赁业务 [1] - 新增会议展览服务和广告发布业务板块 [1]
中国智能汽车检测“抢跑”全球 光启技术用超材料定义S级认证新标尺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18 15:00
享界S9T通信性能认证突破 - 华为享界S9T获得全球首个整车通信性能S级认证 标志着智能网联汽车通信性能测试进入紧缩场标准新纪元 [1] - 信号强度及通信有效范围达业界平均水平2.8倍以上 网络连接恢复速度超10倍以上 [2] - 认证由光启技术与中汽中心联合成立的汽车紧缩场联合创新实验室完成 基于航空航天级紧缩场检验检测技术 [1][2] 技术实现与测试能力 - 采用超过1万个角度的信号验证 通过高精度多维度转台全方位模拟通信场景 [2] - 光启技术拥有21个超材料电磁调制测试微波暗室 包含亚洲最大9米级多探头球面近场测试系统 [3] - 解决传统近场测试无法覆盖整车级无线数据验证的痛点 实现全尺寸全频段测试 [2][3] 产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光启技术将航空航天级测试技术迁移至汽车领域 实现从服务国家战略向赋能民用产业的关键跨越 [3][6] - 填补全球整车级通信测试技术空白 以紧缩场标准撬动全球智能汽车检测话语权竞争 [6] - 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发展 为智能汽车产业提供标准化测试体系 [6][7] 合作与行业认可 - 光启技术与中汽中心于2023年12月联合成立汽车紧缩场联合创新实验室 [6] - 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公开认可光启技术国家级航空航天权威测试环境 [6] - 认证体系直接支撑智能驾驶 V2X车联网等核心功能的稳定性验证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