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产业
搜索文档
成都排名全国第二!2025中国科幻城市指数发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21:37
每经记者|石普宁 每经编辑|唐元 10月24日,成都华语科幻文学大赛成果发布活动在成都科幻馆举行,为2025成都华语科幻文学大赛交出了一份指向"内容—技术—场景—消费"闭环的产业化 答卷,本届大赛的主题为"想象力驱动生产力"。 成果发布会上,《2025中国科幻城市指数报告》和《2025中国成都科幻产业报告》正式发布。两份报告共同为观察中国科幻产业的未来走向,提供了数据坐 标与产业剖面。 《2025中国科幻城市指数报告》显示,成都在2025中国科幻城市指数排名中,取得全国第二的成绩,并稳居全国城市科幻发展第一梯队。此外,《2025中国 成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024年成都科幻产业总营收达到255.77亿,稳居全国头部阵营。 成都位列中国科幻城市指数全国第二 大会现场,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发布了《2025中国科幻城市指数报告》,报告构建起涵盖"基础环境与发展支撑""科幻产业与消费活力""文化传播与公众参 与""科幻融合与城市建设"四大维度的指标体系,共包含18项具体指标,力求全面、立体地反映城市科幻发展的真实面貌。 评价结果显示,全国GDP万亿城市中,科幻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北京、成都、上海、深圳、杭州、南京 ...
从奖项到引擎:成都华语科幻文学大赛把想象力变成生产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18:12
每经编辑|唐元 "科幻的魅力在于想象和创造。一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这种魅力正以超乎预期的速度,转化为推动华语科幻发展的强大能量。"中国作协原党组成员、书 记处书记施战军在致辞中肯定成都华语科幻文学大赛一年来的进步。 清晨的秋雨刚停,世界科幻圈的目光都投向一处。10月24日,成都华语科幻文学大赛成果发布活动在成都科幻馆举行,为2025成都华语科幻文学大赛交出了 一份指向"内容—技术—场景—消费"闭环的产业化答卷,本届大赛的主题为"想象力驱动生产力"。 组委会不再把赛事仅仅定位为一年一度的颁奖台,而是尝试搭起一座跨越"内容生态"与"产业生态"的桥梁——把科幻作者、资本与平台、技术与场景拉到同 一张桌子上,促成更快、更可量化的转化。 群星云集,国内外科幻大咖汇聚成都 "本届大赛的入围名单,就是一幅生动的华语科幻生态图谱。我们欣喜地看到,既有成名大家的力作,展现了他们炉火纯青的艺术功力;也有新锐作者的惊 艳亮相,让我们感受到了后起之秀的勃勃英姿。同时,'最佳青少年作品'单元更是涌现出了众多充满灵气与潜力的'捕光族'。这种名家与新秀并驾齐驱、前 辈与后浪彼此激赏的局面,是我们最乐于见到的。"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 ...
加速打造江苏科幻产业发展集群
新华日报· 2025-09-29 08:38
中国科幻产业宏观发展 - 2024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达1089.6亿元,连续两年突破千亿元大关 [1] - 产业覆盖阅读、影视、游戏、衍生品、文旅五大核心板块,正从“小众亚文化”蝶变为“千亿级新经济引擎” [1] - 科幻阅读、科幻衍生品与科幻文旅板块原创能力凸显 [1] 江苏科幻产业现状与基础 - 江苏拥有丰富优质的科教资源,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领域技术储备深厚 [2] - 培育了吴楚、汪彦中等优秀科幻作家,形成译林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等出版矩阵 [2] - 南京作为中国首个“世界文学之都”,已连续举办六届“蓝星球科幻电影周”,是亚洲唯一以科幻影片为核心的大型活动平台 [2] - 与北京、成都等城市相比,江苏科幻产业存在头部IP不足、产业链条不完整、影视转化薄弱等短板 [2] 政策与制度支持建议 - 建议建立由政府主导的顶层监管和协调机制,统筹科幻产业发展,制定专项规划和支持政策 [3] - 提议建设科幻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配套审批绿色通道、概念验证平台等,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 [3] - 建议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关键技术研发、IP孵化、影视游戏出版及国际项目,构建多元投融资体系 [3] 人才引育策略 - 鼓励高校开设科幻设计和未来技术交叉专业、通识课程,与科幻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基地 [4] - 实施青年科幻作家驻校计划,鼓励中小学开设科幻科普校本课程和创意坊 [4] - 建议实施科幻人才引进专项计划,在引进待遇、科研条件和职称认定等方面制定专门政策 [4] IP建设与品牌传播 - 鼓励作家立足吴文化、淮扬文化、长江文化等地域文化基因,深挖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原创 [5] - 提议搭建省级IP运营平台,建立价值评估与版权保护机制,进行全链条科幻IP开发运营 [5] - 重点培育3—5个头部IP,推动文学IP向影视、动漫、游戏、主题乐园等多元形态转化 [5] - 利用媒体矩阵、公众活动及数字资产交易平台提升影响力,支持开发高质量IP数字资产 [6] 科技融合与创新 - 在内容创作环节借助AIGC、语言大模型等技术,在生产制作领域引入全景VR拍摄和3D虚拟现实技术 [7] - 在运营服务阶段借助区块链、大数据技术保障版权,在消费端依托5G+AR/VR/XR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 [7] - 提议建立科幻技术实验室和工业元宇宙示范区,发布科幻技术攻关揭榜挂帅专项 [7] - 建议建设开放共享的5G+8K、VR/AR、云渲染、区块链可信存储等公共服务平台 [8] 产业生态与业态拓展 - 建议积极开展“链主企业”遴选,推动科幻产业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激发“科幻+”模式创新潜能 [9] - 引导商业综合体、主题乐园、景区增加或升级科幻主题休闲项目,营造科幻消费氛围 [9] - 依托博物馆、展览馆、城市街区等空间资源开发示范性科幻场景项目,高标准打造苏州未来科幻馆等沉浸式体验场景 [9]
城市24小时 | 竞逐科幻产业,“搅局者”郑州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11:21
河南省科幻动漫游戏产业链群建设 - 河南省文旅厅等13部门联合印发行动方案,明确将强力推动以科幻为核心的动漫游戏产业链群建设,该产业链群是河南8个重点文化和旅游产业链群之一 [1] - 具体举措包括推动高起点规划建设郑州航空港科幻产业园,支持建设"科幻动漫之都"和科幻动漫版权交易中心,并推动世界科幻动漫周、世界科幻动漫大会、全球动漫游戏嘉年华落户河南,支持郑州市打造中国(郑州)国际动漫节品牌 [1] - 河南省发展科幻产业的优势包括人才优势,中国科幻界"四大天王"中有两位出自河南,并拥有实力雄厚的动漫企业、创作团队以及完善的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和便捷交通网络 [2] - 今年以来支持动作频频,包括河南省科协与郑州航空港区签署协议营造科幻动漫产业创新生态,以及世界科幻动漫周执委会在郑州揭牌,该活动拟每年举办一次 [3] - 根据方案目标,河南计划通过三年努力,实现重点文旅产业链群"一年夯基蓄势、两年提质增效、三年跨越升级"的总体发展目标 [4] 中国科幻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科幻产业快速发展,2024年总营收达1089.6亿元,涵盖科幻阅读、影视、游戏、衍生品、文旅等核心产业,产业正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 [2] - 北京、成都、深圳等城市已相继出台政策,提出打造"科幻之城"或"科幻之都"的目标 [2] 其他地区产业动态 - 成都市印发银发经济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到2027年产业规模达1100亿元以上,争创一家国家级高水平银发经济产业园,打造15家以上全国影响力知名企业 [8] - 合肥市与中信海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低空无人货运、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开展合作 [9] 全国吸收外资情况 - 2025年1—8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435家,同比增长14.8%,但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5065.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7% [11] - 从行业看,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290.3亿元,服务业使用3661.9亿元,高技术产业使用1482.8亿元,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等增长显著,增幅分别为169.2%和37.5% [11] - 从来源地看,日本、瑞士、英国、新加坡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58.9%、37.2%、24.5%、1.8% [12] 新能源汽车城市发展 - 《2025新能源汽车城市综合发展指数评估报告》显示,上海、深圳、北京继续保持前三,重庆进入领跑方阵,第一梯队城市扩容至4座 [13] - 第二梯队城市评估分值在70-80分,由13座扩容至15座,包括广州、合肥、武汉、杭州、成都、郑州等 [16] - 第三梯队城市评估分值在60-70分,共有6座城市,包括芜湖、柳州、青岛、惠州、宁德、宜宾 [16] 高铁建设进展 - 湖北首条高铁环线即将开通,襄荆高铁开通后每天将开行2对环线列车,开通初期将开行13对列车 [5] - 长赣铁路湖南段实质性动工,线路全长约429.4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设站11座,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渝长厦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7]
竞逐科幻产业,“搅局者”郑州来了
36氪· 2025-09-23 10:36
政策方案核心 - 河南省文旅厅等13部门联合印发《河南省重点文化和旅游产业链群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将强力推动以科幻为核心的动漫游戏产业链群建设 [1] - 动漫游戏产业链群是河南省8个重点文化和旅游产业链群之一 [1] - 方案设定通过三年努力,实现重点文化和旅游产业链群“一年夯基蓄势、两年提质增效、三年跨越升级”的总体发展目标 [4] 具体发展举措 - 推动高起点规划建设郑州航空港科幻产业园,支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科幻动漫之都”、科幻动漫版权交易中心 [1] - 推动世界科幻动漫周、世界科幻动漫大会、全球动漫游戏嘉年华落户河南,支持郑州市打造中国(郑州)国际动漫节品牌 [1] -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将营造科幻动漫产业新型创新生态,支持航空港区建设科幻动漫数字文化产业园 [3] - 世界科幻动漫周执委会已在郑州揭牌,该活动拟每年举办一次 [3] - 河南省科幻协会正在积极筹备中,将集成各方力量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4] 产业基础与优势 - 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达1089.6亿元,涵盖科幻阅读、影视、游戏、衍生品、文旅等核心产业,正处于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 [1] - 河南省拥有中国科幻界“四大天王”中的两位,具备得天独厚的人才优势 [2] - 省内拥有一批颇具实力的动漫企业和创作团队,在动漫制作、发行、衍生品开发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 [2] - 河南具备完善的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和便捷的交通网络,为举办各类科幻动漫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区域竞争与定位 - 北京、成都、深圳等城市已相继出台政策措施,提出打造“科幻之城”、“科幻之都”的目标 [2] - 郑州或将成为全国科幻产业领域的“搅局者” [4]
2025银河科幻大会在四川天府新区启幕
中国发展网· 2025-09-22 20:31
大会概况 - 2025银河科幻大会于9月19日至21日在成都科创生态岛举行,是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后四川首场国际性科幻活动 [1] - 大会主题为"未来之前·畅享未来",旨在推动中国科幻产业从"高原"迈向"高峰" [1] 嘉宾阵容与国际化 - 大会设立"常驻主宾"制度,由阿来、刘慈欣、罗伯特·索耶领衔 [1][4] - 汇集来自四大洲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三百位嘉宾,覆盖创作、出版、影视、游戏等全产业链 [1] - 国际化程度高,邀请约30位海外嘉宾,包括美国《克拉克世界》主编、英国火焰树出版社CEO等产业代表 [4] 产业合作与投资 - 开幕式举行9项覆盖科幻全产业链的重要签约,签约投资总产值超过1亿元 [2] - 四川省科协与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银河科幻大会将连续五届落户天府新区,以导入全球优质科幻资源,推动科幻IP转化和赋能文旅 [1][2] 产业生态与平台建设 - 天府新区已集聚强劲科创力量,包括运行西部地区首个国家实验室、2个天府实验室,落地6个"大科学"装置,集聚26家国家级科研机构、3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培育12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聚集超过2万家新经济企业 [3] - 大会成为科幻产业发展的重要"灵感源"与"试验田",为产业注入持续动力 [3] - 开幕式发布多项产业成果,包括第二届四川省青少年科幻创作征集活动成果、天府科幻体验馆方案征集计划、四川科幻研究中心成立以及扶持青年创作者的"银河计划" [2] 活动内容与IP开发 - 大会期间举办丰富活动,包括京东图书与科幻世界联合的中外科幻名家签售、银河奖40周年图片展、SF ONLY科幻主题同人交流会、湖畔星空影院经典科幻电影展映 [6] - 近二十场专题会议同步展开,议题涵盖AIGC重塑科幻影视、科幻游戏制作经验分享、中国科幻新作IP路演等 [6] - 第36届银河奖颁奖典礼作为核心环节,在传承经典基础上创新,增设"最佳国际传播奖",将网络科幻文学作者纳入"最佳新人奖"评选,并首次颁发"最佳学术作品奖"以推动科幻理论研究 [4][5]
科幻界大咖云集成都郫都 共话科幻电影传承与AI技术变革
环球网资讯· 2025-09-22 11:33
行业活动与论坛 - 2025科幻星云嘉年华暨第十六届华语科幻星云奖在成都科幻馆开幕[1] - 活动举办华语科幻星云论坛暨纪念华语科幻电影100周年活动 深度回溯与展望行业发展[2] - 论坛包含中国科幻电影百年主题演讲 复盘从早期探索到当代繁荣的发展脉络[2] - 活动设置高能圆桌论坛 主题包括AIGC掀起科幻电影生产力革命和中国科幻美术与电影的百年交响[2] - 科幻产业人士通过4场专题对话探讨科幻IP衍生 游戏虚实共生等产业话题[5] - 刘慈欣 王晋康 韩松 何夕等中国科幻四大天王与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共同开启科幻文学大咖对谈[5] 技术与内容创新 - AIGC领域专家与产业人士围绕AI赋能科幻电影创作和影游IP跨领域改编分享实践案例[2] - 活动解锁科技与艺术融合新路径[2] 产业合作与成果落地 - 论坛期间举办多场科幻产业合作签约仪式 包括成都悟空传媒公司合作 《大国重器科幻小说丛书》出版合作 成都市科幻协会合作等[5] - 合作旨在推动优质科幻资源落地转化[5] - 活动举办5场新书发表会 集中发布第十三至十五届星云奖获奖作品集等多部科幻新书[5] - 相关嘉宾将考察成都影视城12座高科技摄影棚的规划建设及产业发展 并查看科幻电视剧《群星》的置景情况[6] - 考察活动为后续科幻文学作品转化落地成都和科幻作品影视化打下坚实基础[6] 奖项与荣誉 - 第十六届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典礼将颁发涵盖文学 美术 青少年创等20余个奖项[6] - 刘慈欣担任年度DFS手游品牌专项奖颁奖嘉宾[6] - 历届金奖得主共同为分量最重的2024年度长篇小说金奖得主颁奖[6]
2025科幻星云嘉年华将在成都郫都区举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0 22:19
行业核心事件与规划 - 2025科幻星云嘉年华将于9月20日在成都科幻馆举行 活动包括开幕式 纪念中国科幻电影一百周年特别活动 论坛 签售会 对话及第十六届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典礼等 [2] - 刘慈欣 王晋康 韩松 何夕 阿来等500余位嘉宾将齐聚成都 [2] - 成都发布全国首个城市科幻发展规划 构建"一核引领 两区联动 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郫都区被定位为"一核" [2] 区域产业发展战略 - 郫都区作为核心发展区 将重点发展科幻影视 科幻文娱旅游及科幻相关高端装备制造 以建强成都科幻核心地标 [2] - 区域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 加大创新企业培育力度 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552家 [3] - 深化校地协同 与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传媒学院等高校在产业孵化 人才培养 资源共享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 [3] 基础设施与品牌效应 - 成都科幻馆于2023年作为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主场馆投用 已成为"科幻+"产业融合的成功尝试 [2] - 区域旨在充分发挥世界科幻大会的品牌带动效应 [2] - 聚焦高校优势专业 策划开展"校企双进"成果对接活动以整合资源 [3]
2025银河科幻大会今日启幕!全球科幻名家齐聚成都,共绘产业新蓝图
搜狐财经· 2025-09-19 22:14
大会概况 - 2025银河科幻大会于9月19日至21日在成都科创生态岛举行,是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后四川举办的首场国际性科幻活动 [1] - 大会主题为“未来之前,畅享未来”,旨在推动中国科幻产业从“高原”迈向“高峰” [1] 产业生态与战略合作 - 大会作为落实省委精神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科幻+”融合发展战略推动文创与科创深度融合,建设科幻产业强省 [3] - 现场举行9项覆盖科幻全产业链的重要签约,签约及投资总产值超过1亿元 [6] - 四川省科协与天府新区管委会签订战略协议,确保银河科幻大会连续五届落户天府新区,以导入全球优质科幻资源并推动科幻IP转化 [6] - 四川科幻世界杂志社有限公司与阅文集团、京东图书等达成多项产业合作,覆盖创作、数字出版、文旅、影视及国际传播等全链条 [6] 重要项目与成果发布 - 大会启动“银河计划”,由科幻世界和阅文集团共同实施,旨在扶持青年科幻创作者 [5] - 成立“中文科幻出海推广联盟”并启动“中文科幻出海行动”,助力中国科幻走向国际 [5] - 第二届四川省青少年科幻创作征集活动共收到约2.6万件作品,涵盖科幻小说和绘画等类别 [3] - 四川省科协发布天府科幻体验馆方案征集计划,并宣告成立四川科幻研究中心以填补理论研究平台空白 [3] 国际化与行业交流 - 大会首次设立“常驻主宾”制度,由阿来、刘慈欣和加拿大“科幻教长”罗伯特・索耶共同担任 [8] - 邀请来自四大洲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位嘉宾,其中包括约30位海外产业代表 [1][8] - 国内外科幻名家将围绕“科幻文学跨文化传播”、“科幻IP全产业链开发”等议题展开对话,推动全球资源互鉴共享 [8] 活动体验与内容展示 - 主会场成都科创生态岛设置多维度沉浸式体验,包括中外科幻名家签售、“银河奖40周年图片展”等 [11] - SF ONLY科幻主题同人交流会吸引近百位创作者,展示《三体》、《赛博朋克2077》等IP的衍生画作与手办 [11] - 湖畔星空影院连续两晚展映《独行月球》、《攻壳机动队》等经典科幻电影 [11]
首钢园三高炉数字博物馆十一假期开放
北京青年报· 2025-09-19 02:39
数字技术应用 - 首钢园三高炉通过数字光影技术实现炉芯"熊熊烈火"视觉效果 并采用360度沉浸式观影系统呈现《致敬钢铁》数字片[2] - 依托AIGC技术对历史影像和数据进行深度学习与数字化重建 精准复原钢铁工业区原始面貌 并创新采用2.5D投影技术实现历史场景生动呈现[2] - 通过5.1声道环绕立体声系统构建三维声场 使观众从旁观者转变为钢铁时代亲历者[2] 文化遗产数字化 - 清城睿现公司在首钢园RE睿·国际创忆馆推出《重返·圆明园》光影感映展 通过高精度三维建模与AI复原技术重现圆明园辉煌盛景[2] - 利用首钢园原4号炼铁筒仓的物理形态创造特殊表达效果 破旧筒仓营造历史长河沉浸体验[2] - 工业和文化遗产数字化再生成为该公司核心专长领域[2] 区域产业发展 - 石景山区科幻产业加速崛起 集聚236家科幻企业和机构 2024年实现收入153亿元 占北京市总收入近三分之一[2] - 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 启动建设万P智算中心并投用全市首个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 汇集100余家重点企业[2] - 虚拟现实产业特色显著 14家企业入选2024年"中国VR50强" 21家企业荣登"中国XR企业TOP100"榜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