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企业
icon
搜索文档
一文读懂|吴清最新发声!中国资产吸引力增强 5年来上市公司派发“红包”10.6万亿元
新浪证券· 2025-09-22 17:16
资本市场结构优化与科技含量提升 - 新上市企业中超过90%为科技企业或科技含量较高企业 [2] -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25% 显著高于金融加房地产板块 [2] - 市值前50公司中科技企业数量从"十三五"末18家增至当前24家 [2] 市场表现与稳定性增强 - 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 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3][4] - 通过政策对冲、资金对冲和预期对冲有效防范市场大幅波动 [4] - 上市公司分红回购合计10.6万亿元 较"十三五"增长超80% [3] 监管执法与风险防控 - 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 罚没金额414亿元 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 [5] - 交易所市场债券违约率保持在1%左右较低水平 [11] - 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和线索超700件 一批责任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12] 中长期资金与外资参与度 - 各类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21.4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32% [6][9] - 外资持有A股市值达3.4万亿元 [6][7] - 269家企业在境外上市 资本市场"朋友圈"持续扩大 [6] 市场改革与制度创新 - "并购六条"发布后披露230单重大资产重组 [6] - "十四五"期间207家公司平稳退市 [6] - 完善股份减持、量化交易、融券等监管规则 [12] 投资者保护与赔偿机制 - 康美药业特别代表人诉讼赔偿投资者24.6亿元 [12] - 紫晶存储案赔付10.9亿元 泽达易盛案赔付2.8亿元 [12] - 推出先行赔付、欺诈发行责令回购等制度安排 [12] 政策协同与市场生态 - 财政金融产业政策协同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8][10] - 清理约7000家僵尸机构 "伪私募"增量风险基本遏制 [11] - 27家金交所全部取消资质 上百家"伪金交所"完成清理 [11]
吴清发声!以深化投融资改革为牵引,提升基础制度、监管执法等方面适应性
搜狐财经· 2025-09-22 16:57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吴清同时提到了"十四五"期间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成绩。 他表示,近年来,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都是科技企业或者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企业。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已明显高于银行、非银金融、房地 产行业市值合计占比。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当前的24家。 记者 辛圆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周一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近年来,国际上主要金融市场都在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制度机制和产品服务创新,提升制度包容性和市场运行效率。在新的环境下,如 何与时俱进完善市场发展理念和监管方式,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吴清提到,下一步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不断提升基础制度、市场功能、监管执法等各方面的适应性、包容性,促进 资源更加高效配置,让优质企业和各类资金更好迸发活力、实现价值。 此外,他表示,面对多重超预期风险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统筹部署下,我们协同各宏观管理、金融管理、国资部门和相关市场主体加强政策对冲、资金 ...
启动一体化政策项目,昌平已为千余青年人才发放政策奖补
新京报· 2025-09-20 22:42
新京报讯(记者田杰雄)9月20日,昌平区举办2025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政策项目发布启动活动。活动 以"引、聚、创、融"为主线,聚焦以才引才、昌聚工程、青创示范、一体融合四个板块,集中发布启动 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方面的创新举措。 会上,昌平区启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政策项目,发布即落实。其中包括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医学 部、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15家高校,以及与昌平实验 室、北生所、北京脑所等新型研发机构启动发布了四项政策项目。同时,还与13所高校联合发布启动了 硕博士联合培养项目,并持续实施"科技副总"引才政策,新一批57位来自23所高校、科研院所的高层次 人才"揭榜挂帅",以课题领衔牵头人身份,与57家科技领军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 此外,启动了职业技能人才"订单式"培养项目,组织10所在昌职业院校,联合22家企业,围绕生产需 求,联合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 在创建北京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试点方面,记者获悉,昌平已出台11方面政策措施,自4月份 全市率先发布以来,1155名青年人才享受政策奖补,青年人才新设企业同比增长4 ...
特朗普签署法令对H-1B签证加收10万美元新费用
央视新闻· 2025-09-20 06:07
H-1B签证允许美国公司雇佣外籍专业技术人员,以填补国内难以找到合适人才的专业职位空缺,主要 被美国科技企业用于吸纳高学历技术移民。长期以来,H-1B签证在美国存在争议。支持者认为,它对 美国"掐尖"吸引全球优秀人才、保持美国经济活力、确保美国科技创新引领世界至关重要,尤其在人工 智能时代,这更加攸关美国国防和国家安全。反对者则批评美国科技企业长期滥用H-1B签证,引进廉 价外国劳动力,妨碍包括少数族裔在内的美国本土人才就业和晋升。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当地时间9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大幅改革H-1B签证项目,要求申请人缴纳每年10万美 元费用,否则不得入境。 新规将把企业为H-1B申请人支付的费用提高至每年10万美元,确保引进的外籍劳工"真正具备高度技 能,不可替代"。白宫强调,这项新规将促使企业优先培训本土人才。 ...
快讯 | 港股IPO双线发力:“A+H”扩容与中概股回港通道双向畅通
搜狐财经· 2025-09-18 15:01
港股IPO市场表现 - 2025年前9个月港股IPO市场回暖 [1] - 11家A股企业完成两地上市募资916.89亿港元 [1] - 宁德时代以410.1亿港元募资额成为近四年最大港股IPO [1] A+H上市模式发展 - A+H上市公司总数达161家 [1] - 超过51家A股公司正在排队等待A+H上市 [1] - 换股吸收合并等创新方式简化流程并降低企业成本 [1] 中概股回归机制 - 港交所于5月推出"科企专线"助力特专科技企业上市 [1] - 禾赛科技9月16日通过该机制实现港美双重上市 募资超41.6亿港元 [1] - 禾赛科技成为近四年最大中概股回港IPO案例 [1] 制度优化方向 - 香港特首李家超表态优化"同股不同权"规定 [1] - 业内建议放宽市值要求、收益标准及投票权限制 [1] - 相关政策旨在强化香港作为中概股回归首选地的地位 [1]
助中概股回港、加速建国际黄金交易市场,香港施政报告划了这些重点
第一财经· 2025-09-17 17:44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大涨1.75%至26898点创阶段性新高 [2] - 恒生指数自年初上升逾两成 每日平均成交额接近2500亿港元较去年接近翻倍 [3] - 新股集资额至八月底累计逾1300亿港元按年增长近六倍位列全球第一 [3] 内地企业赴港上市 - 共有11家A股公司实现A+H上市合计募集资金超过900亿港元占港股整体IPO募资额七成左右 [3] - 港股前五大IPO均为A+H公司其中4家募资额超过百亿港元包括宁德时代、恒瑞医药、三花智控和海天味业 [3] - 通过科企专线协助内地科技企业来港融资 允许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 [4] 中概股回归潜力 - 高盛预估27只中概股有望回流香港上市总市值超1.4万亿港元包括拼多多、满帮、富途等 [5] - 瑞银预计中概股回流将为港股日均成交额增加190亿港元推动港交所2026财年收入及净利润分别增长4%-5%和7% [5] - 协助中概股以香港为首选回归地 推动更多海外企业来港第二上市 [1][4] 证券市场改革 - 探索缩短股票结算周期至T+1 目前港股现货市场结算周期沿用T+2 [1][6] - 进一步完善主板上市和结构性产品发行机制 研究优化同股不同权上市规定 [4] - 推动港股人民币交易柜台纳入股票通南向交易 [4] 国际黄金交易市场建设 - 推动香港机场管理局及金融机构黄金仓储以三年超越2000吨为目标建造区域黄金储备枢纽 [1][7] - 建立香港黄金中央清算系统为国际标准黄金交易提供高效可信的清算服务 [1][7] - 支持开发代币化黄金投资产品 协助发行黄金基金 [7] 黄金市场背景与机遇 - 伦敦现货黄金价格一度突破3703美元/盎司年内累计涨幅超40% 8月20日以来快速上涨超10% [7] - 香港靠近内地和印度两大黄金消费市场 在世界黄金进出口量位列前茅 [8] - 黄金兼具商品、储备资产和投资产品多重属性 在全球政经不确定性增加时成为避险投资工具 [7][8]
李家超:香港将通过“科企专线”协助内地科技企业来港融资
南方都市报· 2025-09-17 16:34
资本市场改革措施 - 通过"科企专线"协助内地科技企业来港融资 加强对国家建设科技强国的金融支持 [2] - 进一步完善主板上市和结构性产品发行机制 [2] - 研究优化"同股不同权"上市规定 [2] 交易结算机制优化 - 探索缩短股票结算周期至T+1 [2] 跨境市场互联互通 - 推动更多海外企业来港第二上市 [2] - 协助中概股以香港为首选回归地 [2] - 推动港股人民币交易柜台纳入"股票通"南向交易 [2]
广东三类主体已发行科技创新债券441.05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8-21 20:39
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 - 广东省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总额达441.05亿元[1] - 金融机构发行主体2家 科技型企业12家 股权投资机构4家[1] - 民营企业TCL科技发行30亿元 金发科技发行10亿元[1] - 南方电网发行75亿元含绿色与科创双重属性债券[1] 债券市场流动性提升措施 - 40家法人金融机构开展柜台交易业务 交易金额超7亿元[2] - 科技创新债券质押式回购和再贷款金额约1.4亿元[2] - 推动全国首批柜台渠道民营企业科创债交易落地广东[1] - 上线品种含政策性银行债、商业银行金融债及民营企业科创债[1] 市场建设推进举措 - 通过宣介调研、政银协同及活跃交易多向发力[1] - 指导地方法人机构开展柜台交易与质押业务[1] - 加快建设债券市场"科技板"实现三类主体全覆盖[1]
广东:科技创新债券发行实现三类主体“全覆盖”
第一财经· 2025-08-21 14:52
债券市场科技板发展 - 债券市场科技板推出三个月以来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支持金融机构 科技型企业 股权投资机构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1] - 截至2025年8月18日 广东省共2家金融机构 12家科技型企业 4家股权投资机构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合计441.05亿元 [1] - 实现三类主体全覆盖 [1] 民营企业支持措施 -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聚焦支持民营企业和重点领域发展 [1] - 指导推动民营企业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两期科技创新债券共30亿元 [1] - 推动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行1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1] 重点领域融资创新 - 推动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同时发行2只科技创新债券共75亿元 [1] - 其中1只为绿色+科创双重属性债券 [1] - 有力支持绿色科技领域发展 [1]
【财经分析】债市“科技板”百日成绩单:双市场输血超9200亿元 风险缓释工具激活科创融资生态
新华财经· 2025-08-15 08:39
债券市场科技板设立百日表现 - 债券市场科技板自5月7日设立至8月14日满一百天 全市场累计发行科技创新债券739只 总规模达9261.31亿元 [1] - 金融监管部门与基础设施协同创新 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推出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市场同步的科技板专属通道 [1] 银行间市场发行主导地位 - 银行间市场发行科技创新债券5755.77亿元 占全市场总规模的62.14% [2] - 商业银行主体表现突出 32家商业银行和2家政策性银行累计发行科创债金额达2413亿元 [2] - 银行间科技创新中票和短融发行规模分别为1814亿元和1458.5亿元 [2] 交易所市场机制灵活性 - 交易所市场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累计发行金额3467.01亿元 其中超八成资金直接流向芯片设计 生物医药 人工智能等领域科技企业 [3] - 交易所市场涌现更多科技型企业和创投机构 单笔发行规模多在5-10亿元区间 [4] 债券期限结构特征 - 科技板债券期限结构显著拉长 3年期以上债券占比超75% 5年期以上超30% [4] - 5年期产品为硬科技研发提供稳定资金保障 破解传统融资中短债长投困局 [5] 创新金融工具应用 - 风险缓释凭证(CRMW)成为科技板债券护航利器 截至2025年6月末 上清所支持挂钩科技板债券的CRMW共创设登记40笔 名义本金72.59亿元 累计支持152.86亿元债券发行 [5] - 区块链技术赋能债券发行 广西北部湾银行发行全国首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科技板债券 15亿元融资通过区块链数字债券平台实现全流程电子化 耗时仅36小时 [6] - 分层担保机制破解民营创投机构融资瓶颈 君联资本发行3亿元科技创新债券采用三层风险分担架构 获得AA+评级 融资成本较普通私募债降低120个基点 [7] 投资人结构变化 - 保险资金配置比例从年初的22%提升至35% [8] - 首批科创债ETF上市5个交易日规模突破千亿元 显示中长期资金加速布局 [8] 配套制度持续深化 - 科创能力评级体系建设提上议程 将从技术创新度 研发投入强度 成果转化率等维度构建全新评价框架 [9] - 建议建立技术评级与信用评级并行的双轨体系 创新分段式期限结构设计缓解初创企业现金流压力 [9] - 深圳试点差额补足+技术回购模式 通过地方政府与专业机构协同降低中小科创企业融资门槛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