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纺织鞋服
icon
搜索文档
(活力中国调研行)汇聚产业与品牌动能 侨乡泉州铺就“时尚之路”
中国新闻网· 2025-08-21 11:48
中新网泉州8月21日电题:汇聚产业与品牌动能侨乡泉州铺就"时尚之路" "在注重'舒适、潮流、个性、细节'产品消费趋势下,我们竭力探索如何以更加现代、新颖、科技的工 艺,诠释设计师们的创新设计概念。"信泰集团总裁办主任许剑飞表示,信泰还搭建了产品研究院与创 新中心,通过工业设计的不断突破,精准满足B端设计师与C端市场的多元化需求,更好地提升时尚品 牌产品溢价力。 2024年10月,由七匹狼、安踏、特步等23家品牌龙头企业发起的泉州时尚产业联盟成立,联盟涵盖700 余家纺织鞋服企业、1万多家生产制造供应链企业,协同发力为泉州时尚产业发展汇聚力量。 2025年4月,该联盟发布国际化入库标准,启动"全球优质供应商计划",面向世界征集100家顶尖合作伙 伴,加速推动泉州纺织鞋服产业从"制造集群"向"标准输出"升级,助力泉州在全球时尚舞台上绽放更耀 眼的光芒。 全球时尚产业大脑实时汇聚行业动态、流行趋势图书馆网罗全球前沿设计理念、POP云图设计中心提供 一站式图案花型设计……该创新中心布局的12大空间业态各具特色,并提供趋势研究、人才教培、创意 宣发等140余项服务,从设计源头到市场推广全方位赋能企业。 "晋江是纺织鞋服 ...
最新GDP公布!全国60强城市洗牌:宁波第11,泉州退至23,芜湖59
搜狐财经· 2025-08-11 08:00
中国城市GDP60强榜单核心观点 - 区域经济格局在产业转型升级浪潮中呈现新态势,科技创新、产业协同、绿色转型成为重塑经济版图的核心变量[1] - 头部城市与腰部城市竞争加剧,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的平衡成为决胜关键[1] - 长三角城市群表现亮眼,苏州以7.82%增速稳居第六,杭州、南京双双突破万亿[1] - 宁波以653亿增量超越天津,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激增23%,占GDP比重提升至8.7%[3] - 泉州传统产业占比超六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仅5.8%,面临转型升级阵痛[11] - 芜湖首次跻身60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突破900亿元,同比增长47%[15] 头部城市竞争格局 - 上海、北京GDP超2.5万亿领跑全国,深圳首次突破1.8万亿[1] - 苏州GDP达13002.35亿元,增速7.82%[5] - 杭州GDP11302.72亿元,增速11.5%;南京GDP9179.18亿元,增速6.64%[5] - 成都GDP12108.21亿元,增速8.57%;武汉GDP10592.8亿元,增速6.19%[5] 新兴城市崛起案例 - 宁波GDP8860.97亿元,增量653亿,工业投资增长率18.9%领跑长三角[3] - 前湾新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半年产值突破800亿元[3] - 芜湖GDP2595.62亿元,创新投入强度达3.28%,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年增61%[15] - 中国视谷、航空港区等四大创新载体集聚23家上市企业[15] 区域经济发展亮点 - 金华市GDP增速17.29%,增量509.55亿元[6] - 温州市GDP增速12.42%,增量533.89亿元[6] - 沈阳市GDP增速10.76%,增量416.93亿元[6] - 呼和浩特市GDP增速11.72%,增量219.03亿元[9] 传统产业转型挑战 - 泉州GDP增速7.29%较去年同期下降2.1个百分点[11] - 纺织鞋服、建材陶瓷等传统产业在规上工业中占比超六成[11] - 外贸依存度高达58%,受跨境电商和RCEP重构双重压力[11]
福建泉州:高科技人才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青年报· 2025-08-07 07:19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发展 - 福建泉州晋江高科技园区设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有近26年历史 [1] - 泉州已建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0家(园区类5家 企事业类25家) 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6家 [2] - 累计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320名 取得发明专利291项 发表高水平论文523篇 成果转化经济效益超10亿元 [2] 博士后研究成果与应用 - 魏尧博士研究降低交流电机系统故障率 应用于空调 冰箱 电动车 飞行器及企业厂房 可减少运行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1] - 李昂博士研发"金刚狼"运动鞋项目 通过可变弯折鞋底设计实现运动时硬度增大 休息时前掌变软 兼顾运动表现与日常舒适性 [2] - 杨建红团队开发建筑垃圾分选机器人 采用光谱识别和机械臂分拣技术 高效分离塑料 木材等轻物质 提升建筑固废处理效率 [3] 企业科研创新布局 - 晋江民营企业早期依托科技园区博士后工作站完成技术革新 现更多企业自建工作站深度赋能高质量发展 [1] - 南方路机2006年成立博士后工作站 研发成果如智能建废分选系统通过"一带一路"出口海外 增强工程机械行业竞争力 [2][3] - 安踏集团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开展运动生物力学研究 推动运动装备技术创新 [2] 产业覆盖与活动规划 - 泉州博士后创新网络覆盖信息技术 纺织鞋服 机械设备 新材料 建材家居 智能制造 石油化工 工艺制品等重点产业 [2] - 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将于10月在泉州晋江举办 预计吸引3万人次参赛 泉州已有27个博士后团队报名 [3]
福建泉州:高素质科技人才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青年报· 2025-07-19 23:59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发展 - 福建泉州晋江高科技园区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立近26年 吸引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博士魏尧等人才加入[1] - 魏尧研究方向为降低交流电机系统故障率 应用场景涵盖空调 冰箱 电动车 飞行器及工业生产线 目标为企业降本增效[1] - 晋江产业成熟度与企业密集度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落地条件 缩短理论到应用的转化路径[1] 民营企业科研创新布局 - 泉州民营企业从依赖园区博士后工作站转向自建工作站 目前拥有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30家(含5家园区类 25家企事业类) 省级创新实践基地26家[3] - 累计培养博士后320名 产出发明专利291项 高水平论文523篇 创造经济效益超10亿元[3] - 创新网络覆盖信息技术 纺织鞋服 机械设备 新材料 建材家居 智能制造 石油化工 工艺制品8大重点产业[3] 企业具体科研案例 - 安踏集团博士后工作站李昂团队研发"金刚狼"可变弯折刚度运动鞋底 通过金属探条调节硬度平衡运动表现与舒适性[4] - 南方路机博士后工作站杨建红团队开发建筑垃圾分选机器人 采用光谱识别与机械臂分拣技术解决固废处理难题 成果纳入智能建废分选系统[4] - 南方路机通过博士后团队在智慧搅拌 智慧破碎 智慧固废领域的技术创新 增强工程机械行业竞争力 设备依托"一带一路"出口海外[6] 行业活动与政策支持 - 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将于10月在泉州晋江举办 预计吸引参赛人员3万人次 泉州已有27个博士后团队报名(22个创新赛 5个创业赛)[6] - 泉州市人社局计划借大赛契机优化科技人才服务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6]
探访泉州博士后工作站:栽梧引凤攻克关键技术难题
中国新闻网· 2025-07-16 18:51
博士后人才与科研项目 - 九牧集团材料研究专家刘小龙博士提出吸引博士后人才的4个理由:经费充足、领导支持、允许试错、激励丰厚 [1] - 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将于10月中下旬在泉州晋江举办,旨在对接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解决智能卫浴、新材料等领域"卡脖子"问题 [1] - 九牧集团在全球设有16个研发中心,拥有5000多名技术创新人才,2018年成立博士后工作站,现有4名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 [3] 企业研发与创新投入 - 九牧绿色黑灯工厂采用机器人和数控大屏实现自动化生产,数智马桶背后有上百项专利支持 [3][5] - 安踏集团博士后团队致力于将"运动科学"转化为"产品竞争力",在站博士后李昂研究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运动鞋结构创新设计,并携"金刚狼人工外骨骼项目"参赛 [5] - 安踏集团期待通过大赛实现技术合作、智慧碰撞和人才链接,弥补极端环境材料技术短板 [5] 地方政策与产业覆盖 - 泉州出台7条措施支持博士后人才项目落地,对大赛获奖项目给予100万至20万元不等的奖励补助 [6] - 截至2025年3月底,泉州已建立30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26家省级创新实践基地,覆盖8大重点产业 [6]
“实业兴国,实干兴邦”(人民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7-10 06:14
中国制造业发展历程 - 中国汽车产业从手工敲打制造发展到高度自动化生产,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拥有700多个机器人,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100%,每76秒下线一台新能源汽车 [1] - 中国制造业从依赖进口发展到工业门类最齐全的世界第一大国,坚持实业发展为关键 [1] 制造业现状与成就 -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5年全球首位,每年超过30万亿元,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 [2] - 洛阳轴承产品应用于航天、基建等领域,体现高端制造能力 [2] 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 - 高端化转型案例:福建晋江纺织鞋服产业将石墨烯应用于鞋底,航天服拉链技术突破 [2] - 智能化升级案例:上海港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人均劳动生产率为传统码头的213%,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标箱 [2] - 绿色化转型案例:鄂尔多斯发展煤基循环产业链,实现从燃料到材料的转变 [3] 制造业发展策略 - 传统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可焕发新活力,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3] - 制造业需坚持自主创新,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提升产品附加值 [3]
做优做强,“晋江经验”为全球企业发展提供启示
搜狐财经· 2025-07-06 10:54
晋江经验的核心特色 - 晋江经验是中国民营经济从孕育到成长、从发展到壮大的缩影,为全球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案[1] - 战略层面树立"强实体、促创新"发展共识,2024年福建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4万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1.4万家且民企占比97%以上[3] - 民营企业坚守主业做强实业,通过新技术新业态打造竞争优势[4] 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通过地理空间集聚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全产业生态链(如泉州体育产品集群可在3天内整合100多个环节生产要素)[7][8] - 泉州已形成九大千亿制造业集群,纺织鞋服产业集群正打造为世界级制造业集群[8] 政府服务机制创新 - 政府角色定位为"引路人、推车手、服务员",2024年推出4700多项"一件事"集成服务,审批环节精简64.35%,线上办理率超97%[11][12] - 截至2025年2月,682个商会配备金融助理,召开58场银企座谈会对接1.27万家企业,举办12场创新路演促成48家企业合作[12]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 2024年福建营商环境满意率88.27%,连续4年保持85%以上,推动《福建省民营经济促进条例》等立法工作[15] - 法治基础为企业提供稳定预期,企业给予营商环境"五星好评"[14] 企业创新实践案例 - 厦门金龙研发"六合一"整车控制器,在新能源赛道实现技术突破[18] - 福人森工创新"以竹代木""以竹代塑"产品,绿色特性获国际市场认可[19]
闽企扬帆境外资本市场
中国证券报· 2025-07-05 04:28
福建企业境外上市概况 - 福建企业境外上市步伐加快,截至当前全省累计新增境外上市公司7家,新增赴港交所上市企业数量位列全国第4位 [1] - 福建在香港和美国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总数跃居全国第6位,形成"福建板块" [1] - 福建省境外上市企业共计104家,其中在中国香港和美国资本市场上市的企业共85家,数量居全国第6位 [3] - 在香港上市的闽企中,消费类、通讯服务类、房地产类企业数量位列前三,分别为31家、8家、7家 [4] - 在美国上市的闽企中,消费类企业最多有6家,工业类、通讯服务类和信息技术类企业各3家 [4] 企业境外上市动因 - 吸引国际资本、提升全球影响力、优化治理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并深度融入全球市场 [1] - 借助境外上市良好态势加大海外市场开发力度,增加外贸人员配备并做好产品海外认证 [2] - 纳斯达克作为全球资本重要配置中心,其包容性对平台型互联网公司全球化战略具有积极作用 [2] - 港交所是重要的国际化资本平台,赴港上市有助于提升公司知名度、吸收国际化管理经验,为公司发展提供资本助力 [3] 企业境外上市案例 - 伊瓦特机器人90%以上业务在国内,计划通过境外上市拓展海外市场 [2] - 吉宏股份形成"包装+跨境电商"双轮驱动业务模式,海外收入占比达60%以上 [2] - 吉宏股份在中东建设包装产能,实现"包装+跨境电商"全面出海布局 [3] - 安井食品在港交所上市,成为福建最新一家港股上市公司 [3] - 舒宝国际在港股市场获得融资后加速在俄罗斯纸尿裤市场布局 [4] 福建企业境外上市优势 - 福建是著名侨乡,超千万海外闽籍华人构建强大商业网络和信用体系,为企业提供天然资本支持和投资者基础 [3] - 侨乡背景使企业更易获取国际订单与供应链资源,境外上市将产品合作深化至股权层面 [4] - 福建优势产业如纺织鞋服、食品加工、生活用品等消费类企业契合港股投资者对稳定现金流企业的偏好 [4] 政策支持 - 福建省出台《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实施意见》,鼓励企业赴境外上市和跨境并购 [4] - 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企业赴境内外上市融资 [4] - 政策精准解决科技型企业痛点,直击上市流程复杂、早期融资难等瓶颈 [5] - 福建省委金融办、福建省商务厅每年举办赴港上市培训活动,与新加坡交易所建立合作并举办培训 [6] - 福建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企业上市服务,鼓励更多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6]
兴业银行福州分行助力区域纺织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央广网· 2025-06-25 16:14
行业活动 - 福建省纺织服装产业供需对接会暨福州市纺织新材料产业"四链"融合对接会在福州长乐举办 聚焦纺织新材料产业发展挑战和机遇 [1] - 活动促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合作和供需对接项目现场签约25个 签约金额(含意向)超190亿元 [2] - 兴业银行长乐支行与恒申控股集团、福建永荣锦江股份、福建新华源科技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提供"融资+融智"综合金融服务 [2] 区域产业现状 - 福州是福建省第二大纺织产业集聚区 构建了从上游化纤原料到下游服装业的完整产业链 [2] - 兴业银行福州分行累计服务纺织产业客户超500家 相关贷款余额超180亿元 [2] 金融服务方案 - 兴业银行福州分行发布服务纺织行业综合金融方案 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产业链金融服务、出海金融服务、绿色低碳转型金融服务 [1] - 兴业银行以"区域+行业"战略为核心 为县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2] - 兴业银行将持续深化"四链"融合实践 赋能纺织新材料产业创新升级和集群发展 [2]
泉州和济南谁潜力大?泉州民营经济占优,济南呢?
搜狐财经· 2025-06-11 22:53
经济总量与质量 - 泉州2024年GDP达1.31万亿元,同比增长6.5%,三次产业比例为2.0:51.7:46.3,人均GDP14.7万元 [1] - 济南2024年GDP突破1.35万亿元,增长5.4%,三次产业比例为3.3:33.4:63.3,人均GDP14.2万元 [1] - 济南在经济总量与服务业能级方面占优,省会资源集聚效应使其经济结构更趋优化 [1] 医疗资源密度 - 泉州拥有三甲医院7家,每千人床位6.8张,医疗辐射闽南地区 [4] - 济南拥有三甲医院25家,每千人床位9.3张,依托黄河流域医疗联盟开展跨省远程会诊 [4] - 济南在高端医疗资源集中度和省会医疗协作网络方面优势明显 [4] 高校与科创实力 - 泉州拥有普通高校12所,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3%,聚焦纺织鞋服数字化、半导体封装等领域 [6] - 济南拥有普通高校52所,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8%,中科院济南科创城、量子技术研究院等平台支撑创新 [6] - 济南在高校集群与原始创新能力方面占优,2024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超1500亿元 [6] 产业竞争力 - 泉州以纺织鞋服、建材家居为根基,新兴产业聚焦半导体、光伏储能,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 [9] - 济南拥有中国重汽、浪潮集团、华熙生物三大千亿级集群,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近50万辆 [9] - 济南在先进制造业集群层级方面领先,汽车、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与技术含量全面占优 [9] 交通枢纽地位 - 泉州依托福厦高铁、泉州港形成"海铁联运"骨架,2024年货物吞吐量1.2亿吨 [11] - 济南坐拥济南港、济南西站,高铁运营里程520公里,多向辐射高铁网与黄河水运协同 [11] - 济南在内河航运与高铁网络密度方面优势突出 [11] 旅游业与城市品牌 - 泉州以"宋元海洋贸易遗产"为核心,2024年接待游客超1亿人次 [13] - 济南以"泉城山水"为品牌,趵突泉年游客量超3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1200亿元 [13] - 济南在旅游收入规模与文化IP影响力方面更具优势 [13] 民生福祉与城乡均衡 - 泉州2024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万元,城乡收入比2.3:1 [15] - 济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万元,城乡收入比2.0:1,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8% [15] - 济南在人均收入水平与社会保障完整性方面占优 [15] 城市实力 - 泉州建成区面积23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634.6万人,城镇化率71.19% [17] - 济南建成区面积865.6平方公里,市区人口725.4万人,城镇化率76.2% [17] - 济南在城市规模与城镇化质量方面优势明显 [17] 产业转型潜力 - 泉州聚焦纺织鞋服智能改造、半导体材料、海上风电等,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长18.3% [19] - 济南重点发展空天信息、生物医药、量子科技,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4% [19] - 济南在前沿产业布局与科研转化效率方面更具优势 [19] 高光时刻总结 - 泉州在民营经济活力、海洋经济韧性方面独具优势 [21] - 济南在科创生态、高端产业、公共服务等领域全面领先 [23] - 济南当下综合实力更胜一筹,但泉州的转型潜力值得期待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