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量子
icon
搜索文档
深交所增补专家库专家至66人
快讯· 2025-07-11 21:16
深交所专家库增补 - 深交所近日增补行业咨询专家库专家33人,覆盖先进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 [1] - 新增专家涉及科技创新细分行业包括航空航天、量子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 [1] - 增补后专家库总数增至66人,行业配置进一步优化 [1] - 专家库行业权威性得到提升 [1]
中国创新生态全面升级 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央视网· 2025-07-11 15:24
央视网消息:国家发改委主任近日表示,"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战略任务全面落地,研发投入再创新高,中国创新取得重大 突破,科技创新带动产业不断向中高端转型升级,引起舆论关注。 柬埔寨《高棉时报》:科技创新为各行各业赋能 文章指出,今年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4个五年规划收官之年,中国这五年取得了新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 性成就。"十四五"规划纲要部署的102项重大工程顺利推进,从西南的电厂到华北的煤矿,人工智能新技术与千行百业交融并向纵 深发展。中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各行各业赋能。 马来西亚星洲网:不是简单的技术突破 "十四五"期间,中国政府非常明确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及相关领域,并采取切实行动。中国式创新不是简单的技术突破,而 是更加关注用户体验和市场需求,推动技术与市场的深度融合,并已形成完整的创新生态系统。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 在30%左右,成为当今世界推动发展最稳定、最可靠、最积极的力量。 《巴西日报》:打造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 越来越多中国科技企业享誉全球,在新兴科技不断涌现的时代,全球日益关注中国的创新生态系统,尤其是中国在能源转型、 整体能源生 ...
中国科研团队研发出新型量子纠缠光源
环球网资讯· 2025-07-11 15:04
研究成果 - 中山大学物理学院王雪华、刘进教授团队提出全新腔诱导自发双光子辐射方案,实现与单光子辐射强度相当的自发双光子辐射 [1] - 研发保真度高达99.4%的按需触发式新型微纳量子纠缠光源 [1] - 研究成果于7月9日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 [1] 技术突破 - 采用"人造原子"结构实现自发双光子辐射,双光子产生概率从小于0.1%提升到约50% [2] - 设计超高品质光学微腔,在微纳尺度上精细调控光子产生过程 [2] - 突破"光子辐射的二阶量子过程必然远弱于一阶过程"的传统认知 [2] 应用前景 - 量子纠缠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精密测量等多个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1] - 该技术可提升量子通信安全性、量子计算可靠性、量子计量精度 [2] - 实现按需触发式纠缠光子对源制备 [2]
晚报 | 7月11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7-10 22:26
明日主题前瞻 1、核聚变 | 据成都瀚海聚能发布的邀请函称,7月18日,公司将在瀚海聚变装置基地举办活动,见证中国首台直线型聚变装置HHMAX-901主机建设完成并 实现等离子体点亮。这一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在可控核聚变商业化赛道上取得重大突破,清洁能源"人造太阳"的梦想正加速照进现实。 点评:证券时报指出,可控核聚变当前主流技术路径包括磁约束(托卡马克装置)、惯性约束(NIF装置)及磁惯性约束(直线型装置),国内外多个装置 在建,处于劳森判据Q>1的验证阶段。中国和美国正在竞相成为首个创造电网规模核聚变能源的国家。今年以来,可控核聚变越发受到重视,从中央到地 方,或发声或出台政策表示对聚变的重视和支持。瀚海聚能是我国唯一一家采用场反位形技术路线的商业聚变公司,公司对标Helion,采用创新性高密度场 反位形装置,功率密度约是托卡马克类的100-1000倍。 2、短剧 | 据新浪科技报道,在进军外卖和酒旅之后,京东集团开始招聘短剧运营岗位,有意布局短剧市场。京东对于该职位要求为,根据短剧市场内容流 行趋势,建设短剧IP、剧本的分级体系,提升生产资料采买效率,为好剧数量负责。此外,京东还要求,该职位结合不同短剧内容 ...
如何看待国盾的含义?国盾在相关领域中有何表现?
和讯财经· 2025-07-10 15:44
公司定位与技术优势 - 公司代表我国在量子通信技术自主可控方面的努力与成果,致力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保障国家信息安全 [1] - 量子通信技术具有极高的安全性,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信息传输的安全问题 [1] - 公司拥有高水平科研团队,持续投入量子通信技术研发,在量子密钥分发(QKD)技术方面取得关键突破 [1] 市场应用与行业布局 - 公司推动量子通信技术在金融、政务、电力等高安全需求领域的应用,为金融机构提供量子加密通信解决方案 [3] - 与传统通信安全企业相比,公司技术基于量子力学原理,具有无条件安全性,且技术创新性更强 [3] - 公司重点针对高安全需求领域,应用场景更具针对性 [3] 行业影响力与生态建设 - 公司作为量子通信行业领军企业,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促进产学研融合 [3] - 公司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3] 发展挑战 - 量子通信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成本较高,大规模商业化推广存在难度 [4] - 竞争对手不断涌现,公司需持续创新以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4]
核聚变、量子信息、深空探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速跑” 原创成果竞相涌现
央视网· 2025-07-10 14:21
央视网消息:核聚变、量子信息、深空探测……在国内,这些前沿关键词聚集在了一个地方——安徽。"十四五"期间,安徽的重大科技基础设 施建设迎来了快速发展期,重大原创科技成果竞相涌现。 在安徽合肥聚变堆园区,这里每座建筑都是一个巨大的实验室,里面分别在测试安装"人造太阳"的不同关键部件。这个实验室最明显的是这座 半圆形的装置,看起来非常像一个"橘子瓣",它的学名叫作聚变堆主机八分之一真空室及总装平台。目前,这里正在进行偏滤器部件和遥操作 系统的集成测试,将进一步验证这个总装平台的综合能力。 所谓人造太阳,是模仿太阳的原理,让氢原子在超高温高压下碰撞融合释放出巨大能量。每一升海水里面提取的氢的同位素氘,经过聚变反 应,就能释放出相当于300升汽油的能量,而且生成物是氦气和水,没有任何废物和放射性元素,是未来的理想能源。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团委书记叶华龙介绍,园区在2022年3月份投入使用,19个子系统建设进程全面加快,预计到年底 会基本建成。 要建设"人造太阳"就要有极其特殊的技术和装备。这个园区建成后,将是国际聚变领域参数最高、功能最完备的综合性研究及测试平台。这里 测试成功的装备,将用于园区旁 ...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从实验室到地铁站 前沿科技成果竞相涌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10 12:58
核聚变、量子信息、深空探测,在国内,这些前沿关键词聚集在了一个地方,那就是安徽。 "十四五"期间,安徽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迎来了快速发展期,重大原创科技成果竞相涌现。今天让我们一起跟着记者的脚步,走进安徽合肥,看看那里 的最新建设情况。 重大原创科技成果 竞相涌现 在安徽合肥聚变堆的园区,每座建筑都是一个巨大的实验室,里面分别在研发安装"人造太阳"的不同关键部件。记者所在的实验室里,最明显的一座半圆形 的装置,看起来非常像一个"橘子瓣",它的学名叫作: 聚变堆主机八分之一真空室及总装平台。目前,这里正在进行偏滤器部件和遥操作系统的集成测 试,将进一步验证这个总装平台的综合能力。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团委书记叶华龙:我们的园区是2022年3月份投入使用,19个子系统建设的进程,节奏是全面加快了,预计到年 底就会基本建成。 所谓人造太阳,是模仿太阳的原理,让氢原子在超高温高压下碰撞融合,释放出巨大能量。每一升海水里面提取的氢的同位素氘,经过聚变反应,就能释放 出相当于300升汽油的能量,而且生成物是氦气和水,没有任何废物和放射性元素,是未来的理想能源。 要建设"人造太阳",就要有极其特殊的技术 ...
我国首款千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正式交付使用
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日发布消息,我国首款面向千比特规模设计的超导量子计算测控系 统ez-Q Engine2.0正式交付使用。 新一代设备集成度提高了约10倍,其中核心元器件采用国产化设计。通过技术攻关,科研人员解决了射 频直采输出、大规模时钟同步等难题,实现了更低噪声、更强一致性,测控精度等指标得到进一步提 升。 此前,超导量子计算测控系统ez-Q Engine1.0已成功用于我国唯一实现超导量子计算优越性的"祖冲之二 号"系列计算机,现在,新的ez-Q Engine2.0也在我国"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机研究中发挥作用,正参与 重大科研项目攻关。据悉,基于"祖冲之三号"同款芯片的超导量子计算机正在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中国 电信(601728)(安徽)大数据产业园内搭建中,作为首台商用化的"祖冲之三号"同款量子计算机。 国盾量子的量子计算负责人王哲辉表示,ez-Q Engine2.0已交付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电信量子集团 等9家科研、产业单位。除了服务"祖冲之三号",在我国单台比特数最多的超导量子计算机"天衍 504"上,其稳定性和精度也得到了充分验证。 该设备由中电信量子集团控股的科大国盾量子技术 ...
102项重大工程年底完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9 22:47
"十四五"(2021—2025年)规划面临收官,五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展为外界所关注。 7月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一场,邀请国家发展 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副主任周海兵、秘书长袁达,介 绍"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郑栅洁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120万亿、130万亿,今年预计 可以达到140万亿左右;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相当于再造一个长三角,相当于我国排名前三 经济大省(广东、江苏、山东)经济总量的总和,也超过了世界排名第三国家的经济总量。在 经受各种风险挑战的冲击下,前4年我国经济增速平均在5.5%,我国这么大经济体量,还能保 持这样的增速,在经济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记者丨 周潇枭 编辑丨陈洁 郑栅洁表示,5年前制定的规划纲要各项主要指标中,经济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全社会研 发经费投入等指标进展符合预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均预期寿命,粮食、能源综合生产能 力等8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规划确定的战略任务全面落地,部署的102项重大工程顺利推进。 总的来看,这五年取得了新的开创性的进展、突破 ...
“十四五”GDP将升至140万亿元,102项重大工程年底完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9 21:1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 北京报道 "十四五"(2021—2025年)规划面临收官,五年来中国经济社会 发展的进展为外界所关注。 7月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一场,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主 任郑栅洁,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副主任周海兵、秘书长袁达,介绍"十四五"时期经济社 会发展成就。 郑栅洁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120万亿、130万亿,今年预计可以达到 140万亿左右;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相当于再造一个长三角,相当于我国排名前三经济大省(广东、 江苏、山东)经济总量的总和,也超过了世界排名第三国家的经济总量。在经受各种风险挑战的冲击 下,前4年我国经济增速平均在5.5%,我国这么大经济体量,还能保持这样的增速,在经济发展史上是 前所未有的。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包括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 出新步伐、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等,并进一步明确了20项经济社会发展主要 指标,包括GDP增速、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速、每万人口 高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