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
搜索文档
耐心枣庄培育耐心经济,走出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之路
齐鲁晚报· 2025-07-21 08:41
城市转型战略 - 枣庄从"百年煤城"转型为"中国新能源电池名城"和"全国二手车交易示范基地",连续4年获评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评价优秀档次 [3] - 转型初期面临煤矿关停、工人下岗、环境恶化等困境,但坚定培育新兴产业 [3] - 建立"链长+链主+联盟+基金"推动机制,形成锂电全产业链 [8] 锂电产业发展 - 2003年政府基金注资挽救濒临破产的山东精工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目前占据国外高尔夫球车锂电池80%以上份额 [5] - 2021年总投资200亿元的欣旺达50GWh动力电池项目落地,产能相当于当时枣庄锂电产能的十几倍 [5] - 建立50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180余个创新平台,授权专利2800余件 [7] - 山东省锂电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包含吉利、欣旺达、浙大等领军企业和科研院所 [7] - 目前集聚278家锂电企业,产能包括正极材料16万吨、负极材料6万吨、电解液26万吨、隔膜21亿平方米、电芯32GWh、拆解5.5万吨 [8] 二手车产业发展 - 从20世纪90年代"马路市场"起步,政府通过"疏堵结合"方式扶持产业发展 [9] - 2000年成立首家旧机动车交易市场,2011年推动国企中安集团整合市场 [9] - 创新打造二手车出口"一件事"服务,通关时间缩短70%,退税流程从20天减到3天 [11] - 2024年二手车交易量21万辆,交易额150亿元,批发量居全国第一 [12] - 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建成2400平方米综合展厅,辐射中亚、俄罗斯市场 [12] 人才政策 - 实施"榴枣归乡"工程,吸引超过5万名青年人才来枣留枣创业 [14] - 2024年技能人才总量达44.88万人,高技能人才超10万人,较2019年大幅提升 [16] - 二手车行业带动就业超2万人,部分技术工人月薪破万元 [16] 产业协同发展 - 锂电产业通过创新共同体实现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创新 [7] - 二手车产业形成检测、质保、售后"一条龙"服务模式 [11] - 政府建立"枣解决·枣满意"诉求办理机制,1-5月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66万户 [12]
中国边城满洲里打造二手车出口新高地
中国新闻网· 2025-07-18 16:21
满洲里二手车出口基地运营情况 - 满洲里二手车出口基地自2024年5月20日正式运营,已有15家二手车出口资质企业入驻 [1] - 基地提供一站式服务,涵盖车辆过户、检验、展示、发运等功能,毗邻口岸便于直接发往俄罗斯 [1] - 展厅集中展示多品牌车型,客户可现场对比选择,提升交易效率 [1] - 2024年初至6月底出口二手车约1600台,贸易额达2.4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8000万元 [1] 二手车出口业务模式 - 主要采用三种模式:俄罗斯客户现场选车交易、中俄企业合作在俄设立展厅集中销售、线上订购代购代运 [1] - 基地常态化接待俄罗斯客户,日均线下看车需求旺盛,线上订单同步增长 [1] 政策与区位优势 - 2024年2月政策调整为许可证制,地方自主权扩大,3月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行动保障车源供应 [2] - 满洲里较绥芬河路线节省3000公里里程、5000元运输成本和3-5天时间,24小时通关及卡班运输模式提升物流效率 [2] 行业发展趋势 - 政策红利与平台效能叠加,加速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外贸活力提升 [2] - 基地成为中俄民间经贸合作重要载体,助力中国汽车出口新业态发展 [2]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7月7日-13日二手车日均交易量6.38万辆 环比微降0.94%
智通财经网· 2025-07-17 17:25
二手车市场整体表现 - 7月7日-7月13日二手车日均交易量6.38万辆,环比微降0.94%,较6月同期下降1.2%,处于正常周度波动范围 [1] - 市场需求有所减弱,50%企业反馈价格变化不大,20%企业反馈终端销售价格回升,反映部分细分市场需求回暖 [3] 区域交易量分化 华东地区 - 日均交易量2.08万辆,环比下降4.32% - 南昌、临沂、济宁、金华等地交易量两位数下降,临沂降幅超20% - 合肥、厦门、济南、枣庄等地环比增速超10% [5] 华北地区 - 日均交易量0.25万辆,环比下降1.78% - 廊坊环比降15%,北京降3.6%,天津降2.8% - 太原环比增速超20%,石家庄小幅上扬 [5] 东北地区 - 日均交易量0.23万辆,环比增长2.76% - 大连环比增18.5%,沈阳增8.6%,哈尔滨/锦州增约5% - 长春交易量显著下滑20% [6] 西南地区 - 日均交易量1.29万辆,环比下降3.12% - 成都降6.5%,重庆降2.3%,昆明降10% - 贵阳环比增15%,拉萨走势平稳 [7] 中南地区 - 日均交易量2.43万辆,环比增长3.35% - 广州环比增25%,焦作增超20%,武汉/南宁两位数增长 - 海口降15%,长沙降6.2% [7] 西北地区 - 日均交易量0.09万辆,环比下降5.32% - 榆林/西宁降幅超20%,西安/吴忠降超10% - 巴州环比增6.8% [7]
二手车消费新能源化趋势显著,纯电车占比最多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16 09:21
二手车市场整体趋势 - 2025年上半年二手车流通市场呈现波动调整特征,受"两新"政策和"置换更新"补贴影响 [1] - 新能源二手车渗透率由年初8%升至5月9.9%,发展空间巨大 [1] - 新能源新车零售546.8万辆同比增长33.3%,6月渗透率达53.3% [1] 区域消费特征 - 广东、江苏、浙江为新能源二手车消费前三省份,经济大省消费潜力显著 [3] - 北京取代天津进入新能源二手车零售量前十省份 [3] - 广西用户微型车消费占比达43%,内蒙古SUV消费占比52%居首 [4] 产品结构与价格 - 新能源乘用车交易中轿车占比58% SUV 39% MPV 2% [4] - 新能源二手车零售均价9.6万元,8-15万元车型交易占比大幅提升 [4] - 宏光MINIEV、Model 3、Model Y为交易量前三车系,均价分别为2万/13万/17万元 [4] - 纯电动车占比75%较2024年略升,插混占比20%略降,增程式占比5.5%持平 [6] 品牌表现 - 特斯拉专区上线整合全国优质车源,其Model 3/Y交易均价超10万元 [5] - 自主品牌占1年内新能源二手车保值率前十中8席,小米汽车以超90%居首 [11] - 2-3年车龄新能源车保值率均超50%,保时捷63%第一,哈弗/理想分列二三位 [11] 消费痛点解决方案 - 推出电池检测报告和"100天电池回购保障"服务,衰减超10%可原价回购 [9] - 筹划"100天电池衰减保障"服务,覆盖电芯故障维修 [9] - 动力电池问题制约市场发展,涉及续航、质保、车况等核心关注点 [8] 行业倡议 - 呼吁新能源车厂从质量、技术、售后维度提升竞争力,避免无序价格战 [12] - 新能源汽车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需维护行业健康发展生态 [12]
破除二手车流通“梗阻” 多地推进二手车销售“反向开票”、异地交易登记等举措
中国经营报· 2025-07-16 07:40
政策支持与行业改革 - 北京市政府印发《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培育壮大二手车经营主体,落实二手车销售"反向开票"、异地交易登记等便利化措施,支持第三方二手车信息查询平台发展 [1] - 自2025年初以来,商务部等8部门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发布文件,已有山西、广东、陕西、湖北、河南、四川、北京等地政府推进二手车销售"反向开票"、异地交易登记等便利化措施 [1] - "反向开票"政策由购买方向销售方开具发票,帮助二手车企业减少税费和时间成本,被视为打通二手车交易税务链条的关键性技术改革 [4]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5年1-6月二手车累计交易量957.01万辆,同比增长1.99%,累计交易金额6232.38亿元 [2] - 2024年全国二手车市场交易量1961.42万辆,交易金额12852.05亿元,同比增长6.52%,均创历史新高 [2] - 二手车市场发展逻辑正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经销公司占比逐年上升,新车经销商集团加大二手车业务布局 [2] 行业挑战与问题 - 新车市场价格竞争加剧使二手车商经营压力陡增,行业整体利润率持续下滑 [3] - 行业诚信体系不完善,存在隐瞒车况、虚假宣传等失信行为,车况不透明和交易成本高成为顽疾 [3] - 二手车金融、保险等配套服务发展滞后,无法满足消费者快速增长的需求变化 [3] 行业生态重塑 - 多地政府鼓励二手车经营主体申请成为经销商,建立库存管理制度、车辆检测报告制度等 [6] - 经销模式通过持有车源、承担销售主体责任,提升交易透明度,有利于行业集中度提升与规范化管理 [6] - 部分二手车企业转型经销模式后,与保险、检测、金融等第三方平台合作,建立一体化体系,销售毛利率有所提升 [6] 诚信体系建设 - 政府提出加强汽车领域信息共享,支持第三方二手车信息查询平台发展,打造车况透明、诚信交易的行业自律环境 [5] - 行业协会、二手车商等推动建立二手车认证标准、全国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确保车况信息真实准确 [5] - "经纪"转"经销"成为行业改革重点方向,旨在改变"以信息差获利"的传统经纪模式 [5]
瓜子二手车2025上半年趋势报告:新能源二手车零售均价约9.6万
新浪科技· 2025-07-15 15:42
新能源二手车市场概况 - 广东、江苏、山东三省新能源二手车车源数量占比最大 其中广东车源占比超过16% [1] - 新能源乘用车交易中轿车占比58% SUV占比39% MPV占比2% 微型车占轿车总量约1/3 [1] - 新能源二手车零售均价约9 6万元 8万—15万元车型交易占比近期大幅提升 [1] 热门车系与车型 - 交易量前三车系为宏光MINIEV、Model 3、Model Y 交易均价分别为2万多、13万多、17万多 [1] - 最受欢迎车型TOP10中 交易均价超过10万元的品牌均为特斯拉 [1] - 纯电动车最受欢迎五款车型来自特斯拉和五菱汽车 插电混动五款中四款为比亚迪 增程式五款中四款来自理想汽车 [2] 技术路线分布 - 纯电动占比近75% 较2024年略有提高 插电混动占比近20% 较2024年略有下降 增程式占比5 5% 较2024年持平 [2] 车龄特征 - 新能源二手车平均车龄2 2年 3年以内车龄占比71% 2年以下占比超50% 全国行业水平为33% [2] - 车龄6年以上占比4% 远低于全国14 7%的水平 [2]
“失控”的二手车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14 09:07
智能汽车数据安全隐患 - 二手奔驰车主林先生在高速行驶中遭原车主赖某通过非法加装设备远程强制熄火 原车主通过GPS定位和遥控启动车辆实施盗窃行为 [2][3] - 电商平台公开销售"汽车远程断油"设备 价格区间为数百至上千元 主要客户为金融公司和租赁公司 但存在被不法分子利用的风险 [5] - 智能网联汽车数字钥匙功能普及 但二手车交易时数字权益交接存在漏洞 前任车主账号绑定未解除可能导致车辆被远程监控和控制 [7] 车企技术防护机制 - 奔驰中国声明其原厂远程控制功能需双重认证 行驶状态下禁止所有远程操作 证实案件中的远程熄火功能非原厂实现 [4] - 行业专家指出非法控制装置通过调用即时车辆信息运作 若车企加强技术限制可有效遏制此类设备 [6] 二手车交易数据风险 - 车辆过户时App账户绑定未同步变更 前任车主仍可访问车辆状态和位置信息 存在隐私与财产双重风险 [10] - 车机系统残留前任车主个人信息 包括驾驶习惯、音视频数据等 继任车主可能被动泄露隐私 [10] - 现行二手车交易流程缺乏标准化数据清除机制 车商仅重置娱乐系统 未处理账户权限转移问题 [7][11] 行业规范与解决方案 - 《GBT 44464-2024汽车数据通用要求》将于2026年实施 规定车企需在10个工作日内删除用户敏感信息 [11] - 专家建议建立车管所见证的账号换绑制度 参考《数据安全技术电子产品信息清除技术要求》标准化数据清除流程 [11] - 智能终端二手交易数据安全问题具有普遍性 汽车因智能化成为新风险点 需多方协同治理 [11]
“零公里二手车”繁荣背后有隐忧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1 06:49
行业现象 - "零公里二手车"指表显里程极低或保留运输保护膜的准新车 价格比新车低数万元 近年因经销商库存压力日益普遍 [1] - 该现象源于20世纪90年代 经销商为清理库存将新车以二手车形式低价出售 近年因欧标更新 中国出海车企通过此方式规避标准限制 [1] - 2024年二手车市场中"登记≤3个月 里程≤50公里"车辆占比达12.7% 较4年前增长7.2个百分点 平均每8辆二手车含1辆准新车 [2] 行业影响 - 侵蚀新车零售商利润空间 扰乱价格体系 每8辆二手车就有1辆准新车 规模效应冲击新车销量 [2] - 挤压同价位二手车市场 消费者倾向选择同价位的"零公里二手车"而非传统二手车 [2] - 部分车商将此类车销往海外引发反倾销质疑 多国加征关税 威胁中国车企海外利益及品牌形象 [3] 消费者影响 - 售后权益与新车存在差异 新能源车二手车主无法享受"首任车主"质保 需自担三电系统维修成本 [3] 政策动态 - 商务部召集车企座谈 规范"零公里二手车"乱象 同步引导二手车出口 [4]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倡议 反对无底线"价格战" 获工信部支持 将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 [4] - 工信部强调将整治"内卷式"竞争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加强产品一致性抽查 [4] 行业趋势 - 治理措施落地将推动二手车市场变革 企业需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品质 [5]
二手车行业寻破局之路
证券日报· 2025-07-11 00:15
行业现状 - 二手车市场门庭冷落,与新车4S店形成鲜明对比 [1] - 行业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发展逻辑从"量"转向"质" [2] - 2024年前5个月全国二手车交易量791.26万辆,同比仅增0.62% [3] - 16家二手车上市公司中仅3家净利润增长,8家亏损 [3] 核心问题 - 价格内卷与盈利困境是首要痛点 [3] - 新车价格战挤压二手车生存空间,部分新能源车半年贬值超30% [3] - 面临"收车难、保值难、卖车难、周转慢"四大难题 [3] - 诚信问题严重,调表车、以次充好现象普遍 [4] - 车况不透明、交易成本高、金融保险渗透率低制约发展 [4] 转型举措 - 头部企业通过直播实现检测可视化,推出"终身质保"等服务 [5] - 售后保障使客户转介绍成交率达80%-90% [6] - 聚电时代采用"快周转、专业化、线上线下融合"策略 [6] - 主机厂置换服务兴起,单月置换量达400多台 [6] - 数字化赋能,全国维修电子档案系统积累超4亿条记录 [6] 生态重构 - "行"认证推动诚信体系标准化,降低客诉率 [7] - 石家庄瑞诚市场转型"信用场",提供"每车必检"报告 [7] - 车商探索轻资产运营和平台经纪人模式 [7] - 呼吁延长置换补贴政策,优化税制激发市场活力 [8] 政策机遇 - 以旧换新政策持续释放红利,注入大量车源 [5] - 政策持续发力为行业注入信心 [5] - 建议参考德国经验调整税制 [8]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6月全国二手车市场交易量165.75万辆 环比增长3.34% 同比增长9.12%
智通财经网· 2025-07-10 17:15
二手车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6月全国二手车交易量165.75万辆,环比增长3.34%,同比增长9.12%,交易金额1068.39亿元 [1][3] - 2025年1-6月累计交易量957.01万辆,同比增长1.99%,交易金额6232.38亿元 [1] - 6月市场在传统淡季中实现温和增长,释放企稳向好信号,主要受益于新车市场价格体系稳定、五一假期需求释放及线上渠道拓展 [3] 市场结构分析 车型结构 - 乘用车:6月基本型乘用车交易92.27万辆(环比+2.22%,同比+5.80%),SUV交易21.62万辆(环比+3.20%,同比+4.96%),MPV交易10.97万辆(环比+5.19%,同比+15.27%) [8] - 商用车:6月客车交易9.57万辆(环比+4.64%,同比+12.69%),载货车14.65万辆(环比+4.67%,同比+17.17%) [8] - 1-6月乘用车累计交易756.72万辆(同比+0.52%),商用车133.90万辆(同比+5.03%),载货车增长显著(同比+7.26%) [9] 车龄结构 - 6月3-6年车龄二手车占比42.23%(环比+0.15%,同比-2%),3年内车龄占比27.48%(环比+1.22%,同比+1.72%) [12] - 7-10年车龄占比17.95%(环比-0.68%,同比+0.44%),10年以上占比12.33%(环比-0.69%,同比-0.16%) [12] 区域市场表现 - 华东地区交易量47.19万辆(环比+3.03%),上海环比增长6.8%表现最佳 [15] - 中南地区交易量45.25万辆(环比+2.99%),广东、广西分别增长3.2%、5.2% [15] - 华北地区交易量25.50万辆(环比+8.83%),北京环比增长18.6% [16] - 西南地区交易量25.06万辆(环比-0.63%),重庆环比增长6.5%但四川下降4.4% [17] - 东北地区交易量12.63万辆(环比+3.49%),吉林增长4.2% [17] - 西北地区交易量10.14万辆(环比+3.30%),甘肃、青海均增长5% [17] 跨区域流通 - 6月二手车转籍率29.52%(环比-0.2pct,同比+1.1pct),转籍总量48.92万辆(环比+2.58%,同比+13.32%) [20] 市场挑战与趋势 - 6月平均库存周期延长至43天,库存周期30天以上企业占比35.6%,反映经营压力加大 [5] - 1-6月二手车增速(1.99%)显著低于新车市场(10%),主要因消费需求不足 [5] - 7-8月传统淡季中,暑期旅游或带动SUV、MPV等家庭车型需求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