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

搜索文档
粮食“飞地”新模式前景广阔
经济日报· 2025-06-26 05:57
粮食"飞地"模式的核心观点 - 粮食"飞地"模式通过产销区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新格局,有望破解产销区省际横向补偿难题,成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 [1] - 该模式将主销区的资金、技术、市场优势与主产区粮食资源优势深度融合,推动产销区产供储加销一体化发展,助力主产区粮食产业向精深加工、品牌化经营跃升 [2] - 目前全国已形成土地流转型、股份合作型、订单托管型三种比较成熟的产销合作模式,推动产销合作从简单的供需合作向产业链深度合作转型 [3] 粮食产销区结构性矛盾 - 13个主产区每年贡献全国近80%的粮食产量,但因产业链短、附加值低,长期陷入"粮财倒挂""农民增产不增收"困境 [2] - 经济发达的主销区粮食自给率低,主要从主产区调入或进口,面临粮源不稳、供应链风险等挑战 [2] 粮食"飞地"模式的实践案例 - 北京在黑龙江、天津拥有"飞地"农场,上海在江苏、安徽等地建有多个"飞地"农场 [2] - 浙江金华鼓励各县市出台补助政策,支持种粮大户、粮食专业合作社建立省外粮食生产基地 [3] 粮食"飞地"模式的推广难题 - 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主产区担忧成为"代工基地",需创新合作机制确保双方共赢 [4] - 跨区域政策协调难度大,需国家层面建立协调机制打通行政壁垒 [4] - "北粮南运"长距离运输增加成本,需配套建设粮食仓储物流枢纽,发展低碳运输方式 [4] - 粮价波动可能引发销区压价或产区违约,需完善期货市场,引入"保底价+浮动溢价"合同 [4] 粮食"飞地"模式的未来发展 - 国家层面应将"飞地"纳入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等规划,给予重点扶持 [5] - 主销区应设立专项基金激励企业跨区投资,主产区应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强化基础设施配套 [5] - 推动物联网、区块链溯源、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粮食产业深度融合,打造"数字飞地" [5]
阿布扎比财富基金ADQ:支持阿联酋的长期粮食安全目标,包括将国内粮食产量提高到总消费量的 50%,并减少对进口的依赖。
快讯· 2025-06-26 00:44
阿布扎比财富基金ADQ:支持阿联酋的长期粮食安全目标,包括将国内粮食产量提高到总消费量的 50%,并减少对进口的依赖。 ...
农行广东分行:浇灌金融“活水” ,守护沃土粮安
南方农村报· 2025-06-25 10:32
广东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 - 广东以全国1.9%的土地面积承载8.9%的人口和10.9%的经济总量,关键在于严守耕地红线[2][3] - 广东省实施《广东省耕地保护专项规划(2021-2035年)》,推动"小田变大田"、永久基本农田变高标准农田[7][15] - 南雄市作为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市,探索"多田套合"路径,实现耕地、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层层套合[18][21] 农行广东分行的金融支持措施 - 农行广东韶关分行为南雄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提供2250万元信贷支持,满足5家施工单位资金需求[34][35] - 针对南雄市"政府招标自建+企业共建"模式,推出"高标准农田施工单位承建模式"特色金融服务方案[28][29] - 农行广东清远分行为连州市诚晟米业发放1600万元纯信用农业龙头贷,帮助企业扩大生产规模[58][59] 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 - 南雄市统筹补充耕地约53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约14.03万亩[24][25] - 南雄市永久基本农田内高标准农田面积从试点前的38.65万亩提升至42.69万亩[25][26] - 南雄市丝苗米产业园采用烟稻轮作模式,提升土地综合生产能力[31][32] 粮食企业金融支持案例 - 诚晟米业具备日产400吨优质大米的加工能力,但面临资金瓶颈影响粮食收购[48][50] - 农行贷款帮助诚晟米业稳定"公司+集体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保障农户种粮收益[62][63] - 农行广东分行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达360亿元,支持粮食企业超千户[64][65]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解码黄沙变金山的生存智慧
央广网· 2025-06-25 09:35
生态治理与产业振兴案例 - 磴口县通过种植梭梭和肉苁蓉实现治沙与致富双赢,目前肉苁蓉接种面积达12万余亩,年产鲜品700余吨,成为全国最大人工肉苁蓉生产基地 [3][4] - 磴口县沙区植被覆盖率从0.04%跃升至39.1%,年入黄沙量由1800万吨降至150万吨 [6] - 柯坪县通过清淤造地项目将5300亩戈壁荒滩改造成小麦试验田,首次大丰收平均亩产达460公斤,总产量突破2400吨 [7][8][10] -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通过种植葡萄和林木改造环境,葡萄园面积达27.3万亩,2024年出口额1375万元,占国产酒庄葡萄酒产量50% [11][15][16][19] 产业发展与经济效益 - 磴口县肉苁蓉产业带动治沙面积累计达80万亩,长期雇佣农牧民15人,年收入约8万元 [4] - 柯坪县农户雷泽国承包5300亩试验田种植小麦和青贮玉米,青贮玉米亩产达3.8吨 [8][10] - 贺兰山东麓葡萄园树木成活率从不足30%提升至85%,经过10年环境改造 [16] 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 - 磴口县采用"前挡后拉、由里及外"策略构建三道生态防线,梭梭作为固沙植物广泛种植 [3] - 柯坪县引入先进技术进行土壤改良和灌溉优化,提供资金补贴和技术培训 [8] - 贺兰山东麓选择先培养环境再种植葡萄,通过栽种适宜林木抵御大风侵袭 [16]
守好粮食生产的“耕”基——写在第35个全国“土地日”之际
河南日报· 2025-06-25 07:45
耕地保护成效 - 2024年较2020年河南耕地净增加205 63万亩,占全国新增耕地数量的7 5% [1] - 河南耕地保有量达11294 29万亩,超出国家目标338 7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9915万亩,超出目标77 45万亩 [1] - 耕地保护纳入市县年度考核,实行党政同责、一票否决、终身追责机制 [5] 粮食生产贡献 - 河南以占全国1/16的耕地贡献全国1/10的粮食、1/4的小麦,粮食产量连续8年超1300亿斤 [4] - 2024年河南8000多万亩小麦已颗粒归仓,夏播基本结束 [5] -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投入450亿元,"十四五"以来建成3800万亩,2024年新增450万亩 [8] 违法违规治理 - 河南卫片执法检查违法占用耕地比例从2021年6 72%降至2024年0 76%,新增违法用地动态清零 [6] - 2024年11月6个县因新增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问题被公开约谈 [6] - 建立省级占补平衡监管平台,全流程监管补充耕地 [6] 智慧化技术应用 - 利用"河南一号"卫星遥感影像进行耕地现状审核,结合多季度影像比对分析 [8] - 构建"天地网"一体化动态监测体系,整合卫星遥感、视频监控、执法巡查数据 [8] - 推动耕地保护从制度性约束转向智慧化治理,形成"人防+技防"监管体系 [8]
江西奉新农商银行为“三夏”生产提供金融保障
证券日报· 2025-06-24 13:45
金融支持夏粮收购 - 奉新农商银行精准对接粮食收购信贷需求,以金融力量护航夏收,确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1] - 该行为奉新吉祥大米加工厂提供"百福·农保贷"产品,资金隔天到账并给予利率优惠,一年可节约融资成本3.5万元 [1] - 针对"三夏"生产季节性强、信贷需求集中的特点,奉新农商银行早部署、早谋划、早行动,确保有效满足农户、个体户等群体的金融需求 [2] 金融服务措施 - 奉新农商银行结合"乡村振兴整村授信""千企万户大走访""金融夜校"等工作,主动与各乡镇村委沟通联系,走访粮食加工企业和收粮个体户 [2] - 该行了解各乡镇的良田规模、预计产量和收购价格等情况,及时掌握"三夏"生产资金缺口,合理安排信贷投放计划 [2] - 开辟夏粮收购信贷服务"绿色通道",实行贷款"快受理、快审批、快发放",缩短客户候贷时间 [2] 未来发展规划 - 奉新农商银行将继续发挥地方金融主力军的作用,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2] - 不断优化金融服务模式,为粮食收购、储存、销售等环节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 [2] - 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2]
郭元强到新洲区调研: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长江日报· 2025-06-23 22:53
粮食物流与冷链产业 - 国家粮食现代物流(武汉)基地聚焦粮食和冷链两大产业板块,配套港口码头和铁路专用线,目标打造中西部粮食物流核心枢纽 [1] - 基地将提供高水平粮食仓储和物流服务,在中部地区粮食流通中发挥重要作用 [1] - 园区计划引进加工和物流企业,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1] 游乐设施与文旅产业 - 广东金马华中区域总部项目定位为大型游乐设施研发、生产与运营服务商,预计下半年正式运营 [2] - 企业将加大研发投入,利用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推动游乐设施产品创新 [2] - 项目旨在赋能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助力武汉将文化旅游业培育为支柱产业 [2] 湿地保护与生态开发 - 涨渡湖湿地通过退养还湿、截污清源等措施实现生态修复 [2] - 湿地资源将结合周边文旅和农业资源进行规划,适度布局旅游基础设施 [2] - 目标打造湿地公园并探索生态价值转换的有效途径 [2] 防汛与水资源管理 - 举水河新洲段正加强堤防工程建设,强化防汛备汛动态监测和科学调度 [3] - 重点防范旱涝急转和极端高温天气,保障群众用水需求和夏粮丰收 [3]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 新洲区将聚焦商业航天、绿色船舶、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培育新动能 [4] -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建设持续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同步发展 [4] - 区域规划结合"十五五"编制,谋划现代化产业体系和乡村振兴重点项目 [4]
从田间到餐桌 夏粮收储加工一线追踪
新华社· 2025-06-23 21:36
夏粮收购 - 预计今年新季夏粮收购量将达到2000亿斤左右,其中小麦1700亿斤 [2] - 小麦收购价格平稳运行,质量整体好于常年,收购进度快于上年同期 [2] - 国家在河南、安徽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政策性和市场性因素支撑后期麦价走势 [2] 粮食储存技术 - 中储粮集团采用"内环流控温"技术,实现冬季蓄冷夏季循环利用,能耗少且无污染 [3] - 应用二氧化碳气调储粮技术,在粮堆内部创造低氧环境,抑制微生物繁殖 [3] - 中央储备粮科技储粮覆盖率超过98%,粮食综合损耗率控制在1%以内 [4] - 全国实现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超2亿吨,气调储粮技术仓容超5500万吨 [5] 粮食加工与节粮减损 - 中粮集团将小麦麸皮转化为全麦面粉原料,全麦粉加工得粉率达到97%以上 [7] - 各地推进小麦、稻谷等适度加工,应用智能化、绿色化技术减少损失 [7] - 目标到2027年年底将粮食加工损失率控制在国际平均水平以下 [7]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打好夏粮收购“主动仗”
中国食品网· 2025-06-23 17:57
夏粮收购准备工作 -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聚焦粮食安全,多措并举做好夏粮收购前期准备工作,为顺利开展奠定基础[1] - 通过检定提高强检计量器具精准性,保障粮食收购公平公正,确保粮食企业用"放心秤",农民卖"明白粮""舒心粮"[1] 计量器具检定措施 - 乌苏市市场监管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市粮食购销企业涉粮计量器具进行全覆盖摸底排查[1] - 开辟夏粮收购计量器具检定全流程绿色通道,确保电子汽车衡、谷物容重器、水分测定仪等按时检定[1] - 建立计量器具档案,严厉打击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缺斤短两、计量作弊等违法行为[1] - 截至目前已完成11家粮食收购点在用12台容重器、22台水分测定仪、8台电子汽车衡的检定任务[1] 监管与宣传 - 加大对计量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营造诚信、守法、公正、和谐的市场计量秩序[1] - 夏粮收购期间将组织检定人员对各粮食收购点计量器具进行检查指导,确保准确度[2] - 采取强制检定、日常监管、行政监督等措施,全力保障粮食收购计量器具准确可靠[2]
金融活水润沃野 “苏农贷”精准滴灌解农忧
镇江日报· 2025-06-23 07:33
金融产品"苏农贷"特点 - 具有利率优惠、审批快捷、免抵押担保等特点[1] - 精准对接农业企业资金需求[1] - 通过线上扫码申请实现秒批秒贷[2] "苏农贷"落地案例 - 南京银行镇江分行向句容某米业公司发放400万元贷款用于原粮收购[1] - 兴业银行镇江分行为镇江某面粉有限公司提供1000万元贷款支持夏粮收购[2] - 贷款资金快速到账有效保障企业生产运转[2] 政策实施效果 - 带动周边近200户农户增收[2] - 破解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3] - 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金融解决方案[3] 银行服务模式 - 客户经理主动上门协助企业完成省级名录库入库[2] - 结合企业需求定制融资方案[2] - 持续深耕本地农业企业提供金融支持[2]